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简介:唐慎微,字审元。

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

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

【千问解读】

唐慎微,字审元。

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

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

遂为华阳人。

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

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

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

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

《证类本草》共三十二卷,六十余万字,是我国宋以前本草学集大成之著作。

问世后,历朝修刊,并数次作为国家法定本草颁布,沿用近五百年之久。

该书使我国本草从此具备了药物学的规模。

除收载药物齐全外,还记载了药物性能功效、应用方法、药物来源、栽培训养、药材鉴别、泡炙制剂等方面的知识。

另外,《证类本草》中,收录了仲景以来至北宋时期如《雷公炮灸》及《唐本草》 、《食疗》等系列历代名家的方论、民间验方和自己的临证验之有效的处方,共三千余条,分别附于有关药物之下,便于医生在学习时使用。

唐氏以此收载药房,开创“方药对照”研究之先河。

成为后世本草学著作编写的范例。

《证类本草》规模巨大、内容详博、药物众多、方药并举,集以前中药学成就之大成,是一部研究中药学的重要历史文献。

而且对后人在现代中医药健康养生领域研究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不仅合并了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著的《图经本草》的全部内容,而且旁征博引,精细考察,采用“图文对照”形式,辑录了宋以前各家医药著作,从而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医药文献。

《神农本草经》、《本经集注》、《新修本草》、《炮炙论》、《开宝本草》、《海药本草》等已散失的珍贵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都依靠《证类本草》得以保存下来,利于后世辑复。

《证类本草》载药1580种,其中新添药物就有476种,较前世本草大有突破。

该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兼收并蓄、汇编一体,使人开卷了然。

《证类本草》除引用《神农本草经》等历代本草医书外,还广泛搜集了古代的经史、笔记和文集等有关药物的记载,故后世已经失传和散佚的古书,也可从其引文中略窥便概。

故王筠默在《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4期择文说:“该书摘录古代文献十分慎重认真,详实完整记录原著,从而保留下很多古书的原始面貌,使千百年后的读者在古代文献大量散失的情况下,仍可籍以了解有关原文,益觉珍贵。

因此其文献学的价值远远超出其后明清时代其他本草学著作。

” 宋以前的本草,一般只是朴实地记载药物功能主治,不附处方,医生在学习和使用时还需重检方药,极为不便。

而《证类本草》采录了经典医著和历代名医方论,搜集大量单方、验方,共约三千余条,分别载入有关药物项下,使学者开卷之后,能一览用途用法。

在体例上也做了不少革新,如将药物理论和药物图谱汇编成一书;对古书作了许多文字修订及“续添”增补等等。

《证类本草》重视药材道地,所记道地计有144名,较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所记的“其出药地凡一百三十三州”情况有所发展。

慎微为四川人,故对四川道地药材记载尤为详实,如戎州(今宜宾市)产巴豆;梓州(今三台县)、龙州(今平武、江油县)产附子、川楝子、猪苓;茂州(今茂县)、眉州(今眉山县)产独活、升麻、决明子、使君子等。

随机文章希腊阿提密斯神殿,被烧7次终被罗马大帝摧毁挪威NSM精确制导导弹,曾受到F35青睐(制导方式奇特)盘点冥界四花都有哪四种花,彼岸花/曼陀罗花/罂粟花/夹竹挑(邪门)九乡溶洞在哪里,云南宜良九乡神田堪称天造奇观(震惊)蛟龙号探海是谁发明的?蛟龙号最深能潜多少米(国家研发能潜7000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野史:隋唐英雄传之隋唐十八好汉排名顺序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来护儿简介 隋朝大将隋唐英雄里四猛之来护儿生平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