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重要考什么科目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考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引言 制度由建立,在进行完善,这之后一直是历朝历代选拔贤才官吏的重要制度。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正中制,此制度

【千问解读】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考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引言 制度由建立,在进行完善,这之后一直是历朝历代选拔贤才官吏的重要制度。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正中制,此制度专为高门士族服务,官位,比较垄断,直至时被废除,随即采用科举取士的办法。

隋朝时期先设、明经两科,后置科,逐渐形成,此制度深受各阶级知识分子、地主贵族的欢迎,更是受到当时君主帝王的高度关注。

不仅继承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所形成的新的制度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这句更能体现选拔官员的精神和原则。

而对科举制最大的发展就是建立了武举制度。

一、过关斩将——武状元“赐及第”的功夫深深有几许 1、翘关拔山之力,纬地经天之才——武举制度确立的初衷 《》有载: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

但在公元657年,就已经开始采用制举的形式来昭告天下,要求五品以上的州官刺史精心寻访军事上的人才赶赴洛阳参加武试。

他在《令百官各举所知诏》中指出: 比者贡寂英奇,举非勇杰,岂称居安虑危之志,处存思乱之心?如不旌贲远近,则爪牙何寄? 在以往的科举考试中,太宗皇帝虽然 赚尽英雄尽白头 ,但此中的 英雄 多为明经、进士制度下选拔出来的文官,是以朝中文武失衡,严重缺乏英勇果敢的军事人才。

为了应对军事上的需要,唐高宗颁布诏令,要求各级官员积极选拔英勇无畏、力气强大、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人,“赏纤善而万众悦,罚片恶而一军惧。

”此后刘仁愿、娄师德应试从军。

再后来唐高宗在武成殿亲自召见各州举人,并以何为“天阵、地阵、人阵”作题,试图将原来的军事人才选拔机制改为正式性的常举,用以为朝廷选拔更多勇敢杀敌、治国建军的将士谋才。

是以后来朝廷规定,举行常举考试的同一年里,也开展武科考试,进行武举考试的考生“每岁如阴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

” 2、穿土为埒,断木为人:细数武科考试中的御马骑射之功 由于武科考试制度刚刚确立,女皇并不清楚通过何种方式来选拔武将,所以唐代的武科制度注重个人的武艺,选出的武将多是身材魁梧、一身腱子肉的武士,光在气势上来看就能让士兵们敬畏三分。

此时的武举考试内容包括:“步射、骑射、举重”等科目,除了这些与个人武艺有关的测试,在“才貌、言语、神采”上也有所要求。

具体来说,武举考试包括“平射”和“武举”两项。

其武举考试内容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和简射,兼具翘关、负重以及身材等方面的甄选。

对于翘关,要求其“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不得超出一尺的距离。

负重者,身背五斛大米,行走二十步,如果都“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

” 长垛,属于 平射 考试中的唯一项目,考察考生瞄射远距离箭靶的准确性。

其中长垛一科的考试形式是,考生用五十五公斤的弯弓,射约22.38克的箭矢每人三十支,根据箭矢射出去的准确度来判定考试的合格程度。

不论是骑射还是,都旨在考核考生的体力,除此以外,对考生的身高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

即要求考生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对当时的唐朝人来说,这个要求近乎苛刻,且更 神采堪统领者 为佳,这个要求标准在当时来说还是不好掌握的。

到了,武举考试就不单单是只考武功那样单一,对武官也要求其有治军之才。

时更改为才识为主,武艺次之。

即在笔试中不合格的应试者就不能参加后面的武试,直到时期,考试的顺序又改为先试马步射,之后在比力气悬殊,武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笔试。

以上可得出,唐代武举更加偏重于技艺神勇,重点是马上的本领功夫要过硬,其制度还不够完备,这一时期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一直到这个制度都没有确定下来。

时则大不相同,此时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也相对比较公正,武举制度日渐完善。

二、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论武举及第者的荣誉时刻 状元,也即 状头 ,考官将新科进士的 状(个人户籍等资料) 连同科举成绩一起上报给皇帝,用作 面试 的简历。

虽然武进士文进士科晚了近100年,但其同文举同等重要,录取的第一名皆称 状头 ,即 状元 ,武举第一名称为 武状元 。

武状元是通过武试最后一项——殿试,由皇帝钦定的一甲第一名所赐予的称号。

据现存史料记载,由宋代开创武举殿试先河开始,从熙宁九年,到二十四年,有名可考的武状元共有168位。

第一个有真实记载的武状元是宋神宗熙宁九年的薛奕,他通过马射、步射和策文等武艺文才的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第一。

当朝天子宋神宗也作诗赞曰: 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延续时间较长,武科举出身的军官也相对较多。

明朝中期的抗倭名将就是武科举出身。

他年少时喜好读书,也钟睐学剑。

考中秀才后,承袭父亲 百户 世职,再于1535年考中武进士,授予 千户 军职。

后到处碰壁,1542年向巡按御史自荐,得以上京,被分配至宣大总督翟鹏账下,却因嘴不饶人不得重用。

好在毛伯温 慧眼识珠 ,赏识他的 千里之能 兵略之才 ,让其回乡后任命为汀漳守备,这才让他成为一名真正的领兵之将。

随后他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步步升迁,最后官至总兵官,无论他后期如何,凭借武科进士出身最后抗倭、保家的英勇事迹,也足以让历住他。

