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兵变:深刻影响国运的不起眼兵变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正德三年三月,因南巡落水,染疾而驾崩。

他逝后无子嗣,原本只是藩王的兴王,被内阁首辅等人迎立为皇帝,并定年号为嘉靖,世称,即明世宗。

(嘉靖皇帝画像) 年仅十五岁

【千问解读】

正德三年三月,因南巡落水,染疾而驾崩。

他逝后无子嗣,原本只是藩王的兴王,被内阁首辅等人迎立为皇帝,并定年号为嘉靖,世称,即明世宗。

(嘉靖皇帝画像) 年仅十五岁的嘉靖帝,治国理政的经验很是匮乏,但在首辅杨廷和的辅助下,君臣齐心,针对正德朝的弊政进行了改革。

例如废弃正德帝用以嬉戏玩乐兼处理政务的豹房,同时、清理庄田。

一时间,大明王朝有了新气象,甚至被后世冠以“嘉靖新政”的美名。

嘉靖元年元月,嘉靖帝终于可以使用自己的年号了。

新年之始,嘉靖帝到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和朝贡使臣的拜贺,嘉靖朝开局十分顺利和气,嘉靖帝也很是高兴。

不过好运不长,接受新年拜贺不久,朝廷便接到来自西北地区的加急奏报:甘肃的守边士兵叛变了! 甘肃兵变 牵系复杂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只是内地士兵的叛变,朝廷不会如此惊慌。

但甘肃士兵兵变,情况却大为不同,嘉靖帝赶紧督办官员立刻处理。

为什么朝廷会如此着急?因为甘肃是的九边之一,即甘肃镇(与现在的镇是两回事)。

甘肃虽然在时曾经建省,但到明代则不是省了,最初只是陕西一个军事管理单位,即陕西行都司,是纯粹的军管地区,很多民户被从甘肃迁移到了更靠近中原的地方。

后来,在甘肃这个地方建立了甘肃镇,先后设立了总兵、巡抚和镇守来管理,甘肃镇也成为明朝御控西北地区的重要依托和基地。

可以说,甘肃不保,陕西、山西都将受到严重冲击,明朝的长城防线也将出现一个大豁口。

同时,当时甘肃镇边外有强大的土鲁番军队和蒙古的瓦剌一部,双方时战时和,边境情况并不安定。

所以,这次发生在甘肃镇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的兵变,对朝廷震撼很大。

甘州城是甘肃巡抚的驻地,甘肃巡抚许铭在此次兵变中首当其冲,被士兵殴打致死后还被焚尸,现场十分惨烈。

当时,甘肃镇有三大高官。

首先是总兵,他可以直接统领士兵打仗; 其后是巡抚,运筹帷幄,制衡和指挥总兵; 巡抚之后是镇守太监,代替皇帝和朝廷来监督巡抚。

三个人在一起,各有权限,相互监督。

关系要是处理得不好,难免一山难容三虎。

而甘州兵变,正好是源于三者之间的矛盾。

甘肃镇总兵叫李隆,向来名声不好。

正德朝时,李隆曾在江西上饶镇压农民起义,抓不到农民起义军,便杀无辜的百姓来“充数”。

一时间,民情惊慌,老百姓编出一段民谣:“莫遇李隆军,宁逢王浩八。

见贼犹可生,见军必定杀。

”王浩八即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可见老百姓并不怕农民军,反而怕李隆的官军。

(甘肃镇长城之嘉峪关) 既然有这样的“前科”,可见李隆这个人是没什么道德下限的。

后来,李隆因为“军功卓越”,被提拔为甘肃镇总兵,领有重兵,权势隆重。

甘肃镇士兵的军饷主要靠朝廷供给,因为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想在甘肃这个土地相对贫瘠且周边时常有战事的地方屯田自给,还是有难度的。

