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要屡次征战高句丽?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建立之初,屡屡侵犯边境,不堪其扰,发兵三十万讨伐。

虽然没有胜利,但这一次隋朝的兴兵之举确实吓了高句丽一跳,老实了下来。

直到继位,高句丽高层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

【千问解读】

建立之初,屡屡侵犯边境,不堪其扰,发兵三十万讨伐。

虽然没有胜利,但这一次隋朝的兴兵之举确实吓了高句丽一跳,老实了下来。

直到继位,高句丽高层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跳动。

高句丽再一次派使者暗中勾结,想要染指中华大地,杨广派出使者严厉谴责了高句丽,并让其停止一切勾结突厥的行为。

但这高句丽十分看不起杨广,当杨广的谴责为,这让杨广感到十分恶心。

于是在大业六年,杨广在国内做足了准备,打算出兵征讨高丽,出气的同时还能够收复辽东故地,所谓一举两得。

国内的百姓也十分赞同这一次的讨伐,可谓是上下一心,全民。

大业八年,一切准备就绪,杨广率领一百多万人马亲征高丽,并下旨阵前的一切重大决议都要通过他的同意。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广的这个糊涂命令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祸患。

一开始,隋朝军队取得了一部分胜利,就这么继续下去,高句丽灭国也就是时间上的问题。

高句丽见势不对,立马就要投降,后方的杨广,听闻后命令前方军队停止进攻,等待着高句丽的投降书。

可投降书没等到,等来的是高句丽做好了守城准备,战斗又陷入胶着。

每当高句丽坚持不住的时候,总会说要投降,杨广也都接着,就这么重复了好几次,高句丽算是坚持了下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隋朝的军队被杨广这么胡搞着,士气不断下降,全面的大溃败开始了。

先是中计,水军大败;后有宇文述粮草不济,士兵们顶着饥饿进攻,连战七胜后体力不支撤退,被高句丽率军追杀,九支军队就只活下来一支,三十多万人活下来不到三千人。

杨广第一次征讨高丽失败。

第一次失败后,隋朝的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但不服气的杨广还想要来个第二次。

于是,饿肚子的老百姓们不干了,纷纷起义,反抗杨广的暴政。

面对平民的反抗,杨广根本不当回事,还是该干嘛干嘛,小日子过得挺自在。

或许,在杨广的眼中,这些老百姓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朝中有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平定叛乱就和喝水一样简单。

事实上也是如此,起初,这些老百姓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其中最为嚣张的就被打得跟狗似的,到处乱窜,最后还不敢出来了;另一个反王这时还做着为朝廷效力,封妻荫子的美梦;瓦岗寨也只是个大型的土匪团伙儿。

如果就只是如此,隋朝也不至于建立不到四十年就走向灭亡。

后方起火 大业九年的春天,杨广再次兴兵,又是一百万大军轰轰烈烈开拔,拉开了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序幕。

但这次,高句丽做足了准备,不管隋朝军队如何攻打,辽东城依旧,两国就这么耗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偏偏是这个时候,杨广收到了一则消息,国内的贵族杨玄感反叛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杨广整个人都傻了,赶忙下令撤军,准备好的大量军资、器械、粮草全部留给了高句丽,这让高句丽的贵族乐坏了。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元老的儿子,也是杨广还未上位前的铁杆支持者。

但杨素功劳太高,杨广很是忌惮,就想着,如果到时候杨素还不死,就将他抄家灭族。

这件事情杨玄感也知道,他十分担心某一天杨广的屠刀会落在他的脖子上。

所以趁着杨广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联合,一起发动了这次叛乱。

杨广为何慌乱 其实,在杨广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观念中,几百年的中国政治一直是由们把控,真正的政治智慧和力量从来只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泥腿子们只是这场政治游戏中的龙套,起不了多大风波。

所以,在杨广看来,那些农民起义不过是一群饿疯了的穷鬼们在聚众抢劫而已,不过是一个小毛贼,他只要一抽出空,立马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但杨玄感不一样,他是贵族出身,他老爸杨素还有一大波的铁杆粉丝,杨玄感一造反,就代表着贵族阶层们开始不服皇族的统治了,这是一场政治地震,绝对能够动摇帝国的根基。

所以,杨广地从前线回来,只为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历史证明,杨玄感的叛乱就是压死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叛乱很快就被杨广平定,但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就如同农民起义中的知世郎王薄一般,杨玄感起义后,其余贵族也不安分起来。

、、李密等一众贵族或明着,或暗地里都开始为做准备。

隋朝这一艘巨轮在杨玄感叛乱后开始走向分崩离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最低要524分才能进!

