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为什么短时间就在世界兴起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韩流”最早是从90年代开始,以安在旭、车仁表、等影视和H.O.T、神话这些偶像组合明星为代表。

文化产业的威力其实在90年代就已经初见端倪。

韩流过去的“主战场

【千问解读】

“韩流”最早是从90年代开始,以安在旭、车仁表、等影视和H.O.T、神话这些偶像组合明星为代表。

文化产业的威力其实在90年代就已经初见端倪。

韩流过去的“主战场”基本都是分布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在这些地区拥有极其数量多的粉丝群体。

但近年来,随着元素多样化、作品更具创新以及宣传力度加大等因素,韩流这股风也刮到了欧美地区。

进入千禧年以后,“韩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天国的阶梯》《蓝色生死恋》等韩剧的热播和Super Junior等第二代偶像组合的走红,韩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辐射亚洲了。

韩流是怎么兴起的?在这其中,韩国政府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韩流”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向世界,离不开经济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韩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中包括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现代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的一系列过程,被称为“汉江奇迹”。

二战后的韩国,但是接踵而来的是朝鲜战争又让他们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创。

战争结束后韩国的失业人数高达40%,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几乎被毁灭。

面对这样的情况,韩国领导人提出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和新乡村运动。

抓住产业分工转移的机遇,实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备,韩国将目光转向了覆盖钢铁、造船、有色金属、汽车制造、电业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实现了全面的产业升级。

从此,韩国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GDP常年保持高速度增长,各产业发展态势一路向好。

1996年10月11日,韩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加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富国俱乐部”的亚洲国家。

一、政府支持,提供了良好环境 就在韩国人民还沉浸在经济发展的硕果中,一场的灾难悄然来袭。

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韩国。

外债高筑、企业倒闭、货币贬值、外汇储备锐减、失业率上升等危机浮现。

下一步该走向何方?韩国时任总统金大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除了实施“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金大中政府史无前例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

基于此战略,韩国先后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多项文化产业相关法规,以及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等多个文化产业相关机构。

“文化立国”战略重点不仅仅是发展熟知的影视、音乐产业,还包括游戏、电竞、旅游等领域。

新时代韩国立志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

“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媒体,用来形容韩国影视及音乐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的浪潮。

随着“韩流”的影响越来越深,韩国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也迅速提升。

据报道,2018年韩国文化内容产业出口额为95.5078亿美元,文化内容产业销售额则为119.110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41亿元)。

要知道韩国只是个国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国家。

而有这样惊人的成绩都要归功于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1998年金大中当选为韩国总统后,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将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确立为21世纪韩国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本”。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韩国政府将文化部门的预算大幅提升了40%,加大对文化行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着力培养文化产业各领域高级人才。

另外还进一步放宽自由创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998年,韩国政府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代之以国际通行的分级审查制度。

种种措施彻底激活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2000年开始,以《我的野蛮女友》为代表的一大批韩国影视作品涌向中国、亚洲甚至全世界。

金大中总统当初依靠文化产业盘活经济的想在一步步实现。

2008年至2011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22.5%的速度迅猛增长。

2012年出口规模达到43.2亿,同比增长34.9%,成为韩国创造外汇第二多的产业。

二、产业的成功之道 谈到韩国影视剧,人们总会最直观的印象便是俊男靓女。

但是,真的仅仅只是俊男靓女就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韩剧采取的是制片人和导演职责合一的“PD”模式。

制片人无需考虑资金筹备和市场销售,电视剧都是制作公司根据电视台订单要求量身定制。

除此之外,韩剧遵循的是“边写、边拍、边播”的制作原则,可以随时根据观众反响撰写剧情走向。

早期的韩剧题材基本都是涉及家庭、爱情、宫廷等方面,力图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塑造夫妻恩爱、孝敬父母、崇尚亲情、诚信做人的荧幕形象。

近年来,韩国娱乐业从业人员用影视艺术手段将我们知之甚少的社会阴暗面展现出来,在针砭时弊方面,韩国电影更是具有代表性。

在韩国不少电影作品中,上到总统,下到平民,人的劣根性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韩国影视剧敢演敢言的这一特性,是其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音乐作为“韩流”的另一项代表作,也有其鲜明的特点。

早期的韩国流行音乐主打抒情歌曲类型,到20世纪80年代的迈克尔杰克逊热潮曾在韩国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

