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用鸳鸯阵基本可以无伤击败倭寇 戚家军的战绩到底是什么样的

【千问解读】
因其家长期驻守在防倭的前线,所以戚继光比较了解倭寇为祸百姓的惨状,也熟悉倭寇的骚扰规律! 戚继光十七岁的时候接替病故的父亲成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二年(1533)夏天,任职署都指挥佥事,在山东专职御倭!开始了一生的传奇,到任山东后,修筑海防,整顿军纪,2年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山东的海防,受到了朝廷的赞誉!他曾在一本兵书写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立志要荡平倭寇,还百姓以太平的雄心! 大名鼎鼎的鸳鸯阵 戚继光的大名鼎鼎的鸳鸯阵,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秋,才开始操练的。
此时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事,这里倭寇横行,明正规军战力太差,杀良冒功,戚继光上书请求征兵,他认为“堂堂全浙,岂无材勇”。
他的募兵地方选在了义乌县,义乌发生过一场波及数百公里的大规模民众械斗,戚继光发现了械斗中义乌人的血性和勇气。
他就是要把这股兵戎相见的勇气引导到抗倭的战场上去。
戚继光在其中挑选了3000名“乡野老实之人”,建立了一支新军。
严格军事训练后,戚继光教其一种阵法——鸳鸯阵。
这是戚继光根据江泽一带多水泽,道路曲折,难于大阵作战的地理特点,同时又是针对倭寇善于设伏,会冲锋,擅长短兵相接的作战方式而创造的克敌阵法。
鸳鸯阵综合各种兵器在一个战斗小组中,12个人为一组,最前1人为队长,次2人持牌(长,圆各一),次2人持狼筅,次4人持长枪,次2人持短兵器,最后1人是专门炊事的火军。
阵法的优点是集体互助为核心,长短兵器互相配合,机动,灵活,严密,能够发挥近战的勇敢精神。
此外其他战舰,火器等装备也精益求精。
因此这支新军在后面抗倭战斗中几乎是百战百胜,被人称之为“戚家军”。
戚家军战绩如下: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侵略台州,戚家军在戚继光带领下,1个多月的时间,水陆并进,九战九捷,消灭倭寇5000多人,救出百姓6000多人,这一次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了台州的倭寇。
而戚家军仅阵亡10人。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在台州被沉重打击后,南下骚扰福建,福州沿海千里,处处都有倭寇。
戚继光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带兵进入福建。
此时戚家军已有6000人。
福建形势复杂,倭寇据点较多。
灭掉倭寇的牛田和林墩2个据点,歼敌3000多人,救出百姓3000多人,戚家军亦有伤亡。
戚继光拒绝了百姓的祝贺,说:士兵们伤亡,我怎么忍心接受道贺。
嘉靖四十二年(1563),戚继光奉命率领万余人戚家军再次援闽,与福建抗倭配合打击倭寇,歼敌2000多人,救出百姓3000多人,戚家军伤亡16人。
嘉靖四十三年(1564),戚家军肃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
第2年戚家军继续南下,进入广东,灭掉了广东境内的残余倭寇。
至此,猖獗了20多年的沿海倭寇,在短短几年内,就被戚家军扫荡一空。
戚继光为平定倭寇,维护民族利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雄业绩必将永垂史册。
时至今日,人们喜欢吃的一种“光饼”,中间有孔,可以穿线的饼子,就是当年戚家军行军打仗吃得干粮。
曳石游戏 结语: 每逢节,福建东部还有一种“曳石”的民间游戏。
传说是有一年,倭寇偷袭霞浦城,此时城里兵力空虚,倭寇已到城下,可是听到城中轰轰作响,掉头就跑。
原来戚继光在城内教给百姓一个退敌的方法,用绳子拖着石头满街跑,弄出声响迷惑敌人。
从此,每年八月十五,当地人都做这种游戏,纪念这位智勇兼备的抗倭英雄。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家军,从不败绩,为什么在最后一场战败到无人生还了!