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基本分为两类,国家专项计划和普通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在各省的录取批次不同,录取分数线是524分-683分;而在普通批次,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线是557分-757分。

一、北京邮电大学国家专项分数线524分-683分。

因为北京邮电大学目前没有公布国家专项计划在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本文只能根据各省目前公布了的录取数据,整理出已知的国家专项计划分数线,供参考。

海南:683分重庆:物理类655分(计算机类)、647分(自动化类)、625分(金融科技)安徽:物理类002组650分、001组648分黑龙江:物理类645分河北:物理类641分(电子信息类)、633分(理科试验班)、630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云南:理科625分陕西:理科624分宁夏:理科557.209095121 分贵州:物理类551分青海:理科527.1171871分新疆:理科524分甘肃:物理类005组618分、002组572分广西:物理类501组607分、502组526分江西:物理类562组621分、306组599分湖北:物理类06组625分、02组619分湖南:物理类307组627分、306组625分二、北京邮电大学普通批分数线557分-757分。

1.历史类/文科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在各省历史类和文科的录取分数线位于571分-616分之间。

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1分,对应位次是1669名,招生省份为山西;最高录取分数线是616分,对应位次是2311名,招生省份为河北。

2.物理类/理科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在各省物理类和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位于557分-663分之间。

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7分,对应位次是569名,招生省份为青海;最高录取分数线是663分,对应位次是2361名,招生省份为安徽,专业组为004组。

3.3+3综合改革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在3+3综合改革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位于571分-757分之间。

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1分,对应位次是3998名,招生省份为上海,专业组为01组;最高录取分数线是757分,对应位次是390名,招生省份为海南,专业组为80组。

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在各省普通批录取分数线一览表:三、北京邮电大学实力简介北京邮电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有点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上相当有经验,也被誉为信息黄埔高校。

在科研成果上有数不清的中国第一,比如国产第一部半导体三路载波机、我国第一座教学试验电视台、第一部信息论专著、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机、第一台ATM交换机等等,也曾经为“东方红一号”卫星数据传输系统提供北邮方案、为“中国天眼”融入北邮人的“动光缆技术”,是中国通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此如果对通信领域感兴趣,北京邮电大学是非常好的选择,当然,不仅是通信领域,在工学学科上北京邮电大学实力也相当不俗。

2025年警校最新政策:报考警校的政审要求与条件是什么?

2025年警校最新政策显示,将个人背景调查和政审分开进行,学生在接受政审考核时主要以个人自述为重要参考依据,院校将从学生本身情况来评估其品德及素质。

而报考警校的政审要求与条件之一就是考生必须是思想先进、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且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等想法的学生。

一、2025年警校最新政策有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警校政审将发生改革调整,把政审环节划分为个人背景调查和政审两个部分,其中前者由当地相关部门组织调查,而后者更强调学生对个人情况的自述,学生可以尽情地自我展示。

这个改革政策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虽然个人背景调查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能将其单独划分出来,政审的难度就会明显降低。

相关好处可总结为以下两点:1、学生的自主权增加了,结果更加公平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调查,可以自主表述个人情况,通过相关学业材料来展示自己的优秀素质和品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也因为没有了其他因素干扰,政审结果反而更加透明公平了。

2、个人压力减轻这一环节纯粹是为了审查个人能力、品德、素质等,考生不用再担心其它客观原因导致政审不过关的问题。

二、报考警校的政审要求与条件在新政策还未落实之前,大部分警校的政审要求和条件都是一致的,具体如下:1、考生本人思想先进,品德优良,作风正派,组织纪律和法律观念强,愿意并适合公安工作。

2、直系亲属和近亲属的政治历史清楚,现实表现良好。

注意,如果考生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则无法通过考核:1、考生本人政治思想落后,反对言行四项基本原则,有流氓、盗窃、吸毒、品行不良等不良行为,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或少年放荡。

还有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被澄清。

2、影响较大的直系亲属及其近亲属在境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直系亲属或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处死、关押的罪犯或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本人划不清界限的。

三、更多警校报考条件报考警校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要求,这类仅列举几个:1、报考对象报名参加了当年高考,且户籍符合院校明确要求规定的考生。

2、年龄限制16周岁-22周岁。

3、身高限制男生170cm及以上,女生160cm及以上。

4、视力限制双眼裸眼视力在4.8及以上,无色盲、色弱等问题,具体以各院校发布的招生要求为准。

加入收藏
               

隋朝为什么要屡次征战高句丽?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