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对当代的启示有哪些 政策形成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对当代的示 (一)重视“三农”问题 两千多年过去,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异质的城乡二元经

【千问解读】

对当代的示 (一)重视“三农”问题 两千多年过去,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异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空心化等国情,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

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四化同步”思想,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基础,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保障农民权益,有效转移农村人口。

(二)依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十八大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要从法律体制上建立能保证每个市场竞争主体人格平等、独立,公平竞争、同等保护的制度环境。

金融危机后国家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国进民退”,资本与政治权力容易滋生权贵经济,扭曲市场机制,破坏社会公正。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提供服务。

转型期中国商人“原罪”问题是改革开放“双轨制”体制下法律制度不健全催生“制度性原罪”,为洗脱“原罪”,商人设法求得官僚庇护;商人政治多为攫取更多经济权力;商人摆脱不了对官场依附,政府手掌资金、项目、土地审批权,资本与政治权力结好,“官商”勾结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建设健康、有序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权力社会干预,杜绝“权力寻租”, 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需要完备的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来规范和调节政商关系。

各时期反应 战国时期:强调耕战,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

但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萌芽的发展。

李悝思想 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

曾相、武侯、使魏国富强。

他是法家的始祖,曾著法经6篇,对后世的刑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悝在魏国治国有两项重农的措施:第一项是 尽地力之教 。

所谓 尽地力之教 ,就是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设法增加农业产量。

其办法是 地方百里,……除山泽邑居叁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 ①。

李悝的 尽地力之教 就是要让农民 勤谨 耕作,争取好的收成。

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李悝主张播种时 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之至 ②。

这就是说种植要多种经营,有的作物受灾害,其他作物还可以收获;耕要用力深耕,除草要勤,要锄几次;收获时要像防备盗寇那样迅速有效以免遭受损失。

第二项是,创 平籴 法。

为防止 籴甚贵伤民(非农业居民),甚贱伤农。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李悝创 平籴 法。

平籴 采取的办法是把年景分为:上熟、中熟、下熟、正常、小饥、中饥、大饥7种;计算出7种年景下,一户耕田百亩的个体农民的收入,制定出在大熟、中熟、下熟3种年景下向每户农民收购粮食的数量,而后在大饥、中饥、小饥年景时把这些粮食平价粜出。

这样便收到 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 的成效。

李悝由于把以上两项政策 行之魏国 所以魏国 国以富强 ③。

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 农伤则国贫 。

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

所以他说: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

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

农事害则饥之本也。

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①。

十分明显,李悝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危害农业会导致 国贫民侈(奢侈) 。

虽然李悝这里要求 禁技巧 ,似乎只是针对手工业而言的,并未提到商业,然而由于手工业一般都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为了卖。

所以,李悝的 禁技巧 ,势必包含着 禁技巧 产品的出售,从春秋时期等人的农、工、商并重的思想到李悝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重农抑商产生的轨迹。

政策形成根源 经济根源:中国特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 中国地处东北亚、自然资源极丰富的内陆大国,土地广阔、肥沃,气候温和,较易通过种植采集取得生活资料。

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的夏部落用木石器工具发展原始农业。

而、古罗马处于三面环海地理环境,农业生产自然物质条件较差,却拥有优良海港,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很早兴起,为商业发展创造有利物质条件。

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性为“重农抑商”政策形成提供客观经济条件。

属于小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性,使其难以摆脱农耕生产方式束缚。

以农耕生产方式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重农抑商”政策的上层建筑,在封建时期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中国古代一定历史时期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且是较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它促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

政治根源: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 第一,封建中央集权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一切财富资源亦莫非王有。

商业发达,必依赖资源开发利用,会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李贽《藏书》卷五零之《富国名臣总论》),被认为是盗皇家之库。

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法律设置严刑峻法,使商人不敢与国家争利。

第二,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使农田荒芜,威胁国本。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汉书・食货志上》),“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汉书传》);云:“农少商多贵人贫”(《商君书・去强》);荀子云:“工商众则国贫”(《荀子・富国》);汉人谓:“背本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新书・大政》);汉人王符喻当时“舍农桑趋商贾”之社会风气为“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织百人衣之”(《潜夫论・浮侈》),道出商业威胁小农经济,主张“省商贾,众农夫”(《荀子・君道》),“驱民而归之家,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汉书・食货志》),“使农夫众多而工商之类渐以衰息”(《历代名臣秦疏》)。

