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与卞玉京之间的故事有多凄惨?二人始终相爱却不能相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 明末时期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卞玉京诗琴书画无所不能,擅小楷,通文史。

她的绘画

【千问解读】

,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 明末时期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卞玉京诗琴书画无所不能,擅小楷,通文史。

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

卞玉京美艳无双,才情出众,飘逸潇洒,当时坊间有“酒垆寻卞玉京,花底出”的说法。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性情热烈,在宴席间微醉之后,那风流韵致的媚态,绝对能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卞玉京生在明末清初之际,这样一位乱世佳人,命运注定是坎坷波折的,不知道该说她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因为她与一位江南大才子的凄婉爱情故事让人感慨不已,这个江南才子就是——吴伟业。

十六年(1643年)春,苏州一个名叫吴继善的人要离开此地,去成都当知县,亲友安排一场宴席为他饯行,席间请了几位歌姬作陪以增添气氛,其中就有卞玉京。

当众人吃饱喝足欲分别之际,少不得要写几首送别的诗,卞玉京也即兴写出: 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

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

一时的应景之作,能写到这个份上,绝对称得上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了,卞玉京也无愧于才女之名,满座的宾客顿时倾倒不已。

这座下宾客就有吴继善的堂弟吴伟业,卞玉京的美貌早已让吴伟业为之倾倒,今又见佳人有如此的才华,怎能不喜爱?而卞玉京也对名满天下的才子吴伟业颇有情意,这正是郎有情妾有意。

当时的江南才子与佳人结合风气很盛,比如,与,与,龚鼎孳与,侯方域与等,一时间的秦淮河畔,弥漫着浓郁的诗情和浪漫的气息。

此时的卞玉京眼见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等烟花姐妹一个个依附于江南名士,从而跳出红尘,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所以,当她遇到吴伟业后,也渴望自己此生不用再漂泊了。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崇祯四年(1631年)及第,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言歌行,初学“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江南大才子吴伟业恰对自己有意,所以,在酒酣之际或云雨之后,卞玉京手抚几案,脉脉相问“亦有意乎?”其中托付终身的信息是很明显的。

而吴伟业却在此时装傻作楞,没有明确回答卞玉京,卞玉京只是一声叹息,一段佳缘,就在双方的扭捏下,无疾而终了。

当时,两人在最后的温存后,吴伟业地留下了下面这首词: 《西江月·咏别》 吴伟业 乌鹊桥头夜话,樱桃花下春愁。

廉纤细雨绿杨舟,画阁玉人垂手。

红袖盈盈粉泪,青山剪剪明眸。

今宵好梦倩谁收,一枕别时残酒。

吴伟业当时之所以不肯答应卞玉京,原因也有很多,因为他听到一消息,说是宠妃的哥哥田畹要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玉京,吴伟业自然不敢和争女人。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吴伟业出生“衰门贫约”,已有家室的他,对于歌伎动辄数千两的赎身费,是很难拿出这么一大笔银两的,这就决定了他很难像钱谦益、龚鼎孳、冒辟疆这些出自官宦世家,家产丰厚的名士那样,轻松地为所爱付钱赎身。

两人别后,谁也没想到时局的恶化会如此之快。

他们分别的第二年,“闯王”就占领了明王朝的京城,崇祯帝煤山自缢。

一个多月后,被吴伟业定义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曲》)的就引清军入关,横扫中原,天下彻底改朝换代。

在这的年代,吴伟业与卞玉京各自为生计苦苦奔波着,两人七年后才又见面,而那时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吴伟业走后两年,卞玉京嫁给了一个叫做郑建德的世家子弟。

