喀山汗国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在金帐开库楚克·马哈麻统治期间(1423-1459年),一位倒霉的觊觎王位者乌鲁·穆罕默德(拔都弟弟秃花·帖
【千问解读】
在金帐开库楚克·马哈麻统治期间(1423-1459年),一位倒霉的觊觎王位者乌鲁·穆罕默德(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与其子马赫穆提克住在喀山,他在此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汗国。
汗国从1445年延续到1552年。
新汗国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原保加尔王国。
居民基本上是说语的切列米斯人和巴什基尔人,说芬兰-乌戈尔语的摩尔多维亚人,以及楚瓦什人。
乌鲁·穆罕默德于1446年被其子马赫穆提克暗杀。
在马赫穆提克统治期间(1446-1464年),新开国的创建最终完成。
马赫穆提克的兄弟卡西姆(死于1469年)逃到莫斯科大公国人中,大约1452年,莫斯科公国人把位于奥卡河畔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西莫夫城划给他,因此,卡西莫夫小汗国从一开始就隶属于莫斯科大公们强硬的宗主权下,并成为莫斯科大公们干涉喀山事务的工具。
卡西姆本人与俄罗斯人一起参与了反喀山的战争。
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这三个汗国的历史是抵抗俄国人入侵的反入侵史。
喀山汗国是第一个遭受到俄国打击的。
马赫穆提克之子和继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在反对俄国人中有一个好的开端,甚至1468年他征服了维亚特卡,但是,他不久就被迫与俄国人媾和,并交还了他所俘获的人。
易不拉欣的两个儿子伊尔哈姆和穆罕默德·为继承王位发生争吵。
伊尔哈姆获胜,阿明向俄国人求援,俄国人派一支军队护送他回喀山,拥立他登上王位,取代了其兄的位置(1487年)。
但是,阿明于1505年反叛俄国当局,次年他打败了一支莫斯科公国的军队。
阿明死后,由乌鲁·穆罕默德在喀山建立的这一王朝绝嗣(1518年)。
对王位所有权的争夺是发生在俄国人和克里米亚人两派之间。
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伊凡洛维齐(巴西尔三世,1505-1533年)把汗国给予阿斯特拉罕家族幼支的一位王公沙赫·阿里,阿里自1516年起一直在他的监督下在卡西莫夫城实施统治。
克里米亚汗、明里·格来之子和继承人穆罕默德·格来(1515-1523年)随即也开始行动,于1512年设法把自己的兄弟沙希布·格来扶上喀山王位,并赶走了受俄国人庇护的统治者。
事实上,穆罕默德·格来和沙希布·格来在把两部联合起来之后,对莫斯科公国发动了一次突然入侵,袭击并赶跑了在奥卡河畔的一支俄国军队,兵临莫斯科城郊(1521年)。
他们不敢对俄国人的这个都城发起进攻,而是迫使俄军指挥官作出交纳年贡的诺言。
他们携带大批俘虏返回,这些俘虏在喀发市场上作为奴隶出售。
1523年,穆罕默德·格来又企图入侵俄国,但在奥卡河畔受到以大炮武装起来的莫斯科公国军队的阻止。
穆罕默德·格来几乎没有来得及享受他的胜利,因为他于1523年遭到一位名叫马迈的诺盖汗的袭击,并被暗杀,马迈残酷地蹂躏了克里米亚。
1524年,穆罕默德·格来的兄弟沙希布·格来把其子沙法·格来留在喀山后返回克里米亚。
1530年,莫斯科公国人驱逐沙法·格来,以沙赫·阿里的兄弟杰·阿里取代之。
沙希布·格来成为克里米亚汗之后,作了新的尝试,其结果在喀山爆发了民族起义。
在起义中,杰·阿里去世,沙法·格来在其父沙希布的支持下复位(1535年)。
1546年,俄国人又把他们的被保护人沙赫·阿里带到喀山,但是,俄国人一走,沙法·格来又返回喀山。
沙法占据喀山王位直到1549年他意外地去世。
此后,俄国人废除了他的儿子奥特米什,再次以沙赫·阿里取代之。
一次新的民族运动推翻了沙赫·阿里的统治,并且从诺盖汗国召来了阿斯特拉罕家族的一位宗王雅迪格尔。
莫斯科公国沙皇恐怖的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33-1584年在位)决定结束喀山的独立。
1552年6月,他带来几门大炮围攻喀山城。
10月2日攻占该城,屠杀大批男性居民,奴役妇女和儿童,推倒清真寺,吞并了喀山汗国的领土。
喀山汗国的灭亡标志着俄国人与蒙古人之间关系发展的转折。
紧接着的是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1554年,伊凡雷帝派3万军到阿斯特拉罕,军队任命统治家族(即库楚克·马哈麻家族)中一位名叫德尔维希的成吉思汗后裔为纳贡臣。
次年,德尔维希反叛,赶走俄国驻官(或者称外交使节)曼苏罗夫。
