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一生如何做到步步高升的?

他的故事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却极为耐人寻味。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的哥哥什么都不是;再一看,他的另类、他的反常识
【千问解读】
他的故事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却极为耐人寻味。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的哥哥什么都不是;再一看,他的另类、他的反常识,是那么的无与伦比、登峰造极。
研读诸葛瑾,不仅可以刷新我们对历史的认识,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刷新我们的历史观、人生观。
26岁,诸葛瑾在逃避战乱时与家人走散,他与继母一起来到江东,遇到了的姐夫弘咨。
弘咨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
此时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 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让他做长史(秘书长),后让他做中司马(参谋长)。
孙权的姐夫弘咨在史书上留下的唯一印迹就是推荐了诸葛瑾,似乎他这一辈子就只推荐了诸葛瑾一人。
当时的诸葛瑾,是一个无背景、无财产、无工作经验的难民,不可能凭关系、凭贿赂,要说他凭才学吧,也没见他谈什么天下大势、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
可弘咨一见他就惊为天人,孙权一见他就把他当成宝贝,留在身边委以重任。
诸葛瑾的不同凡响之处才刚刚开始,他这一生处处都透着神奇。
从26岁参加工作到40岁不惑之年,诸葛瑾所任职的江东集团经历了、南征交州、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孙刘联姻等一系列大事,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连战连胜、、。
可在这十五年里,他竟然没出过一个载入史册的主意,没有领导过一次战斗,甚至连一次外交任务都没有。
可以说江东集团上上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唯有诸葛瑾连个显眼点儿的龙套都没跑过。
41岁,为了庆祝占领了蜀地,同时也是为了催促刘备赶紧把从东吴借去的荆州还回来,诸葛瑾终于亮相,出使成都。
谈判期间,他与阔别多年的弟弟诸葛亮只在公开场合谈公事,私下从不见面,兄弟二人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风格。
但要说这次谈判有什么成果,这个真没有。
地盘儿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要回来的,但是作为又占理又有实力的一方派出的代表却连一丁点儿好处都没找回来,怎么说都是有辱使命了吧。
可诸葛瑾回去以后竟然没有受到领导、同事的一句指责,这工作可真是好干啊。
45岁,跟随一起讨伐,夺回了荆州。
这次诸葛瑾好像真的只是跟着去,还是没有什么作为,但是这么大的功劳,来者有份儿,他就这么白捡了宣城侯的爵位。
(诸葛亮可是在刘备死后才被封为武乡侯。
)同时,为江东集团立下不世之奇功的吕蒙得到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的职务。
谁能想到吕蒙刚上任就去世,诸葛瑾就这么不费地接替了吕蒙的职务,坐享其成。
47岁,听说刘备要倾蜀国之力讨伐东吴,孙权想要求和。
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老刘啊,我们不就是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吗?你就非觉得跟我们是深仇大恨,不肯和我们讲和,真是小人之心啊。
我都替你琢磨过了,你听我的,不要听你身边那些将军的。
我问你啊,是关羽重要还是先帝重要?你是要荆州还是要天下?我们只不过杀了关羽,曹魏可是废了皇上啊!两家都和你有仇,你应该先跟谁报仇?您动脑子想想,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 试问这是劝和还是挑衅?理虽不粗,话也太粗了吧?假如刘备原本还有点儿犹豫,看完这封信也要立马杀过来了。
不禁怀疑诸葛瑾这些话是说给刘备劝和的还是说给孙权表忠心的。
当时有人跟孙权告状说,诸葛瑾这时候联系刘备是要卖国求荣。
孙权说诸葛瑾绝不会做对不起他的事,就像他绝不会做对不起诸葛瑾的事一样。
告状的人也是真傻,怪不得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也不想想诸葛瑾给刘备写信敢背着孙权吗?这样的一封信过去,诸葛瑾等于是自绝于蜀国了! 48岁,孙权称王。
诸葛瑾被提拔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刚升官就赶上伐吴,总体上来说这一仗算是吴国赢了,具体到诸葛瑾这儿却是打了个败仗,但他照样没有遭到任何处罚,没有受到一句批评。
52岁,诸葛瑾和孙权分兵两路攻打魏国重镇襄阳,两路都战败。
这次诸葛瑾没有受到处罚倒也正常,可他居然还升官了,从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比生前在蜀国的车骑将军职位还高,人比人得死啊。
55岁,孙权称帝,诸葛瑾被封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需要注意的是,天下十三州中的豫州并不在吴国手里,那是魏国的地盘,与吴国接壤。
