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八百里加急”有多快?放现在什么水平?

【千问解读】
如今我们了解八百里加急军令常常是出现在电视剧中,往往这已经是关乎一个国家或是大型战事的胜败了。
所以,将军下达八百里加急军令,手下亲信必须遵从,并且以极限速度策马飞驰,将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如今快递的速度算是很快了,只需要两天多的时间,自己在网络上选购的东西就可以送达家中。
但是如今专家却是解释八百里加急军令的速度远远超过快递,这不免让人难以相信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借助马匹,但就算是再怎么快的马,想必也无法长期的追赶车辆,那么,八百里加急军令是怎么追超快递的呢? 和寻常军令一样,这都是需要士兵骑马传递消息,可是路途遥远,一匹马是绝对不可能赶到最后的。
所以,每每八百里军令,一路上总是会有不少马因为受累而死去。
为了传递军令,马匹和人都得不到休息。
那么,马匹又是如何更换呢?这就要借助古时候的驿站了。
驿站往往被用来供应来往官员和行人歇息。
在战事紧急时,驿站就可以凸显其军事价值。
在古代中国,大概有足足上千的驿站。
从战场到京城一路上绝对不少驿站。
所以,一旦需要传递八百里加急军令时,全国驿站都要运作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更换马匹以及协助士兵。
所以,除了马匹和士兵之外,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些密布全国的驿站了。
我国驿站最早被设立在,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传递信息的平台的国家。
邮政算安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了。
在唐朝这个信息变得尤其重要的时代,驿站更是遍布全国,达到了一千多个。
在古代,服务于驿站的平民外加士兵足足有三万多人,全国有这么一群庞大的人在为传递信息而奋斗在前线,这和如今的快递比起来大概还要完善的多。
不过,驿站的服务人员可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这些驿站服务者被称为驿隶,这个名字单单是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光荣的词,事实上,从事于这项工作的职业者付出巨大的劳动,却没有得到人们的善待。
这些驿隶需要每日不停的工作,一旦有加急信件时,他们更要连夜加班,帮助传递信件。
如果有暴雨等恶劣天气,驿隶依旧不能停歇,而且不能让信件收到半点损伤,如果信件遭到了淋湿,驿隶甚至会被关进监狱。
所以,在法律的严惩之下,驿隶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传递信息,以此维持八百里加急信件的传递。
古代这类信件规定的速度大致是每天三百里,甚至根据紧急情况可以加到八百里。
这么比起来,现代快递的确是比不上。
毕竟,对于现代快递员来说,倘若快递耽搁时间了,顶多是扣钱或者是寻求客户谅解,但是对于古代驿隶们来说,一旦延期,甚至会是牢狱之灾,更不用说紧急的八百里加急军令了。
那么,在大家看来,古今递运如果都是全力赶路,谁会第一个到达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室龙旗:两宋十八帝的王朝兴衰图谱
宋室龙旗:两宋十八帝的王朝兴衰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