1556年春,俄国军队又出现在阿斯特拉罕,赶走了德尔维希,将阿斯特拉罕并入俄国。
最后一个成吉思汗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幸存了两百多年,因为格来王朝已经接受了奥斯曼人的宗主权,受到苏丹政府的舰队和军队的保护。
因此,尽管由于卡尔洛维茨(1699年)条约而占领了亚速海,但他在普鲁特(1711年)条约中又不得不把它归还给克里米亚汗国。
1736年,俄国人再次占有亚速,甚至占领了巴赫切萨拉伊,但是,由于贝尔格莱德(1739年)条约,他们再次归还了所征服地。
最后,由于库楚克凯纳尔吉(1774年)条约,俄国人迫使苏丹政府承认了克里米亚汗国的“独立”。
接着俄国代理人使道勒特·格来三世垮台,以他的堂兄弟沙希因·格来取代他,沙希因·格来随即成了叶卡特琳娜二世的附庸(1777年)。
不久,克里米亚贵族起义反对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国人请求援助。
波特金率7万军到达克里米亚,吞并该国(1783年)。
倒霉的沙希因被赶走,越过了奥斯曼人的边境。
突厥人报复他,把他送到罗德斯岛,他在该岛被砍头。
于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欧洲的最后一个成吉思汗汗国也灭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暴汗服是智商税吗 运动健身该穿什么
暴汗服是智商税吗本来暴汗服,就是一个智商税。
它是靠衣服的特殊材质,对身体进行充分挥发汗水的原理。
本来减脂的本质是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摄入的能量小于身体消耗的能量,这样才干形成一个热量缺口,从而减肥成功。
但是暴汗服的原理是在利用他的热原理,让身体大量的出汗。
人的身体失去了大量的水之后,需要进行补充水分。
这时候,通过排出汗水所减少的体重就会迅速回到原样。
所以暴汗服并不能做到减肥成功,而且由于暴汗服的密闭环境,它不能及时挥发皮肤表面产生的汗水,导致皮肤长期处于一个湿润的密闭环境,久而久之,皮肤就会被汗水浸泡发炎,容易产生瘙痒或者捂出痱子等这些皮肤问题。
在心理上他可能会给你造成一种体重快速减轻的错觉,但是当你补充一定水分之后,这些消失的体重又会恢复回来,会给心情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就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高兴了一场一样。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信心越来越怀疑,对自己的体重也会产生厌烦的心情,甚至可能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另外在身体上,减肥并不是一件通过排出汗水就能达到了目的的。
减肥需要巨大的运动量,再加上合理的饮食方案,才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暴汗服只能做的就是排出身体内多余的水分,要知道水是身体代谢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尽管你穿上暴汗服去运动,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身体的代谢速度就会很慢,减肥效果也就不明显。
并且在身体失去大量的水之后,身体内的水盐平衡失去协调,还有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的现象,对身体的损伤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通过穿暴汗服运动后你的体重可能真的会减轻,但减掉的只是流失的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分,并不是脂肪,体脂率并不会下降。
而喜欢穿暴汗服运动的女星们大多是想要快速变瘦,有上镜需求,哪怕有可能脱水也不是很介意。
运动健身该穿什么穿透气性好的衣服。
运动时更适合穿着舒适、透气性好的衣物,比如排汗、速干等功能性材质的衣服。
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量大,排汗多时还应及时补充电解质。
同时,不建议追求快速减肥。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也变不了瘦子”。
普通人减肥速度不要超过0.5公斤/周,若减的速度太快,身体将无法承受,也难以坚持。
还是那句老话,减肥没有捷径可走,不要妄想有“见效快、不反弹、不辛苦”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管住嘴,迈开腿”!
