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是的一无是处的吗?有关于马奇诺防线11个惊人事实

1914年,德国对法国宣战后,仅仅用了数周时间就入侵了法国。
接下来的四年里,德国占领了法国约
【千问解读】
1914年,德国对法国宣战后,仅仅用了数周时间就入侵了法国。
接下来的四年里,德国占领了法国约8,000平方英里(约合20,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差不多大(和河北省差不多大),涵盖了法国1/4的钢铁、40%的煤和64%的生铁的产能。
800万法国人被动员起来抵抗德国入侵,其中52%的人伤亡。
最终,死于一战的法国人占法国人口总数的5%。
伤亡最为惨重的几次战役,如、和1918年的会战,都发生在法国本土。
在签订康边停战协定、一战结束之后,法国决定未雨绸缪,为了抵御将来可能发生的入侵而采取措施。
自1920年代起,就不断地加速武装自己,在纳粹时期更是有增无减。
法国政府于是决定,在法德边境修建一堵高墙,这就是所谓的“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因法国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奇诺而得名。
他在1920年代向政府施压,要求国家为这一边防设施拨款。
这条280英里(450公里)长,布满了碉堡、掩体和地道的防线一旦建成,其规模相当可观。
然而,法国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防线,在面对德国入侵时竟形同虚设:1940年,德国的坦克装甲师团取道比利时,绕过了马奇诺防线。
自那时起,马奇诺防线就成为了一个象征,成为联军在二战中的一系列战略失误的代表。
然而,马奇诺防线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吗?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于这一令人印象深刻而又令人遗憾的工程奇迹的11个事实。
1. 蔚为壮观 马奇诺防线是一条900英里(1,400公里)长的地下碉堡、地道和混凝土机枪炮台的网络。
法国花了十年时间设计、改进、扩展边防设施,最终建成了马奇诺防线。
1929年,工程刚刚开始时,它还只是一系列混凝土机枪炮台,散布在法国面对德国的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前沿。
防线的改进和扩建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
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建造一条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到英吉利海峡的防线,其中防御最为严密的一段就坐落在近300英里(500公里)长的法德边境上。
为了建造这一防线,法国政府花费了约33亿法郎。
它有142个地堡,352个地下掩体,5,000余个碉堡;它还使用了15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和15万吨钢铁,足以建造5,300辆B1重型坦克或5艘黎塞留级战列舰。
2. 深不可测 马奇诺防线的最宽处有16英里(26公里),有独立的多层结构。
其中最接近德国边境的前沿,有经过伪装的哨站;其后则是反坦克、迫击炮和机枪炮台等设施,地下则有步兵地堡和碉堡;再后方则是大小不等、密密麻麻的工事,包括75毫米和135毫米火炮的球形炮塔。
整个防线共计有142个炮兵堡垒,352个碉堡和5,000个小型防御工事,交错于整个区域,形成了交叉火力网。
工事地下还遍布着迷宫一般的地道,使得军事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之间转移。
地道系统由机枪保护。
高地处还有78个烽火台一样的控制点,可以使哨兵观察来犯的敌兵的动向,指挥火力的方向。
整个系统还有独立的电话和无线通讯设施。
3. 天罗地网 如果敌人妄图绕过这遍布着机关枪和迫击炮的密不透风的杀戮地带,还有重重障碍在等着他们。
通向堡垒的地域里埋满了地雷,成片竖立着的铁柱子构成了坦克无法通过的屏障。
在较偏远的乡间还修建了水坝和防洪堤,可以在紧急情况时开闸放水,阻挡敌人。
碉堡的正面是厚达12英尺(4米)的混凝土墙,但背面则没有那么厚;这样一旦碉堡被敌人攻占,就更容易把它们抢回来。
4. 各得其宜 对于驻守在马其诺防线的50万步兵、炮兵和工程师们来说,他们的居住条件还算相当不错。
地下的设施有兵营、食堂、医院,甚至还有休闲区域。
每个工事都有自己的发电机、冷热水和食物补给,得以撑过长时间的防御战事。
防线通风系统可以过滤空气,并且内部还特别加压,这样毒气攻击就没有效果了。
当然,尽管有如此种种便利设施,地下的生活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的。
地下设施阴冷潮湿,污水处理也成问题。
5. 暗藏心机 马其诺防线是被设计用来防御德国对法国的直接进攻,同时可以防御阿尔萨斯 (Alsace) 和洛林 (Lorrain/">raine) 地区重要的工业设施。
不仅如此,敌人在试图攻破防线时,也为法国人调动军队争取了时间。
但马其诺防线还暗藏着不为众人所知的心机。
防御工事的建造者认为,这条强大的防线,足以对德军形成威慑,最终会使德国放弃进攻法国,转而进攻比利时。
这一行动势必会把英国也拉下水,使欧洲各方力量站到反对德国的统一战线上来,盟军就可以在比利时打赢战争。
6. 民族骄傲 马其诺防线迅速成为了法国人民的民族骄傲。
在介绍防线的舆论宣传新闻短片中,人们看到了坚不可摧的碉堡和无坚不摧的炮台,让全世界人民知道法兰西是不可战胜的。
事实上,由于防御设施令人如此印象深刻,对于为了与德国的机械化战争机器相抗衡而继续扩充军队的想法,不少法国选民还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7. 效仿者众 马其诺防线的宣传不仅影响了法国人,还使世界上其它一些国家也开始考虑效仿。
