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方国家为什么敌视中国而不敌视印度?

相反,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对印度非常友好,希望使其成为亚洲另
【千问解读】
相反,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对印度非常友好,希望使其成为亚洲另一个超级大国。
而对中国的态度则完全不同,美国和西欧至今还对中国进行高端技术尤其是军工技术的封锁,其主流媒体长期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
在此之前,或许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并不了解,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的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而且这些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如果是担忧中国经济增长过快对其构成威胁,那么同样增长迅速的印度为什么反而得到支持?中国到底做错了什么?应该怎样做他们才会满意呢?他们为什么会对我们这样? 首先我们看所谓政治体制能有多大影响?众所周知,原苏联和目前的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用和平演变的手段使其改弦易帜,目前的俄罗斯怎么样呢?和美国一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和印度一样也是所谓的民主国家。
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友好了吗?国家改变颜色以后,俄罗斯也曾一厢情愿地想融入西方,当美国的小兄弟,可事实呢?俄罗斯的热脸贴到了美国的冷屁股,“融入我的团伙可以,先把你的核武器销毁吧!” 俄罗斯当然不会傻到自毁长城的地步。
于是,美国和它那一帮小兄弟开始想办法整治俄罗斯,对原苏联一些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国家进行军事渗透,把导弹发射器架到俄罗斯边境;支持俄罗斯车臣的分裂势力;开动宣传机器孤立俄罗斯。
中国同样拥有核武器,中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一样同样拥有较强的军事能力和光荣的传统,即使中国有一天真的成了所谓的民主国家,谁敢保证中国不会成为第二个俄罗斯? 而对普通百姓而言,无论谁执政,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政治制度,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就买账。
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30年的改革开放,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谁能找到充分的理由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改变目前自己习惯并喜欢的生活方式呢? 一、历史积怨 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上有过非常友好的时期吗?没有!如果非要拿出一段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也只能是2001年“9.11”到2008年“3.14”之前。
1840-1860年期间,英国、法国两次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900年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八个国家攻占中国的首都北京。
1901年《辛丑条约》在北京正式签字。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
日本就是利用中国人的血汗钱得以快速发展本国经济。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沦为一个充满战争、疾病、愚昧、羞耻的半殖民地国家。
1931-1945年,日本大举侵略中国。
这些高喊文明仁爱的西方列强,在中国杀了多少人,抢劫了多少财富,他们自己不会忘记,中国人更不会忘记。
他们能够冷静面对一个曾经被自己欺辱的民族复兴,变得比自己更强大吗?回答是否定的。
而印度呢?印度使用英语的人多,与其说是一种优势,不如说是一种耻辱,因为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3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
印度在历史上仅仅被英国侵略过,被人家殖民统治300年,现在仍然是英联邦成员,国家只有总理,虽然设有总统,但国家元首仍然是英国女王。
除了英国,印度和其他的西方国家都没有历史恩怨。
即便是对英国,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印度人会感谢英国人给他们带来了包括英文在内的西方文明。
二、现实对抗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对手,这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中国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对手、制造对手。
这个对手会是谁呢? 美国试图建立独享霸权的单极世界,而中国却四处游说建立多极世界。
美国为了掠夺战略资源侵略弱小国家,中国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阻止。
美国支持多民族国家的分裂势力,希望别的国家变得越小越好,中国则支持该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
1989年美国侵略巴拿马,中国反对。
1991年美国侵略伊拉克,中国反对。
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反对;同年5月8号,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
2001年美国间谍飞机撞毁中国飞机。
2003年美国第二次入侵伊拉克,中国反对。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2001年之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处于对立状态,直到2001年“911”事件以后,美国把注意力放到反恐才使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在那段时间里,连傲慢的俄罗斯人都不得不承认:“只有中国人敢对美国人说不!” 而此时的印度在做什么呢?沉默,世界听不到他的声音。
西方会选择它作为对手吗? 三、威慑能力 从世界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发展到鼎盛阶段,一定会伴随着对外扩张。
近代史上,西班牙、葡萄牙曾经占领大片殖民地,英国曾经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
当今世界,美国为了控制巴拿马运河侵略了巴拿马;为了掠夺石油资源,占领了伊拉克。
如果中国发展到鼎盛阶段,会不会也对外扩张呢?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宣称,中国即使强大了,也不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并把“和平崛起”改为“和平发展”。
话是说出去了,可外人吗?而从中国历史上看,在国力强盛的王朝确实有过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曾将越南和朝鲜的部分地区纳入版图,率领的铁骑曾经横扫欧洲,“黄祸”成为西方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更何况近代他们还欠着中国人的血债! 最令西方人不安的是,作为当今世界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有史以来仅仅打了两场败仗:一次是在朝鲜战场,一次是在越南战场。
一次是和中国人面对面地较量,一次是和中国人暗地里支持的越南人较量。
在当时双方军事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美国人都没有捞到任何便宜。
而且,在新中国建国以后的所有对外战争中,包括对美、对苏、对印、对越,中国军队无一败绩。
