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为什么会出现最原始的打法是怎么回事?明明已经使用了原子弹以外的武器

【千问解读】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
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2015年9月22日,伊朗举办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5周年盛大阅兵式。
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是进入现代化后的第一场全面战争。
然而在这场高科技战争中,却使用了很多可笑的原始打法。
空中突袭 在世界战争史上,经典的空中突袭战例很多,如中,以色列空袭埃及空军,基本上摧毁了埃及的空军,完全获得制空权。
伊拉克在战争初期也采用了这种战术,但却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萨达姆把伊拉克空军司令喊过来,问他是怎么一回事。
空军司令说,这是因为米格飞机投放的炸弹质量太差,只有1/6爆炸,所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这完全是托词。
真正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动的飞机少,只有80架,是飞机总数的1/4(当时双方用的都是歼-7战机),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二是攻击机场时,飞行员应付了事,把炸弹扔下就走,对停机坪上的伊朗空军飞机却视而不见;三是没有对目标进行反复攻击,只是进行一次攻击,攻击没有取得什么战术效果。
人海战术 伊朗制定了一个“斋月行动”计划,目标是直取伊拉克的南部城市巴士拉。
在进攻中,伊朗的革命卫队高喊着真主安拉的名字,一次一次地冲向伊拉克人的阵地,结果又一次一次被打回来,像割麦子一样被打倒。
这场12万人对10万人攻防大战,整整持续了18天,伊朗伤亡达3万人,仅革命卫队就有1万2千人死亡,伊拉克伤亡6千至8千人。
战后在清扫战场时,发现在死去的伊朗士兵的身上,都挂着一把塑料制成的小钥匙,据说是用它打开天堂之门的,可笑。
这次行动是伊朗在伊拉克境内的首次战役,但却选错了主攻方向,正面是伊拉克的防域重点,是一块硬骨头。
在进攻受挫后,伊朗军队仍不改变战术,还是逐次增加兵力,沿着老路发动进攻,可见将领的思想之僵化。
年轻的萨达姆 袭船战 就是双方袭击对方的油船,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伊拉克主要使用战斗机发射导弹和火箭袭击对方的船支,其中法国的“飞鱼”AM-39导弹用得最多,这种导弹在英阿之战中成名,但是两伊之战并没有打沉多少油轮。
因为这种导弹主要是攻击千吨级军舰的,并不适用于攻击万吨级的大型油轮。
小军舰的钢板薄,而大油轮的钢板厚,不容易穿透。
伊朗使用岸对舰导弹,型号为中国“蚕”式,但这种导弹价格太贵,存货有限,后期主要使用水雷。
在袭船中,两伊谁也没有捞到太大的油水,两败俱伤。
袭城战 双方使用飞机和导弹袭击对方的城市。
前期是双方利用飞机轰炸对方的城市,不管是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一律轰炸。
后期升级为导弹战,仍然是不分的“面”杀伤,虽然发射时,所瞄准的都是对方的总统府、国防部之类的重要军事、政治目标,但由于导弹的误差较大,往往是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多数导弹都落到了城市的居民区,造成一片恐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纷纷撤离,数以百万的城市居民流离失所,许多城市变为空城。
从两伊战争中可以看出,双方领导人的决策能力、将领的指挥能力、士兵的素质都不高,不能随机应变,思想僵化,有时完全是凭着一股宗教冲动,而不是理性地看待问题,使这场战争变成了全面消耗战,最后两败俱伤,握手言和,没有一个胜利者,同时也致使两国经济全面倒退。
随机文章塔西佗简介世界不敢打开的古墓,秦始皇陵44年无人敢挖/中国上榜二个石头鱼有毒为什么能吃,让人致命的毒在哪里/怎么祛除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养熊,俄罗斯的熊怎么没尊严/被驯服的没有尊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古代惨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
秦始皇嬴政建陵于此,也造就了二世而亡的悲剧。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建陵于此呢?从中国历史的传统风水之说看,骊山绝对是一块福荫之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做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是秦始皇嬴政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皇帝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
《水经注》载:“秦始皇嬴政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骊山之南的蓝田玉着称于世,现代地质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
从视死如视生的传统观念分析,秦始皇嬴政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此外,秦始皇嬴政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其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
按《水经注》的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嬴政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而《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
”根据勘察,秦始皇嬴政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
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
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嬴政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秦始皇嬴政会选中骊山为自己营造身后帝国了。
可以说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嬴政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
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核战争来临该怎么办?中国哪些地区最容易被打击
最安全的地方不是防御导弹最多的地方,而是敌人不敢打的地方,防御导弹越多反而说明这个地方越容易遭到攻击。
目前世界上敢与中国发生核战的国家几乎没有,所以本文讨论的也是基于常规战争的假设,那么常规战争中,地方最怕的是什么?怕你使用核武呗!中国不是说不首先使用核武吗?确实,但是别忘了,中国还有后面的一句补充,当中国的核设施和对民生极为主要的设施遭到攻击时,中国将对此看成对实施的核打击,中国将予以核还击。
两国交战,除非是有血海深仇,否则出于人道主义不会攻击民生相关的重大设施。
一个常规的重大民生设施的保护范围本来极其有限,但是核设施就不同了。
中国的核电站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核设施由于其特殊性,一旦遭到重大的攻击,会影响一座城市,所以在战前、战时,敌方一定会精确定位中国的核设施,幸免在其城市以及相邻城市间袭击,尤其是核电站,占地面积大,虽明显,实为更加安全,怕就怕你看不到。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
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
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文件显示,如果当时冷战 升高,美国将对苏联、苏联的卫星国以及联盟的1200个目标展开毁灭性的原子弹攻击,中国无论参战与否,人口密集的城市也将被原子弹攻击,利用放射性物质 将平民杀死。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将人口密集地方的平民列为灭绝目标。
中国的城市目标包括北京在内,多达23个。
如果大国战争的话应该没有胜利者,核子武器可以把人类彻底从地球上抹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