三、武举制度的确立时期——清朝:对好勇斗狠之徒的偏爱 清朝建国之际就开始举行同文科举考试同期的武科举考试,来笼络各民族骁勇善战的斗狠之徒。

凡是通过基层考试获得武试资格的武秀才,就可以参加武乡试,此外,兵丁也可以直接报名参加乡试。

通过乡试的参考者就可以参加会试,会试及格后才能进入没有淘汰的殿试。

殿试即排出三甲名次,一甲三人:状元、榜眼、。

当时的有世职制度,一开始时不能参加武科举考试。

直到年间才有了允许满人参加武科举考试的松动。

武科举的乡试和会试皆分内外三场。

第一场为马射,第二场步射和技勇,最后一场是内场,为文试,考策论,分手题和次题。

清朝初年明确规定,一甲进士可授予副将、参军等职位,后面的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之职。

清初以后武状元、榜眼、探花皆有新的授予官职,获封后再到兵部选取实官职。

清朝每次乡试在全国录取的总名额近1000名,会试名额300到100人不等,是以通过武科举考试成为军官人不在少数。

据统计,清朝军队中有将近13%的军官是武科举出身。

即便如此,武状元成为全军统帅或一代名将的情况也是十分少见。

光绪二十三年,皇帝诏曰: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清朝的文武两科考试落下帷幕,即便清朝自称文武并重,讲究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 ,但武举仍然较之文具超逊一筹,是以武举早文举四年退出历史舞台。

自武举诞生之日起,历经一千两百年,于光绪二十七年“”。

结语 由唐至清,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武科举考试始终还是以武艺考察为主要内容。

而中国古代的武状元,很难像文科状元那样,可以凭借身份成就一番雄图霸业,必须要靠自己的实力和实战经验,在现实战场上、文武双全,才能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有学者根据现有的资料文献统计,自武科举诞生之日起,至清末废除,共产生了文武状元777位,其中武状元只有近两百人,光是清朝就已经占了109个。

不仅如此,以武科状元出身的军官,最后的更是,这大概就是古代武科举出身之人的悲哀吧。

由此可见,古代的武举考试一点都不比科举容易,不仅需要强大的体力,还需要足够的脑力。

幸然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开放自由,兼容并蓄,并不讲究功利名垂,所谓“世间,行行皆可出状元。

”状元已经不是读书的最高追求,在这个社会稳定、发展繁荣的现代社会,只要你坚持正确的方向,足够努力,为你的梦想不懈奋斗,在任何行业你都能拿下 状元 的头衔。

参考文献: 《新唐书》 《通典》 《》 《清史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公布!附赋分对比表 河南、陕西等参考

2025年高考改革的浪潮进一步推进,对于河南、陕西、云南等省份而言,新高考试卷结构成为了广大师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带来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以及高考赋分对照表,以供第五批新高考省份考生参考。

一、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发布目前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已经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的试卷结构,与传统高考试卷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选考科目的题型、数值、分数等的设置,下面对这些科目试卷结构进行简单列举:1、河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7道,每道4分,共24-28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2-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2、陕西试卷结构(陕西、青海、宁夏、山西均可参考)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7-8道,每道4分,共28-32分;多项选择题:3道,每道6分,共18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6道,每道3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道:共52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生物5道,政治4-5道,地理3-4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3、云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8道,每道4分,共24-32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8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政治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生物单项选择题:14-16道,每道3分,共42-48分;非选择题:化学4道,生物4-5道;共52-58分。

二、2025新高考赋分对照表及计算方法这里仅列举第五批新高考省份使用的赋分对照表:等级比例赋分区间A15%100 - 86B35%85 - 71C35%70 - 56D13%55 - 41E2%40 - 301、赋分规则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 共 5 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2%。

在对应科目中查找其所在等级,然后根据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确定其等级分。

2、计算方法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即可:(原始分区间最大值-原始分)/(原始分-原始分区间最小值)=(赋分区间最大值-转换分)/(转换分-赋分区间最小值)以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分为 80 分,在全省排名处于前 15%(A 等级)为例。

A 等级赋分区间为 100 - 86,假设该考生化学原始分对应的赋分分数为 X,可通过公式计算:(化学原始分最大值 - 80)/(80 - 化学原始分最小值)/=(100-X)/(X - 86),通过此公式可算出赋分后的成绩。

注:原始分最大值和最小值为考生所在等级中的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前提醒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笔试科目考试将于5月7日-9日举行,为了大家更好的参加此次的考试,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河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前提醒相关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笔试科目考试将于5月7日-9日举行。

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接下来跟随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来看看吧!推荐阅读>>>全国31省市合格考查询入口汇总一、牢记考试时间二、备齐证件文具  考生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除2B铅笔、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透明文具袋等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三、配合入场安检  考试实行“2+1”安检模式,所有考生入场前均须接受两次人工安检和一次智能安检门安检,请考生自觉遵守安检规定,配合考试工作人员做好安检工作。

手机等通信设备及背包等非考试用品一律不得带入考试封闭区域,请考生自觉将手机、背包等交老师、家长保管,或者放在家中、宿舍等地方,请勿带到考点。

四、做到诚信应考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所有考场均配置金属探测器、手机信号屏蔽器和视频监控设备。

考试期间全程监控、全程录像,考后将进行视频回放。

请广大考生遵守考场规则,按照考点统一指令和监考教师的指示完成考试。

随身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参加考试的,无论使用与否,均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当次考试各科成绩。

请考生务必心存戒惧,诚信应考,切勿以身试法。

五、查询考试成绩  河北省2025年上半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拟于5月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ebeea.edu.cn)首页右侧的“高中学考信息服务”查询本人考试成绩。

  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加入收藏
               

古时候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重要考什么科目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