然而,朝廷拨下来的军饷,以及从陕西等地方运来的粮食,并没有足额发放到士兵手中。

一是很多士兵因为将帅剥削,都逃亡了,但是发粮饷的名单里还有他们的名字,发的粮食被高级将领侵占了;二是即便是没有逃亡,朝廷发的军饷,将帅也会以各种理由克扣。

所以,到头来,士兵的生活未见改善,反而被将帅拉去干私活,而将帅则囤积了大量粮食和财富。

总兵李隆就因此发家致富,囤积了大量粮食,准备等个好时节,把粮食高价变现为银子。

但是新任甘肃巡抚许铭的上任,使得李隆的美梦破碎了。

借刀杀人 火烧自身 正德十六年是个丰年,市场米价低,甘肃为军管区域,米价主要跟着甘肃镇的需求走。

新任巡抚见丰年米贱,便把普通士兵的月饷降到了三钱三分。

困苦的普通士兵本来想,借丰年时用自己的薪水多买点米屯着。

可许铭的举措,显然让普通士兵非常不满;而李隆本来就囤积了很多粮食,想借此变现,这下士兵收入下降,没钱买米,李隆囤积的粮食也放在那卖不出去,慢慢变质,弄得他也很生气。

(甘肃镇长城烽火台) 眼看群情激昂,李隆觉得民心可用,便鼓噪士兵去到巡抚衙门请愿。

所以某天,士兵们操练完之后,齐齐赶到巡抚衙门口。

许铭没料到,士兵居然敢聚集起来给自己施压。

面对士兵加饷的要求,许铭并不妥协,甚至命人逮捕领头请愿的几个士兵并施以杖责。

这下,士兵被彻底激怒了。

本来就快没钱吃饭了,新来的巡抚不仅不体谅民心,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月饷。

士兵们怒从中来,一哄而上,抓住许铭就是一顿打。

镇守太监董文忠见到巡抚被打,连忙上前劝解,试图挡住士兵,然而也是徒劳,被士兵直接拖到了门外。

董文忠见众怒难平,自身难保,便逃跑了。

之后,董文忠又把许铭的儿子带到了自己的家里避难,使得许铭的儿子幸免于难。

士兵群殴许铭,地就把许铭打得奄奄一息了,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解恨,便举火焚尸,也说不清许铭是被打死的还是被烧死的。

兵变的士兵杀死许铭后,便四处劫掠,先是烧了巡抚衙门和许铭的住所,之后又洗劫了兵器库和银库,释放了监狱的囚犯。

一时间甘州城大乱,失去了控制。

怒火在蔓延,时局在失控。

李隆虽然鼓噪士兵前去给许铭施压,但本意并非是要促成兵变和甘州城混乱,说白了,李隆是想借士兵们给许铭施压,让许铭不要影响自己发财。

但显然士兵比李隆更加愤怒,因为减少月饷,李隆只是损失了一些非法得利,而广大士兵却是生活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处于社会下层的低阶士兵,一旦起来反抗巡抚这一最高长官,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毕竟李隆很多财产还在甘州城,眼看兵变造成的混乱即将影响到自己,李隆便赶紧从幕后走到台前,拉着镇守太监董文忠和他一道维持局势。

他先是亲自找到兵变的头领,努力劝说,让他们不要继续作乱。

同时,把从外地运到甘肃镇的银子全部分给士兵,还把仓库里的粮食发给士兵,作为嘉靖元年的月饷。

普通士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有饭吃,见到自己目的差不多达到了,便息兵了。

李隆见局势趋稳,便让军队分散驻扎,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而李隆又怕自己鼓噪士兵给许铭施压的情形被人知道,便命人抓了兵变的带头人王礼、罗月等人,不等朝廷的指示,便将这四个人斩首示众了。

可以说,李隆借了士兵之手惩罚了许铭,又借兵变的罪名杀了这些带头人,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啊。

等到甘州由乱转安,李隆便想着如何脱罪,之后胁迫镇守太监和他一起,捏造称许铭在甘州因为酷政被士兵杀死。

但他也知道,自己作为总兵多少要负点责任,便同镇守太监一起上奏朝廷汇报兵变情形和经过,强调自己在兵变后的功绩,同时也地请求朝廷处分自己。

接到奏报后,嘉靖帝和杨廷和不知实情,不敢轻易处分,便让李隆和董文忠戴罪立功,做好善后工作,并派人前去调查。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董文忠私下也怀疑李隆是幕后主使。