军事装备不如对方尚且如此能打,假如有一天中国军队的军事装备赶上或超过对方了,那又是何等的恐怖?!看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他们能够心理平衡吗? 印度会让西方心理不安吗?1962年,中印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印度军队在中国军队面前,被歼灭6个旅,若不是中央军委及时下达收兵命令,恐怕中国的先头部队都进入新德里了。
印度是一个没有经历残酷战争洗礼的国家,英国人仅用很少的兵力就征服了印度,他们没有中国人那种在外来侵略面前顽强抗争的历史,中国人的政权、中国人的面子是从枪杆子打出来的,而印度的民族独立,是用非暴力的方式。
四、文化底蕴 如果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上升到文化层面来看,恐怕就是东西方文明的对抗,而东方文明的代表只能是中国,而非印度。
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看,世界文明中心最初是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后来西移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再西移到大西洋沿东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现在是大西洋西岸的美国,而未来的中心,几乎所有未来学家都预测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
试想,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断绝,五千年的文明又该是怎样的积淀?五千年会让这个民族积攒多少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西方人感到压力的是,这个民族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来没有被外来文化所征服、同化,而是一直在吸收和同化着外来文化,使外来的文化成为自己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西方人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中国进行,希望中国的行事方式符合他们的观念体系,可他们错了,因为他们不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中国也同样希望西方能够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也许西方人不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但随着中国一天天发展壮大,本国的生活质量却在一天天下降,对中国从俯视到仰视,西方人的心态是否能够适应?观念是否能够转变呢?接受不了变化,有抵触情绪,可以理解。
再看看印度的文化,历史上印度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宗教,因为宗教信仰不同,信仰佛教的地区组成今天的印度版图,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组成今天的巴基斯坦。
即使信奉同一宗教的人群,又分成很多派别。
因为不像中国那样有古代的儒家文化和现代的毛泽东思想统一民众的认识,因此印度不像中国那样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英国没有花费很大力气就征服了印度,并给印度植入了西方文化。
由此不难看出:西方国家为什么敌视中国,而不敌视印度了。
随机文章地球2032年灭亡过程图有哪些,地球将会被超大小行星毁灭蛟龙号到底在隐瞒什么,深海底发现未知生物/疑似巨型真龙樱木花道为什么剪头发,削发是为了谢罪/樱木叛逆染红发银河系有多少太阳,科学预测有数亿星系类似太阳系/恒星的15%世界上最接近神的3个人,阿基米德/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都是妖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提前批师范类院校解析及就业限制说明
对于家庭条件一般且追求稳定工作的考生而言,这些院校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免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而且毕业后工作有着落。
不过,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也需充分了解其就业限制等相关规定,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
一、院校类别及招生情况(一)公费师范生院校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共计 6 所,均为教育部直属的知名师范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范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人才。
省属公费师范生院校:各省份的招生院校有所不同。
以江苏省为例,有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这些院校主要面向本省招生,为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师资力量。
(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院校国家部属师范院校:同样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上述 6 所师范院校承担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的培养任务。
这些院校在提前批招生时,由于其较高的办学层次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录取门槛相对较高。
地方省属师范院校:主要由中西部省份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师范院校负责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
例如,在河南,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等学校面向本省招收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二、提前批师范类就业限制提前批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在享受诸多优惠待遇的同时,也需遵守相应的就业限制规定。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他们通常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 6 年。
此外,如果被分配到城镇学校工作,还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 1 年。
国家积极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中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省属公费师范生各个省份的实施办法会有所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当地实施办法,公费师范毕业生一般会被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且需要承诺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
这些就业限制旨在确保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补充,尤其是为农村地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尽管提前批师范类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限制,但从当下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来看,毕业即有工作,且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考生来说,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计划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求学和职业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