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亲兵,顾成一生经历了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手下的亲兵,顾成一生经历了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建文元年七月,爆发,派长兴侯率领30万大军平叛。

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大败,一位70

【千问解读】

手下的亲兵,顾成一生经历了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建文元年七月,爆发,派长兴侯率领30万大军平叛。

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大败,一位70岁的左军都督成了燕军的。

当这位老将被押送到的大帐时,朱棣大喜,亲自为他松绑,说道:“岂非皇考之灵以尔授我乎?” 意思是,这难道不是先帝在天之灵,把老将军赐给我的吗? 这位老将,名叫顾成,乃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老卒,同时,他还是的爱将。

朱棣得到顾成后,丝毫不怀疑顾成会再次倒戈,而是派人将顾成送到北平,协助燕王妃(徐达长女)和世子守城。

顾成见到徐氏后,,从此发誓效忠朱棣。

朱棣登基后,顾成因功被封为镇远侯。

顾成为明朝常年镇守贵州,威震南中。

他85岁病逝,被追封为夏国公,为明朝对西南的统治作出极为重要贡献。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这位历经朱元璋开国、又参与朱棣靖难的明朝宿将顾成,希望通过史料的记载,为大家还原明朝第一代镇远侯及其家族的峥嵘史。

一、太祖任亲兵,徐达擢勇将 朱元璋起兵濠梁,他麾下的开国武将大多出自淮西,而顾成则是明朝鲜有的湖南籍开国将领。

《·卷一百四十四》记载: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

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

顾成,字景韶,祖籍湘潭。

顾成出生于至顺元年(1330年),比徐达年长两岁。

顾成的爷爷是一名船夫,由于经常在江淮之间行船,所以在扬州安家,顾成便出生于扬州。

顾成少年英勇,《明史》说他“少魁岸,膂力绝人”,他不仅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而且还在身上刺有纹身,尤其擅长使用。

当时,有十多个强盗抢劫他家的船只,他一人持槊将盗贼全部击败,同行的其他船夫从此对顾成尊敬有加,行船时都喜欢尾随其后。

元朝末年,各地爆发起义,扬州是的地盘,张士诚听闻顾成是条汉子,曾派人邀他入伙,顾成认为张士诚胸无大志,一直没有答应。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带领徐达、、邓愈等人渡江,顾成前来投奔,朱元璋见顾成十分勇猛,便任命他为帐前亲兵。

《明史·顾成传》云: 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

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顾成不仅负责保护朱元璋,还负责帮朱元璋撑伞盖。

有一次,朱元璋坐的船只搁浅在沙滩上,顾成竟然用身体直接把船背走了,让朱元璋惊叹不已。

翌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立即派徐达等人攻打镇江,顾成随行。

不幸的是,顾成和十多名士卒被元军活捉。

结果,其他士卒全部被杀,只有顾成用蛮力挣断绳索,杀掉两名看守,逃了回来。

顾成逃回军中后对徐达说:“镇江城内防守空虚,守将庸碌,现在正是攻打的好时候。

”徐达大喜,果然带兵夺下了镇江,此战之后,顾成得到徐达的信任,被封为百户。

此后,顾成随徐达连克常州、江阴等地,再次被徐达擢升为千户。

至正二十年,杀掉上司徐寿辉后,沿江而下,打算灭掉立足未稳的朱元璋。

朱元璋用康茂才诈降之计,引陈友谅到河道狭窄的龙湾,设伏打败了陈友谅。

待陈友谅败走,顾成率军一路追击,截获陈友谅三艘战舰,归来后,朱元璋大喜,赐顾成百金。

在朱元璋登基之前,顾成几乎跟随徐达参与了灭汉、灭吴等重要战役,明朝建立后,顾成因“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被晋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纵观顾成的前半生,他在史书中出场较早,曾给朱元璋做过亲兵,受徐达赏识。

顾成凭借自己的勇猛,虽崭露头角,但他却属于。

事实上。

顾成真正“飞黄腾达”的时机,还在后面。

二、父子守贵州,随军讨 明朝虽然建立了,但对于顾成来说,他的征战生涯并没有结束。

洪武元年,顾成跟随徐达北伐,担任徐达的参军。

到了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伐蜀(攻打明夏政权),顾成的表现十分抢眼。

《明史·顾成传》云: 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

顾成擒获20多位敌军将校,归来后,顾成被任命为成都后卫主帅。

洪武八年,贵州当地的酋长多次发动叛乱,明朝有意派遣一位将领镇守贵州,经徐达和傅友德的推荐,顾成被派往贵州。

从此,顾成成为军事主将,和贵州这个地方结缘。

明朝洪武八年,顾成初到贵州,便遇到叛乱,史载: 时群蛮叛服不常,(顾)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顾成连年用兵,终于将当地的叛贼全部平定。

