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潜规则”:重臣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简介: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

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

【千问解读】

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

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

两江总督收入丰厚,曾国藩一家却生活简朴 十年(1860)四月,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两江包括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总督主掌军政民政,统辖三个省的一切文武官员。

而就时期的形势而言,两江总督的重要性可谓天下第一。

如此重要的人物,年收入是多少呢? 如果说基础工资,或者叫法定工资,说来令人难以置。

大清帝国的总督,年收入只有一百五十五两白银。

如果大致以一两白银兑换二百元人民币计算,大约为人民币30100元,合成月薪约为2583元。

而按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省级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为2510元。

古今薪酬制度之一脉相承居然如此巧合。

当然,和今天的工资制度一样,这一百五十五两只是工资条上的基本工资。

从时期起,又特批给督抚们一笔数额不菲的补贴,叫“养廉银”。

十二年(1747),朝廷定两江总督养廉银为一万八千两 ,在全国总督中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事实上,对于帝国内绝大多数督抚来说,“养廉银”在全部收入中仍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官员更大宗的收入是“规费”,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灰色收入。

按照西方标准,这种规费收入当然属于腐败,但是“中华帝国的朝廷和百不认为收取规费有什么不妥或者是腐败,只要此种行为保持在习惯性的限度以内就行”。

而这个习惯性的限度,据张仲礼的研究结果,督抚级的官员平均是十八万两。

如果真的如此,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曾国藩是大清帝国的顶级富人之一了。

然而,顶级富人曾国藩却活得像穷人一样。

总督时期,曾国藩的衣着。

赵烈文说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时,曾国藩“所衣不过练帛,冠靴敝旧”。

这一记载得到了外国人的印证。

二年(1863),戈登在安庆与曾国藩会面,这些外国人惊讶地发现“曾国藩……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 不光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他对家人的要求也非常严苛。

他家里只有两个女仆,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小姑娘,帮不上什么忙。

那么总督府中的日子怎么过活呢?曾国藩要求曾家的女人们,每天都要进行体力劳动。

从洗衣做饭腌制小菜,到纺线绣花缝衣做鞋,都要亲力亲为。

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剿捻回任再督两江后,为家中女人们制了个工作日程表:“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

巳午刻(早9点到中午1点),纺花或绩麻,衣事。

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细工。

酉刻(傍晚5-7点),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从早到晚,基本上不得休息。

如此辛苦的总督府家眷,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家了。

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成为地方大吏,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礼品。

一旦升官,任何一位前来谒见的下属,都不会空手而来。

身在官场,从始至终片礼不沾是不可能的。

如此“”,不符合曾国藩“”的作风,也不利于他在某些情况下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

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初九,湘军名将鲍超亲赴安庆,一为商量军务,二为给曾国藩贺寿。

鲍超的军队向以能战、能抢闻名,因此他既是一个粗人,也是一个富人。

其他部下不敢给曾国藩送礼,鲍超却不管这一套,他一共带来十六包礼物,其中许多珍贵的珠宝古玩之类。

曾国藩览之而笑,从中挑了一件收下,其他都送还鲍超。

收了一件什么呢?一顶小帽。

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鲍春霆来,带礼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

多珍贵之件,将受小帽一顶,余则全璧耳。

”鲍超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又带了十六包东西回去了。

曾国藩还收过美籍华人容闳“报效”的礼物。

同治四年(1865),容闳从美国采购机器回到中国。

两年前他受曾国藩委托,以“出洋委员”身份,携六万八千两白银出洋采购机器,开了之先声。

机器运抵上海之后,他赴南京向曾国藩汇报工作。

此时曾国藩已经离开南京,北上剿捻。

曾国藩知道,按中国官场惯例,容闳一定会向他致送礼物,因为曾国藩给他的是一个“肥缺”。

所以曾国藩特意写信给儿子曾纪泽嘱咐说:“容闳所送等件如在二十金以内,既可收留,多则璧还为是。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曾国藩收受礼品,有一条默认的“价格线”。

至于容闳所送的是什么,价值多少,没有留下记载。

当然,除了清的一面,曾国藩也有“浊”的一面。

总督时期,曾国藩在人情来往上开支不少。

两江总督本是天下最“肥”之“缺”,曾国藩的前任们因此手笔都比较丰阔。

曾国藩既袭此任,在许多方面也不得不萧规曹随。

联络京官,是地方大吏必不可少的动作。

曾国藩做京官多年,深知每年冬天那笔炭敬对京官们来说意义何等重大。

曾国藩致送的对象,主要是湖南籍的京官。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他在给曾国潢的信中说:“同乡京官,今冬炭敬犹须照常馈送。