孙权给诸葛瑾这个职务的潜台词是:老哥,好好干,打下这块地盘都给你! 62岁,孙权再次北征,派和诸葛瑾攻打襄阳。
陆逊派他的一个叫做韩扁的亲戚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被魏军抓获。
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皇上亲自带领的人马都回去了,就剩下咱们了,敌人抓了韩扁,我们的虚实敌人都知道了。
而且现在河水也快干了,趁着船还没搁浅,咱们赶紧撤吧!”陆逊没理诸葛瑾,只是催促手下去种蔬菜,自己就和众将领下棋、玩游戏。
诸葛瑾知道后说:“陆逊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诸葛瑾亲自来见陆逊,陆逊告诉他:“敌人知道皇上已经回去了,肯定专心对付咱们。
现在敌人知道了虚实,我们更要镇定自若,稳住部队,然后再巧施计谋,退出此地。
如果今天就让敌人看出来我们要走,敌人就知道我们害怕了,肯定来追杀,那我们才真叫危险了”。
最后,由诸葛瑾在船队里坐镇(这个坐镇我可以理解为老老实实坐着吗),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
敌人震慑于陆逊的威名,立即退回城中。
诸葛瑾便引船而出(他要做的就是下一道开船的命令),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
敌人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全军安然退出。
这就是62岁的诸葛瑾的表现,出了事儿他表现得很惊慌,有了主心骨他就负责安坐,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听人劝、吃饱饭,让干什么干什么。
对比两年前去世的弟弟诸葛亮,不知道诸葛瑾是否感到汗颜呢? 67岁,孙权兵分四路伐魏,诸葛瑾和长子各率领其中的一路。
魏国派出,将四路吴军全部击败。
这一年,诸葛瑾去世,临终嘱咐办丧事不要多花钱。
他的一 生就这么结束了。
结束了?当然没有。
无为而无不为 诸葛瑾参加工作四十二年,要么不做事,要么不成事,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平凡的业绩:他是汉末三国失败次数最多的记录保持者。
可同样是作为臣子,他从领导那里得到的信任却比他那个天纵英才、鞠躬尽瘁的弟弟还要多!这说明孙权很有爱吗?恰恰相反,孙权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他的哥哥替他打下了江山,他称帝之后却只追封孙策为王,连个名誉性的之名都不舍得给。
他拿自己的妹妹作为政治筹码,造成妹妹一生的不幸,也从未见他对妹妹有所补偿。
对待自己的儿子们,他废了太子、赐死了鲁王孙霸。
对东吴四大功臣——、、吕蒙、陆逊,孙权也没有重用他们的后人,却对诸葛瑾悉心关照、对诸葛恪疼爱有加,临终前更是全权委任诸葛恪做顾命大臣。
可以说,孙权这辈子对诸葛瑾的好,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人的总和!世上没有的爱,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直说,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
如果孙权有一点点不爱听的苗头,他就放弃正在讨论的话题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吴郡太守朱治,在孙权除了是孙策的弟弟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推荐他出来做官。
孙权平时对他很敬重,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好开口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憋屈。
诸葛瑾揣摩到了领导的心思,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他就写了个剧本,内容是孙权怎么训斥朱治,朱治被训斥得心服口服。
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心里的疙瘩都让你给解开了啊。
的弟子颜回能协调好别人的关系,让大家更亲近,你就和颜回一样了不起呀。
” 孙权手下的校尉殷模惹孙权不痛快了,孙权打算整死他。
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的大臣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一声不吭。
孙权问他怎么不说话,诸葛瑾说:“我和殷模一样是逃难来到江东,都是要啥没啥的穷光蛋,全靠陛下您的恩情才有了今天。
我们不能互相监督、互相敦促,以报答您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犯下罪过。
我认罪还来不及啊,实在不敢说什么。
”孙权听后很伤感,说:“我特地看在您的面子上赦免他。
” 随机文章隋朝是怎么灭亡的?唐玄宗简介尴尬!乾隆惨遭改名「弘历鲑鱼」 后裔气炸:你全家都鲑鱼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隋唐英雄窦建德资料简介 窦建德如何兵败唐太宗李世民
窦建德随着军队的壮大,最后称帝,建立夏国。
举兵讨伐窦建德,窦建德兵败被俘。
那么,窦建德究竟是怎么当上的?又是为何在战斗中输给了李世民?窦建德又是怎么死的? 窦建德的家庭背景: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