在顾成的压制下,贵州百于迎来了近十年的太平生活。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带领征讨云南,出发前,傅友德特地请旨,希望从贵州把顾成调来担任先锋,朱元璋欣然应允。

结果,顾成一马当先,帮傅友德首战取下普定,《明史》云: 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意思是,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数万人,顾成出城迎战,他一人杀掉近百人,击退了敌军。

都说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是常遇春,常遇春病逝后,傅友德当为军锋。

可如今,顾成在傅友德帐下可谓是“军锋中的军锋”。

此战归来后,朱元璋赏赐顾成“龙衣金带”,并赐他世袭指挥使,让他继续镇守贵州。

洪武二十九年,贵州水西酋长发生叛乱,朱元璋任命顾成为征南将军,他亲自率军冲入敌营,斩杀敌军酋长,威震四方。

《明史》记载: (顾)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

恩信大布,蛮人帖服。

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三十年,顾成在贵州共平叛近百次,无疑成了西南柱石,他的长子顾统也成长为了指挥使。

洪武三十年底,开国将领,朱元璋下旨将顾成召回京师,归耿炳文节制。

次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因朱允炆急于削藩,最终逼反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允炆派耿炳文带兵平燕,顾成担任左军都督,和耿炳文一起北上。

不料,在真定之战中,南军惨败,顾成在掩护耿炳文撤退的过程中,被燕军大将朱能和谭渊所俘。

顾成是战场上的硬汉,他被俘后,一言不发,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死亡。

不过,后来的结果证明,顾成没有被杀,被杀的,是他的家人。

三、旧将降朱棣,家人遭屠戮 最初,顾成坚决不降。

朱棣听闻被俘的人名叫顾成,,连忙让人将顾成请入大帐,他亲自给顾成松绑,根据《顾成神道碑铭》记载: 靖难之师起北方,公受命往御,至真定,靖难之师缚公以献,文皇识公先朝旧人,解其絷与之语曰:“岂非皇考之灵以尔授我乎!”因语以不得已兴师之故,言已泣下,公亦泣,遂遣人护送北京,令辅仁宗居守。

意思是,朱棣给顾成松绑后,对顾成说:“这难道是先帝在天之灵将您送给我的吗?”然后,朱棣含泪向顾成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才起兵,顾成听完,。

朱棣命人将顾成送往北平,让他协助世子朱高炽和燕王妃徐氏共同守城。

需要说明的是,顾成是徐达的爱将,而朱棣之妻徐氏正是徐达的长女,两人的渊源极深,顾成到达北平后,徐氏对顾成非常尊敬,在顾成面前以晚辈自居,顾成深受感动,从此诚心辅佐朱高炽。

《明史》云: 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意思是,后来围困北平,顾成帮朱高炽防御调度,朱高炽很多意见都听命于顾成。

顾成和朱棣,一个是徐达的爱将,一个是徐达的女婿。

必须承认的是,顾成之所以会这么快投降朱棣,最主要还是因为徐达的缘故。

当年顾成已经70岁,他投降朱棣后,他的家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为朱允炆听闻顾成投降,一怒之下,杀掉了顾成的长子顾统和家中大小16口人,其中包含顾成的5个儿子(顾成有7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两位,其他的均被朱允炆所杀)。

万幸的是,顾成的长孙在家丁的掩护下逃了出来,算是保留了顾成的血脉,他后来改名为顾兴祖,袭承了顾成的爵位,下文还会提到。

所以说,战场上所有的选择,都是艰难的,顾成的倒戈,对朱棣帮助很大,但对他的家族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不过,事实证明,顾成还是“赌”对了,因为靖难之役最终的胜利者是朱棣。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城,正式入驻南京,靖难之役结束。

