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政治教官轶事:学习用功是怎么回事?客厅内吃零食谈话

除了总理、校长和党代表外,唯一的政治教育就是特约讲师的政治讲演。
特约讲师大都
【千问解读】
除了总理、校长和党代表外,唯一的政治教育就是特约讲师的政治讲演。
特约讲师大都是那时的党国要人,不过他们并不常来讲话。
特约讲师到黄埔来讲话的次数最多的是鲍罗廷,他当时是国民政府的高等顾问。
他虽然是苏联人,但却总是用流利的英语来演说。
鲍罗廷讲演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土地问题的,因此有人说:鲍罗廷实在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的土地问题的人”。
教官们的授课普遍受欢迎 从第四期起,黄埔军校的名称由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队里也增设了政治科。
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政治教官出现在黄埔军校。
黄埔的第一个政治教官应该算是高语罕,他刚从德国回来,参加那时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学校就聘他为政治主任教官,这是黄埔军校有政治教官之始,并且由他去聘了许多政治教官。
不久,他转任入伍生部党代表,主任教官一职,由恽代英继任。
政治教官讲的课,绝大多数都受到黄埔学生的热烈欢迎。
像恽代英,他讲的课是中国政治经济概况,这是当时政治课中最精彩的一门,因为他实在是一位很好的演说家,所以学生是很欢迎他的。
他的容貌很像朱执信,不大穿军服,为的是他不大会立正稍息。
但有时也穿军服,行敬礼的时候,他的姿态非常可笑,同仁常常笑他在行礼的时候简直是在挥拳。
因此有人说,后来法兰西和西班牙的“人民阵线式的敬礼”(举右拳)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教官们让人羡慕的感情生活 罗霞天是讲各国革命史的,课余之暇,尤其是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他总是携着他的夫人江慧的手,在珠江边徘徊散步。
在黄埔除了一群“女伕子”(黄埔有一个最特殊的现象,校内排水扫地做杂役的工人都是女人,称为“女伕子”)外,很少有太太小姐,所以罗江一对情侣,在黄埔成为被千万人羡慕的对象。
这位教官以后长期担任浙江省党部的部长常务委员等职,而且似乎还兼教育厅长。
张秋人是教国际问题的,他那时正在和广州的中央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央妇女部办)的女生庄炯恋爱,所以常常兴高采烈地赶到广州去,学生们也非常羡慕。
教官们的穿着打扮 于树德在黄埔讲合作运动。
韩麟符也是中央委员,他讲弱小民族解放运动史,是政治教官中讲北京话讲得最漂亮的一个。
讲国际问题的李合林是一个爱打扮的人,皮鞋与皮绑腿总是擦得雪亮,而且头发上总是涂满了司丹康(美发霜),因为他是留法出身的,在他的房间内,巴黎出品的三花牌化妆品是很多的。
还有早已改名为叶青的任卓宜,那时也在黄埔军校兼课,他讲社会科学原理。
刚刚从欧洲归来时,他西装革履,不失为一个摩登青年,想不到被同学们叫做“老夫子”。
另一个兼课的教官朱雅林,也是住房在省城的,他与任卓宜(即叶青)一样,每个星期从广州来一次。
这位19岁的讲民众运动的青年是当时政治教官中最年轻和最快乐的一个,总是带着笑容。
他总是穿一套白帆布的学生装,而且老是戴着一顶的帽子,但皮鞋永远没见擦过。
教官们的课余生活 那时的政治教官大部分都住在军校与平岗(黄埔岛上的一个小镇)之间的一所小洋房内,那本是粤海关所属的产业,不知为何而废空着。
大家都叫这所建筑为“海关洋房子”,这里离平岗只有几步,离一个已经荒芜了的但是可供凭吊的黄埔公园也只有咫尺之遥。
那时政治教官的日常生活是可羡慕的。
他们大多年轻热情,但是并不浪漫。
无谓的酬酢是没有的,勾心斗角的现象更是没有的——彼此之间有时也有争论,但绝不是为了私人问题,而是为了学理上的争执;他们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感情。
每个政治教官都有一种向上的自觉性,他们唯恐自己的学问不够,唯恐自己讲的课为学生所不满,所以他们都很用功。
在校部吹了熄灯号以后,总还能看到缕缕的灯光从“海关洋房子”里射出来,这些教官大多是在各人的房间里的灯下用功。
嫖与赌是完全禁止的,他们的很简单,每天吃过晚饭以后,大家会聚在客厅内吃零食和谈话。
香蕉、杨桃、花生,这些都是教官不可少的享受品。
有时候,也偶然约二三知己,到平岗的小酒店里去小酌;白天有暇,或者是在月明之夜,就到已经荒芜了的黄埔公园去。
黄埔岛上可玩的地方并不少,省港罢工的工人为军校在山上开出许多马路,教官可以到处漫游。
岛上几个财东或大官的坟墓最使教官们感兴趣,因为这些大坟墓面前不仅照例有许多翁仲,而且有石凳石桌,是教官坐着吃香蕉、杨桃和牛奶糖的最好的地方,因而有人称这些坟墓为“教官的乐园”。
随机文章关于春秋战国人物名称及爵号的几个问题?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探寻爱因斯坦不敢说秘密,到了4岁才学会说话的爱因斯坦比黑洞更强大的天体,宇宙终极天体“类星体”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不选政治可以报临床医学吗?附各大学选科要求
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
一、不选政治可以报临床医学吗?不选政治可以报临床医学专业,取决于具体高校的选科要求。
学医对政治选科没有限制,但高中选择化学、生物、物理这几科对于未来学习医学类专业会更有帮助。