所以,还没等朝廷的人到达甘肃,便从西北传来李隆是兵变主使者的消息,待朝廷调查人员到达,经询问董文忠和实地审查,发现李隆脱不了干系,便把李隆抓捕起来了。

一两年后,李隆在京师被正法,大坏人终于落了个悲惨结局。

(明代太监画像) 连锁反应 后患无穷 但是李隆其实也有一点点冤,或者说李隆还不算万恶不赦。

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李隆刚开始并不是想杀死许铭,只是想逼迫许铭让步,免得自己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兵变发生后,李隆出来收拾残局,很快就把事件平定了,可以说,李隆的危机处理十分有力。

因为,兵变的士兵并不像平日那样好御控。

更何况他们杀死了巡抚、劫掠了府库,如果处理不当,士兵们可能铤而走险、直接起义。

李隆虽然同部分士兵将领私下有串通,但是大部分士兵是不知道其中内幕的。

所以说,李隆顺利平定兵变,也是有一定成绩的。

三是李隆没有畏罪叛逃。

而发生巡抚被杀事件,李隆多少要担责,且很可能被查出真相,如果李隆一条心横到底,直接起兵反抗朝廷或者同蒙古士兵结盟,那么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嘉靖朝时,大同也发生了兵变,那次兵变,士兵直接同蒙古军队结盟,出现了明代九边士兵和蒙古骑兵联合抵抗明朝京师士兵的罕见情形,而边军和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远远高于京师士兵。

可以说,如果京师士兵溃败,明朝真的要陷于危难境地。

总之,这次甘州兵变最终平稳的结束了,引起兵变的总兵李隆也得到了惩罚。

但是这一兵变,却不小心影响了明朝的国运。

(明朝军队行军图) 首先,甘州兵变之后,明朝兵变频发,士兵们对兵变习以为常,甚至把兵变当儿戏,说干就干。

例如嘉靖朝的两次大同兵变,当时的官员就说了,甘州兵变的发生为大同士兵兵变树立了标杆,只要士兵觉得自己被压迫、利益受侵占,那么就要坚决起来用武力反抗。

另外,甘州兵变巡抚被杀,开了兵变杀害巡抚的先例(之前也有巡抚被杀,但属于藩王叛乱),士兵们对朝廷命官十分不屑,只要朝廷压迫我,触底反弹的士兵就会死磕。

所以,嘉靖朝两次大同兵变时,大同巡抚张文锦和总兵李瑾先后被杀,之前高高在上的官员已经不再为士兵所畏惧,朝廷的威信也是一落千丈。

面对兵变,嘉靖帝虽然有时很强硬,但是面对群起的士兵难免有些畏惧,便倾向通过和谈来解决问题。

这时,士兵不仅发现高官们不可怕,还发现当朝皇帝也没那么可怕。

更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大同兵变的士兵后来投靠了蒙古军队,帮蒙古军队制造攻城器械并带路攻打明朝九边,给九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灾难。

而当时的人,都认为甘州兵变对嘉靖及以后的兵变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使得明王朝不仅不得不防备各地农民起义和蒙古军队,还得耗费大量精力处理兵变事宜,逐渐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其次,改变了明朝西北地区的局势。

许铭被杀,新的巡抚也上任了,新巡抚叫陈九畴,曾长期在甘肃镇担任高官,正德朝时曾逮捕和杀害过西部边疆部落土鲁番部的使臣,土鲁番的君臣把陈九畴当做仇敌。

因为甘州兵变,陈九畴上任新巡抚,使得土鲁番认为这是明朝对土鲁番强硬的标志。

而陈九畴也从不掩盖自己对土鲁番的不信任,反对同土鲁番通贡互市。

正德朝时,一个叫写亦虎仙的哈密首领,因为同土鲁番串谋,被陈九畴发现并抓捕。

后来在陈九畴的建议下,明朝处死了虎仙及其家人。

这一点让土鲁番大为光火,加上土鲁番向来跟陈九畴不和,便于嘉靖三年发兵攻打甘肃镇。

虽然明朝最后抵抗住了进攻,但是甘肃镇在此次战争中损失严重,城池被毁,民众被杀。

后来,首辅杨廷和及陈九畴的政敌桂萼等人上台,开始清算陈九畴和杨廷和的问题,发现陈九畴对土鲁番的敌视和强硬导致了土鲁番的进攻,还发现陈九畴虚报战功,所以因病退休的陈九畴又被朝廷抓了起来。

