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英国考古发现奇特的重爪龙骨骸

这项发现还暗示这种掠食性恐龙长着12英寸长的尖爪,尖爪
【千问解读】
这项发现还暗示这种掠食性恐龙长着12英寸长的尖爪,尖爪就像鱼钩一样在河水中捕捞鱼,这一点与现今的灰熊十分相似。
网络配图 据悉,这种恐龙是于1983年一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威廉?沃克在英国一处粘土沟发现的,它被命名为重爪龙(Baryonyx walker),这具30英尺长的捕食陆地生活恐龙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
不同于霸王龙等其他兽脚亚目食肉恐龙,重爪龙并没有像刀刃般锋利的锯齿,相反,重爪龙长着圆锥状的尖齿,非常像美洲鳄鱼。
这些特征与现今长着尖齿喜好吃鱼的鳄鱼十分相似。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古生物学家艾米丽?拉伊菲尔德说,“换句话讲,重爪龙的头骨看上去具有恐龙和鳄鱼的特征,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建立它们之间更多的相关性,尤其是在恐龙与鳄鱼的身体结构和机能方面。
”网络配图 研究人员对重爪龙的头骨进行了X射线扫描,并建立了一个数字模型。
艾米丽和她的研究同事们对重爪龙和鳄鱼嘴部的数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重爪龙吃食物时,其头部骨骼像鳄鱼一样向同一方向进行延伸。
艾米丽指出,我们发现恐龙的头骨在某些特征方面与鳄鱼十分相似,现在我们还发现它们的进食方面也十分相近。
重爪龙和鳄鱼的头骨达到抵抗弯曲度的最优化,而鳄鱼头骨是现今动物物种中抵抗扭曲度最为显着的动物。
艾米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爪龙和鳄鱼头骨具有的完好弯曲度非常适合于它们的进食方式,像重爪龙它们的头部必须以不同方向快速地变动,以捕捞到体型较小快速游动的鱼。
”网络配图 艾米丽和她的研究同事还对重爪龙相近的Spinosaurus龙进行了研究分析,Spinosaurus龙长着强壮结实的头骨。
艾米丽说,“我们发现一颗Spinosaurus龙的牙齿深深地插入一具翼龙脊椎骨之中,虽然它与重爪龙是近亲,但是Spinosaurus龙的头骨更为强壮,很可能有更广泛的猎食对象。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考古学家称或发现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生母之墓
自图坦卡蒙法老墓发掘以来,已经过去约100年,这位年轻的古埃及法老身上一直笼罩着一层神奇的面纱。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考古学家尼古拉斯-里夫斯近日表示,在图坦卡蒙墓穴正下方找到通向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之墓的“鬼门”,因此推断图坦卡蒙法老的母亲可能就是奈费尔提蒂。
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以其美艳的容貌著称,描述她美貌的雕塑、绘画让人浮想联翩,但关于奈费尔提蒂的古代资料并不多,特别是自公元前1340年奈费尔提蒂猝逝后,其墓穴就神奇消失成为一个谜。
根据之前的DNA分析,西方考古学家曾认为,一具被称为“年轻女士”的木乃伊是图坦卡蒙的生母,她与图坦卡蒙的父亲是兄妹。
然而,也有一些埃及考古学家宣称,图坦卡蒙真正的母亲是奈费尔提蒂,即古埃及法老阿肯纳顿的妻子,一位养育过六个孩子的母亲。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考古学家尼古拉斯-里夫斯表示,有最新证据证实这些埃及考古学家的推测,并在《阿玛纳皇家陵墓专案》的报告中发表了这一论述。
通过分析皇帝谷中图坦卡蒙墓室的高清扫描图,里夫斯声称墙后藏有两个入口及秘道,其中一个通往储藏室,另一道门藏在北面的墙中,可能是通往奈费尔提蒂的墓室。
他表示筑墓者故意封死这个入口,因此奈费尔提蒂的墓室始终未被发现。
里夫斯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这个墓穴的位置位于入口轴的右侧,这是典型的埃及王妃的墓室设计,而非皇帝墓室设计。
多年来,考古专家一直感到困惑,无法理解图坦卡蒙的墓穴缘何如此狭小,根本不符合其法老的身份地位。
依照里夫斯的理论解释,目前的图坦卡蒙墓室事实上只是奈费尔提蒂墓室的“前厅”,而其母亲奈费尔提蒂的墓室还藏在里面。
里夫斯指出,在图坦卡蒙陵墓中的四个墓室里,堆积着如山的稀世珍宝,令考古者叹为观止。
里夫斯表示,墓室中的许多物品看起来都是古埃及法老阿肯纳顿曾经使用过,后改为年轻的图坦卡蒙法老所用,还有一些物品显示奈费尔提蒂王后曾经与图坦卡蒙法老共同执政。
结合墓穴北墙的高清扫描图分析,里夫斯认为,这个墓室应该是先给奈费尔提蒂王后准备的墓室,但没料到图坦卡门早逝,没时间准备仓促之下下葬,就用了王后的墓室,这是一个“秘道式的墓中墓”。
里夫斯声称,通往奈费尔提蒂墓室的这面墙上,绘有宗教仪式的壁画,而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女性皇室成员中,仅有奈费尔提蒂配有此等荣耀,因此推断该墓室原来是属于她的。
如果里夫斯的推论最终被证实为真,这将解开一系列困惑众多考古学家多年有关图坦卡蒙墓穴谜团。
例如,墓室中发掘出的宝藏看起来堆放得非常匆促,且大部分为用旧的物品。
里夫斯写道:“如果这些数字化创作成为物理现实,那么这些墓葬品的含义将非同寻常,它们不仅显示了图坦卡蒙新政时期的繁荣,更证明了王后奈费尔提蒂的身份——阿肯纳顿法老智慧与美貌并存的配偶、强有力的联合执政者和继位者。
”资深学者乔伊斯-泰德斯勒表示:“里夫斯的推测可能是正确的。
尽管目前还很难判断筑墓者修筑的墓室有多深,但是这个墓穴有其它多个墓室并不奥秘。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墓穴最初是为奈费尔提蒂所建。
在我看来,奈费尔提蒂很可能是死于丈夫统治期间,葬于埃及古都阿玛纳。
我曾以为她葬于西部河谷,而不是皇帝谷的中部。
”奈费尔提蒂是古埃及古代上的绝代美女,是古埃及阿法老肯纳顿(公元前1352年到公元前1338年执政)的妻子。
奈费尔提蒂王后的名字,在古埃及语中意味着“一个美人正在走来”。
她与丈夫一同开启了埃及的太阳神崇拜文化,她的头衔表明除了与丈夫阿肯纳顿一起统治埃及外,还有可能在丈夫死后继续统治过埃及。
然而,奈费尔提蒂的死亡和墓葬至今还是一个神奇的谜。