邢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如何灭亡的
祖乙从相(河南内黄)迁邢,邢台第一次为都是祖乙都邢。
是中国历史上继夏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盛时东达黄海,西至青海,南到洞庭湖,北达渤海。
祖乙是有为君主,迁邢后,重用贤臣巫咸,殷道复兴。
从祖乙迁邢下经、、、,共计五王都邢,历时百余年。
前14世纪 商王南庚把都城从邢迁往殷,祖乙迁邢至今已三千五百四十余年。
纣营沙丘 末期,井伯被擢封为邢侯,为三公之一,称邢侯国,为了西周邢国区分,一般称作古邢侯国,即今邢台市,商纣王荒淫残暴,横征暴敛,“实鹿台之钱,盈钜桥之栗”,并大规模扩建邢国的沙丘苑台为商离宫别馆,整日嬉戏其中,,长夜之饮。
邢侯不堪纣王胡作非为,愤而进谏,被纣王杀死在沙丘宫,《汉书·古今人表》中有商代邢侯的记载,《帝王世纪》说“邢侯为纣三公,以忠谏被诛。
”据考证钜桥遗址在今邢台市平乡县境内。
商纣王沙丘宫遗址在今邢台市广宗县内。
邢侯封国 周灭商后,把商王畿分为邶、卫、鄘三个封区,设立三监,据考,邶包括太行山以东、漳河以北的地区,今邢台市当时为井方,是邶封区的核心地区,由武庚监管。
时,武庚叛乱,东征,周初铜器夬方鼎铭“王来正井方”、乙亥父丁鼎“唯王正井方”就是邢地的历史记载。
周公辅佐周成王“封诸侯、建藩卫”,在商代奴隶制度的废墟上,全面建立起新的封建领土制秩序。
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独居五十三人”,其中邢国为姬国之一。
《左传》云:“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邢国即为周公第四子封建之国。
[1] 《汉书》、《元和郡县志》 [2] 等文献记载,邢侯为“周公第四子”,名姬苴,又称邢靖渊,邢侯的封地《汉书》说在襄国县,即今邢台市。
《十三州志》也记载,邢州为“殷时邢国,周封之子为邢侯,都此。
”《通典》说巨鹿邢州:“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
”这些古籍所说的襄国、邢州,即今邢台市。
周王封建邢国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周王朝平定三监之乱后,为阻止戎狄向中原扩张和监控商遗民和,封建于商故都,封建于燕山地区,但燕国距中原相当遥远,由燕国通往宗周的道路必须经过太行山东侧平原,很容易被从太行突出的戎狄阻隔,因此封建邢国成为北连燕国,南接卫国,东结、西结晋国以蕃屏周的重要封国。
西周封建重要诸侯,都要举行隆重仪式,谓之锡命。
称为册封。
邢侯所受册命在《麦尊铭》、《麦彝铭》中被详细记载。
大意为:周成王册封周公旦的儿子到邢地做邢侯,丁亥日这天,已经封国的邢侯到宗周去朝见周王,周王在辟雍隆重接待邢侯,射礼完毕,邢侯登上红旗招展的彩船随王船而行,礼仪终了,周成王又在当天陪邢侯入辟雍宫休息,并在宫中赏赐给邢侯铜戈与臣属二百家,恩准邢侯“用典王命”,按天子礼制建城,出行使用周王的车马服饰。
邢侯返国后,高筑邢侯台,祭祀神明,表示自己一定效法父亲周公,在邢国实行统治,屏卫周王朝。
不久,周王再次赏赐邢侯,出土于邢台内邱的《邢侯簋》记载“舍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邢国版图和实力得到增长,边境一度东部达到山东聊城一带,北部达到一代,西界太行,南到滑县一带。
邢侯搏戎 西周时期,周公旦第四子封建于邢国,其地北界燕国,南接卫国,东临齐国,当时西北方的戎狄多次进攻中原,骚扰周疆,邢国国势强盛严守中原之门户,抗衡戎狄五百年,不能使其进入中原,邢侯很好的履行了屏藩周疆的重任,受到了周王室的高度赞誉,从而留下了邢侯搏戎的美谈,《?西羌传》曾载平王二年“邢侯大破北戎”。
