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了一统天下,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唐诗说的就是当年的功绩,也
【千问解读】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唐诗说的就是当年的功绩,也说明了当年的失败给蜀汉政权带来的损失。
这首诗中说的“遗恨失吞吴”,一个含义是对没有将东吴灭亡的遗憾,另一个含义则是对当年刘备不听取大家的意见,执意发动对东吴战争的错误。
那么,如果当年刘备听取了部下的反对意见,不发动对的战争,他是否就能够一统吗? 一、联吴抗魏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兵法云,上兵伐谋。
在当时,刘备准备发动对东吴的战争时,就遭到了黄权、的劝阻。
当时诸葛亮的哥哥在东吴为官,诸葛亮虽然为了避嫌不发表意见,可从战后诸葛亮对的感叹来看,诸葛亮对这场战争也是抱着反对意见的。
那么,从这些人反对的理由来看,主要是从名分、大义等方面来劝说。
曹魏篡汉,继承汉统,当然要先报君父之仇,后报兄弟之恨。
可是,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来说,他们还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伐吴得不偿失。
我们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三国之中,曹魏独强。
蜀汉和东吴虽然名为两国,可是这两国的土地、人口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曹魏。
更不要说曹魏拥有土地的开发程度,还有数量庞大的强大军队。
如果蜀汉和东吴各自单独和曹魏对抗,蜀汉只能凭借险峻的山险,东吴也只有长江天险可以自保。
如果这些屏障被曹魏突破,两国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说,对于蜀汉和东吴,唯一的出路就是双方联合,共抗曹魏。
在孙刘联盟存在的时候,刘备的势力得到了发展,到最后不但在汉中之战中打败了,还在襄樊之战中。
而东吴则在淮南一直压制着曹魏的势力,令曹魏顾此失彼。
这种形势如果继续下去,曹魏将陷入更深的困境。
可是东吴谋取眼前的利益,破坏了联盟,夺取荆州,从此双方,让曹魏渔翁得利。
可是,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曹魏一家独大,蜀汉、东吴弱小的形势依然没有改变。
即便是蜀汉或者东吴消灭吞并了对方,这种形势也是无法改变的。
而且两个弱国互相攻伐,两败俱伤,只会让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
,蜀汉、东吴灭亡,曹魏统一天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此,从战略上来说,蜀汉和东吴联合一致,共同对抗曹魏才是两国唯一正确的战略。
刘备的手下要求将作战方向指向关中,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
二、当时刘备面临的形势和他的选择。
不过,虽然我们都知道蜀汉和东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魏的正确性。
可是,当时刘备面对的战略形势却是东吴投降曹魏,共同对抗自己的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就成为刘备当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备必须从攻打曹魏和东吴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刘备攻打曹魏的话,他只能出兵关中。
在当时,蜀中的军队已经对出兵北伐做了一定的准备。
包括修建道路、桥梁和驿馆,将和的主力配置在北方。
如果要出兵北伐,刘备可以对兵力不做过多的调整,立刻就出动。
以刘备的能力,出兵关中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战果的。
刘备的基本部属大多都来自北方,他们在熟悉的战场作战,要比在水网密布的荆州强得多。
如果拿下雍凉,刘备就可以整合当地的资源。
尤其凉州是重要的产马地,能够建立起强大的部队,为刘备下一步争夺天下打好基础。
但是,北伐的不利情况也是明显的。
因为当时东吴投降了曹魏,刘备在北伐的时候,就不得不留下相当的兵力防备东吴。
这样,刘备原本不多的兵力就分散了,这会严重影响刘备的作战。
而且北伐的目标关中,由于长年战乱,已经是荒无人烟。
即便是占领,从经济价值上也远远不能和荆州相比。
再加上刘备还要照顾到部下的情绪,原来从北方带来的基本军队,对东吴恨之入骨,要为等人报仇。
而荆州的人员,自己的家乡被东吴占领,关心家中亲属的安危。
如果刘备发动北伐的话,他的政权和军队肯定会人心动荡,这对刘备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影响。
如果刘备攻打东吴的话,上面的不利影响就会消除了,可是新的不利影响又会产生。
这主要是荆州位于三方的交界处,在曹魏和东吴的联合对抗下,对刘备肯定是不利的。
即便是刘备打败了吴军夺取了荆州,他的军事实力也让他难以扩张战果。
而且,如果曹魏在他的侧背发动进攻,刘备到手的战果也很难保得住。
虽然攻打曹魏和攻打东吴都各有利弊,但是经过两方面的对比之后,刘备还是选择了攻打东吴。
刘备在将留在汉中镇守,诸葛亮留镇成都,赵云留镇江州,自己率领剩下的五万多军队,发动了对东吴的进攻。
三、刘备攻打东吴的正确与否。
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夷陵之战的结果,刘备在和率领的吴军对峙半年之后,被陆逊以火攻打败。
刘备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毁于一旦,大部分军队都损失了。
不过,东吴虽然获胜,自己也遭受了上万人的损失,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
坐收渔利的曹魏和蜀、吴两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最终,蜀吴两国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能力。
那么,刘备如果听取部下的建议,不攻打东吴行不行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不行的。