逐渐地,韩国流行音乐开始汲取西方元素,充分结合嘻哈、电音、舞曲以及蓝调等音乐类型的精髓,韩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品牌—K-POP。

SM娱乐作为K-POP音乐历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实力造星公司,可以说对于帮助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YG娱乐,JYP娱乐并称为韩国的三大娱乐公司,作为K-POP Idol文化的初创者,SM永远是吃螃蟹的第一个人。

第一个爱豆男团H.O.T.的诞生; 第一个可以完美进军日本的女Solo BoA; 第一个可以在日本巨蛋,日本日产开巡演,全年演唱会动员上百万人参与,至今没人能破其纪录的东方神起; 第一个拥有外籍成员的大型实验性组合Super Junior; 第一个同时展开中韩同步活动的EXO-K,EXO-M小分队; 第一个打造无上限,新文化音乐传播,多国企划的NCT; 这些等等的音乐文化与偶像文化完美结合的爱豆团体或者是Solo艺人,无一例外都是由SM最先开始推出的。

首个创新完整的练习生体系的公司; 首个开始设计贩卖艺人周边的公司; 首个开创家族演唱会,并逐渐发展为了世界巡演的公司; 首个自创SMP曲风的公司; 首个可以在南美开巡演的公司; 首个有能力进军中国音乐市场,并取得惊人成绩的公司; 第一代偶像组合H.O.T的成功让三大公司看到偶像组合强大的商业价值和粉丝号召力。

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公司纷纷开始了偶像组合的批量训练和生产,时至今日打造了一批又一批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偶像明星。

韩国流行音乐一个受到关注的热点便是练习生制度。

在韩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一颗“明星梦”。

他们频繁地参加各大娱乐公司的选秀,期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现实是,韩国练习生选秀的出道比例只有千分之一,并且出道后的生存竞争能力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每年韩国各家娱乐公司会根据规划定期进行选秀,或者自己出去寻找具有走红潜力的素人,由公司统一培养,进行全方位打造,培训合格后再安排出道。

培养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而培养过程也异常辛苦,基本是唱歌、跳舞、仪态、演技等全方位的培训锻炼。

虽然经过高强度的训练练习生们基本都具备了出道实力,但由于练习生多而公司真正推出的组合少,所以出道竞争异常激烈。

据统计,各大演艺公司签订合法协议的练习生数量只有1000多名,但练习生数量却有100多万。

而无论之前训练多么努力,后期如果选拔不上无法出道也只能被无情淘汰。

经历过这种堪称地狱模式的竞争性选拔,能出道的艺人基本都是优中选优,各方面的素质都无可挑剔。

三、流水线打造,面向全球 鉴于东方面孔的长相,“韩流”明星基本都是在亚洲爆红。

但是他们的野心并不仅仅于此,而是企图在全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韩流”帝国。

从音乐制作方面,有大量欧美音乐制作人参与其中。

而且组合成员外形时尚靓丽,多国籍发展,更不乏中国和外国国籍成员。

外加高度专业、系统化的运作体系,成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歌手群体,并形成了独有的粉丝文化。

于是,韩国各大娱乐公司实行扎根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培养来自不同国籍的“韩流”明星。

近年来“韩流”音乐在欧美声名鹊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流”音乐歌词赋予了与欧美同类型音乐歌词不一样的正能量。

目前的“韩流”主流音乐风格大多起源欧美,在欧美同类型音乐例如嘻哈音乐大多带有暴力、酒以及毒品的标签。

而“韩流”音乐传递出来的是爱、亲情或是励志等的信息,因而受到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热捧。

拥有一定的粉丝群体后,“韩流”明星趁热打铁,进军全球举办巡回演唱会,继续扩大影响力。

K-POP组合的优势 1、扎实的基本功。

经过严苛的培训和高淘汰率的选拔,K-POP组合成员可以说都是唱、跳、演全能的复合型艺人,与中国明星“唱而优则演”或者“演而优则唱”不同,出道伊始,经过长期训练的韩国艺人就基本具备在影、视、歌多栖发展的能力。

2、歌曲气质和舞台台风时尚酷炫。

K-POP歌曲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强烈的节奏感和整齐划一的舞蹈编排。

所以在练习生时期,公司就注重锻炼成员的舞蹈能力,跳舞本身与唱歌能力同等重要,都是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跳边唱不气喘、不走音是对K-POP歌手的基本要求。