西周青铜器《臣谏簋》的铭文也记载了一次“邢侯搏戎”的重要战事。
到春秋末期,邢国国势逐渐衰弱,不再能与戎狄所建之抗衡,虽经齐宋郑等国援助,暂时遏制了戎狄进攻,但不得不迁都于夷仪城(邢台浆水),至战国灭国。
齐桓公救邢 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北方强狄侵犯邢国。
邢国与齐国有世姻关系,历代邢侯多娶齐国公主为妻,重兵压境之际邢侯派人向齐国请援,可是远水不解近渴,齐兵未到,城池被攻破。
邢侯率众突围赶到聂北,见到齐桓公长跪不起,齐桓公即刻日夜兼程,带兵奔向邢国。
狄人纵火烧了都城,带上抢掠的财物,闻风逃遁,只给叔颜留下一片废墟。
邢侯看着破败不堪的惨象,长叹一声:“唉,寡人连个也没有了!” 桓公安慰说:“邢侯不必忧伤,寡人同宋伯、曹公帮你建城。
” 狄人犯境的时候,邢人都跑到西山夷仪(今浆水附近)避难去了,那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桓公建议邢侯把国都建在那里,邢侯很高兴地答应。
于是不到一个时间,桓公帮邢侯在夷仪建了一座新都城,宗庙,朝堂,庐舍包括日用品在内一应俱全,牛马牲畜粮食布匹之类全部从齐国运来,邢国上自邢侯下至百姓对齐桓公无不感激称道。
齐桓公“救邢存卫”,名望大增,很快成了春秋霸主。
邢国衰亡 邢国迁都夷仪之后,内政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南迁夷仪,苟安于齐国西北一隅,失去了原有的广大国土与众多人民,实际地位接近于齐国的附庸,邢国本身已不具备复国图强的力量,只能仰仗于齐国的保护而生存。
齐国自齐桓公死后,失去了霸主地位,也加速了邢国的衰亡。
前642年,率领曹、卫、邾诸侯兵伐齐,因卫军参与了宋师伐齐之战,听命于齐的邢人又不惜联合以前的宿敌狄人伐卫,《左传》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条记此役称:“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
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毁请从焉。
’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
狄师还。
”本来是邢、狄联合伐卫,可是狄人首先退兵,邢人不能独力支持可想而知。
邢人的行为第二年就遭到了卫国的报复。
《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条记载:“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
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
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卫国这次伐邢的具体情况不详,但从卫人的占卜以及卫国本来大旱,出兵之后下起大雨来看,卫军似乎颇占上风。
再者,庄子以周武王克商导致由年饥而年丰来比喻卫伐邢,指斥“邢方无道”,反映出邢国的内政极其不佳。
面对卫国的反攻,邢国又谋求联合齐国和狄人共同对付卫国。
前640年,“齐、狄盟邢,为邢谋卫难也。
于是卫方病邢。
”[76]史籍未见有邢国出兵伐卫的记载,可见联合伐卫并未付诸实施。
但邢国与卫国的积怨越来越深,卫国可能由此确定了彻底灭亡邢国的计划。