末年实在是不缺人才,、、、、、李定国、满桂、曹文诏等等等,都是能打耐打的主,不仅有名将,还有数支铁血雄师。
这些名将,这些部队,都在为明朝续命,可惜还是带不动大明早已腐朽的政权。
在明末历史大潮的涌动中,中国大地上有五支精锐部队横空出世,他们影响着时势,同时也被时势所裹挟。
最终他们被吞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却也在尘埃中留下了中华的武魂! 下面我们就一一盘点,这明末的五大最强军队。
第五名 天雄军 卢象升的军队,是明末最强的军队之一,由于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所以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
不脱层皮没法跑。
但是如果只要有一个人逃跑,就会有很多人逃跑,导致战斗溃败,然而卢象升的军队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卢象升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与士兵。
有次军队缺粮,士兵三天没吃饭,卢象升同样三天没吃饭,甚至连水都不喝:“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 因其募兵所在地大名、广平、顺德在时属天雄节度使管辖,后人便习惯性地把卢象升统辖的部队统称为 "天雄军"。
根据卢象升自己所著的《卢象升疏牍》里面所记载,天雄军是一支步兵与骑兵结合,注重使用弓弩、火器等远程武器的部队。
他所训练的骑兵身着铁甲、配备长枪和火铳,既能远程打击、也能冲锋陷阵。
在明末,农民起义四起。
卢象升率领两千的天雄军击败高迎祥(农民起义军首领,自称闯王)军的上万重甲骑兵高迎祥军。
用强弩的天雄军,杀死重甲骑兵千余人。
在确山再次击败高迎祥军。
高迎祥攻击南京,攻击失利,转战滁州,天雄军将其击溃,追出五十余里。
崇祯十一年冬,虽然贵为全国兵马总指挥,但由于得罪朝中权贵杨嗣昌,身边兵马全被调走。
这样原本有七万兵马的卢象升,在被高起潜带走四万后,又被杨嗣昌调走两万多,只剩下五千天雄军,而且都是。
卢象升带领仅剩五千人的"天雄军"来到河北巨鹿,不幸落入八万清军主力的包围圈。
天雄军不惧强敌,与八旗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无奈双拳难敌四手,情况不容乐观。
这时,卢象昇突然想起高起潜,他领兵数万,就驻扎在离巨鹿仅仅五十里路远的鸡泽。
于是他派出信使,向高起潜求援。
但这个督军太监对于自己的友军,完全坐视不管,让卢象昇发出的求援全都。
孤立无助的天雄军,只能围绕在卢象昇身边继续奋战。
战斗从中午打到深夜,八旗付出惨烈的代价,天雄军也打得弹尽粮绝,最终被清军全部歼灭。
卢象昇本人也在激战中身中四箭,斩杀数十人之后力竭而死,年仅39岁。
这支曾经力挽狂澜的部队和它的将领,就这样在冷漠的友军注目之下,血洒北国,于寒风冬雪中被埋葬。
第四名 秦兵 明末时代最精锐的部队之一,陕西边军构成,约10000人,这支部队由孙传庭组建并统领,因其军队人员皆为秦岭子弟,故称秦兵(其多数兵员来自陕西榆林)。
中有这样一句话:传庭死,而明朝灭。
可见此人到底有多猛,当然这种牛人的手下自然也不会熊到哪里去。
1636年,当第一任闯王高迎祥迎来他的人生巅峰之时,孙传庭主动请缨,就任陕西巡抚。
孙传庭此人用兵稳健,谋略过人,在陕西组建。
四个月后,他率领自己亲自选拔训练的秦兵,在子午谷黑水裕以逸待劳一举击溃强大的高迎祥并生擒。
他手下的秦军攻守兼备,进退有据,与流贼鏖战多年,屡建战功。
可以说,孙传庭极善练兵治军,通晓兵法,胸有筹谋,在明末实是第一等的帅才。
此后的两年,孙传庭与合作,逐渐击溃扫平陕西各地农民军,还把打的只剩十八骑逃入深山。
然而,却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被下狱了,等孙传庭再出狱时候,李自成已经今非昔比了,孙传庭带着乌合之众的新兵被崇祯逼着出潼关,最后兵败而亡。
第三名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 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因此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满桂、赵率教等一大批辽将。
关宁铁骑。
创建者明末第一战略家孙承宗,领导者民族英雄袁崇焕,传承者明末猛将祖大寿,终结者平西王。
看看它的历任统帅,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这只支部队可以堪称大明最强兵团。
这只军队从创建起,就几乎没有败绩,满清三代人都在关宁铁骑手下吃过不少亏,其中还折了两位皇帝(和)。
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实力,其主要的装备就是重甲上,双战马,配备火铳,不管是在战场上面的机动性还是冲击力,都非常的高,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对于清军几乎都有血海深仇,是当时唯一能够对抗后金骑兵的部队,甚至还直接碾压八旗军。
在宁远会战中袁崇焕率领1万兵力(实际上应该是9000兵)的关宁铁骑打败了努尔哈赤的13万八旗铁骑。
这是努尔哈赤一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败仗。
接着,关宁铁骑又在宁锦会战和“”中两次击败了皇太极。
但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却在的猜忌下最终。
袁崇焕被处死后,关宁铁骑走向解体,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
随着祖大寿和吴三桂先后降清,关宁铁骑也成为了清军入主中原、镇压农民军的马前卒。
最后在平西王吴三桂反对削番的造反中损失殆尽。
明末三大军(关宁铁骑、秦兵和天雄军,并称为明末三大军,是明朝末年战斗力最强的三支王牌部队。
)就此全部灭亡。
第二名 大明水师 大明水师图 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舰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将澳门纳为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珠江口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念头转与中国通好。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明朝水师在里大败日本舰队。