1936年,希腊在接近保加利亚的地区开始修建一条长达100英里(160公里)的防线;类似地,1935年,捷克斯洛伐克也在其与德国的边境一带修建一系列的碉堡和掩体。
甚至纳粹德国自己也在马其诺防线的对面修筑起了自己的防线。
8. 毁誉参半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马其诺防线赞誉有加。
鹰派反纳粹政治家Paul Reynaud呼吁放弃建造防线,把资金用于打造空军和坦克。
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军官的也同意这样的观点。
这位一战老兵在1934年出版的《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军队》(Vers l Armée de Métier) 一书中提出,法国应该放弃以守为攻的战略,转而建造一支机动化的军队,同时大力支持使用坦克。
遗憾的是,此书在法国反响平平,在德国却是大受欢迎。
9. 无足轻重 尽管法国在马其诺防线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它在战争中却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1940年5月,的军队绕过了防线,如人们所料,取道比利时,入侵了法国。
到了6月,纳粹的坦克已经扫荡到阿登 (Ardennes),压过英法联军,从马其诺防线后方切断了其与法国本土的联系。
在入侵的早期阶段,德军炮轰了马其诺防线上、比利时边境附近一座被孤立起来的堡垒,持续了有四天之久。
堡垒被攻下时,107名法国士兵全部阵亡。
大部分是由于碉堡内部着火窒息而死的。
碉堡上的炮台残骸现在被做为国家纪念碑而仍被保留着。
在更南边,德军久攻不下,防线中的驻军直到1940年6月法国投降时才露面。
10. 盖棺论定 有学者认为,尽管马其诺防线被德国绕过,但它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它使德国没有直接入侵法国,同时保护了阿尔萨斯-洛林工业区。
支持马其诺防线的历史学家还指出,最终导致法国战败的原因,是法国的军队没能在阿登抵抗住纳粹的进攻,而不是这条防线。
11. 物是人非 “”并不是马其诺防线的末日。
法军在胜利日之后重新占领了马其诺防线,许多碉堡都得到了维修甚至升级。
1945年之后,有几处最大最深的地下碉堡被用作北约的指挥中心。
1960年代,法国退出北约时,大多数设施被关闭或弃用,有的还被拍卖,随后被开发为酒窖、谷仓和旅馆。
还有很多设施成为历史纪念景点,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宁波诺丁汉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宁波诺丁汉大学王牌专业宁波诺丁汉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上榜ESI全球前1%的学科专业,都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宁波诺丁汉大学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宁波诺丁汉大学排名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一般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经济与商学、材料科学2、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3、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传播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宁波诺丁汉大学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录取分数线最高的10个专业,它们具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财务管理、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经济学、统计学、国际商务、传播学、英语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10个专业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低582分)第2名:化学(最低574分)第3名: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574分)第4名:财务管理(最低573分)第5名: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最低571分)第6名:经济学(最低571分)第7名:统计学(最低571分)第8名:国际商务(最低570分)第9名:传播学(最低569分)第10名:英语(最低568分)三、宁波诺丁汉大学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报考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下专业的高考生,请务必确认自己符合对应专业的招生要求!考生的高考外语单科成绩(满分150分)不低于115分,若报考英语专业,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120分, 其中黑龙江、贵州、内蒙古、陕西、海南、新疆、甘肃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0分,若报考英语专业,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115分。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诺贝尔没有数学奖的原因是什么?