公元前635年,卫国大举出兵,“卫侯毁灭邢。
”邢国最终灭于卫国之手。
匿孤存赵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初,申公巫臣投奔晋国,晋王能得到名动天下诸侯的巫臣,,封为邢大夫,管理邢国故土,后升为邢伯、邢侯,由于之前邢国都城被狄人所坏,邢侯巫臣修筑了邢国新都城(鹿城岗)。
就在同年鲁定公十二年(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欲诛杀满门,、程婴设计救出(赵武),逃出后藏匿于晋国邢大夫巫臣封地的邢国赵孤庄,赵氏孤儿虽然也有藏匿于山西盂县的藏山、井陉赵孤园之说,但不管怎样,藏孤的地方离不开晋国领地太行山一带,而盂县的藏山、井陉赵孤园虽属太行山,但却属于晋国仇敌戎狄领域,这是不可能的。
赵孤庄位于邢国都城鹿城岗北门外西北不远,靠近黑山(后改名青山),幽深险绝,为天下逋逃之薮,据《土地十三州志》记载:“黑山之险,为逋逃之薮”,临近赵孤庄的邢台内丘县有程婴墓,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内丘程家湾、岭底塞,是程婴程本(子华子)追慕先祖而隐居于此做学问。
十五年武恢复为晋国正卿身份。
《顺德府志》记载,城西北赵孤庄,公孙杵臼、程婴藏匿赵武之处。
赵简子为了感谢程婴救赵之恩,曾极力在内丘找寻程婴孙子程本(被誉为天下贤士),但是程本拒绝为官,一度逃离,不过虽然程子不欲为赵简子官职,但仍教育其子程会(字子元)要中心为赵,其云“吾之宗君厥有大造于赵”,说明了程婴救赵的事迹,“吾之宗君厥有大造于赵,宗如瓜苗之有衍,我是以庇其荣而食其实。
及吾之身,虽不释于简主,而赵则直吾姓之所也。
今主君之为人,强毅而法,能忍诟而无慝,挺挺而不回,且受人之规言,其将光于赵氏之业,而大其前人。
吾且老矣,而不得以相其成。
来尔会,而小人其谨志之,其勿有二心,以事主君。
” 邢不隐亲 雍子在彭城战役中击溃楚军,晋厉公把畜邑之地赐给雍子。
邢邑与畜邑土地接壤,依据历史地界划分。
雍子是个贪心的人,他趁机扩大畜邑边界,侵占了不少邢邑的地盘。
邢侯狐庸当然不愿意,于是就发生了冲突。
邢侯把状告到了韩宣子那里,韩宣子见他们是同族兄弟,又都是晋国功臣,不想得罪,就把事情给拖了下来。
邢侯狐庸与他打了很长时间官司,但一直没有结果。
到晋国的司法官景伯因公去时,叔鱼代理司法事务,晋相韩宣子令他审理这一案件。
自知理亏的雍子为了打赢官司,把女儿嫁给了40多岁的叔鱼,叔鱼得到雍子的女儿,便不问是非曲直,宣判雍子胜诉。
认为自己有理的邢侯输了官司后,,当场把叔鱼和雍子杀死了。
韩宣子问叔鱼的哥哥叔向,这一案件该怎样处理。
叔向说:“这三个人都有罪,而且都应处死。
雍子明知理亏,却用女儿去贿赂法官;叔鱼贪赃枉法,邢侯私自杀人,所以三人罪责相同。
对活着的邢侯应执行死刑,对已死的雍子、叔鱼戳尸。
”韩宣子遂杀了邢侯,把雍子、叔鱼的尸体街头示众,表示执行了死刑。
弟弟犯了罪,做哥哥的却不偏袒庇护,因此,孔子称赞叔向“治国制刑,不隐于亲”。
随机文章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法天象地/喷火吐水个个令人羡慕不已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吗,气温还不及中国几大火炉/最热在非洲北京石花洞地质公园,惟妙惟肖的钟乳石让你流连忘返(旅游胜地)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半径5.2亿光年/质量是银河系10万倍发现透明粉蛋,原来是一种长相似龙的生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