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通缉令和真人一点都不像 古人为什么总能抓到犯人

【千问解读】
通而广,指的是布告天下,让众人了解;缉,是缉拿、抓捕的意思,就是将罪犯的信息告知天下,利用百姓的力量捉拿罪犯。
但是,在古代,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通缉令往往只是一纸文书,即便有罪犯的画像,也往往比较抽象,更没有监控、DNA比对等技术,通过这样看似粗糙的通缉令能将罪犯绳之于法吗?其真实效果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 通缉令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通缉令起源很早。
据说,我国最早的通缉令是的画像。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为卷入的一场政治斗争而受到的追杀而逃到。
据《国语·楚语》和《·伍子胥列传》记载,由于楚平王的荒淫无度,楚国发展到楚平王年间,国势日益衰退。
在楚国内部,政治斗争日益严峻复杂,皇亲宗室之间相互猜忌、排挤,典型的例子就是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
伍子胥及其家人们即被卷入这场政治斗争。
楚平王为了追杀伍子胥,命人制作了伍子胥的画像,张贴各地,并悬赏捉拿。
这张捉拿伍子胥的画像,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张通缉令。
后来,通缉令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发展完善,画像与文字互相补充。
通缉令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画像,还通过文字的形式将其年龄、外貌特征等公布于众,并根据罪犯的等级,将通缉令张贴于不同的行政区域范围,实现不同地域与部门的联合抓捕。
例如,东年间,大宦官侯览“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同乡人张俭不畏权势,将侯览的罪行奏告汉桓帝。
但是,最终因为奏折被侯览扣压而检举失败,侯览与张俭也因此结仇。
建宁二年,侯览为了报复张俭,勾结同乡人上书诬告张俭,并胁迫汉灵帝颁布通缉令缉捕张俭。
张俭仓皇出逃。
侯览刊印了许多通缉令,除了画像,还将张俭的年龄、外貌特征等信息一并公布于众,责令各州郡协同抓捕。
二、连坐:通缉令的效用机制之一 通缉令张贴出去以后,为什么能得到效果呢?这里面其实是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
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一方面体现为人们都害怕因为通缉犯而使自己受到牵连。
中国古代有一种常见的社会治理方式——连坐制度。
我国的连坐制历史悠久,起始于时期,目的是为了打击与罪犯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变法中,提出了“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的连坐制度。
连坐制就是要求人们互相监督、互相检举。
老百姓不仅要监督自己的邻里,还要监督自己的亲属,倘若身边的人有犯罪行为而没有检举,其邻里就会同罪犯一同受到法律制裁。
因此,在连坐制的影响下,老百姓人人自危,生怕受到通缉犯的连累。
所以说,当通缉令张贴出去以后,迫于连坐的压力,老百姓发现罪犯的蛛丝马迹之后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帮助缉捕犯人,使其无处可藏。
虽然古代的科技没有今天发达,但是连坐制促使通缉犯无处投靠,很多时候只能隐姓埋名苟活于荒野之中。
三、 重赏:通缉令的效用机制之二 趋利避害心理的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人们对利益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的通缉令末尾,通常都会对举报之人作出承诺,赋予举报之人丰厚的赏金,例如,“情况属实,赏银千两”等。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丰厚的金钱奖励下,必然会有人不遗余力帮助官方缉捕罪犯。
甚至有很多专门以此为生的“赏金猎人”,通过配合官府检举、捉拿通缉犯,获取高额赏金作为自己的谋生方式。
重赏不同于上文的连坐制度。
如果说连坐制度是通过强制性手段割裂罪犯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那么,重赏的方式则是通过物质利益促使那些与罪犯没有亲缘等社会关系的陌生人参与到罪犯抓捕的过程中,迫使罪犯无处躲藏。
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分化相当严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相当有限,大量的社会资本集中在极少数一部分人手中。
因此,通缉令上面的赏金,对任何老百姓而言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人即便奋斗一辈子也无法获得如此多的收入。
在如此大的利益驱使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赏金猎人”、的闲散人士、普通百姓等对抓捕逃犯所采取的行动可能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我们经常会在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中,在西部片的电影中看到“赏金猎人”角色,他们以抓捕逃犯,获取官方赏金为生。
在中国古代,也存在着这样的职业群体,甚至比好莱坞作品中表现得更彻底。
另外,中国社会中,自古就有很多江湖人士。
江湖是我们讨论中国社会时不可避免的一个关键词。
这些江湖人士不同于普通老百姓,他们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甚至可以做到“手眼通天”,与官方和民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重金奖赏之下,通缉犯想要逃脱这些社会势力的追捕,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结语: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中,社会治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任何一个时代,统治者都会设计出适合当时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体制。
同时,任何一项制度或者管理方式都是与社会整体的治理体系相关联的,而不是割裂于社会整体的。
中国古代的这种看似简陋的通缉令,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当时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通缉令可能是最有效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其真实的治理效果可能要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所以,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应该敬畏古人的智慧,古人还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对此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河北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入口 附志愿填报时间
关于更多高考成绩的查询方式,以及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本文都进行了整理,供查阅。
一、河北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按照以往的年份来看,河北的高考成绩一般是在6月25日0时公布,每年基本没有变化,因为今年也是该时间查询高考成绩。
二、河北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在河北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查询,详情如下:1.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官网入口:http://www.hebeea.edu.cn/考生在进入河北教考院的首页后,在首页的右下方栏目中点击“普通高考信息服务”,进入后再点击“信息查询”,然后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后即可查询。
2.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进入主界面后,点击下方的“招考查询”,选择“普通高考成绩查询”,进入界面后,输入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等信息就可查询。
3.河北招生考试信息服务网官网入口:http://www.hebeeb.com/4.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移动客户端三、河北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4河北高考志愿填报可分为三个时间段,以下是这三个时间所需填报的批次,详情如下:1.6月26日12时至6月27日12时:本科提前批(A段军队院校志愿)2.6月28日09时至7月02日17时:本科提前批(A段除军队院校外、B段、C段)、本科批、对口本科批3.7月29日12时至8月01日17时: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
安徽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入口 附志愿填报时间
关于更多的成绩查询方式,以及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本文都进行了整理,供查阅。
一、安徽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按照以往的年份来看,安徽的高考成绩一般是在6月24日中午公布,不过由于今年是安徽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的天数由之前的2天变为了3天,因而预计高考成绩的公布时间会延后到6月25日公布,不过以上仅为小编推测,最终以今年高考成绩实际公布的时间为准。
二、安徽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在安徽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通过四种方式查询高考成绩,详情如下:1.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并关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点击公众号菜单栏下方的“信息查询”,进入界面后,点击“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该通道将会在成绩公布当天开通),进入后输入相关信息后即可查询。
2.安徽招生考试网官网入口:https://www.ahzsks.cn/index.htm进入安徽招生考试网后,在首页的下方选择第一个栏目,然后在下拉框处点击“成绩录取查询”,然后点击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的选项(该通道将在成绩公布之日开通)。
3.皖事通APP在APP内找到并进入“2023年安徽高考服务专区”,点击“高考成绩指尖查询”,输入考生相关信息即可查询。
4.安徽教育网官网入口:http://jyt.ah.gov.cn/三、安徽2024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由于安徽2024年实行了新高考,高考的志愿填报批次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也有所变化,以下是2024年安徽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