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将红楼梦列为禁书 真相出在什么地方

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书中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清代为什么会把此书列为禁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杰作
【千问解读】
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书中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清代为什么会把此书列为禁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杰作,从成书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可关于《红楼梦》的热度在民间却持续不衰,甚至还延伸出了专门的研究学科。
可这部蕴含了极大智慧,完美呈现出封建时代官僚贵族兴衰史的名著,在成书的清代为什么会被列为禁书呢?难道真像很多专家学者所说的,这部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奇情故事”,实质上是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红楼梦》 一、《红楼梦》中映射的真相 1、人物的出处有讲究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其统治阶层出于本身的民族特性,特别担心自己被汉民族反抗,也担心自己的文化被汉文化慢慢同化,因此从帝开始,对于汉人以及汉文化的限制越来越强。
到了朝的时候,文化思想层面的管控已经到了最顶点,这也是乾隆朝为何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学者认为,《红楼梦》正是在乾隆帝大兴文字狱时期被列为天下禁书之一的。
至于原因,很有可能和《红楼梦》中包含的人物、事件有关,一些红学研究者同样认为,《红楼梦》也能看作是一部“乾隆帝秘史”,文中的很多人事物都可以在乾隆朝找到原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此书被禁当然就不意外了。
清代文字狱 红学专家认为,作者当年在编写《红楼梦》的时候,对于清廷内部的诸多事物,甚至很多民间根本闻所未闻的事情,在他这里也如数家珍,因此《红楼梦》中诸多的人物原型均出自宫廷。
比如乾隆的一众儿子中,永璜是贾璜,永链是,永琮是贾琮,永珹是王成,是琪官,永瑢是水溶等,还有乾隆帝的和嘉公主就是原著中的等。
不仅如此,一部分学者还认为《红楼梦》中的主角的原型也是可考的,那就是乾隆帝的。
另外,林黛玉口中的被称作“母蝗虫”,这也是有寓意的,我们把蝗虫中的“虫”字去掉,就成为了“母皇”,根据谐音,判断其原型很有可能就是乾隆帝的母亲。
2、景色建筑不简单 其实在作者的笔下,只是把的一应直系亲属放进去还不算完,在《红楼梦》中很多的地点和风景也都是有源头可寻的,大部分都是乾隆朝的皇室建筑,比如最为读者们熟知的大观园,红学研究者就认为很大可能就是。
有什么理由呢?根据史料记载,当年乾隆帝心情不错,就带着一帮到圆明园中游玩,在这次游玩途中这些才子们还画出了一副《圆明园全图》,既然皇帝在身边,自然最后的题字落款要让皇帝来才行。
乾隆帝看到这幅画后想了想,大笔一挥欣然写下了“大观”两字,这或许就是大观园之名的来历。
无独有偶,比如书中荣国府的原型往往被视作是清代初期的江宁织造衙门,但事实上经过考证,其中蕴含了诸多京城元素,而且都是皇室贵族才会拥有的,像整体的排列格局、兽头大门、黑油大门、鹿顶耳房等都暗射了亲王府。
另外,黛玉曾经看到荣府花园和宁府花园都有隔断,这个设计和圆明园以及之前畅春园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没有写得如此直白,可见《红楼梦》中的人和物都和皇室有很大的关联。
图片:大观园一角剧照 二、尘封的秘密往事或成禁书原因 1、不为人知的事情 既然《红楼梦》原著中的诸多人和事物都有其指向性,也有原型可以寻找探究,那么书中讲述的一些事情,是不是也真实存在过呢?会不会有很多大家所不知晓的宫中秘闻呢?这事还要从《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说起。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了解,她还有一个称呼为“潇湘妃子”,探究这一称呼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时期的两个著名女性,分别是的妃子娥皇和。
在舜帝去世的时候这两人十分难过,日夜难眠,茶不思饭不想,她们来到湘江边上哭啼不止,就算是江边的竹叶都被她们的眼泪灼上了点点痕迹,这也就是后世“潇湘竹”的来历,最后娥皇和女英纷纷选择了为舜帝殉情,方法就是投入湘江而亡。
而林黛玉在原著中也和这个传说十分相像,她居住的地方叫做“潇湘馆”,平日里性格柔情孱弱,时不时就会落下眼泪,叫做“潇湘妃子”还真是十分贴切,而潇湘妃子的结局也成为了林黛玉最后的结局,上面提到学者们认为林黛玉的原型为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那么这位皇后的结局和林黛玉一样吗? 2、被禁的根源 其实《红楼梦》的作者也是在暗示乾隆的这位皇后是溺水而亡,这可不是谣言,根据相关史料表明,的孝贤皇后是傅恒的妹妹,但两人的感情一直不是很好,还经常因为大小事情发生矛盾。
一次乾隆帝南巡,在抵达直隶境内的时候,乾隆帝在御船上喝了一些酒,酒劲上来就谈起了昔日的旧事,此时又和孝贤皇后发生了争执,乾隆帝大怒,而孝贤皇后反复劝谏无果后被逼跳水自尽。
乾隆清醒后十分后悔,但作为一个皇帝,对于皇后的死自然不能说是因为性格不合或者家务事,因此对外公布的时候只能说皇后是因病而亡。
《红楼梦》这部书之所以被誉为古典文学的巅峰,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蕴含的东西实在是过于丰富,从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林黛玉和之间的一段凄美故事,但实际上映射的是封建社会中贵族门阀的兴衰全貌。
图片:孝贤皇后去世剧照 通过《红楼梦》中的一系列描写,我们能够很大程度上还原封建统治者的真实面貌,这应该也是《红楼梦》在清代被视为禁书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浙江即将升本科的专科学校:附本科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而浙江在招生的本科院校共有62所,其中公办院校有37所,排名省内前三的分别为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更多院校排名及2024年分数信息可在正文中查阅。
