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传染病是什么?医治的方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春天万物复苏,也是各种流行病频发的季节。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爱卫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做好防控工作。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流行病”这个名词,但其医学概念

【千问解读】

春天万物复苏,也是各种流行病频发的季节。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爱卫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做好防控工作。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流行病”这个名词,但其医学概念是存在的,这就是“疫”,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

如果大规模暴发,则称为“大疫”。

伤寒、瘴气、传尸、疠风、虏疮等五大传染病,曾给古人带来了深重灾难,最害怕…… 伤寒,古代最普遍的传染病 对于流行病的现象,古人认识很早。

《周礼·天官》“疾医”条称:“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春季的“痟首疾”是什么病?从字面来说,是“头疼病”。

晚清国学大师孙诒让《周礼·正义》认为:“春气不和,民感其气,则为痟痛而在首也。

”以的观点来看,就是春天气温不稳,或冷或热便容易患头疼脑热,这就是古代医学所说的“伤寒”。

古代伤寒的概念很宽泛,一切由外部感染的疾病,均可称为“伤寒”。

中国历史上第一波伤寒大流行,发生于东汉时,世界上第一部总结性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

作者张仲景是当时的名医,其宗族原来有200多口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不到十年竟然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七成死于伤寒。

据《·魏书·武帝纪》记载,曹魏大军也曾为伤寒所困,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南征,打了一场著名的“”。

但到十二月份,曹军突发“大疫,吏士多死者”。

实际上,曹军所患的传染病就是冬春时高发的“伤寒”。

伤寒导致大规模死亡事件发生于13世纪上半叶。

据《金史·哀宗本纪上》记载: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

”汴京就是今河南省开封市,不到两个月,死了近百万人。

现代学者结合当时医家李杲《内外伤寒辨惑论》所记,认为这次大疫就是伤寒疫。

瘴气,古代最凶猛的传染病 在古代传染病中,瘴气大概是古人眼里最为可怕、凶猛的传染病。

瘴气到底是什么传染病?其实就是疟疾。

“疟”字从“疒”从“虐”,“虐”是老虎头,在甲骨卜辞中写作“ ”,似老虎张着大口扑向人。

其意思很明了,这是似老虎一样凶猛的传染病。

古代早期,人们直接将疟写成“虐”,《礼记·月令》即称“民多虐疾”。

东汉人刘熙在其《释名·释疾病》释“疟”中,称此病为“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

”先秦时期,疟疾最早在中国南方地区流行。

《周礼》中所谓“秋时有疟寒疾”,即指此疫秋天多发。

究其发病原因,《礼记》认为:如果秋天气温偏高,即所谓秋“行夏令”,就会暴发疟疾,因传播疟疾的蚊虫繁衍密集。

在古代,岭南、川贵一带多瘴气,所以这些地区也是疟疾的重灾区。

云南过去民谣称:“五月六月烟瘴起,新客无不死;九月十月烟瘴恶,老客魂也落。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泸江水”条也称,泸江两岸“时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

历代官兵南征,多因疟疾而遭遇重挫。

当年蜀国丞相即因畏惧瘴气,而推迟其南征计划。

南征时更因瘴气而失利,据《·唐纪三十三》记载,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廷派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率7万大军征伐南诏国(今云南境内)。

结果士兵被传上瘴疫,又病又饿,死去“”,李宓被活捉,全军皆没,后再派军征讨,总共差不多死了20万人。

传尸,古代传播最厉害的传染病 “传尸”也是古代最厉害的一种传染病,有“尸注”、“遁尸”、“风尸”、“沉尸”、“飞尸”等许多别称。

所谓“传尸”,其实就是“肺痨”,亦即肺结核。

肺结核对古人的祸害历史久远,成书于先秦时的《内经》中已提到此病。

古人为什么把肺结核称为“传尸”?所著的《中藏经》中有“传尸论”篇认为,“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

大意是,这种病极容易传染,探视病人、死后吊丧都可能染上。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专门的“治卒中五尸方”,称此传染病“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则为肺结核起了新的病名,他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五蒸”概念,其中的“骨蒸”就是结核病,意思是病深及骨,阴虚潮热由里透外,疴久难愈。

古人认为,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虫”,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瘵叙论》便称,“虫啮其心肺”,这些“虫”又称“痨虫”、“瘵虫”,其实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结核杆菌。

对于肺结核,虽然古人谈之色变,但从史书记载来看,隋唐时期一位叫许胤宗的治疗肺结核病专家,曾用偏方绝技治愈过肺结核。

《新唐书·方技传》记载,当时“关中多骨蒸疾,转相染,得者皆死,胤宗疗视必愈”。

疠风,古代病患不宜结婚之“恶疾” 疠风,即麻风病。

又称“大麻风”、“天刑病”、“癞大风”、“癞病”等,是古人畏惧的又一恶性传染病。

《黄帝内经》记载:“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据《·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冉耕曾患麻风病,孔子前去看望他,从窗子外握着他的手,连声感叹:“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说成白话就是,德行这么好的人却得这种病,这就是命吧!《史记》中未明说冉耕患的是麻风病,仅称“恶疾”。

