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白居易为什么用诗逼死痴情才女

张愔死后,独居彭城燕子楼。
赠诗讥讽她,关盼盼得诗,作诗回复白居易,十日内绝食而死。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知道,关盼盼是白居易的头号粉丝,
【千问解读】
张愔死后,独居彭城燕子楼。
赠诗讥讽她,关盼盼得诗,作诗回复白居易,十日内绝食而死。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知道,关盼盼是白居易的头号粉丝,不仅能将白居易所有作品倒背如流,还将白居易的《长恨歌》谱上曲,作为每次演出的保留曲目演唱。
白居易听很多人说,徐州有个非常崇拜自己,简直到了的地步,就决定会会这个关盼盼。
贞元年间,白居易官拜校书郎,由于工作清闲,就经常到外地旅游。
一次他应邀到徐州节度使张愔处“调研学习”,张愔大摆宴席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着名诗人。
这个张愔跟关盼盼一样,也是白居易的粉丝,此次张愔之所以邀请白居易到徐州,主要是为了一睹这位大诗人的风采。
按照张愔的安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文艺晚会就该粉墨登场了。
网络配图 张愔试探地问白居易:“白老师,您吃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
张愔又问:“您喝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
张愔最后说:“我这还有一道‘大餐’,相信白老师一定喜欢。
”白居易闻听大喜,便说:“那还等什么,赶紧‘上菜’吧。
”按照预定计划,张愔唤出穿着艳丽的关盼盼,为白居易表演舞蹈。
关盼盼初见偶像白居易,心中顿时涌动出按捺不住的欣喜,就非常卖力地为偶像跳了一曲高雅的《霓裳羽衣舞》。
后来有人用如下文字描述关盼盼当时的风姿:“盼盼身着红色纱裙,犹仙女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忽如轻风吹拂,时隐时现,忽似红玉雕像,静中有动,令人。
”看来盼盼果真是舞林高手,否则后人就不会如此不惜华丽辞藻大加赞美她了。
一曲独舞跳罢,大诗人白居易小声问旁边的张愔:“想不到你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还藏有如此宝贝,这姑娘叫什么名字?”张愔答:“此女是我所养的家中舞伎,芳名关盼盼,大人若是喜欢,就请……” 还没等张愔的话说完,白居易大叫一声:“哎呀,莫非此女就是苦恋我的粉丝关盼盼不成?”张愔点头称是。
白居易立刻找关盼盼套瓷,大赞其舞姿优美,如风中扶柳,让人不禁上去搀扶之。
白居易不是一般人,那可是整日跟大唐艺术家混在一起的大诗人,其对艺术的理解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白居易高度肯定了关盼盼的艺术成就,并提笔留诗以示鼓励:“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白老不愧是文学大家,寥寥十字就将关盼盼的艺术特色概括得全面而饱满。
关盼盼得偶像如此礼遇,自然是,一个劲地点头致谢。
白居易临行之时深情款款地对关盼盼说:“你要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争取做个德艺双馨的艺人,将来为我大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盼盼弯腰行礼,聆听偶像谆谆教导,激动得语无伦次。
至此,白居易和关盼盼算是正式见了一次面,双方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交谈。
关盼盼有缘见到白居易,深以为荣。
她觉得白老师虽然那么有名,却平易近人、通情达理。
白老师在关盼盼心里,那就是无法攀越的山峰,那就是人生指路的明灯,那就是顶礼膜拜的神像,那就是航行中的灯塔。
淳厚善良的关盼盼万万没想到,白老师貌似宽厚谦和的外表之下,居然隐藏着一颗狭隘之心,就是这颗狭隘的心将她逼上了绝路。
几年之后,徐州节度使张愔去世,家中“豢养”姬妾改嫁的改嫁,自谋职业的自谋职业。
关盼盼无处可去,就搬到张愔生前在郊区为她买下的别墅居住。
因此地春夏季节燕子成群,整日唧唧啾啾,故称为燕子楼。
关盼盼搬到燕子楼后,宣布告别圈,过着简单朴素的隐居生活。
元和十四年(819年),一个叫张仲素的人拜望白居易的时候,带去了关盼盼的消息。
张仲素是张愔的老部下,故跟关盼盼很熟。
白居易问张仲素:“盼盼还好吧?”张仲素答:“不好,张愔死后她就搬到燕子楼独居了。
”张仲素取出关盼盼在燕子楼写的三首诗给白居易看:《燕子楼三首》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其三:“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网络配图 关盼盼在诗中以无比沉痛的语气怀念“死鬼”张愔:“当泪水模糊视线,我发现你已不见。
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
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想过靠着我的双肩。
你那不再熟悉的笑容,对我可是一种敷衍。
手中握着你的照片,我真的感到你很遥远。
虽然你曾经对发点脾气,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不在意。
老公老公我爱你,我的祝福保佑你,愿你有个好身体,健康有力气。
老公老公我爱你,愿你事事都如意……” 白居易读罢,不禁。