他们的歌曲也早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唱跳概念,在凸显舞台中心艺术的同时,强调舞台表演和高级音乐艺术完美相融的过程,可以说是SM娱乐旗下的音乐作品与爱豆文化可以走向世界的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闻:慈禧太后身边居然有如此貌美如花的“女秘书”

原本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显赫的门第,但她有美色。

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然而后宫佳丽,个个优秀,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身处其中,移情别恋、见异思迁是常有的事。

对于慈禧来说,维护与巩固皇帝的专宠,还需要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潜质。

其中,慈禧有一项后宫嫔妃们无人能抵的能力,就是能读写汉文,这在当时的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

因此,与晚年慈禧有过近距离接触并得宠的最美女人就是德龄。

慈禧当然很美,毋庸置疑。

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

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

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的第一女侍官。

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网络配图 ,笔名德龄公主,旅美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国。

1903年春,随父回到北京,不久被诏进宫中作“御前女官”。

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宫赴沪。

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龄以“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

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美国。

·慈禧太后太与隆裕皇后、、荣寿公主、德龄,以及李莲英、崔玉贵等人合影。

裕德龄父亲裕庚,1895年,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1903年春天,驻法国大使裕庚卸任回国。

他和妻子、儿女及众多随员在海上航行多日后,于上海港靠岸。

裕庚的一对千金德龄、容龄,正值青春年华,光彩照人。

经过东洋和西洋文明的洗礼,这对姐妹成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女性,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海归。

德龄回国的时间正好占了“天时”,恰逢慈禧在推行“五年新政”。

德龄姐妹俩在回国后,就被慈禧招进了宫。

从时尚之都归来的德龄姐妹,身穿鲜艳时髦的巴黎时装,脚踏红色高跟鞋,她们的到来,给闷锅似的皇宫带来了生气和异国风情。

慈禧一下就喜欢上了这对洋派姐妹花,便把她们留在宫中做了秘书,姐姐德龄更是成了首席秘书。

作为“海归”派,德龄首先具有的优势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所以慈禧接见外国使臣和使臣夫人时,德龄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翻译助手。

而且德龄本是外交官之女,深谙西方各国的礼仪与社交技巧,在外交活动中,自是。

这点,正好弥补了慈禧的严重不足。

除了担任外交公关外,为慈禧讲讲洋人的八卦,也是德龄的日常工作,比如巴黎人那荒唐的化装舞会。

说到跳舞,海归的优势又显出来了,脚踩花盆底鞋的清宫女人走路都晃晃悠悠,站不稳,更别提跳舞了。

而容龄却是中国的现代舞第一人。

在法国,她师从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学习了3年舞蹈,在巴黎的舞台上表演过舞剧,后来又进入巴黎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

有时,慈禧会突然兴起,对洋人那有伤风化的舞蹈产生兴趣,姐妹俩就拿出唱机,放上音乐,为她跳上一段华尔兹,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有多张照片留传于世,而所有她的照片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就是德龄的哥哥勋龄。

勋龄也是个海归,懂摄影,后来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

网络配图 可是,当新鲜劲儿过去后,皇宫又显现出闷锅的本性,这使从小浸淫于西方自由思想的德龄萌生去意。

慈禧又两次为德龄介绍对象,干预她的结婚自主,这更使她坚定了离去的决心。

两年后,德龄的父亲病重,她趁机离开了皇宫。

在上海,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萨迪厄斯·怀特并与怀特结婚。

在清末,对于德龄这样的海归女子来说,也许只有和怀特这样的西方男人才有共同语言。

之后,德龄随怀特前往美国,继续她的海外生活。

在美国,德龄开始写作,给慈禧当秘书的生活成为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1911年,德龄用英语写作的《清宫二年记》出版,署名德龄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辜鸿铭为之写了书评,并赐予新女性的美誉,从此,德龄跻身于当时美女作家之列。

1927至1928年间,德龄回国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

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

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

她的《御香缥缈录》在《申报》连载后,反响很大,短短几年间,此书再版七八次,发行量超过5万册,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而这些作品,日后也成为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资料。

期间,德龄曾追随宋庆龄在海外从事爱国救亡运动,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

网络配图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巨贪是清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韩流”为什么短时间就在世界兴起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