朱棣登基后,大封功臣,顾成被封为镇远侯,赐免死铁券。

在13位靖难侯爵中,顾成排名第三,仅位列张武和郑亨之后。

从元朝至正十五年顾成投奔朱元璋,到明朝建文四年被封侯,顾成跨越了43年的时间。

然而,对于顾成来说,他这个侯爵却异常沉重,毕竟,爵位的背后有16位家人的鲜血。

顾成被封侯后,不愿接受朱棣赐给他的金银和宅邸,他上书给朱棣,希望能够继续前往贵州。

朱棣怜惜他年迈,几度挽留,顾成执意不肯,近乎哀求。

最终朱棣决定成全顾成,放他再度镇守贵州。

顾成离开南京的时间是永乐元年,他带着自己的,重新进入了明朝疆域的西南。

他的背影,有些落寞,但脚步仍然矫健,因为他接下来的人生,将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耄耋镇贵州,忠义传9代 在顾成再次来到贵州之前,由于明朝进行了4年的靖难之役,贵州各地的叛军再次崛起,等他们听说顾成又要来贵州后,叛军们立刻感觉大事不好。

史载: 欢趋出拜,叛者皆归,境内靖宁。

意思是,有的叛军赶紧出门迎接顾成,那些发动叛乱的酋长赶紧归附,贵州境内瞬间安宁。

在明朝初年,云贵地区虽然是大明国土,但内部大小土司酋长多达数万,在这些土司的管辖范围内,他们可以任意占有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这就导致皇权无法通达。

同时,土司之间相互兼并、背叛朝廷的事情屡有发生,百姓也因此。

有明一朝,有两个家族对云贵地区的贡献颇大,第一个是永世镇守云南的西平侯(黔国公)沐氏家族,另一个就是在明朝初年,镇守贵州长达40余年的镇远侯家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之所以能够将云贵长期纳为其统治范围,沐、顾两家功不可没。

笔者此前曾写过明朝的沐英,也写过的鄂尔泰,在明朝和清朝前期,云贵地区都是在朝廷的勋贵强制压制下才得以稳定。

直到清朝年间,鄂尔泰在云贵推行“”,才彻底有所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沐家和顾家对明朝稳固西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只不过,由于沐家太过出名,后世读者大多知道云南沐府,而不知道贵州顾侯。

顾成在西南的贡献虽不能和沐氏一族划等号,但也不可替代。

永乐六年,朱棣召顾成进京,重提让顾成留在京城辅佐朱高炽,但顾成却说:“太子仁厚英明,朝中、等人都是能臣,有他们的辅佐,我在京城也只能是个摆设,不如放我去镇守贵州吧,那里的百姓更需要我。

” 朱高炽和顾成当年在北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顾成离开京城时,朱高炽前来送行。

当时,汉王朱高煦觊觎太子之位,顾成对朱高炽说: “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

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 意思是,殿下只要孝敬父母,体恤百姓,遇到大事处处禀报陛下就行,不必在意那些小人。

永乐六年,顾成回到贵州,此后的5年内,贵州又发生三次大规模叛乱,顾成带着孙子顾兴祖,先后率兵将叛乱平定。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朱棣评价顾成的一段话: “穷兵黩武,以事远方,罢敝中国,朕无取焉。

顾成老成,能持重安边,非喜功好事之流,以是特嘉奖之。

” 朱棣的意思是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征讨远方,我不想效仿他。

我有顾成这样的老臣,一样能够稳定边疆。

想当初,朱棣亲自为他松绑,感叹顾成是先帝赐给自己的良将。

而今,顾成通过自己的老迈之躯,帮明朝稳固了一个省。

顾成的存在,是朱棣之幸,更是大明之幸。

永乐十二年,顾成在训练士卒时突发疾病,随后病逝,享年85岁,朱棣听闻后,为顾成辍朝,追赠他为夏国公,“武毅”,并让他的孙子顾兴祖袭承镇远侯爵位。

顾成曾辅佐朱元璋开国,又助朱棣靖难,明朝初年的峥嵘历史他一一见证,他被封侯后,抛开京城的优越环境,毅然带兵永镇蛮荒之地,85岁的顾成,抚养幼孙长大成人,帮大明镇守贵州,他是一个复杂的大家长,但又是一个纯粹的老臣。

顾成死后,镇远侯又传了九代,虽然顾家没有世代镇守贵州,但在明朝此后的岁月里,凡是贵州出现叛乱,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让历代镇远侯带兵。

第六代镇远侯顾寰历经嘉靖、隆庆、三朝,不仅两次到贵州平叛,还出镇两广、征讨安南、到淮安抗击。

顾寰79岁去世,获赠“太保”,他将镇远侯一脉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明朝十七年,北京陷落,第九代镇远侯顾肇迹在明知崇祯已死的情况下,仍带领将士冲击的大军,最终被敌军所杀,身首异处,血染征袍。