具体来说,医学类专业分很多种,但多少都会涉及到化学制剂、生物制药等知识,因此生物和化学这两门课程与医学类专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同时,很多名牌大学对物理专业有要求,选择物理可以提高大学专业的可选择性。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的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这些课程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实践能力。
二、临床医学专业各大学选科要求本文篇幅有限,以浙江省为例。
1、分数排名前五的大学选科要求202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702分;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699分;202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699分;2024年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最低分为685分;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682分。
2、分数较低的大学选科要求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最低分为559分;2024年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699分;2024年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最低分为563分;2024年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最低分为564分;2024年嘉兴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求选科为物理+化学,最低分为564分。
以下是2024年浙江临床医学专业分数排名前100的大学一览表:
君权与禅让:大理国段正淳与段正严的父子政治传承
作为后理国时期的关键人物,与这对父子以制为纽带,在政治动荡中延续了段氏皇族的统治,更通过 虚君实相 的特殊模式维系了西南边疆的稳定。
一、权力交接:下的皇位更迭 段正淳(1067-1119年)的即位标志着大理国进入 后理 时代。
其兄禅让于权臣高升泰后,高氏虽在1096年还政段氏,但高氏世袭国相的格局已然形成。
段正淳在位期间虽重修楚雄城、引进中原典籍,却始终无法改变高氏 执掌政柄 的现实。
1108年,他效仿前代帝王,将皇位禅让给25岁的长子段正严,自己遁入无为寺为僧。
这一选择既延续了段氏 避位为僧 的传统,更暗含对高氏势力的妥协——禅让后的段正淳仍以 文安 身份存在,形成皇权与相权的微妙平衡。
段正严(1083-1176年)的即位标志着大理国与中原王朝外交关系的突破。
他即位次年即改元 日新 ,五年间连用 文治 永嘉 保天 广运 四个年号,展现出强烈的政治革新意图。
面对高氏家族对皇权的掣肘,段正严采取 柔术 策略:当部将高智昌酒后辱骂 段家为帝了不起,若无我高家保主 时,他仅将高智昌流放而非诛杀,此举既维护了皇室尊严,又避免激化矛盾。
这种政治智慧使其在位长达39年,成为大理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二、内政外交: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共生 段正严时期的大理国呈现出 外王内圣 的治理特征。
外交上,他通过 数遣使入贡 获得册封,将大理国纳入 羁縻 体系,既换取 金紫光禄大夫 等荣誉官职,又保障了南方的畅通。
文化领域,他本人精通,著有《玉荷诗笺》《琴谱》,其善书荷花之技更被记载于《滇考》。
这种 以文治国 的策略,实质是以文化软实力弥补皇权硬实力的不足。
高氏家族的权力渗透在段正严时期达到顶峰。
高智昌事件后,其旧部高伊、高何策划刺杀段正严,虽未成功却暴露出高氏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段正严的应对策略颇具深意:他不仅赦免刺客,更修建 义士冢 厚葬,此举既收买人心,又通过舆论施压高氏。
这种 的治理术,使大理国在皇权虚置的情况下仍维持了39年和平。
三、历史遗产:禅让制与西南边疆治理 段氏父子的禅让传统对大理国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段正淳禅让时已52岁,段正严禅让时64岁,这种主动退位机制既避免皇权交接中的血腥斗争,又为皇室保留了 虚君 地位。
高氏家族虽长期执掌相权,却始终未敢,反而需定期向段氏皇族行君臣之礼。
这种 虚君实相 模式,使大理国在至的动荡中保持了西南边疆的稳定。
段正严的退位标志着大理国进入权力更迭期。
1147年,因诸子争位引发内乱,他效仿父祖出家为僧,将皇位传给四子段正兴。
这一决定虽使大理国陷入短暂动荡,却通过 以退为进 的策略保全了段氏血脉。
段正严最终以94岁高龄圆寂,其寿命超过中原王朝的皇帝,印证了禅让制对皇室成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
段正淳与段正严的父子关系,本质上是西南边疆民族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生存智慧。
他们通过禅让制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动态平衡,以文化软实力弥补政治硬实力的不足,更以 虚君实相 模式维系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这种治理模式既不同于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也有别于的,成为研究古代中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样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