其年青时就因守信仗义,深为乡里所敬重。
其父死,乡里千余人送葬,可见其人缘之好。
隋炀帝伐高丽,大肆募兵,窦建德为二百人长。
不久,见天下乱起,他率数百人亡入高鸡泊中聚结,以此自保。
当时群盗往来横行,杀人烧屋,惟独因窦建德信义大名天下有闻,他的家宅一直没人骚扰。
隋朝郡县地方官推断窦建德肯定与群盗有关系,就不分青红皂白杀光了他一家老小。
至此,窦建德公开反叛隋朝,兵马至万人,同时,他能倾身接物,善待士卒,人人为其尽死力报之。
窦建德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大业十二年,窦建德大破隋朝涿郡通守郭徇大军万余人,追斩郭徇,由此声名大震。
不久,隋朝太仆卿杨义臣征讨诸路义军,连战连胜,惟独窦建德一军独全。
隋乱初起,各路起义人马捕获隋朝官员及读书人,大都虐杀掉,惟独窦建德善待降官和士人,加以恩礼,由此附近郡县渐渐降附,军容盛大,达十多万兵。
大业十三年,窦建德又大破隋朝大将薛世雄三万大军。
随后,窦建德统领大军进攻河间,郡丞王琮率军民死守。
相持之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掉的消息传来。
王琮在城内发丧,窦建德也遣使吊祭,王琮至此请降。
由于攻城时死伤甚众,窦建德众将都进言要用大油锅烹死隋朝守将王琮。
窦建德说:“王琮真是义士啊,留着他正是鼓励忠孝之人。
从前在高鸡泊为小盗,还可随意杀人,现在我们是要安百姓以定天下,怎能杀害忠良呢!”同时,他下令:“如果有人因攻城时属下亲戚死伤而想谋害王琮,罪及三族!”消息传出,隋朝郡令纷纷投城。
李渊称帝后的第二年,窦建德也在魏县称帝,国号大夏。
为了威行天下,名正言顺,窦建德首先攻弑隋炀帝的乱臣贼子宇文化及兄弟,相战数次,“大破之”,擒斩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及十几个弑帝元凶。
他还亲身拜谒隋炀帝萧皇后,称臣跪拜,以明隋朝正朔。
当时隋朝义城公主和亲远嫁突厥,闻讯派人迎接皇后萧氏,窦建德派千余骑护送,并报示以宇文化及等人的首级。
观窦建德事迹,是真正的“革命起义将领”所为。
虽然以唐朝为正朔的封建史家皆以窦建德为“贼”,但对他的称赞叹扬之辞,通篇连牍。
“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
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
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
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
得隋文武官及骁果尚且一万,亦放散,听其所去。
又以隋黄门侍郎裴矩为尚书左仆射,兵部侍郎崔群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自余随才拜授,委以政事,其有欲往关中及东都者亦恣听之,仍给其衣粮,以兵援之,送出其境。
” 窦建德是如何打仗输给李世民的? 隋末乱起,英雄辈出,皆各据州郡。
当时,还没有显示出李唐能最终一统天下。
窦建德率大军进攻相州,又攻克黎阳,一举俘虏李勇王朝的淮安王李神通、皇妹同安长公主以及日后赫赫威名的大将李世勣。
过后,李世勣弃父逃跑,窦建德非常仁义大度,说“李勣本是唐臣,不忘其主,此忠臣也,其父何罪!”竟能把李勣父亲李盖放还。
不久,又把好酒好肉安置于大宅子的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归送唐朝。
稍后,窦建德开始变得糊涂,先是听信谗言杀掉能征善战的大将王伏宝,又杀忠谏的文臣宋正本,“由此,政教益衰”。
秦王李世民攻打,在其文臣刘斌劝说下,窦建德害怕王世充被灭后有“唇之齿寒”之忧,想保持“天下三分”之势,派大军前往洛阳,想救援王世充。
此前,窦建德还刚刚平灭了拥有数万精兵的割据者孟海公,挟此军威,浩荡而来。
强中自有强中手。
一遇秦王李世民,窦建德“数战不利”,想解兵退走。
文臣凌敬劝他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收河东之地,一则开拓疆士,二则入无军守之境,三则唐兵闻讯必从洛阳撤兵,可解王世充之围。
困急又狡诈的王世充生怕窦建德一走自己就玩完,派人带着大批金宝暗中遍赂窦建德手下武将,由此,众将都劝他进攻包围洛阳的唐军,并说可以一举攻灭李世民。
窦建德的曹皇后也劝他进取河东,不要和唐兵正面争锋。
窦建德不听,并说:“郑国悬命朝暮,以待吾来。
岂可见难而退,示天下以不信也!”于是大集军伍进逼武牢。
也真正天命该绝,汜水一战,秦王李世民亲自披甲执兵,与窦建德大战,最终大英雄兵败山倒,在牛渚口中枪被擒,送斩长安,时年四十九。
窦建德自称兵到灭亡,共六年。
对此,封建史臣也不得不叹息:天命有归,人谋不及。
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之后,将王世充、窦建德献于李渊,窦建德被处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隋唐英雄侯君集简介 历史上侯君集是如何死的
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了的幕府之中。
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和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
侯君集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
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
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李靖征讨吐谷浑国。