但他转念又一想,既然你(关盼盼)在诗中表现得如此思念张愔,如此痛断肝肠,既然你那么爱他,为什么不为他殉情?我给你指条光明大道,与其这样苟且地活着,倒不如前去陪伴张愔,那样也不枉你们相爱一场。
想到这里,白居易刷刷刷,回了三首诗给关盼盼。
其一:“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觉得不过瘾,又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表明立场:“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 作为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大诗人,白居易用的语言刺激一个年轻寡妇,他的风度哪里去了?而且,白居易跟关盼盼的关系也不是很熟,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
就凭这个,他就敢干涉人家的家事,诋毁人家的人格,他到底凭的是什么?难道就凭他是个诗人吗?还是凭他是大唐的一个在职官员?都不是,也许白居易仅仅是凭着是关盼盼偶像的那么一点点优越感而已。
也许,这些刻薄之言是白居易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
也许是白居易情绪低落时发的邪火。
不管怎么说,他的做法对关盼盼刺激很大。
张仲素把白居易回复的四首诗带回燕子楼。
关盼盼闻听偶像为自己献诗,倍感欣喜,心想,白老师那么大一个诗人,心中还想着我这样的,真是难得。
热血沸腾的关盼盼快速打开信笺,读完诗后目瞪口呆,站立不稳。
万没想到,一直尊敬的白居易老师,竟然在诗中挖苦自己是贱人。
想到自己为张愔守节,一直未嫁,独居燕子楼,。
而白老师哪里知道这些隐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他就让自己去陪伴那个死鬼,这哪里还是我尊敬的白老师,简直就是魔鬼。
关盼盼痛不欲生,对张仲素说:“张愔生前对我很好,我一直无以为报。
自从他死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以死殉情。
但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
后人就会议论,说张愔人品有问题,自己死了不算,还拉个垫背的。
那样对他影响不好。
”张仲素知道自己惹了大乱子,吓得面无血色,沉默不语。
网络配图 之后,关盼盼给白居易回了一首《和白公诗》解释了自己的苦衷:“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关盼盼“含蓄”地对伪君子白居易抗议:“我的爱情你怎能懂?自从张愔离开后,你知道我有多痛苦?我一人独坐燕子楼一隅,那些凄迷的岁月,一遍一遍浮上心头。
没有张愔的日子,头顶的天变得阴霾,心像断了线的风筝,在无望的挣扎中落入的海。
没有张愔的日子,雨如期来花如期开,我的季节却四季紊乱。
没有张愔的日子,夜黑而静,月挂着,星光闪烁。
一颗流星划过,将夜空裁剪成两片。
我在这片,我的男人在那片……”此时的关盼盼绝望至极,以此诗跟白居易断绝关系。
在此,想说说这个张仲素。
此人也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偏偏去拜访白居易,还把关盼盼的诗给白居易看,最后又把白居易的诋毁诗转到关盼盼手中。
要是追究法律责任,此人也是难逃其责。
经过白老师的“炮轰”,本来就身心疲惫的关盼盼萌生死意。
她开始绝食,十天后饿死于燕子楼。
临终之时,关盼盼给白老师留下两句诗:“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是谴责,失望,决绝?还是蔑视?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
白居易得知关盼盼去世的消息,深感自责。
他解散府中歌妓和小蛮,给他们钱物让其再就业。
对于白居易这个人,笔者不做过多评说。
关盼盼死后,很多文学名流写诗纪念这位跟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
的某一天,大诗人夜登燕子楼,曾作诗曰:“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着名歌妓王微也写诗纪念这位同行:“罗衾自垒怯新凉,无寐偏怜夜未央。
生死楼前十年事,砌蛩帘月细思量。
”品读至此,不禁为关盼盼这位女诗人。
即使遇人不淑抑或交友不慎,也断不可自轻性命。
可见文人也是多刻薄的,别人的话,有时候是万万不可轻信在意的。
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的见解,辨别是非,承担是非,因为没有人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闻:慈禧太后身边居然有如此貌美如花的“女秘书”
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然而后宫佳丽,个个优秀,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身处其中,移情别恋、见异思迁是常有的事。
对于慈禧来说,维护与巩固皇帝的专宠,还需要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潜质。
其中,慈禧有一项后宫嫔妃们无人能抵的能力,就是能读写汉文,这在当时的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
因此,与晚年慈禧有过近距离接触并得宠的最美女人就是德龄。
慈禧当然很美,毋庸置疑。
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
