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说元朝以宽失天下,背后到底啥意思?

朕观之失天下,失在太宽。
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
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
【千问解读】
朕观之失天下,失在太宽。
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
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皇明宝训》 由此可见,以讹传讹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宽”这一个字,到了网络上,就成了“宽仁”这两个字。
继而又有若干吹捧元朝的人,根据这两个字,编造了一堆元朝多宽仁的话来。
实际上朱元璋这里所提到的宽,可不是宽仁的意思,而是放纵、懒政的意思。
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元朝因为懒政和放纵,所以才会丢了天下。
一、元朝的宽松,你想象不到。
历朝历代,哪个王朝的汉人,是不需要服徭役的?还真的只有元朝!别看元朝搞出了一套诸色户计制度,但是元朝的汉人,在历朝历代是活得最轻松的。
当时的汉人,不仅不需要服徭役,而且不需要服兵役。
这绝对是有史以来,汉人最大的红利。
华人们应该深有感触,有时候伤害你的,可能就是自己人。
当然了,不让汉人服兵役,那是因为统治者压根就不相信汉人能够帮自己打仗。
而且当时元朝没有边境问题,他们自己就是从边境来的。
元朝时期,商业非常繁荣。
所以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包税制。
也就是说元朝不直接向地方收取农业税,而是把地方税收,承包给色目人,让色目人来收。
而由于大蒙古帝国从东亚一直到欧洲,所以商业贸易相当繁荣,商业税远远超过了那点农业税。
因此色目人在向地方征税的时候,基本都不征收农业税,只针对商业征税。
这么一来普通老百姓日子就好过太多了,至少对于有土地的家庭来说,税收这一块儿就不用太担心了,就算征收,数量也不大。
最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大量偏远地区,是没有官员来管理的。
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散养状态,相对来说非常自由。
这种大环境之下,才会使得老百姓的自主权更大。
因此地方上的地主豪绅,开始各种欺压贫穷的老百姓,贫富差距两极化。
当然了,老百姓散养也就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很容易起兵叛乱。
类似、郭子兴这些人,起兵的过程都相当轻松。
这也就是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二、以元朝为参照,朱元璋走了另外一个极端。
历史证明,历朝历代,永远都只会以前朝的过失作为参照。
但是他们不会再往前看看,到底其他朝代是怎么个模样。
就拿分封制和郡县制来说吧,搞分封制,结果就要搞郡县制。
折中搞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制度。
曹魏大搞郡县制,基本废除分封制,结果宗室力量单薄,让司马家钻了空子。
因此吸取教训,大搞分封制,因而造成了和。
所以说,历朝历代都在以前朝为参照做改革。
朱元璋建立以后,最直观的认识,就是元朝了。
所以他对元朝丢失天下做了一个总结。
因为元朝放纵、懒政,所以造成了亡国之祸。
吸取这个教训之后,朱元璋决定一定不能放纵、懒政,因此他走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管得特别严。
朱元璋恨不得用严苛的制度,把每一个老百姓每天做什么都要管理起来。
他将天下所有百姓,都按照各种户籍编入在册。
老百姓们被他分为了民户、军户、匠户等各种户籍。
也就是说民户世世代代都要务农,缴纳农业税,还要定期服徭役。
军户则世世代代都要服兵役,匠户则世世代代都是手工业制造者。
这就把很多人的人生给限制死了,种田的世代都要种田,那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又不能成为种粮大户。
而且明朝的法律规定: 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这就有点太过分了,基本就是把老百姓的人身自由给框死了。
想要出远门可以,必须要获得离乡证明才行,找公家办手续,大家都知道有多繁杂了。
而且朱元璋从来不懒政,他是封建时代非常勤劳的一个。
为了体现自己的勤劳,他甚至把宰相都给灭了,自己直接管理,差点没把自己给累死。
三、羊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吃草。
现代人一般都没有放过羊了,放过羊的人都知道,只有让羊在规定的范围内吃草,才能长久地把羊放下去。
如果让羊随便撒泼,到处乱吃草,将来你就不好管理羊了。
因为羊散养惯了,你再把它关进羊圈里,人家是要跑出来的。
所以说在朱元璋看来,元朝的百姓,那就是散养状态。
最后这帮人都被养野了,你再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他们死活都不肯答应了。
美其名曰:爱自由,毋宁死。
因此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的教训,他在看待自己的百,就决定要把百姓圈养起来,而且是要以各种制度规定框死了他们吃草的范围。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朱元璋这么做的确是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因此才有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可是老百姓们的很多斗争精神、创新精神,也在这种圈养模式下,被抹杀掉了。
甚至连都要以八股取士,你觉得能出什么创新人才呢? 总结:元明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正途。
散养绝对不行,但是管得太严也不行。
所以说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统治效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散养,但是必须要有条条框框予以限制。
既能够让百姓感受到自由,又能够让百姓按照你的规矩来办事,这才是统治效果最佳的状态。
可惜老朱偏偏喜欢走极端,这就没办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提前批师范类院校解析及就业限制说明
对于家庭条件一般且追求稳定工作的考生而言,这些院校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免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而且毕业后工作有着落。
不过,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也需充分了解其就业限制等相关规定,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
一、院校类别及招生情况(一)公费师范生院校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共计 6 所,均为教育部直属的知名师范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范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人才。
省属公费师范生院校:各省份的招生院校有所不同。
以江苏省为例,有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这些院校主要面向本省招生,为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师资力量。
(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院校国家部属师范院校:同样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上述 6 所师范院校承担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的培养任务。
这些院校在提前批招生时,由于其较高的办学层次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录取门槛相对较高。
地方省属师范院校:主要由中西部省份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师范院校负责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
例如,在河南,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等学校面向本省招收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二、提前批师范类就业限制提前批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在享受诸多优惠待遇的同时,也需遵守相应的就业限制规定。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他们通常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 6 年。
此外,如果被分配到城镇学校工作,还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 1 年。
国家积极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中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省属公费师范生各个省份的实施办法会有所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当地实施办法,公费师范毕业生一般会被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且需要承诺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
这些就业限制旨在确保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补充,尤其是为农村地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尽管提前批师范类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限制,但从当下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来看,毕业即有工作,且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考生来说,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求学和职业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