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她自己离去。

清兵南下时,卞玉京见降清人士劫去美女以献清兵主帅,乃改道士衣冠,逃出虎口。

七年(1650年)秋,吴伟业在常熟老友钱谦益家中做客时,得知卞玉京也在尚湖寓居,极欲求见。

钱谦益、柳如是夫妇也有意撮合这对命运多舛的有情人。

在的撮合下,卞玉京姗姗而来,但随即登楼托辞需妆点后方见,继而又称旧疾骤发,请以异日造访,最后终究没有出现。

面对咫尺天涯、同样也有着难言之痛的卞玉京,吴伟业惆怅若失,,挥笔写下了四首著名的《琴河感旧》诗篇: 《琴河感旧》 吴伟业 序:枫林霜信,放棹琴河。

忽闻秦淮卞生赛赛,到自白下。

适逢红叶,余因客座,偶话旧游。

主人命犊车以迎来,持羽觞而待至。

停骖初报,传语更衣,已托病痁,迁延不出。

知其憔悴自伤,亦将委身于人矣。

予本恨人,伤心往事。

江头燕子,旧垒都非;山上蘼芜,故人安在?久绝铅华之梦,况当摇落之辰。

相遇则惟看杨柳,我亦何堪;为别已屡见樱桃,君还未嫁。

听琵琶而不响,隔团扇以犹怜。

能无杜秋之感、江州之泣也!漫赋四章,以志其事。

其一 白门杨柳好藏鸦,谁道扁舟荡桨斜。

金屋云深吾谷树,玉杯春暖尚湖花。

见来学避低团扇,近处疑嗔响钿车。

却悔石城吹笛夜,青骢容易别卢家。

其二 油壁迎来是旧游,尊前不出背花愁。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催归去。

隔断红墙十二楼。

其三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

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褍袖费逢迎。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其四 长向东风问画兰,玉人微叹倚栏杆。

乍抛锦瑟描难就,小叠琼笺墨未干。

弱叶懒舒添午倦,嫩芽娇染怯春寒。

书成粉箑凭谁寄,多恐萧郎不忍看。

吴伟业在这组诗里倾诉了对卞玉京深沉的爱。

卞玉京之后在钱谦益府中读到吴伟业写的这四首诗,得知吴伟业对自己仍,深受感动。

三个月之后,她以一身道装去吴伟业的太仓老家拜访他。

这对天涯沦落之人终于重逢,他们泛舟江上,共叙往事,卞玉京抚琴高歌,讲述着这些年自己在乱世中的挣扎。

卞玉京一个弱女子坚毅不屈的气节完全征服了胆小懦弱的吴伟业,使吴伟业对卞玉京色艺风情的欣赏,转化成了对她人格上的崇敬,两人的爱情,超越了肉体,升华成了精神上互相理解、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抚慰的坚定恋人。

吴伟业听了卞玉京的遭遇后,不胜感怀,写了下面这首传世名篇: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吴伟业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

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

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

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

中山有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

曾因内宴直歌舞,坐中瞥见涂鸦黄。

问年十六尚未嫁,知音识曲弹清商。

归来女伴洗红妆,枉将绝技矜平康, 如此才足当侯王! 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

诏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

中山好女光徘徊,一时粉黛无人顾。

艳色知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妒。

尽道当前黄屋尊,谁知转盼红颜误。

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

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

幸迟身入里,却早名填代籍中。

依稀记得祁与阮,同时亦中三宫选。

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

漫咏临春琼树篇,玉颜零落委花钿。

当时错怨,张孔承恩已十年。

但教一日见天子,玉儿甘为东昏死。

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 我向花间拂素琴,一弹三叹为伤心。

暗将别鹄离鸾引,写入悲风怨雨吟。

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

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

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

翦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

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

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

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

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

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

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

这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堪称是“梅村体”代表作的七言歌行,是一首“诗史”式的厚重之作,是为人盛称的“梅村体”的代表作品。

全诗文辞艳丽,对偶精工,用典繁富,完全是诗人在代主人公卞玉京叙述故事、抒发感情,通过诗中人物的去展示一代兴亡,倾吐亡国之哀和故国之思。

自此,两人各自星散,再未谋面。

顺治十年(1653年),强行征召,吴伟业被迫就仕。

而卞玉京也于此年为一位年已古稀的良医郑保御所收留,郑保御还为她另筑别室并悉心照拂。

卞玉京历经湖海风涛,勘破红尘俗世,便以修道作为躲避时代的急风烈雨的避难所,以空门作为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的栖息地。

