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时期最悲情的大将

早年随父征战。
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留驻割据
【千问解读】
早年随父征战。
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留驻割据关中三辅。
潼关之战被击败,退守割据凉州陇上。
失败后依附,又转投。
带头上表,表请刘备称王。
又辅佐刘备称帝。
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
有阵中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之勇”。
作为一个将军,若能够疆场获胜而归,献俘阙门,从而获得封侯以及荫及子孙,当然是一件理想之事。
若不能实现此愿望,那就战死沙场,还,也是一个军人的荣耀。
最悲情的是,有仗不能打,有兵不能带,空有一身武艺,只能看着别人驰骋疆场,而在家里闲着,还要被人时时提防。
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大将,论军职,他是王以下最高一级的左将军;论社会地位,他出身于军人世家;论武艺,他被人称之为有、之勇。
但这个人恰恰是在“主公”正需要用人之际被闲置在家了!这不能不让人唏嘘,因为他才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情的大将。
这个人就是蜀汉国的左将军马超。
马超这个人非常有名,演义中有一吕二赵三,四关五马六一说,还有的人更是把他排在第三,说是一赵二吕三马超,可见马超的武艺在人们心目中该有多高。
正史中不可能给武将来一个排名,但马超的能力确是毋庸置疑的。
有记载说曹操曾经说过“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足可见马超的本领非常。
马超的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代父亲领兵西北至联合韩遂等人叛乱关中。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曹操派钟繇、征讨汉中的张鲁,关中诸将都以为钟繇会袭击自己,于是联合起来背叛曹操。
曹操先派征讨,并告诫诸将说“关西兵精良强悍,要扎牢营寨,不和他们交战。
”然后亲自西征,两军在潼关夹关对峙。
曹操以快速运动战术正面牵制马韩联军,暗中派、朱灵来到蒲阪津,想渡过黄河占据河西要害地段扎营布防。
马超对韩遂说“应该在渭水以北挡住曹军,这样不过二十日,曹军的粮食用完了,必定撤军。
”韩遂说“让他们渡河好了,等他们都拥挤在河中,那样再消灭他们不是更快吗?”马超的计策不能实行。
曹操的“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句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的。
既然曹操能这样说,说明马超的计策是对的。
结果曹军夜间渡过黄河,韩遂的计策落空。
等曹操渡过黄河,部署完成,又在夜间分兵渡过渭水,在南岸结成营寨以后,叛军的大势已去,只得退到渭南扎营。
这时候,马超等人提出来讲和,曹操既不答应,也不应战。
实际上,曹操是想等待一个机会,即让所有的叛军集中,以便于一网打尽。
等到时机成熟,曹操又用了的离间计,假意应允叛军讲和,然后和马超、韩遂单独相见。
曹操在和韩遂相见时,只说以前在京城里的旧事,说到有趣的地方,两人都拍手大笑。
事后,韩遂又收到了曹操的一封信,信上涂涂抹抹,关键地方语焉不详。
这更加引起了马超的怀疑,再交战,叛军大败。
马超一直逃到各戎族的部落里坚守,曹操也一直追击到陈仓西北的安定郡。
马超很得羌人和胡人的民心,在曹操和大军走后,马超就率领各戎族部落攻打陇上郡县。
陇上各郡县纷纷响应他,马超杀死了凉州刺史韦康,占领了冀城,自称征西将军,兼任并州刺史。
韦康原有的军官和百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合谋攻打马超。
杨阜、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出冀城攻打卤城,没能攻下;回兵后,梁宽、赵衢关闭了冀城城门,马超又不能退回到城中。
马超进退两难,又遭到了夏侯渊部将的突然攻击,只得跑到汉中依附了张鲁。
马超等人的所谓联军,没有完整的军事计划、没有明确的行动目的,甚至连谁是统一的指挥也不明确,说到底只是一群为了自保而临时凑到一起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军队集结到一起,遇到曹操行使反间计,又怎能不互相猜疑?马超的更大的失策还在于,他联合了不该联合的人。
马超的父亲马腾和韩遂,本来都为西北重要将领,父亲还曾经派马超参加过钟繇讨伐郭援的战役,但马腾遭到了韩遂的打击,才不得不离开西北到朝廷任职,当了一个卫尉。
马超在这种情况下接过父亲的军队,被朝廷任命为偏将军。
但马超忘记了韩遂是父亲的仇敌,忘记了韩遂杀其家人的仇恨,而只为了一个并不确定的目的而起兵反叛。
这就造成了马超的人生悲剧,京城中的父亲及其家人因为他的反叛被全部杀尽,自己在冀城的妻子儿女被赵衢全部杀死。
这不仅造成了马超一时的悲剧,而且造成了马超一生的悲剧。
第二阶段,依附张鲁。
马超刚刚投奔张鲁的时候,张鲁待他还不错,想以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做妻子。
张鲁的部下有人谏止张鲁说“假如有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他还能爱别人吗?”张鲁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说,马超妻、子被杀是出于无奈的话,那父亲的被杀则是他欠考虑的结果。
父亲在曹操手里,起兵时有没有想过父亲的安危?父亲是被韩遂逼走的,和这样的人联合,即便一时能够侥幸守住关中自保,韩遂能够容忍他做大吗?只不过是当初欠考虑,过后成悲剧罢了。
马超知道在张鲁这儿是不会得到信任和重用了,就数次向张鲁借兵,打算向北攻打凉州,意图。
张鲁同意了,马超领兵围攻祁山,久攻未下,又因为夏侯渊派张郃援兵赶来,马超只好撤兵回汉中。
张鲁的部将杨白等人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加害于他,马超只得逃入氐中。
这时候,正好刘备入川,就派遣李恢前去结好马超。
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的人,于是给刘备写信,请求归附。
第三阶段,归附刘备。
马超来到刘备这儿后,刘备给了他一支军队,让他一起合围成都。
马超率兵来到成都城下,屯兵于城北。
城里的将士畏惧于马超的威名,都非常害怕,一时间斗志瓦解,士气崩溃,刘璋随即开城投降。
西川平定后,马超被任命为平西将军,督率临沮,延续了曹操以前封给他的都亭侯。
刘备为汉中王,任命马超为左将军,假节。
刘备当后,任命马超为骠骑将军,兼任凉州刺史,爵位也有亭侯提升为斄乡侯。
表面上看,马超的地位一直随着刘备的地位提高而提高,但实际上,攻下成都以后,马超已经处在一种半赋闲状态。
比如说那个兼任凉州刺史,凉州实际上处在曹魏控制之下,你又怎么去上任?给你一支军队去夺取也行,打下来就地留下治理,可马超不但没有地,也没有军队让他去率领。
说马超半赋闲还有一个例子,州治中从事彭羕外放当了江阳太守,心内不平,就去拜见马超。
马超说,主公不是很器重你吗?说你可以和等人并驾齐驱,怎么会让你去外任一个小郡呢?彭羕将刘备骂了一顿,还说要和马超内外结合,这样就可以平定天下。