” 这笔钱,每年至少数千两。

除了炭敬,另一笔比较大的花销是程仪。

如前所述,迎来送往是官场上的重任。

有人出差路过,他除了请人吃饭,还要给他一百两银子的程仪。

至于“别敬”,则频率较低,只有在地方官需要进京时才发生。

同治七年(1868)七月二十日,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

这一年十二月他抵达北京,在北京过完年后出都赴保定就任。

在出发之前,曾国藩身上带了一张可以兑换二万两现银的银票。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钱呢?主要就是为了给京官们送“别敬”。

多年没有入京,那些在穷京官生活中挣扎的故友新朋们盼他如望云霓,他的别敬当然不可能过少。

他在日记中多次记载“核别敬单”,“定别仪码”,“定分送各单”,可见这件事他是多么在意。

在给儿子的信中,他说:“余送别敬一万四千馀金,三江两湖五省全送,但不厚耳。

”总共送了一万四千两,他仍然认为不厚。

要想顺利报销就要给“好处费” 除去人情往来,官场上的“潜规则”更需要大笔银子。

同治七年,捻军被消灭,天下大致平定,太平天国战争军费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

报销就要不可避免地遇到“部费”问题。

按照清代财务制度,曾国藩需要先将这些年来的军费开支逐项进行统计,编成清册,送交户部。

户部要对报销清册进行审查,审查合格,才呈报皇帝予以报销。

因此,报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户部的态度。

如果户部高抬贵手,什么不合规定的费用都能报销;如果他们,再光明正大的支出也过不了他们的审计关。

那么,户部的态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视“部费”也就是“好处费”多少而定。

报销前,曾国藩托打听一下户部打算要多少“部费”,李鸿章回信说:“报销一节……托人探询,则部吏所欲甚奢。

虽一厘三毫无可再减。

……皖苏两局前后数年用饷约三千万,则须银近四十万。

如何筹措,亦殊不值细绎。

……若辈欲壑,真难厌也。

”也就是说,李鸿章托人去找户部的书吏,探探他们的口风。

反馈回来的消息说,书吏们要一厘三毫的回扣,也就是1.3%。

曾国藩需要报销的军费总额是三千多万两银子,按1.3%算,“部费”需要四十万两。

四十万之巨,无论如何是不能答应的。

怎么办呢?只有继续公关。

曾国藩命江宁(南京)布政使李宗羲托人,李又托了一个人出面和户部书吏接洽,做了大量工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给八万两,显然书吏做了极大让步。

恰好在这时,中枢的批复到了。

出于对他们平定太平天国、捻军的卓越功勋,皇帝(实际是)同意他们免于报销,曾国藩对此,说他对此“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

按理说,皇帝发了话,这八万两就可以省下了。

不过,曾国藩却说,这说好的八万两银子“部费”还是照给。

因为阎王好见小鬼难搪,毕竟以后他还需要和户部打交道。

曾国藩也有“小金库” 那么,以上这些开支,钱都是从哪来的呢? 原来,曾国藩在自己的财政司中建有一个“小金库”。

我们说过,总督的平均陋规收入一年会有十八万两。

那么曾国藩不许下属给他送贵重礼物,不收现金,这样就少了一大块。

此外,他还不收各州县送的陋规。

但是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上海海关、淮北海关等几个海关送的“公费”,就是曾国藩这个“小金库”的金钱来源。

因为这些单位,是有钱单位,如同今天的烟草专卖局,你不收,他们也发作福利了。

小金库的用途,则主要供曾国藩官场应酬打点之用。

曾国藩同治七年底进京,一路路费和生活费,在京中送礼所用,再加上带到直隶总督府的两千两零花钱,全系“小金库”中的钱,并没有动用自己的“养廉银”。

曾国藩的养廉银则存放在布政使衙门,主要供自己家庭开支所用。

在曾国藩北上就任直隶总督之际,“后路粮台”的“小金库”共存了三万两左右。

如前所述,这三万两小金库在北京只花掉了两万,还剩下一万怎么办呢?按官场惯例,这一万多,曾国藩完全可以携归家里。

不过他却不想这样做。

在同治七年十一月初八的信中,曾国藩对纪泽说:“其下余若干(尔临北上时查明确数)姑存台中,将来如实窘迫,亦可取用。

否则散去可也(凡散财最忌有名)。

”就是说,家里实在需要花钱,可以用一些。

否则,临全家北上时,想办法捐掉。

曾国藩要求“散掉”时不可为人所知,“凡散财最忌有名”,这是因为“一有名便有许多窒碍”。

他还说:“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 这是解读曾国藩为官风格最关键的两句话。

一方面,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清官。

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

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也接受官场潜规则,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

