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元朝灭亡是因为滥发纸币导致经济恶性通胀

诸如新莽、、北魏、萧梁、隋、、金、元、明、等朝代的末年,均有高通胀。
其中,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一个始终使用纸币作主要流通货币
【千问解读】
诸如新莽、、北魏、萧梁、隋、、金、元、明、等朝代的末年,均有高通胀。
其中,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一个始终使用纸币作主要流通货币的朝代,而通胀的幽灵也几乎贯穿其始终。
南宋与金均为元所灭,二者在灭亡之前也都面临着相当惨烈的通胀。
南宋因为采用分界发行货币的办法,单从物价上不易看出通胀真相。
但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估算,蒙古1276年占据江南时,纸币十六界会子要4500贯才合白银一两,较第一界会子已经通胀不知道多少万倍。
金代末年的通胀也相当恶性,交钞百缗(百万文)只能买一碗面,到最后万贯(千万文)只能易一饼。
四民失业,或倾族远逃,或铤而走险,战士也丧失斗志,终至溃败覆灭。
元初,治理者看到南宋、金末的恶性通胀的教训,比较谨慎,中统元年(1260)发行中统钞,严格遵守银本位,有十足准备银,且准许兑现,因此通胀控制较好。
但1276年后权臣当国,开始滥发宝钞,且禁用铜钱,还将各种发行准备库中的金银集于大都,引起各地物价飞涨。
此后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五倍于中统钞,1309年发行至大钞,又五倍于至元钞,至此官方发行钞票已公开贬值25倍,实际远不止此数。
到元末的顺帝至正十年(1350)又发行至正交钞来收拾残局,无任何金银准备,几是“纸本位”。
通胀至此如脱缰野马,再也无法遮拦。
元末米价比中统初年上涨六、七万倍。
民间交易,纸币用车载,差不多一车纸币也就买一车卫生纸。
纸币基本失去流通功能,百姓多进入实物交易经济状态,酒肆商铺也多自制代用货币,一下子就回到“两只斧子换一头羊”的原始社会阶段。
有首民谣充分反映了恶性通胀下百姓的愤怒:“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元代通胀的成因,傅筑夫、彭信威、千家驹、李剑农等学者均有揭发,现在辅以个人意见,撮要述之: 首先是因为财政赤字,为弥补庞大赤字,政府只好滥发钞票。
财政赤字的首要因素是军费。
元代几乎年年用兵,从早先的耀武东南,筹防西北,到稍后的东征日本,南伐爪哇,到中期的平定南方及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叛乱,再到末年的群雄并起,顾此失彼。
庞大的军费开支,加上腐坏的吏治、狼狈的公共赋税能力,使得元代的国家财政赤字十分严重,且几成常态。
财政赤字还因为对内维稳,不是维护社会稳定,而是维护官员胥吏阶层的稳定。
所谓通胀来了,让公务员先跑!譬如至元二十一年(1284)、至元二十三年(1286)两次为官吏增加俸给,第一次大约加薪50%,第二次再次加薪50%。
到至大元年(1308)就更离谱了,用至元钞照中统钞原俸发给官俸,相当于增加5倍薪水,因此而全年支出5亿贯,超过当年岁入一倍。
财政赤字的末一个原因,则是权贵集团的奢侈无耻,像文宗时宫中养的狮子老鹰一类的动物,吃肉就要花一万多锭,当时国库年入也不过三百多万锭。
至于元代的财政赤字有多严重,仅举至大四年(1311)为例即可知一斑,当年日用、军需、土木、赏赐等开销共2000多万锭,国库存钞只有11万锭,不及支出的二百分之一。
其次是政府盲目大上公共工程,前引民谣中的“开河”即是一例。
顺帝十一年(1351),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发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十三路民工15万、军兵2万治河,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
时紧工迫,费用不足,怎么办?还是老办法,加印钞票。
雕版印刷术这时早已成熟,印刷的钞票,可惜钞票不是艺术品,没有购买力的钞票再美也不过是一张废纸,当时民间唤的观音钞即是绝妙讽刺:“观音钞者,描不成,画不就,如观音美貌也。
” 再次是吏治腐败。
政府信用既已接近破产,吏治之污秽只有变本加厉。
就钞法而言,本来官方明文规定民间可持昏钞(旧钞或有部分磨损之钞)去回易库按原值调换,但官吏结党营私,上下其手,往往只给5折乃至更低比率的兑换,甚至百姓等候多日还兑换不到,而通胀一日比一日猛,多等一天,就贬值多一分!在市场上购物或缴纳税收时,昏钞又不能使用,几同废纸!此外,昏钞一般收到库中,即行烧毁,又有监烧官吏,将应烧的昏钞指为伪钞,以显才干或逼收钞者行贿,这就使管库官吏更加不愿回收昏钞。
于是一切钞法,名曰便民,最终都成害民! 1351年,红巾起义爆发,此时的元顺帝却为西番僧所惑,佞于佛事,骄奢淫逸。
于是“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
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
”与此同时,“物价腾踊,价逾十倍”、“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
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
犹如沙滩上种花、空中盖楼的至正变钞宣告失败,财政也彻底崩溃。
1368年,于南京建立,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中原的元政权,可说是灭亡了。
尽管通胀不是其灭亡的唯一原因,但毕竟是重要原因或致命诱因。
中国人民银行出版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说,“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
学者时寒冰更:“通胀是穷人的眼泪”。
与此同时,更有论者指出,通胀也是政府征收的税收。
对照元代的历史来看,这三种说法都非虚言。
劫贫济富的过程持续得越久,穷人的眼泪越滂沱,社会就越不稳定,大规模社会革命爆发的可能也越大;政府利用通胀变相征收的税收越高,遭到反弹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合法性也就越岌岌可危。
元代的高通胀及其灭亡,即是一个有力证明。
随机文章关于春秋战国人物名称及爵号的几个问题?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大脑陡然接收前世记忆可是会变精神病的天王星为什么不能住人,气候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零下−224℃)间谍卫星能找到人么,美最先进卫星可看清胡子/本拉登即是卫星找到女儿上坟对谁不好,女人上坟有什么禁忌吗(怀孕和来姨妈禁止)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提前批师范类院校解析及就业限制说明
对于家庭条件一般且追求稳定工作的考生而言,这些院校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免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而且毕业后工作有着落。
不过,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也需充分了解其就业限制等相关规定,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
一、院校类别及招生情况(一)公费师范生院校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共计 6 所,均为教育部直属的知名师范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范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人才。
省属公费师范生院校:各省份的招生院校有所不同。
以江苏省为例,有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这些院校主要面向本省招生,为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师资力量。
(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院校国家部属师范院校:同样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上述 6 所师范院校承担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的培养任务。
这些院校在提前批招生时,由于其较高的办学层次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录取门槛相对较高。
地方省属师范院校:主要由中西部省份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师范院校负责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
例如,在河南,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等学校面向本省招收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二、提前批师范类就业限制提前批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在享受诸多优惠待遇的同时,也需遵守相应的就业限制规定。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他们通常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 6 年。
此外,如果被分配到城镇学校工作,还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 1 年。
国家积极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中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省属公费师范生各个省份的实施办法会有所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当地实施办法,公费师范毕业生一般会被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且需要承诺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
这些就业限制旨在确保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补充,尤其是为农村地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尽管提前批师范类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限制,但从当下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来看,毕业即有工作,且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考生来说,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求学和职业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