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
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的第一女侍官。
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网络配图 ,笔名德龄公主,旅美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国。
1903年春,随父回到北京,不久被诏进宫中作“御前女官”。
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宫赴沪。
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龄以“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
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美国。
·慈禧太后太与隆裕皇后、、荣寿公主、德龄,以及李莲英、崔玉贵等人合影。
裕德龄父亲裕庚,1895年,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1903年春天,驻法国大使裕庚卸任回国。
他和妻子、儿女及众多随员在海上航行多日后,于上海港靠岸。
裕庚的一对千金德龄、容龄,正值青春年华,光彩照人。
经过东洋和西洋文明的洗礼,这对姐妹成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女性,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海归。
德龄回国的时间正好占了“天时”,恰逢慈禧在推行“五年新政”。
德龄姐妹俩在回国后,就被慈禧招进了宫。
从时尚之都归来的德龄姐妹,身穿鲜艳时髦的巴黎时装,脚踏红色高跟鞋,她们的到来,给闷锅似的皇宫带来了生气和异国风情。
慈禧一下就喜欢上了这对洋派姐妹花,便把她们留在宫中做了秘书,姐姐德龄更是成了首席秘书。
作为“海归”派,德龄首先具有的优势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所以慈禧接见外国使臣和使臣夫人时,德龄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翻译助手。
而且德龄本是外交官之女,深谙西方各国的礼仪与社交技巧,在外交活动中,自是。
这点,正好弥补了慈禧的严重不足。
除了担任外交公关外,为慈禧讲讲洋人的八卦,也是德龄的日常工作,比如巴黎人那荒唐的化装舞会。
说到跳舞,海归的优势又显出来了,脚踩花盆底鞋的清宫女人走路都晃晃悠悠,站不稳,更别提跳舞了。
而容龄却是中国的现代舞第一人。
在法国,她师从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学习了3年舞蹈,在巴黎的舞台上表演过舞剧,后来又进入巴黎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
有时,慈禧会突然兴起,对洋人那有伤风化的舞蹈产生兴趣,姐妹俩就拿出唱机,放上音乐,为她跳上一段华尔兹,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有多张照片留传于世,而所有她的照片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就是德龄的哥哥勋龄。
勋龄也是个海归,懂摄影,后来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
网络配图 可是,当新鲜劲儿过去后,皇宫又显现出闷锅的本性,这使从小浸淫于西方自由思想的德龄萌生去意。
慈禧又两次为德龄介绍对象,干预她的结婚自主,这更使她坚定了离去的决心。
两年后,德龄的父亲病重,她趁机离开了皇宫。
在上海,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萨迪厄斯·怀特并与怀特结婚。
在清末,对于德龄这样的海归女子来说,也许只有和怀特这样的西方男人才有共同语言。
之后,德龄随怀特前往美国,继续她的海外生活。
在美国,德龄开始写作,给慈禧当秘书的生活成为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1911年,德龄用英语写作的《清宫二年记》出版,署名德龄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辜鸿铭为之写了书评,并赐予新女性的美誉,从此,德龄跻身于当时美女作家之列。
1927至1928年间,德龄回国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
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
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
她的《御香缥缈录》在《申报》连载后,反响很大,短短几年间,此书再版七八次,发行量超过5万册,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而这些作品,日后也成为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资料。
期间,德龄曾追随宋庆龄在海外从事爱国救亡运动,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
网络配图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