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末期,明朝水师依然在与料罗湾海战中将荷兰殖民者击败,17世纪中叶更是一举攻占荷兰控制下的台湾。
料罗湾海战 1633年7月,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
荷兰人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单独贸易,否则将继续开战,此无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绝,参战的荷兰舰队9艘以及荷兰招揽的50多艘海盗舰队。
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的水师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郑芝龙的令旗,否则将被抢劫。
从此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
明朝水师舰队规模之大,装备之精良,战斗力之强大,都为中国历代之最,明朝水师配备有各式样战船百种,其主战炮舰载炮四十多门,远超过同时代和英国皇家舰队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舰队。
可惜如此强大的力量,后来在被满清收编并用于收复台湾后即被裁撤,天才水师将领在侯爵位置上终老。
后来的满清水师简直成了海上缉私队,在鸦片战争里被英国人打得。
第一名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
戚家军因为从而得名,是明朝最有名气的一支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
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在多年转战南北的戎马生涯中,戚家军累计歼灭敌军达十五万,自身伤亡竟仅有二百余,不得不让人折服。
十五年,戚继光病逝。
在戚继光身后,戚家军是明朝少数能委以重任的中坚力量。
南平倭寇、北击蒙古、甚至入朝抗倭,百战百胜。
但戚家军最后一场战斗,也是唯一一次败仗,就发生在沈阳城南的浑河岸边。
明朝天启年间,后金部落发展壮大,并不断向明朝的辽东发动攻击。
当时,戚家军由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带领。
在朝廷的命令之下,三千精锐的戚家军将士前往拯救危急的沈阳城。
与他们一起作战的,还有来自四川的“白杆兵”。
后者出自名将麾下,战力同样不容小觑。
可惜,当这支不足万人的援军来到辽东时,沈阳已被攻陷,明军被迫面对数万后金大军。
四川兵率先渡过浑河,与八旗兵展开激战,一度打退后金的精锐骑兵。
但最终独木难支,后金军渡过浑河,将戚家军重重包围。
面对强敌,精锐的戚家军丝毫不惧,列好车阵、架上火炮、排出著名的鸳鸯阵与八旗兵接战。
双方厮杀甚久、不分伯仲。
但明军毕竟寡不敌众,又被切断补给,在战斗中损失渐多。
正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来援的明军部队却不敢加入战斗,只是隔岸观火。
而后金军却源源不断地投入部队,似乎要把戚家军淹没在人潮中。
到了傍晚,戚家军只剩下寥寥数十人。
余下的将士把主帅围在中心,鸳鸯阵的阵型仍不动摇。
他们弹尽粮绝,连箭矢都。
后金军队将他们包围、万箭齐发。
在友军无情的注视下,这支骁勇之师倒在了滂沱的箭雨挽歌中。
随机文章杨玉环替老胖安禄山「洗三」 唐玄宗却不皱眉、不动怒请问秦始皇为何能创立霸业?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水星为什么不能住人,水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环境(昼夜温差巨大)台风的降雨范围有多大,100-200公里不等/最大范围约为大半个中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既然戚家军的实力如此强悍 为什么后来就不可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他们在对抗的时候,才能几乎百战百胜,创造出了十分傲人的战绩。
不过,说到这里问题也就出现了。
既然戚家军的实力如此强悍,为何后来他们面对金人的时候,却表现的十分一般呢?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戚家军当初对付海洋民族倭寇的战术打法,根本就不适用于草原民族,因此他们表现不出来,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这话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戚家军并非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当初他们打台州、福建以及兴化的时候,哪次不是大战?而且每次的结果几乎都是戚家军完胜。
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很先进的,这样的武器对倭寇管用,对金人同样也会管用。
而且作为一支具有极高战术涵养的军队,他们不仅会对倭寇有威慑力,对其他敌人同样具有威慑力,因为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军队,要选择对手的说法。
既然如此,为何后来戚家军面对金人的时候,表现的非常不理想呢?最关键的应该还是人事上的变动,生生的将这支强悍的军队给扼杀了。
去世之后,朝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故,而想要清算张居正,作为他身边最信任的戚继光自然就被划入了被清算的行列之中。
他先是被调到了广东,紧接着就被罢免。
而在戚继光被清算之后,这支曾经强悍的戚家军,算是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一个军队没有了领军人物,没有灵魂自然也就散了。
虽然戚家军这支部队还存在,而且后来也参加了不少的战争,但是由于戚继光的精神没能传承下来,戚家军的文化早已被破坏,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早已不复从前,其战力自然越来越弱。
在加上戚继光被否认之后,他所倡导的那一套战术打法,自然也就被跟着否定了,在那种朋党之争异常激烈的生态下,谁也不敢贸然传承使用。
因为一旦被人发现他们提倡戚继光的战术打法,肯定也会被划入清算的行列之中。
因此就算戚继光的战术打法对于金人十分的有效,可惜由于没有传承下来,最终还是发挥不出作用。
这也就是为何,一向以强悍著称的戚家军,打倭寇几乎百战百胜,后来打金人就不行了的原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