诺贝尔奖设立120多年来,超过900位科学家或者团体获得此奖项。
然而,人们有一个疑问就是?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诺贝尔当初不设立数学奖真的是因为嫉妒吗?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奖有物理学奖、文学奖、化学奖,但是,唯独没有数学奖,这让人很不解,那么,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其实,关于这件事,大家也只能是猜想: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诺贝尔感情受挫,诺贝尔曾经向一位小姐求婚,但是小姐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后来这位小姐嫁给了当时的一个数学家米泰莱弗勒,所以,情场失意的诺贝尔就没有设立数学奖,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说法是,诺贝尔不喜欢当时很有名的数学家就是米塔格·勒弗列尔,而米塔格·勒弗列尔又非常的有才,是奖项的有力争夺者,为了不让他拿到诺贝尔奖,故意不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以诺贝尔的格局好像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说法是,诺贝尔所从事的发明不需要太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化学领域也不需要太多的高等数学,而诺贝尔是想奖励那些对人类具有巨大实现利益的“发明或发现”。
因此,未设立诺贝尔奖,无论何种说法,都只是大家的猜测。
虽然没有诺贝尔数学奖,但是近些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那些从事数理统计分析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类似于诺贝尔数学奖。
实际上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一切科学的得力助手和工具。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若离开了数学,就不能准确地刻画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推出未知,因而也就削弱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和精确度。
如果没有数学对其它科学的渗透,也就不能使人类的认识真正上升为理性。
诺贝尔奖章 诺贝尔奖金是多少? 诺贝尔在逝世前立下遗嘱,把遗产的一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每年约20万美元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
为此,瑞典于1900年6月29日专门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并由其董事会管理和发放奖金。
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
那以后,诺贝尔奖金又连年上涨,1992年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诺贝尔奖五大单项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远远超出了整个原始基金的名义价值,也大大超过了原始奖金的实际价值。
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40万元),此后便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诺贝尔是谁? 诺贝尔,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奖创始人。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就是诺贝尔奖。
为什么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颁发? 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颁发是诺贝尔的遗嘱中交代的,但确切原因迄今仍是个谜。
有说法指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年代,挪威还是瑞典的一部分,当时挪威一直希望脱离瑞典独立,诺贝尔希望藉此安排,化解瑞典和挪威的争执与冲突。
不过诺贝尔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1905年6月7日,挪威议会宣告瑞典挪威联合解体。
虽然瑞典有军事上的优势可以战胜挪威,但是瑞典恐怕镇压挪威独立会招来各国孤立,也不愿看见兄弟邦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终于在同年10月26日承认挪威为独立的立宪君主国。
奥斯卡二世当日放弃了挪威王位,丹麦的卡尔王子于11月18日登基为挪威国王哈康七世。
瑞典和挪威最终虽然分开了,但能够和平解决这个问题,诺贝尔泉下有知,也应该感到欣慰。
截止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共授予了104位个人和23个组织,这其中很多得主也饱受社会争议。
这个和平奖注定不可能公平、完美,因为这世上除了耶稣,没有人能配得上这个荣誉。
屠呦呦和莫言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屠呦呦 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5日与另外两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2.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市。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高锟 英美双重国籍华裔,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2009年,与其他两人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4.李远哲 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
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
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
5.崔琦 美籍华人,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
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
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6.朱棣文 美籍华人,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现已在太仓创建了朱棣文小学),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他先后就读于罗切斯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和物理学专业学位。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6月,朱棣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不懂中文)。
7.李政道 美籍华裔,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8.杨振宁 美籍华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科研合作。
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他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9.钱永健 美籍华裔,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我是在美国出生長大的,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的得奖有中国人高兴,如果这样让很多年轻人对科学发生兴趣,这是很好的事。
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多元包容的价值是关键。
” 10.丁肇中 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1.高行健 法籍华人,1940年出生于江西赣州,祖籍江苏泰州,87年移居法国。
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
因“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
12.赛珍珠 中美双重国籍,1938年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写中国题材的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赛珍珠生前曾加入中国国籍,1934年中国政局陷入了混乱,赛珍珠被迫离开中国、回到了美国。
延伸阅读: 为什么诺贝尔被称为“炸药大王”? 巴瑶族为什么没有国籍? 鱼为什么没有眼皮? 故宫里为什么没有树呢? 为什么有的鱼没有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