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御医都是在宫里治病的 他们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古代御医的收入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

【千问解读】

古代御医的收入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此而诞生。

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只是基于身份地位特殊,从古到今享受与普通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样的医疗待遇。

太医,即封建时代的宫廷医生,也称御医。

御医、太医均本为官名,太医出现较早,秦设太医令、丞,掌宫廷医事,其下有侍医,其余宫廷医生统称太医;御医是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最早见于《》。

后来二者都演变为宫廷医生的代称。

御医流派,即以历代宫廷御医为群体的中医学流派。

中国帝制几千年,太医院制度更是伴随帝制由来已久。

虽然各个朝代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实际工作性质却是一样的。

时,当时已经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医师,并且分上士和下士。

专门掌管皇家医院的事务。

时开始设置太医令。

时,延续前朝设置,并且还细分出给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医令,给宫廷治病“少府”的太医令。

时代沿用旧制。

隋唐时,设置了太医署,当时,主持这个部门的官员称之为太医署令。

时,改成医官院。

金代则正式更名为太医院。

主管官员称“提点”。

元明清都沿用太医院名称,一直到末年。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当推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官居一品。

然而许绅的高官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

”受到了嘉靖帝高规格的奖赏。

而后其作为院使,却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御医们的性命在他们服务的对象指掌之间,不说诊治略有差池,就是应对稍有不慎都可能获罪。

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而被生烹,三国时因见疑于而丧命,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

其余,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是一种惯例。

因为清朝距今时间更近,史料更加详尽,通过这些,可以从清朝太医院一窥古代太医院的运作,以及它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清朝,属于外族入主中原,正统性一直被人数庞大的所质疑。

清朝初期,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稳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员。

所以,太医院中满汉官员之间不平等很严重。

不仅表现在品级差距,还表现在主管官员一直以满人为主。

年间,全国政局已经逐渐稳定,康熙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提出“满汉一体”的主张,将太医院官员体制变成满汉官员共同执掌。

不过,年间,重新设置满人为太医院最高的长官。

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销,从此之后,太医院各级官员统统变为汉人担任。

虽然偶尔也有满人充任,那也没有为了监督汉族官员而专设的作用了。

太医院的“院长”主官称为“院使”。

他是太医院中行政和业务的主管。

同时又设置“副院长”两名。

称为左、右院判。

下面设置御医,吏目十到十五人。

再下,则又有低级办事人员、书记员(称为食粮医生),药剂师(切造医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医院的官员品级,历朝都有差异。

清朝时,“院长”级别的“院使”为正五品,“副院长”级别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为正八品,办事人员一般为从九品。

清朝正五品俸禄为一年2400两纹银,有人算过,相当于现在46万人民币。

这个收入应该不算低了。

清朝初年的太医院沿用时留下来的体制。

有大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正骨等等十一科。

年间,有人提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便废止了针灸科。

现在看来,理由多少有些滑稽,常识判断,皇帝健康应该远胜于纲常礼法,难道觉得浑身针刺带来的不庄重,有损皇帝威严更甚于治病救人?当然也有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害怕包藏祸心的御医暗中用针刺火灸暗害,也未可知。

太医院各级官员,平时都要轮流值班,在宫里的称为“宫直”,在外廷的称为“六直”。

为了便于这些太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御医们更好服务于皇帝,皇宫以及皇家林园都设有专门公所,以供医生休息陪侍。