中国古代以农为立国之本。

若民众弃农经商,导致农田荒芜,粮食短缺,况常受水旱灾荒或战乱,如不重视农业,有亡国危险。

第三,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经济发展,易形成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叛乱”势力。

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

文化根源:中国特殊的伦理文化因素 与西方社会不同,古代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东方农业国家,是以农业文明为依托和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社会。

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其伦理文化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姑义妇听”,“尊尊亲亲长长贵贵”。

封建社会伦理文化秩序,“衣服有制,官室有度,蓄产人徒有数,舟车甲器有禁……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訾,无其禄不敢用其财”(《春秋繁露・服制》)。

专制中央集权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

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停滞的生活伦理。

只有采取“重农抑商”统治政策才能实现和维持静态伦理文化秩序。

“重农抑商”政策较为符合中国古代伦理文化价值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公布!附赋分对比表 河南、陕西等参考

2025年高考改革的浪潮进一步推进,对于河南、陕西、云南等省份而言,新高考试卷结构成为了广大师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带来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以及高考赋分对照表,以供第五批新高考省份考生参考。

一、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发布目前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已经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的试卷结构,与传统高考试卷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选考科目的题型、数值、分数等的设置,下面对这些科目试卷结构进行简单列举:1、河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7道,每道4分,共24-28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2-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2、陕西试卷结构(陕西、青海、宁夏、山西均可参考)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7-8道,每道4分,共28-32分;多项选择题:3道,每道6分,共18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6道,每道3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道:共52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生物5道,政治4-5道,地理3-4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3、云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8道,每道4分,共24-32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8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政治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生物单项选择题:14-16道,每道3分,共42-48分;非选择题:化学4道,生物4-5道;共52-58分。

二、2025新高考赋分对照表及计算方法这里仅列举第五批新高考省份使用的赋分对照表:等级比例赋分区间A15%100 - 86B35%85 - 71C35%70 - 56D13%55 - 41E2%40 - 301、赋分规则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 共 5 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2%。

在对应科目中查找其所在等级,然后根据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确定其等级分。

2、计算方法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即可:(原始分区间最大值-原始分)/(原始分-原始分区间最小值)=(赋分区间最大值-转换分)/(转换分-赋分区间最小值)以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分为 80 分,在全省排名处于前 15%(A 等级)为例。

A 等级赋分区间为 100 - 86,假设该考生化学原始分对应的赋分分数为 X,可通过公式计算:(化学原始分最大值 - 80)/(80 - 化学原始分最小值)/=(100-X)/(X - 86),通过此公式可算出赋分后的成绩。

注:原始分最大值和最小值为考生所在等级中的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

2025年大学专业与职业对比表!附本科专业目录完整版

2025年大学专业与职业对照表显示,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对应职业可为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车辆工程专业对应职业可为铁路机车制修工、铁路试验检测设备维修工等。

同一专业可以有多种职业选择,同学们可以通过提前规划职业来选择专业。

正文还附上了本科专业目录,以供参考。

一、2025年大学专业与职业对照表安徽省最新发布的《院校专业-职业对照表》中,涵盖797个职业,涉及1327个专业,包含普通本科专业、职教本科专业、职教专科专业等,考生可以通过此表提前了解各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该表会随着新职业以及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且同一专业可以对照多种职业。

下面是对照表中,普通本科可选职业数最多的5个专业:1、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应职业有木材水运工、制材工、木竹藤材处理工、手工木工、家具制作工、提琴吉他制作工、吹奏乐器制作工、打击乐器制作工、球拍球网制作工、火柴制造工。

2、通信工程:专业对应职业有信息通信业务员、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信息通信网络动力机务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员、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工、轨道交通通信工。

3、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对应职业有金属船体制造工、船舶电气装配工、船舶木塑帆缆制造工、船舶甲板设备操作工、船舶机舱设备操作工、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船舶修理工。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应职业有机动车检测工、汽车维修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汽车饰件制造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汽车装调工、汽车回收拆解工。

5、动物药学:专业对应职业有药物检验员、展出动物保育员、实验动物养殖员、特种动物养殖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

篇幅有限,这里仅附上部分专业-职业对照表:二、本科专业目录完整版2025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显示,专业共计845个,其中哲学类4个,经济学类26个、法学类54个、教育学类35个、文学类128个、历史学类9个、工学类287个、管理学类71个等。

完整专业目录可点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查阅。

较2024年,本科新增专业29种,包括人工智能教育、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智能分子工程等。

下面是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表:

加入收藏
               

重农抑商对当代的启示有哪些 政策形成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