一、浙江即将升本的专科院校8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即将升本的专科院校只有2所,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二者的基本设置信息如下: 学校名称 升本后名称 办学性质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 公办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公办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两所高职院校还不是本科大学,但其2024年在省内招生一段录取率达100%,收分和一般的本科大学已经无甚差别。
目前浙江省内的职业本科院校有4所,其中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2024年同时升本,首批招生分数并不低,可见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地位以及报考热度正在稳步提升。
二、2025年浙江省本科院校排名目前浙江省在招生的本科院校共有62所,包含民办、公办、中外合作、独立学院等,不同类型的院校无法参与统一排名,因此本文仅以浙江公办本科院校为例,列举各校在校友会2025大学总榜上的排名情况。
截至发文时间前,浙江公办本科上榜院校共有37所,武警海警学院(宁波)因为院校性质特殊不参与排名。
2025年浙江公办本科院校中,在省内排名前三的分别为:1、浙江大学:省内第1、全国第3;2、宁波大学:省内第2、全国第64;3、浙江工业大学:省内第3、全国第77。
各院校完整排名可见下表: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5 浙江大学 8 64 宁波大学 5 77 浙江工业大学 4 77 浙江师范大学 4 87 西湖大学 6 109 浙江理工大学 4 115 浙江工商大学 4 13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 145 杭州师范大学 3 150 温州医科大学 4 159 温州大学 3 183 浙江农林大学 3 183 中国美术学院 5 187 中国计量大学 3 191 浙江财经大学 4 198 湖州师范学院 3 257 台州学院 3 257 浙江中医药大学 3 266 浙江传媒学院 3 296 浙江万里学院 2 301 绍兴文理学院 3 306 浙江外国语学院 3 326 浙江科技大学 2 331 浙江海洋大学 2 334 嘉兴大学 2 363 丽水学院 1 379 宁波工程学院 2 421 杭州医学院 1 44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1 468 衢州学院 1 475 浙江音乐学院 2 495 浙江警察学院 2 505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1 508 浙大城市学院 1 510 温州理工学院 1 517 湖州学院 1 517 嘉兴南湖学院 1 三、2024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分数线篇幅有限,这里依旧只列举浙江公办本科院校2024年在省内本科招生的最低分数情况(含职业本科)。
2024年在浙江一段招生的本科院校最低分数范围在492分~666分之间,二段招生的本科院校最低分数范围在488分~491分之间。
其中低分段考生可以考虑报考的院校有浙江药科职业大学(488分)、浙江万里学院(490分)、杭州医学院(490分)、温州医科大学(492分)、浙江师范大学(495分)等。
高分段考生可以报考报考的院校有浙江大学医学院(666分)、浙江大学(664分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17分)、浙江理工大学(598分)等。
各校最低分数详情可见下表: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古代惨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
秦始皇嬴政建陵于此,也造就了二世而亡的悲剧。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建陵于此呢?从中国历史的传统风水之说看,骊山绝对是一块福荫之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做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是秦始皇嬴政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皇帝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
《水经注》载:“秦始皇嬴政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骊山之南的蓝田玉着称于世,现代地质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
从视死如视生的传统观念分析,秦始皇嬴政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此外,秦始皇嬴政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其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
按《水经注》的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嬴政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而《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
”根据勘察,秦始皇嬴政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
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
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嬴政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秦始皇嬴政会选中骊山为自己营造身后帝国了。
可以说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嬴政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
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