马超听到这话,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在彭羕走后赶紧向刘备报告。
在这儿,史书记载的很明确,马超归降蜀国,远离家乡,“心中经常担心害怕,畏惧刘备怀疑他”。
试想,一个不再被重用的人,他会去找一个非常受信任受重用的人去发牢骚吗?两人既不是少小玩伴,又没有生死与共的军旅生涯,即便是成为一时朋友,能在非常时期说出可以让人理解为叛逆的话吗?只能是说,人人都知道马超不被信任,处于一种被冷落状态。
彭羕说这话的时候,、张飞、都已经去世,刘备想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可以说正是用大将的时候,在汉中防守魏国,而马超却在这时候休闲了!一个大将面临着大仗却无所事事,这该是多大的悲哀!在刘备当皇帝第二年,马超就是在这种境况下郁郁而终了。
马超不被信任,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说个人不拘小节。
有一种说法是马超总是直呼刘备其名,这引起了关羽、张飞等人的不满。
实际上这种事有没有还存在争议,即便是有,也并不是很关键,征战年代屡降屡叛都能被容忍,何况是称呼名字!因为这是三国并立,刘备还不是一统天下的皇帝。
问题的关键在于马超是一个在西北有威望的诸侯,而这个诸侯军阀为了自己的大事可以。
刘备不是不需要马超这样的大将,让马超代替魏延镇北,换回魏延东征不是很好吗?关键在于,刘备敢吗?有了汉中再加上凉州的马超,谁又能控制得住?一个亲爹都不顾的人,刘备敢相信他吗?不是刘备不如曹操,能够放手让钟繇、、文聘这些人镇守一方,关键是刘备没有曹操那般本钱。
在这种情况下,马超越是本事大,就越是不会获得带兵的机会,而一个正值壮年的将军,没有兵带,没有仗打,还有比这个更悲情的将军吗? 马超独立没有机会,联合他人起哄造反又搭上了全家几百口人性命,依附他人又因此而被时时怀疑提防,空怀一身武艺,真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最为悲情的将军! 随机文章槿汐被害!甄嬛惊见皇后宫中「古怪一物」 怒揪敬妃出卖揭秘西安真龙事件真相,疑似惊动龙穴致四条真龙现身火星土星双星会月,三者呈三角形位于东南方(肉眼可见)瑞典RBS-15型反舰导弹,经典鸭式布局让导弹更灵活为什么中国没有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之乡/每年会发生2000多起龙卷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提前批师范类院校解析及就业限制说明
对于家庭条件一般且追求稳定工作的考生而言,这些院校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免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而且毕业后工作有着落。
不过,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也需充分了解其就业限制等相关规定,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
一、院校类别及招生情况(一)公费师范生院校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共计 6 所,均为教育部直属的知名师范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范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人才。
省属公费师范生院校:各省份的招生院校有所不同。
以江苏省为例,有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这些院校主要面向本省招生,为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师资力量。
(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院校国家部属师范院校:同样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上述 6 所师范院校承担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的培养任务。
这些院校在提前批招生时,由于其较高的办学层次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录取门槛相对较高。
地方省属师范院校:主要由中西部省份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师范院校负责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
例如,在河南,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等学校面向本省招收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二、提前批师范类就业限制提前批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在享受诸多优惠待遇的同时,也需遵守相应的就业限制规定。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他们通常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 6 年。
此外,如果被分配到城镇学校工作,还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 1 年。
国家积极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中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省属公费师范生各个省份的实施办法会有所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当地实施办法,公费师范毕业生一般会被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且需要承诺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
这些就业限制旨在确保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补充,尤其是为农村地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尽管提前批师范类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限制,但从当下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来看,毕业即有工作,且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考生来说,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求学和职业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