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

也就是说,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只要清官之实,不要清官之名。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当清官”,而是“做大事”。

随机文章“尹邢避面”这个成语什么意思?两个美女成就的一段佳话!请问史评家对“成吉思汗”的评家如何呢?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美女效应成为了商家最爱的营销活动(吸睛)比银河系大3万倍的星系,对比银河系就像小苍蝇(直径30亿万光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长寿的秘诀“古中国的长寿谜团”

解析长寿的秘诀“古中国的长寿谜团” 2020-04-13 16:42:27 分类:未解的谜团 在中国5000年的古代中,在一个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许许多多的神奇传说,里面有很多古中国人对长寿的看法也有秘诀,因为生命是万物之源所以历史的人很看重,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是还是有很多人看中的。

51区的小编来为大家解析?解析长寿的秘诀古中国的长寿谜团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核心是将来的幸福,比如临终审判,末日拯救,轮回转世等等。

意思是,你好好做人,等你死后会幸福的。

真相是,以两河流域为发源地的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优胜劣汰,极少数人优胜,极少数优秀的人有权享受幸福,绝大多数人不幸,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寄希望于来世。

因此,“优胜劣汰价值观”与“来世幸福信仰”是配套的。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信仰,更相信现世的福报,意思是,你好好做人,这辈子就会幸福。

真相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天下普遍幸福”,谁都收敛一点,谁也别太过分,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谁都会受些束缚,但谁也不会特别难受,普遍都说的过去,所以,不是特别强调来世的幸福,更多的是强调现世的幸福。

“普遍幸福价值观”与“现世幸福信仰”也是配套的。

相关文章阅读印度铁柱为什么屹立前年不倒 印度铁柱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秦始皇嬴政陵的四大未解的谜团 至今未解决 世界十大未解的谜团 黑魔法能让死者走进坟墓 中国十大未解的谜团事件 李庆远超过200岁

模拟揭示了恒星演化阶段的“前所未有的细

    左图:20 M 1D梅萨输入恒星模型的结构演化图,作为预测恒星坍缩前剩余时间的函数(以年为单位,对数标度)。

蓝色是对流区,绿色是煤层气区。

红色箭头表示3D模拟开始时的霓虹燃烧外壳。

右上角是霓虹灯外壳的放大图。

右图:放大用作3D模拟初始条件的模型。

横轴是相对于3D模拟开始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纵轴是以108厘米为单位的半径。

在色标中,对流速度的平方。

异构体轮廓显示为黑线。

这些线表明壳层在氖燃烧阶段经历了显着的膨胀。

垂直的红色条表示流体动力学模拟的开始时间和径向范围。

鸣谢:uux.cn/皇家天文学会月报(2023)。

DOI: 10.1093/mnras/stad1572  据基尔大学:由于新的模拟技术,科学家们首次对恒星的整个演化阶段进行了3D模拟。

  由基尔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处理和模拟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和现实水平研究了恒星演化的“核燃烧阶段”。

  推进当前模型  我们对恒星及其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科学认识来自一维模型,这些模型在准确性和所能提供的细节数量方面受到严重限制。

恒星内部的复杂过程也意味着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使这些模拟不可靠。

  但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新进展使研究人员首次能够制作整个恒星阶段的3D模拟,连续显示恒星从这个阶段的早期发展到完全耗尽的一部分。

  他们的发现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为恒星物理学中长期争论的问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答案。

  “三维恒星演化的黎明”  主要作者、基尔大学的博士生费德里科·里祖蒂(Federico Rizzuti)说,“为了这份新出版物,我们对恒星内部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3D模拟,以观察一个完整的‘核燃烧阶段’的演变,这是以前从未做过的。

  “这使我们能够详细研究核燃烧阶段是如何发展并最终消亡的,特别是核反应和恒星层湍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达到了新的精确度和现实性。

  “我们发现,在这个阶段,核反应非常有效,很快就耗尽了所有的燃料,也阻止了元素在恒星不同层之间的移动。

我们还能够研究在这个阶段消耗和产生了什么化学元素。

  “这将为我们提供恒星如何生存和死亡的新信息,以及它们在死亡时是否产生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和黑洞。

我们的工作还表明,最终有可能用3D模型模拟恒星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确信不久我们将看到更多的3D恒星模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3D恒星演化的黎明”"

加入收藏
               

清代官场“潜规则”:重臣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