从辅佐朱元璋开国,到为崇祯殉死,明朝镇远侯顾家,对大明朝称得上善始善终。

在笔者心目中,初代镇远侯顾成绝对是一位值得后世一读的老将,在他身后的八代镇远侯世代忠于明朝,这种忠贞,也值得。

笔者不提倡封建文化,但是抛开封建文化中糟粕的一部分,镇远侯顾家对明朝的效忠,不正是全国各族儿女保家的精神写照吗? 说:“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往事越千年,明朝镇远侯府已经不在了,但精神仍需延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临走前农妇问怀上咋弄?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一东西

一直是小编特别佩服的一个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亲的王朝,可以说明朝没有哪一位是软骨头。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强盛硬气的国家开国皇帝的一个小趣事吧。

历史上的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很厉害的存在,他在位期间勤勤恳恳,建立绝对的专制制度,还有严厉的贪污整治,同时中华文化也迎来了大黑暗时代,,八股文的出现也使得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中脱轨。

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们今天却来讲他的小事,也不禁让人好奇起来。

自古君王多风流,就算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今天要讲的事件是在朱元璋不甘平庸参加起义军后,慢慢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有了自己的规模,打仗失败是常有的事,一次他打仗失败后为了躲避敌军的追捕,朱元璋在农妇家躲避过夜,经过短暂的交往产生好感,而且这为农妇也是十分漂亮的,两人便在一起了。

第二天朱元璋临走前,农妇问怀上咋弄?朱元璋留下一东西。

到底是什么呢? 当时朱元璋身上没有贵重的物品,也没想抵赖,便把桌上的梳子掰成了两半,给了农妇,如果有孩子拿着另一半梳子来找我便是,朱元璋方才离开。

果然没多久农妇便怀上了,当时封建社会人们对女人的指指点点更是不计其数了,日子也是很心酸。

在孩子生下没多久便去找朱元璋,而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开创明朝,作为皇帝为了自己的名声,朱元璋便派人去照顾他们,等孩子大了点就封了王。

这个儿子便是朱桂,因为朱元璋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个儿子从小便是跟小混混一起,便是个无赖的性格了。

据说当时朱元璋认这个儿子的时候也是十分纠结的,当时初建国肯定要立好自己的形象,所以也没接他们入宫,在京城好生安置,也算对得起他们母子。

不得不说朱元璋半把梳子的儿子的命是真的好,一辈子的,到中年有自己的封地继续作威作福,小编真的是佩服朱桂的命生的是真好,一生没受过罪,在政治斗争中莫名其妙成为了胜利者。

对于古代帝王你有什么看法吗?朱元璋半把梳子的儿子,没有谋计没有争夺,一辈子也不是什么好人却是难得在古代活的自在。

人的一辈子为死而生,倒不如不思不想来的安稳。

当然也少不了朱元璋对他所有儿子的期盼,他只是培养太子,其他儿子他想他们都平安一世吧 随机文章隋朝简介刘备野心有多大?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竟暗藏天机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蛟龙号到底在隐瞒什么,深海底发现未知生物/疑似巨型真龙无管虹吸的应用,无管虹吸原理(不借助机器产生虹吸现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王崇古的一次壮举,解决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能解决的问题

和平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东西,因为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安居乐意,享受生活。

时期,北方的边境一直都很不和平,因为是把蒙古人打跑建立的大明,所以蒙古人经常的来光顾明朝的边境。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锐尽失,很多的文臣武将战死,整个明朝的人才出现了一个断层,要不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明朝将重蹈的覆辙。

古代的武将是被很多人所看不起的,那些朝中的文臣们认为武将都是莽夫,在和平时期没有丝毫的作用。

其实笔者一直对这种观念嗤之以鼻,就拿明朝来说。

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哪次战争不是武将们一刀一枪的打下来的,哪个敌人不是被武将们灭掉的。

到了朝代开创之后,读书人只要用功读书,就能够获得官职,然后反过来去嘲讽武将,如果没有这些武将们,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读书,去考取功名。

不过凡事总有特例,有些人是文臣们不敢轻视的。

明朝有这样的一位读书人,他没有生活在开国时期,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和平的时期,他在家人的教导下刻苦的学习,就是希望将来能够报效国家。