她持戒极严,钱谦益等人闻之,前往求一面而不可得。

卞玉京虽然皈依空寂,但她善良而重情,为了感激佛门俗家弟子郑保御的悉心照料,让她有一个焚香诵经的安宁生活,她曾刺舌血以三年时间为其抄写一部《法华经》。

吴伟业虽然未再与卞玉京见面,但却在十余年间一直默默地资助着她。

元年(1662年),卞玉京最后依附的名医郑钦瑜因年老去世,她又一次失去了经济来源。

而此时的吴伟业也是自身难保,他因为“奏销案”而被羁押在京一年有余了,实在是再没有能力帮到卞玉京了。

三年后,隐居于无锡惠山的卞玉京凄然而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康熙七年(1667年)九月,已被拘役7年之久的吴伟业终获释放。

获释后,年逾花甲的他连家都没回,就急冲冲的来到无锡惠山祗陀庵锦树林,在一个孤零零的坟头前,,掩面痛哭,他来看此生至爱卞玉京来了。

此时此刻,吴伟业又作出了一首描绘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的长诗: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 吴伟业 (序较长,不再转载,有意的读者可自行搜索阅读) 龙山山下茱萸节,泉响琤淙流不竭。

但洗铅华不洗愁,形影空潭照离别。

离别沉吟几回顾,游丝梦断花枝悟。

翻笑行人怨落花,从前总被春风误。

金粟堆边乌鹊桥,玉娘湖上蘼芜路。

油壁香车此地游,谁知即是西陵墓。

乌桕霜来映夕曛,锦城如锦葬文君。

红楼历乱燕支雨,绣岭迷离石镜云。

绛树草埋铜雀砚,泥涴郁金裙。

居然设色迂倪画,点出生香苏小坟。

相逢尽说东风柳,燕子楼高人在否? 枉抛心力付蛾眉,身去相随复何有? 独有潇湘九畹兰,幽香妙结同心友。

十色笺翻贝叶文,五条弦拂银钩手。

生死旃檀祗树林,青莲舌在知难朽。

良常高馆隔云山,记得斑骓嫁阿环。

薄命只应同入道,伤心少妇出萧关。

紫台一去魂何在,青鸟孤飞信不还。

莫唱当时渡江曲,桃根桃叶向谁攀? 吴伟业,海内知名的江南才子;卞玉京,艳名远播的秦淮,命运对他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吴伟业与卞玉京始终相爱却不能相伴;幸运的是,风云际变后,两人的爱情从单纯身体的欢愉升华到了精神的契合。

吴伟业、卞玉京,这对相知相识相爱了二十余载的有情人,虽然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如烟花般短暂,可他们的爱情却谱出了《醉春风》、《西江月》、《琴河感旧四首并序》、《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这样的传世名篇,它们在中华文化史上都如流星般绚烂,注定会被后人传诵千年。

《临江仙·逢旧》 吴伟业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

依然绰约掌中轻。

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

薄倖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

姑苏城上月黄昏。

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杨行密的生平简介

(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 。

时期奠基人,史称太祖。

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

光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

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

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

杨行密命周本御敌,却作战失利,失苏州。

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派李神福进攻钱镠,于杭州大败钱镠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

经过长期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立足。

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

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

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追谥他为吴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吴孝武王,其子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庙号太祖。

《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杨行密初名杨行愍,其父为农夫。

杨行密幼时丧父,家庭贫困。

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的物体,一日可走三百里路。

乾符年间(874年至879年),江淮地区反叛势力群起,杨行密因参加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捕。

刺史郑棨因为他相貌奇特,于是解开他的绳索,将其释放。

之后杨行密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不久提升为队长,守边期满返回。

当地军吏非常讨厌他,要他再次出戍。

杨行密临行前,军吏假装关心,问他还缺什么。

杨行密大声说:"只要取你的头!"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

刺史郎幼复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中和三年(883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淮南节度使高骈被毕师铎所攻,高骈上表皇帝请求封杨行密为行军司马,杨行密率领几千兵马赴援,走到天长(今安徽天长市)时,毕师铎已囚禁高骈,并召宣州秦彦进入扬州(今属江苏),杨行密没有成功进入扬州,于是屯军于蜀冈。