因为刘备要发动北伐的话,有东吴在背后牵制,对蜀汉的形势是很不利的。
刘备必须要拆散魏吴两国的联盟,才能放手北伐,而拆散魏吴联盟的最佳办法就是攻打东吴。
虽然向称臣,可那是为了防备自己在遭受刘备进攻的时候,遭到曹丕的夹击。
他们双方相互之间并不信任,。
刘备发动对孙权的进攻,就将孙权带入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
如果曹丕在他的背后发动进攻,实际上刘晔等人也这样向曹丕建议过,东吴将会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只有一方面向曹丕委曲求全,一方面尽快解决刘备的进攻。
正是这种情况,才使得东吴上下要求陆逊迅速与刘备决战。
陆逊能够和刘备对峙半年之久,实际上每天都,度日如年。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也向刘备提出议和,但是被刘备拒绝了。
如果刘备具有清晰的战略思想,他在这个时候和东吴讲和,率领军队撤回,是的。
这解决了他的战略难题,拆散了东吴和曹魏的联盟,东吴和曹魏也会立刻进入战争状态。
刘备将主力转用于北方,夺取雍凉,这样蜀汉的局势还有一线希望。
如果刘备的攻打东吴得到这个结果,那么刘备的决定是对的。
但是,刘备这样做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放弃荆州。
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看到,孙权向刘备求和的时候,丝毫没有提到归还荆州的事情。
占有荆州,这也是孙权的一个底线。
孙权为了营造自己的安全范围,位于上游的荆州对他十分重要,势在必得。
如果刘备能够放弃荆州,孙权就会和刘备议和,否则孙权不惜拼死一战。
刘备在战役初期进展顺利,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根本不愿意仅仅得到与东吴议和的结果。
刘备率领军队,想要夺回荆州,孙权只得迎战,双方发生了你死我活的决战。
至此,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定就完全错误了,带来的后果也是悲惨的。
所以说,刘备攻打东吴的选择对错与否,是看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如果是刘备以战逼和孙权,拆散魏吴联盟,为下一步北伐做准备,那么刘备是正确的。
如果是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为了灭亡东吴,刘备的选择就是错误的。
我们看历史,就知道刘备最后做出的是错误的选择。
结语: 在刘备出兵伐吴前,他的部下纷纷表示反对意见。
这些意见虽然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上确实错误的。
因为当时东吴对曹魏称臣,如果刘备将主力指向北方,会面临着当面曹魏的抵抗,侧背东吴的袭击。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的北伐是难以成功的。
只有消除了东吴的威胁,将魏吴联盟拆散,在蜀吴重新结盟的情况下,刘备的北伐才有可能取得战果。
刘备要拆散魏吴联盟,只有对东吴进行攻伐。
在面临蜀汉、曹魏可能的前后夹击的形势下,孙权会向刘备求和。
如果刘备有舍弃荆州,重新与东吴结盟的觉悟,那么东吴和蜀汉共同对抗曹魏的局面还是可以形成的。
这样,长江一线由东吴牵制曹魏,刘备出兵关中,《》里的部分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由于关羽和张飞的死亡,刘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再加上战役初期的胜利,让刘备冲昏了头脑。
这使得刘备拒绝了孙权提出的议和,想要和孙权。
最终,打了让双方两败俱伤的夷陵之战,使得双方统一天下的目标都化作了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末时期一寡妇为了一个和尚,亲手杀害了自己儿子
但是在清末时期有这么一个毒妇,竟然下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这件事还被编成戏曲传唱,以表达人们对此的厌恶、憎恨之情。
戏曲《杀子报》就是讲述了清末在江苏南通有个家庭,丈夫王子成,英年早逝。
家里剩下一儿一女。
妻子徐氏与僧人私通,被儿子撞见,两人恼羞成怒,合力将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杀害,分尸装进坛子里。
最后女儿王金定揭露母亲恶行,后来真相大白。
这段戏曲被广为流传,一段民间的故事被大家记住,是因为在古代自己的亲生母亲竟然对孩子下毒手也是极其被人们唾弃的,那到底徐氏是因为什么而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呢? 相传徐氏的丈夫因为过度劳累,身体被掏空,病入膏肓、无药可治而身亡。
徐氏迷信就请来的巫婆做法,巫婆说有鬼附身,需要长吃素和念三天三夜的金刚经方能退鬼。
徐氏听信巫婆请来了和尚纳云,纳云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和尚,由于自己长期被师傅拢在寺里,外出看见徐氏便和徐氏眉来眼去,其实纳云身材高大且生性好色。
地来到徐氏家中,看见徐氏成了寡妇,便毫无忌惮和徐氏私通起来。
徐氏有一儿一女,女儿当时12岁、儿子8岁。
有一天晚上纳云来到家长和徐氏私通。
正在熟睡中的儿子在睡梦中醒来看到了纳云,便问徐氏是不是父亲回来了,纳云和徐氏便恐吓儿子不要将他们两人之事说出去,否则就把他剁成肉泥,无奈当时王官保只有8岁,内心感到非常的害怕。
然而徐氏和纳云商议决定将他杀死,并分尸装进了坛子里。
这一切都被女儿看到眼里,第二天见王官保没来上学,私塾老师在回家路上看见他的姐姐便问了起来,姐姐十分害怕并将事情告诉了教书先生。
先生听了十分的恼火,便写了诉状把徐氏和纳云告上衙门。
县官使用计谋将徐氏和纳云抓获并且判了死刑。
徐氏和纳云纷纷被斩首,人们知道了他们的劣迹,都十分的痛恨他们。
后人把这件事编成戏曲引以为戒。
一直流传至今。
这件事也充分说明了自古以来虎毒不食子,亲生母亲杀害自己的孩子那真的是非常的令人气氛。
随机文章夏朝文化进步在哪?陆地霸主猛犸象灭绝之谜,真相竟然是骨质疏松(缺钙)美国惊爆3000年木乃伊怀孕,小报纸编出的眼球故事(谣言终结)鸑鷟是什么神兽,凤凰中最厉害的物种/《扶摇》背后的大boss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最外层温度达数千度/距地面1000公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全国