里夫斯称:“任何一个考古片段本身都无法令人信服,但是一旦将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就很能证明我的这个推断。
如果我的推断有误,那就推倒重来;但是一旦我的推断是正确的,这将是迄今为止考古学界最伟大的发现。
”这些图片均由西班牙一家名为Factum Arte的机构提供,该机构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最新创作了图坦卡蒙陵墓的一比一复制品,供游客参观游览。
1922年霍华德-卡特发现图坦卡蒙墓,挖掘出了大量珍宝,震惊了西方世界。
在图坦卡蒙的坟墓被挖掘之后,他的生平和死因一直是考古学界研究争论的焦点,但至今都没有定论。
陪葬图坦卡蒙的是两个胎死腹中的孩子,他的暴亡导致了一场战争,继位者是宰相阿伊。
阿伊法老娶了图坦卡蒙的遗孀,在其统治期间,在与赫梯的一场战争中埃及战败。
2014年十大主要考古发现 巨石阵曾是完整圆形
1. 揭开广东旧石器早期文化的面纱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幼平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第一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发现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掘区揭露的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亦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分别。
南江盆地目前已发现的60余处旧石器地点,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
同时,由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三期文化遗存,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进展脉络提供主要参考依据。
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展,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古代,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十分主要的新契机。
2. 跨越千年的文明变迁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发掘领队:顾万发 2012年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东赵遗址进行了近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考古收获。
发现了一座新砦期城址,这是目前嵩山以北区域发现的第一座新砦期城址。
发现了一座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这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
发现了二里头时期单个遗迹出土卜骨最多的单位;首见二里头时期城墙基槽内奠基现象。
这些发现均具有主要研究价值。
发现大型“回”字形二里岗期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规模仅次于偃师商城的早商建筑基址,由此可彰显该建筑等级之高、聚落性质之主要。
发现一座东周时期大型城址及丰富的西周、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有助于文献中两周时期该区域诸多封国的探索。
总之,东赵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长、文化序列连续完整,尤其是三座先秦时期城址集中发现,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将进一步完善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有助于解决中原地区夏商分界、商周分界等学术难题。
3. 钟鸣鼎食 射御不违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方 勤 郭家庙墓地的发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文物千余件,其中青铜鼎、盘等有“曾子”铭文。
墓地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一处以曾国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的曾国公墓地。
从年代序列上,郭家庙墓地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对曾国古代的研究及其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至关主要。
进一步厘清了郭家庙墓地与其东南约1~2公里的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的关系,基本确定了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为当时曾国都城。
M1陪葬车坑和马坑均为迄今发现的曾国最大的车坑、马坑,并第一次在车坑沿边发现了柱洞遗迹;M1出土较多钟、磬、瑟、鼓等乐器,其中瑟、建鼓、彩漆木雕编钟架、编磬架,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实物;M1出土了弓、矰矢、缴线轴组合,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成套弋射用具;出土的墨色块状物,经检测可书写,为迄今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可能是墨的早期形态。
#p#分页标题#e# 墓地出土金属制品材质多样,金、银、铜、铁、锡等均有,采纳了多种制作工艺,如捶锻、模锻、冲孔、鎏金等,技术成熟,部分器物为迄今发现的这些工艺制作的最早实物,对研究历史金属器制作加工技术的进展具有主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