但东汉学者何休曾就《春秋公羊传》中的“恶疾”作注:“谓瘖、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

”结合冉耕被隔离在屋内,只有“疠”这种恶疾符合条件。

古代将感染疠风的病人列为“不宜结婚对象”。

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最晚在已有“五不娶”风俗,其中之一就是“世有恶疾不取(娶)”。

古代患麻风病的名人除冉耕外,还有初唐诗人等。

卢照邻病中曾写下《病梨树赋》,诉说自己的痛苦。

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曾给他开方疗病,但一直没有治好,最后投河溺亡。

据记载,麻风病在隋唐时期曾一度大流行,唐朝廷在一些寺院专辟“疠人坊”,这也是中国设立麻风病专治医院的开始。

虏疮,古人最早发现防治办法的传染病 虏疮,又称“宛豆疮”、“天行发斑疮”、“豆疮”,明清时则称为“天痘”、“疹痘”,即国际通称的“天花”。

有关此传染病的最早记载,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

” “虏疮”这种传染病非中国本土病毒。

当时坊间传,“永徽四年,此疮从西东流,遍于海中”。

为何称为“虏疮”?葛洪考证:“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

”但葛洪所记疑点多多,“永徽”是李治的年号,“建武”是东汉第一位光武帝的年号,在葛洪之前至少还有等三位皇帝用过“建武”年号。

有学者据光武帝刘秀时的名将马援,在南征交趾(今越南)染疾死亡的传说,认为“建武”是刘秀的年号,进而考证,天花最早是东汉时由马援南征军带回来的。

笔者查《后汉书·马援列传》,确有马援“出征交阯(趾)”,得传染病死亡的记载,但应是感染瘴气(疟疾),而非天花。

虽然葛洪所记存疑,但两点事实应肯定,一是天花是外来传染病,二是中国人对天花认识很早。

现代专家曾在30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发现天花病,并推测,天花在公元四世纪时从埃及或印度向外传播。

整个十八世纪,欧洲超过一亿人死于天花。

天花虽凶,但由于中国最早发现了防治天花的办法,因而天花在中国并未像在欧洲那样造成空前的灾难。

据清朱纯嘏《痘疹定论》记载,在(真宗)当皇帝时,已有“王素种痘”的记载。

此种痘技术后传入欧洲,才有了更有效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手段。

目前,天花是惟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 随机文章夏朝的皇帝总计有几任呢?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几个儿子?与墨菲定律相反的定律,莎莉定律(你认为糟糕的事往往会出现惊喜)现实中修仙渡劫的例子,陆家嘴有人亲眼目睹修仙渡劫(谣言)海王星是什么颜色,海王星为什么是蓝色的(吸收太阳光反射蓝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4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5所大学排名

2024年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范围在567分~641分之间,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江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电子封装技术最好5所大学排名显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封装技术是一门涉及材料、电子、机械、力学、热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将微电子元器件组装成电子器件、电路模块和电子整机的制造过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思想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微电子、光电子等领域从事封装设计、工艺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这里以浙江、上海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浙江2024年电子封装技术在浙江的招生院校共有5所,考生想要就读电子封装技术院校,至少要考到567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90812名以内。

浙江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子封装技术院校是上海电机学院(567分)、南昌航空大学(579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子封装技术院校是江南大学(641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93分)。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中有5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化”,如江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上海2024年电子封装技术在上海的招生院校有2所。

数据显示,上海考生想要就读电子封装技术院校,至少要考到442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33781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子封装技术院校为上海电机学院,学校分数为442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子封装技术院校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分数为476分。

在上海招生的院校中,有2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化”,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二、2024电子封装技术最好5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电子封装技术院校有5所,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下面是电子封装技术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1华中科技大学A+2北京理工大学B3哈尔滨工业大学B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B5

202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20所大学排名

2024年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录取分数线范围在394分~617分之间,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中北大学等。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最好20所大学排名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融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致力于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电气工程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高素质人才。

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具备电气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策略开发、系统调试与维护等综合能力,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输送创新型人才。

这里以浙江、贵州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浙江2024年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浙江的招生院校共有12所,考生想要就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至少要考到479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90361名以内。

浙江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是上海杉达学院(479分)、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492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是苏州大学(658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43分)。

需要注意的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大学中有12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化”,如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等,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贵州2024年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贵州的招生院校有15所。

数据显示,贵州考生想要就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至少要考到394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43872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为辽宁理工学院,学校分数为394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为苏州大学,学校分数为617分。

在贵州招生的院校中,有15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化”,如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等。

二、202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最好20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院校有20所,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沈阳工业大学排全国第6名、苏州大学排全国第7名、南京工程学院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西南交通大学A+1合肥工业大学A+2西安理工大学A3哈尔滨理工大学A4上海海事大学B+5沈阳工业大学B+6苏州大学B+7安徽工业大学B+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B9南京工程学院B10山东科技大学B11上海电机学院B12中北大学B13安徽理工大学B14东莞理工学院B14西南石油大学B16武汉纺织大学B17沈阳工程学院B18黑龙江科技大学B19泉州师范学院B20

加入收藏
               

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传染病是什么?医治的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