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杨行密佯装失败,放弃营寨逃跑。

毕师铎的士兵没有军粮,非常饥饿,乘胜争相入营收取军资。

杨行密见状回兵攻击,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并杀死高骈。

杨行密听说高骈已死,令全军穿白色丧服向城哭三天,再进攻西门,秦彦及毕师铎逃奔到东塘,于是杨行密得以进入扬州。

杨行密攻入扬州之时,扬州城中正是仓库空虚。

饥民互相残杀充饥,丈夫将妻子、父亲将儿子争相卖给屠宰场,被卖的人如同羊、猪一样被屠夫宰杀。

杨行密想到无法守住扬州而想离开。

但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秦宗权派遣其弟秦宗衡攻掠淮南,秦彦及毕师铎还师东塘,与秦宗衡联合,杨行密闭城不敢出。

不久,秦宗衡被偏将孙儒所杀,孙儒攻破高邮,杨行密更加害怕。

杨行密的门客袁袭说:"我们以新募集的军队守卫空城,而将领大多是高骈的部下,必须有厚恩信义和有力的统制才能使他们心服。

现在孙儒军势正盛,攻无不克,这是将领们持两端、选强弱、择向背的时候。

想到海陵镇使高霸,是高骈的旧将,肯定不能为我所用。

"杨行密于是以军令召高霸,高霸率兵进入广陵(属江苏省扬州市),杨行密想让高霸守天长,袁袭说:"我们因怀疑高霸有二心而召他前来,如今还能再重用他吗?再说我们若能战胜孙儒,就没有必要用高霸,如若不胜,天长我们哪还能拥有呢!不如杀掉高霸而吞并其部。

"杨行密于是犒赏军队,擒获并族灭高霸,得其部下数千人。

不久,孙儒杀秦彦、毕师铎,吞并了他们的兵马,以攻打杨行密。

杨行密想到去海陵(属江苏省泰州市),袁袭说:"海陵难守,而庐州是我们的旧地,城池完好,粮草充实,可做以后图谋的基地。

"于是杨行密又退到庐州。

很久以后,杨行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杨行密问袁袭说:"我想整装兼程而行,西取洪州(今江西南昌)可以吗?"袁袭说:"钟传新近得到江西,势头正盛,不可图谋,而秦彦进入广陵时,召池州刺史赵锽托以宣州。

现在秦彦已死,赵锽失去依恃,而守卫宣州非其本意,况且他的为人不是公敌,所以赵锽可以攻取。

"杨行密于是率军攻打赵锽,两军战于曷山,大败赵锽,进而围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赵锽弃城逃去,被追上杀死。

杨行密于是进入宣州。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派刘存攻鄂州(今湖北鄂州),焚烧城池,城中军队突围而出,将领们请求赶快攻击,刘存说:"我们攻击,他们又进入城内,那么城池就更坚固,让他们离去,城池就可以攻取。

"这一天城破,俘获杜洪,斩于广陵。

同年九月,朱温军攻破襄州(属湖北襄阳),赵匡凝奔归杨行密。

十一月,杨行密去世,时年五十四岁,吴武忠王,其长子继立。

顺义七年(927年),杨行密第四子杨溥称帝,追尊杨行密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兴陵。

随机文章土星为什么恐怖?夏季温度仅-140℃(29年公转一次)中国飞豹战斗机的性能解析,比狂风战斗机稍弱(疑设计过时)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威力令美国恐惧(相当于1500枚原子弹)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不能双重标准,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混乱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南吴帝王列表及简介,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吴国为唐末将领杨行密所建。

杨行密,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曾参加过唐末农民义军,为官军所俘,获释后,为官朝廷。