嘉靖二十年,此人金榜题名,成为了一名进士,他就是王崇古。

嘉靖年间最大的隐患除了北方的蒙古人骚扰之外就属南边的倭寇了,王崇古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他的心中一直向往的是疆场,而不是办公室。

这个机会不久来到了王崇古的头上,东南战事吃紧,王崇古被调往南方,成为了身边的一名副将。

俞大猷和是齐名的两位猛将,而且俞大猷不仅知道兵法,还是一位曾经单挑过的猛人,在俞大猷的身边,王崇古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东南倭寇之患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平定。

戚继光被调往北方镇守京城的门户,俞大猷继续在南方混饭吃。

王崇古也因为立下战功担任陕西按察使,后来升为右佥都御史,前往宁夏巡查。

相比于俞大猷莫名其妙的为官生涯,王崇古是一帆风顺的,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能够立下点功劳,慢慢的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毕竟人才嘛,到哪里都受到待见。

而且王崇古和的关系非常的好,当高拱担任了之后,王崇古的辉煌生涯也来到了,他被调往宣大任职总督,职位仅次于。

王崇古当上总督之后,碰见了自己的老熟人蓟州总兵戚继光,不过转悠了一圈后的王崇古已经是戚继光的上司,当时王崇古的另外一名下属是辽东总兵。

王崇古光荣的上任了,接下来的发生的一次意外将让他名垂史册。

当时蒙古人中最强大的当属,鞑靼的首领俺答曾经围着京城抢了一圈,还安然的回去了。

后来俺答的一位把汉那吉看上了一位女子,被俺答给抢了过去。

把汉那吉的父亲去世的早,所以把汉那吉的奶奶对把汉那吉非常的疼爱,把汉那吉看到自己准备娶回家的女子被俺答抢了,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他不是去哪个朋友家,而是来到了王崇古这里。

王崇古在早晨刚刚睡醒的时候,手下人就来汇报说俺答的孙子来了。

王崇古十分的意外,因为和俺答是敌人,他的孙子来干嘛。

把汉那吉就这样赖在了王崇古这里,王崇古好吃好喝招待着他。

当俺答在外边征战的时候听说自己的孙子落到了明军手中,直接带领着十几万大军就杀来了,可王崇古避而不战。

最后明朝和俺答来了一次交换,这时候把汉那吉的气也消了,王崇古就用把汉那吉换回了一名叛徒,这名叛徒背叛了明朝十几年的时间,他精通明朝的防御,所以经常带着俺答来找事。

俺答对于用一名叛徒就能把自己的孙子换回来是很满意的,如果事情就这样完了,那王崇古也仅此而已,可以接下来王崇古却上书主张和蒙古人进行贸易往来。

要知道当年朱元璋打跑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之后,双方就一直相互征战,为了对付他们还把京城迁到了北方。

王崇古的上书自然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反对,但是王崇古接着上书,他的建议被高拱和等人同意了,可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说服朝中的大臣们。

最终高拱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和蒙古人贸易。

参加投票的有44人,然后赞同的是22人,反对的还是22人,最后大家让来拿主意。

结果皇帝直接说道,交给内阁办就是了,当时内阁首辅是高拱,所以这件事情最终还是高拱说了算。

王崇古自然不会知道这些具体的细节,但他是这件事情的主导者。

俺答一听明朝准备和他们进行贸易,当即就同意了。

其实俺答也是被迫的,因为明朝这时候的守边将领太强大,他根本讨不了好处,王崇古在恰当的时机内提出贸易的要求,自然符合双方的需求。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以上就是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贡”。

根据明史记载:“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当时北方也只有东北一块还在闹腾,可是那里有一位李成梁,他手上有一支叫做辽东铁骑,这支队伍比蒙古人还猛,最后打来打去的,蒙古人都跑到王崇古这里贸易来了。

王崇古在总督的职位上刚好遇到了一次意外,而他又借助这次意外开创了二百年的和平,这种贡献是得到历史认可的。

随机文章未来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人飞行器,我国四旋翼载人飞行器成果喜人长剑10巡航导弹威力,杀伤范围2公里能瞬间摧毁万吨级舰艇二战钢铁火神之喷火坦克,苏联红军火烤日本关东军(威慑杀敌利器)银河系有多少太阳,科学预测有数亿星系类似太阳系/恒星的15%奇琴伊察金字塔,为羽蛇神而建的祭坛/14世纪神秘被弃至今无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亲兵,顾成一生经历了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