从前,紫禁城都有这样的公所。

太医院医生培训和选拔一直以来就很严格。

分内外两种。

称为内教习和外教习。

内教习是太医院选派学问深厚,专业突出的医生对中的学医者进行培训。

而外教习则是选择普通平民或者御医子弟中的学医者,进行选拔和培训。

外教习非常严格,必须经过重重考试,才能进入其中学习。

另外,即使已经成为御医,甚至升为院判、院使,除了皇帝特许,否则每六年都要经过一次大考。

而这大考的目的就是依照成绩,分别列出等级,最后决定去留。

太医院中的官员升迁,一般是按照品级来进行的。

例如,“院长”级别的院使出缺,那么依照规定则由“副院长”级的左院判补上。

左院判出缺,那么就由同是“副院长”级的右院判替补。

右院判出缺,由御医升补。

以此类推。

太医院的医生除了每天的伺候皇帝以及内廷,还有临时和固定任务。

有时候,还有奉旨临时委派的任务。

比如某个王爷,或者大臣、公主有病在身,则需要派人及时应诊。

而礼部、兵部会试和顺天府乡试,进场值班;的监狱中的犯人治病,则属于固定任务。

这是绝不容许推脱的。

御医作出诊断,就要下药,而御药房则成为太医院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机构。

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内廷中采办、储存、配制各种药膏。

御药房分东西两处。

西药房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和御医、吏目分班轮流值守。

东药房归御医、吏目以及医士值守。

因为这些药膏都要进入皇帝的口中,安全就显得分外重要。

凡是宫中传唤太医院中值班的医生入宫看病,都由药房太监带领。

诊断结束,必须与太监一同药房合药。

并且将药方和名字记录封存。

随后还要开列出这个方子的药性以及治疗的方法,医生、太监还要在年月日下署上名字,最后送到皇帝处批阅。

最后登记入册,由太监收好,已备查考。

煎制药品,太医院派员与太监要一起监视。

煎制时,必须多煎一份,两服合成一服。

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杯,一杯由主治医生先尝,再由院判、太监依次尝过。

另一杯才被允许皇帝服用。

如果配制中,不依照原来的处方,或者没有开列药名、分量,甚而有错漏的,一律按照“大不敬”论处。

“大不敬”罪在古代“十条重罪”中的一条,是相当严重的指控,轻者枭首、弃市,重者腰斩、凌迟。

所以,正是基于此,御药房一向成为内廷禁地,防范极为严格,轻易不得私入。

乾隆年间,调制药物开始由太监负责,医官才不再继续制药。

到了清朝后期,太医院管理日渐松弛,末年,朝廷成立“新医学馆”,太医院退出历史的舞台。

不过,太医院虽然消失,但是保障政治领袖的医疗体系却依旧存在。

不管东方或者西方,据说现在更加严密和繁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何查是不是正规大学?392所虚假大学名单都是哪些?

查院校是否是正规大学,主要有以下途径:查询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主管部门、在教育部官网或者阳光高考信息网院校库查询院校、在志愿填报系统中核实院校代码以及专业代码等。

目前公布的392所虚假大学名单包括中国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学院、首都医学院、北京国际金融学院、华北理工学院等,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

一、怎么查是不是正规大学?所谓“正规大学”即经过国家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具有合法办学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提供的教育服务、颁发的学位凭证都具有法律权威性,接受教育部门的监管和评估。

想要查询某院校是否是正规大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教育部官网/阳光高考信息网查询直接登录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网站,里面收录了最新一次公布的正规高校名单。

网址如下:https://hudong.moe.gov.cn/qggxmd/登录阳光高考信息网,主页点击“院校查询”进入院校库页面,即可查询所有教育部公布的正规大学名单。

网址如下:https://gaokao.chsi.com.cn/sch/search--ss-on,option-qg,searchType-1,start-0.dhtml2、查询院校官网、主管部门一般正规大学官网网址以“.edu.cn”结尾,且主管部门是各省市区教育厅、市教委或者国务院组成部门。

3、志愿填报系统中核实院校及专业代码在官网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包含了正规院校及专业代码,一般输入名称就会直接显示。

4、咨询当地招考机构或教育部门可以前往当地的招考机构以及教育部门查询,还能查询高考成绩、咨询志愿填报方法及建议等。

5、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主要针对中外合作院校及专业,该网站可以查询到国外院校的办学资质以及办学许可等信息,也能查到国内高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

官网网址如下:https://jsj.moe.gov.cn/6、圆梦志愿高考智能系统查询登录系统后点击主页的“找大学”选项,即可进入院校库搜索所有正规大学名称。

二、392所虚假大学名单都是哪些?虚假大学的特点在于它们的名称会跟正规大学名称很相似,且喜欢在名字上带上国字头、地域名等字样,如中国邮电大学、北京国际金融学院等都是虚假大学。

这份《人民日报》曝光的392所虚假大学名单虽然已经比较老旧了,但为帮助同学们择校,这里还是附上完整名单:

成都各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2025参考

成都各大学排名为:第1名四川大学、第2名电子科技大学、第3名西南交通大学等;而成都各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则是四川大学文科类598分、理科类635分,电子科技大学文科类583分、理科类655分等。

一、成都各大学排名根据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成都各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是:第1名:四川大学(全国第18名)第2名:电子科技大学(全国第29名)第3名:西南交通大学(全国第56名)第4名:西南财经大学(全国第73名)第5名:西南石油大学(全国第115名)第6名:四川师范大学(全国第139名)第7名:成都理工大学(全国第155名)第8名:西南民族大学(全国第166名)第9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第229名)第10名:西华大学(全国第249名)注:本文整理出的成都各大学排名均为成都公办本科院校的排名。

2024年成都各大学排名一览表:二、成都文科类各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中,在文科类分数线最高、最难考的院校是四川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599分,录取位次1390位;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中,在文科类分数线最低、最好考的院校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465分,最低录取位次69904位。

注:本文均只整理出成都本科院校在成都的最低分(所有专业组中的最低分)。

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专业组录取分数线(文科类):1、四川大学599分、1390位2、四川大学(外语类专业)591分、2158位3、电子科技大学588分、2509位4、西南财经大学588分、2509位5、四川大学(艺术类)581分、3445位三、成都理科类各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中,在理科类分数线最高、最难考的院校是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662分,录取位次2456位;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中,在理科类分数线最低、最好考的院校是四川旅游学院(中外合作),2024年录取分数469分,最低录取位次180581位。

2024年成都本科各大学专业组录取分数线(理科类):1、电子科技大学662分、2456位2、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650分、4759位3、四川大学645分、5976位4、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医护类)641分、7109位5、四川大学(工科类)634分、9316位

加入收藏
               

古时候御医都是在宫里治病的 他们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