这份资料涵盖了多个学科,供大家参考!为了协助全国高二年级的学生们在新学期伊始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自主选拔在线精心汇编了一套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联考试题及答案。
这份综合性的资料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资料,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和复习资源。
推荐阅读:全国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全国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地区试卷考试类型试题及答案河南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广东广东省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3月月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二3月调研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多地区2025年九师联盟高二3月质量检测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2025年安徽A10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北2025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二年级3月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重庆市秋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4 年12 月高二大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河南陕西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河北金科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二年级12月份阶段联考试题答案新高考试题及答案-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12月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江西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二11月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11月期中试题答案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河南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上)高二期中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广东广东深圳盟校联盟高二上11月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辽宁2025大连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苏11月江苏省南通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浙江11月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浙江2024学年浙南名校联盟高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北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期中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西2025江西稳派上进高二11月联考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辽宁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高二期中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苏11月江苏南京高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苏11月江苏省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河南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新高考试题及答案辽宁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二9月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新高考试题及答案-天一大联考2025年高二开学考试题及答案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下学期天壹名校联盟高二入学联考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湖南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新高三入学摸底考试新高考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高中任何一场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推荐大家扫码进入:2025年高二学习交流群,获取更多优质试题、升学资讯、招生政策、升学规划~~~!扫码进群吧!如无法加群,可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微信号:15321584635)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