892年,杨行密攻杀拥兵自重将领孙儒,入扬州,任淮南节度使,建立了割据政权。

902年,廷封杨行密为吴王,正式建立吴国。

吴国都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称江都府。

强盛之时疆域约为今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

937年,睿帝杨溥为专权的徐知诰所废,吴国灭亡,共历36年。

南吴国列表及简介 南吴第一任皇帝:武帝 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年),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吴国的开国皇帝,902—905年在位,共4年。

病死,终年54岁。

杨行密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少时臂力过人,能日行三百里,为本州步行急递文牒。

唐朝末年,他参加了。

战斗中为官军所俘,获释后当了唐朝的州官。

因有战功,先后被升为牙将、庐州节度使。

其间,与秦彦、毕师铎、孙儒等争夺江淮之地,连年混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过6年苦战,终于于892年歼灭孙儒,尽得淮南8州,并兼有江南常、润、升诸州之地,任为淮南节度使。

杨行密为政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减轻农民负担。

他多次下令招集流亡农民定居耕作,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未及数年,江淮之地经济得以恢复。

南吴第二任皇帝:景帝 杨渥 杨渥(886—908年),字承天。

武帝杨行密长子。

905—908年在位,共4年。

908年5月为臣下所杀,年仅23岁。

早先,杨渥曾任牙内诸军使,因其德行不修,不讲信誉,军府之人都很轻视他,被遣出任宣州观察使。

杨行密对杨渥的行为一直不满意,但在杨行密病重时,其他儿还年幼,只得招回杨渥任事,并指定右牙指挥使、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

905年11月杨行密病死,同月杨渥继王位,仍沿用唐朝年号。

杨渥继位,昏暴好杀。

时杨氏旧将或诛或死,存者寥寥,惟有徐温、张颢因是杨行密嘱为辅政之人,手中握有兵权,才得以幸免。

杨行密心胸狭窄,好猜忌,不能容人。

徐温、张颢为辅佐大臣,握有军政大权。

南吴第三任皇帝:宣帝 杨隆演 杨隆演(897—920年),原名瀛,又名渭,字鸿源。

武帝杨行密次子。

受徐温、张颢拥立为王,即宣帝。

908—920年在位,共12年。

908年5月,徐温、张颢派纪祥等人杀死杨渥后,完全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

为了更牢固地把持权柄,他们经过密谋策划,将年仅12岁的杨隆演立为王。

杨隆演继位时还很幼弱,无力掌管国家军政大权,实际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不久,徐温因在杀死景帝杨渥之后,张颢欲自立为王,故又将张颢杀死。

从此徐温一人把持了朝政,专权于当朝。

917年,徐温在繁华富庶的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筑起金陵城,供自己居住,并命其子徐知训居扬州管理国政。

南吴第四任皇帝:睿帝 杨溥 杨溥(903—940年),武帝杨行密第四子。

920—937年在位,共17年。

宣帝杨隆演死后,由徐温拥立为吴王,系弟承兄位。

杨溥最初封为丹阳王。

920年5月,杨隆演病危时,召身居外地的杨溥及其兄杨濛回京城监理国政,企图以此抑制一下徐温父子的气势。

杨隆演死后,本来有大臣提议由杨行密儿子中年龄最大的第三子杨濛继位。

徐温为了便于操纵国政,不愿立长君,而立了年幼的杨溥为王。

次年改年号曰顺义。

时年仅17岁。

杨溥继位后,朝中大权一如既往为徐温、徐知诰父子掌握,他仍旧象他的两个兄长景帝杨渥、宣帝杨隆演一样,只能做一个徒有其名的傀儡。

927年11月,徐温病死,由权臣徐知诰、徐景通父子专权。

随机文章蒙古军西征有占领过耶路撒冷吗?北极是陆地还是海洋,是被冰川覆盖的海洋(生活有900种植物)灵魂出窍最简单方法,灵魂出窍有危险吗(4招学会灵魂出窍)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人类不是真正的地球人,人类成囚犯/地球成监狱(上帝是外星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吴伟业与卞玉京之间的故事有多凄惨?二人始终相爱却不能相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