以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部队到达鄯州,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
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军队已快到目的地。
而吐谷浑部队不去守住险要之地,实在是老天相助。
如果用精干的部队乘其不备,则有大胜可能。
等敌人逃到山谷里,攻克起来就难了。
” 李靖同意他的计策。
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
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
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
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侯君集平定高昌国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
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
侯君集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 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
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
连一向待人谦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惯他,认为他不是善类,早晚必为反贼。
侯君集如此狂傲,当然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高昌国是个与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国家,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
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
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
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
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直奔高昌而去。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到这个消息,笑道:“唐国离我国七千里地。
荒漠,盐碱地有二千里。
既无水草,而且冬天风吹裂肌肤,夏天风吹如火烧。
行族商人一百人不能有一人到达。
岂能大军攻到这里?即使能够到达,在城外一两十天就会因吃完粮食而溃败。
我将趁机俘虏他们。
” 侯君集刚渡过荒漠,到达高昌地界。
就听到麴文泰死去,其麴智盛刚继位。
而且高昌正在办丧事,无心作战。
侯部下请求快速奇袭。
侯说:“不可以,唐天子因高昌国君傲慢,让我执行上天的惩罚。
现在赶上人家办丧事,在坟墓上奇家,不是问罪的好方式。
”于是击鼓前行,等高昌国作好守城的准备,才砍树填塞护城河,牵引撞车,摧毁城墙。
于是攻破外城,俘七千人。
进围都城。
麴文泰外无援兵,于是投降,高昌平定。
侯君集刻石表功,才返回。
侯君集支持太子谋反 但因此役侯君集部队进攻中抢掠财物、妇女。
纪律很坏,在朝廷中引起非议。
有人攻击侯君集,但李世民念他的功劳,按下不理。
侯君集自恃有战功。
因一点小过被人非议,甚至被纪律部门审查,心中不平。
这时太子李承乾有过错,害怕被废。
知道侯心有怨恨,因此找人招侯来出主意。
问稳住太子位置的方略。
侯暗示愿助李承乾一臂一力。
又说:“魏王正得势,皇上如果有诏见,不要去。
”李承乾都听从了。
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然而侯君集害怕有人告密,心中不安。
李承乾谋反的事终于泄露,牵连侯君集下狱,很快牵出了勋臣侯君集。
面对人证、物证,唐太宗确定侯君集参与了李承乾的阴谋。
唐太宗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群臣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应该用国法处置他”。
唐太宗无法否决众臣的意见,只能与侯君集最后诀别,此时,大唐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泣不成声,血雨腥风中走出的生死战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李世民亲自审问侯,说:“我不愿刀笔吏欺辰公侯。
”侯君集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世民对群臣说:“侯君集于国家有功劳,我不忍心处置他。
为他向大家讨一条命,王公大臣们允许这样吗?”大臣们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请将他按法律处罚。
” 李世民于是说:“与侯公诀别了,从今后,只有看到侯公的遗像了。
”因而流泪。
于是斩杀了侯,将其家属没入官府。
侯临上刑场,面色不变,对监斩官说:“我要造反?只是运气不好,蹉跎成这样罢了。
然而我曾为将,攻下两个国家。
你可告诉陛下,留一个儿子给我祭祀。
”李世民听了,将他妻子及一个儿子流放五岭之外。
一代将星陨落了,结束了他的荣辱一生,也许是他成功得太快?也许是他过于执着?他的不甘,让人动容,而李世民的眼泪,则让人心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