(吐鲁番火焰山) 虽然陈九畴走了霉运,但是明廷却因此否极泰来。

因为经过之前那次大战,虽然明朝遭受了损失,但土鲁番也因为不能跟明朝互市而陷入困境,所以双方都有坐下来谈谈的想法。

嘉靖七年,新任兵部尚书王琼被任命为三边总督,直接管理甘肃镇的军事,开始了同土鲁番的和谈,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息兵和好,通贡互市。

很多人本来不对这次互市报太大希望,但这次互市给明朝带来的好处却是很明显的。

困扰明朝近百年的土鲁番威胁日趋弱化,明朝西北局势趋于缓和,而同明朝和好的土鲁番也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互市红利,但在明末时被蒙古瓦剌部兼并了。

所以说,甘州兵变看起来虽然是一次不起眼的兵变,但实际上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国运。

一是兵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明朝的兵变频发,朝廷威信下降,军队凝聚力和忠诚度下降,造成嘉靖朝一些士兵投向蒙古。

也进而使得明末时一些明朝士兵投向后金或是农民军,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保卫的朝廷并没有太多好感。

二是兵变改变了明朝同土鲁番的关系,而此前土鲁番同明朝战战和和,牵扯了明朝大量兵力和精力,兵变后陈九畴激化双方矛盾造成的两败俱伤,使得双方开始真心坐下来谈一谈,进而使得明朝西北地区的边患缓解了很多。

如此看来,当年一个不太起眼的甘州兵变,对后来明朝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恐怕也是当时的人没有预料到的。

随机文章为何夏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威力强悍的硬币散弹枪,可以装填各种物体的散弹枪(铁丝/石头/硬币)揭秘现在还存活着美人鱼吗,美国海军抓到活体美人鱼秘密研究最后的晚餐多了一只手,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拉斯维萨看出玄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刻舟求剑的深刻寓意与启示

:2394刻舟求剑,这个古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寓言,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它向我们揭示了世界万物不断变化的本质,以及我们不能仅凭主观意愿去应对这些变化的重要道理。

故事中的楚人,剑落江中,却在船上刻下记号,期待回到原地找回失物。

这种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是荒谬的。

因为江水流动,船只行进,刻下的记号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这正是刻舟求剑所要传达的第一层含义: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进一步思考,这个故事还告诫我们,不能死守教条,要懂得变通。

楚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面对问题,我们不能总是套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刻舟求剑还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狭隘。

楚人只看到了剑落水的那一刻,却没有考虑到江水的流动和船只的行进。

这种片面的看法导致了他的失败。

我们在看问题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全面考虑,避免因为片面而导致的误判。

这个故事也是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人的讽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成为那样的楚人,而应该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挑战自我,不断学习和进步。

刻舟求剑的寓意深远而丰富,它提醒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变通的思维解决问题,用全面的视角审视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2025大同工科类大学有哪些?附学校名单及录取分数线排名表

大同工科类大学有哪些?在山西高考理科、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了解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后,各位大同高考生可以更加了解大同市最好最值得报考的工科类大学是哪所。

本文将为大家奉上大同市内所有工科类大学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排名汇总,供2025年大同高考生查阅!一、大同工科类大学有哪些学校?根据山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大同工科类大学名单可知,山西省内一共有2所工科类大学,包含了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同工科类大学具体名单如下:序号学校名1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2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二、大同工科类大学录取分数线1、理科根据山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圆梦志愿为大家整理了大同市内所有工科类大学在山西高考理科的分数线排名汇总表。

其中,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理科的分数线最高,的最低分为295分。

位于大同市的普通工科类大学中,理科分数线排名前2的大学分别是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名称批次2024分数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批295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批2842、文科根据山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圆梦志愿为大家整理了大同市内所有工科类大学在山西高考文科的分数线排名汇总表。

其中,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文科的分数线最高,的最低分为279分。

位于大同市的普通工科类大学中,文科分数线排名前2的大学分别是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名称批次2024分数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批279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批279

加入收藏
               

大同兵变:深刻影响国运的不起眼兵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