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8 点击数:
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人,两汉时因避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

【千问解读】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人,两汉时因避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荀子认为“道体常而尽变”,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根据不同社会空间结构、不同时间演化阶段,“宗原因变,曲得其宜”,由此荀子推出国家治理“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化性起伪和并用”三个重要原则。

一、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国家治理是建立在人性论正确分析基础上的治理,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之路径由恶向善实现成圣目标基本判断,人类社会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呈现静态结构差异化极大且由于个体能动性呈现动态结构变化基本状态,必须采取“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原则而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地治理。

首先是“维齐非齐”。

在荀子眼中,现实社会世界是个差异化极大的存在,从整体来看,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分类分层差异化分布结构,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社会进步呈现越来越大趋势,荀子关于社会分类分层差异化分布的判断,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呈现差异化基本特征,而是为了最后将差异化的个体存在组成一个整体的社会有机系统的存在,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有序稳定发展目标,荀子说:“维齐非齐,斩而齐,枉而顺,下同一。

” 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个体对自然控制和利用能力差异越来越大,与之相应个体价值创造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这就迫切需要社会认可个体思维能力差异并促进保护由能力差异而导致个体之间价值创造和社会分配的巨大差异,并且利用这种能力差异,将不同层级能力差异个体有机系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创造较原有单个个体大得多效用,如此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由此“维齐非齐”成为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其次是“当之为贵”荀子认为国家治理没有一成不变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方法,根据不同社会空间结构、不同时间演化阶段而宗原因变、曲得其宜地进行治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个体必须采取不一样地治理方法,这也是荀子认为必须对整个社会推行上礼下法、先霸后王治理根本原因。

一方面从静态空间上看,荀子认为现实社会个体由于后天努力存在上下层级之间较大差异,不同层级百姓对需求满足方向地追求存在较大差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不同层级个体就必须采取不理引导方法,另一方面从动态时间上看,荀子认为个体成长有一个由恶向善慢慢成长的长期进化过程,需要外部力量由外而内充分激发慢慢培养,尤其需要国家制定制度采取赏罚引领规范培养,个体成长需要长期过程,如此国家治理就需要采取王霸并用先霸后王手段从而与个体成长长期过程相匹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相应的治理手段亦应有所不同,由此“当之为贵”成为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二、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实现自低向高、由恶向善逐渐成长的基本判断,社会整体呈现的是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社会差异极大的静态分布结构,荀子认为现实社会是个差异极大的存在,荀子将个体分成了庸人、士、君子、贤人、大圣五个层级,不同层级个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层次需求,相对应治理方法必然存在差异,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国家治理必须根据社会个体所处层级采取“义利并存、礼法兼施”方法,用分类分层、因人而异方法对不同层级个体采取不同治理方法以期达到理想治理效果,由此,荀子提出“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一是“义利并存”,荀子认为义和利是个体成长动力的两大方面,首先是义利并存,义和利两者并存,个体本身的行动目标天然地包括利益和道义两个方面,即使尧舜也无法单方面去除人对利益满足的欲望渴求。

然后是先利后义,个体成长过程中既有利益目标又有道义追求,两者之间往往是先满足利益初级目标再追求更高层次道义目标,再次是义利并重,义和利是激励个体成长两个方面,因势利导灵活运用“义利并重”方法来积极导个体成长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目标。

二是“礼法兼施”,强调上礼下法和礼法并重两个方面,首先是以上礼下法治理社会整体。

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鉴于“人有五仪”,整个社会呈现正态分布社会分层结构,必须采取与不同层级个体素质和层次需求相匹配治理方法,处于社会底层所谓庸人其诉求更多在利益方面且自控能力较低,用利多于义诱引方法和法制强制手段,对社会中间层士和君子则采取利义并重手法,对于社会高层贤人和圣人关切则更多用道义方法引领激发,这也是儒家所谓“刑不上大夫”思想起源。

其次是以礼法并重来激发社会个体,由于社会个体都具有“义利并存”双重特性且个体成长都需要外部力量激发,因此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应采取“义利并重、先法后礼”来进行外部引导激发,荀子说:“善善恶恶,治之本也。

”对于单个个体成长,荀子认为必须采取表扬善行和惩罚恶行双重并进方法来引导激励个体走上正确成长轨道,通过“先法后礼”手段从外部激发个体潜力促进个体全面健康成长从而发掘社会进步动力源泉。

三、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由于人性本恶但能借由理性思维之路实现自低向高、由恶向善逐渐成长的基本判断,人类社会呈现的是由于个体能动性极大而呈现社会发展动态平衡基本特征,因此国家治理必须因时演化根据社会个体整体演化阶段不同而相应采取“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原则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社会采取不同治理方法。

荀子认为“化性起伪”是培养个体发展的基本方法,相应地“因时演化”则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荀子认为个体先天本性恶,个体后天由恶向善实现成长需要外部师法慢慢教育引导,个体开窍成长有个逐渐发展演化过程,前期以霸道方法强力激发为主,后期以王道方法诱引为主,在个体成长初期需强调人性本恶,在赏庆刑罚下促进恶向善的转变,但是当个体懂得法度知礼仪后,仍然单纯采取赏庆刑罚方法就不能有效激发个体向上动力,国家就必须采取王道方法诱引为主。

荀子认为采取“王霸并用、先霸后王”治理手段,国家才能真正达到王道治理境界。

荀子同时提出王霸并用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先霸后王、政有始终”。

荀子提出以三年为执政周期的政治始终概念,荀子认为凡是政教总有始终,以教育发为先,以政令制度制定为中,而以赏罚进退为终,每一个政教循环存在一个三年逐渐启发教育培养约束奖惩过程。

二是“马上马下、各有所重”。

在应对问秦政问题时,荀子一针见血指出秦国过于注重法家霸道政策后遗症,极有预见性看到秦国过于强调以力兼人、征伐无度的严重后果,提出国家治理必须采取“马上马下、各有所重”因时演化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在其再传弟子手中得到进一步阐发,贾谊将秦之短亡归结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认为国家治理贵在“去就有序、变化因时”马上可得江山,马下须治江山,得江山、守江山是完全不同两件事,得江山时重霸,守江山时重王,而王霸并重则可以长守天下,这也是汉宣帝提出“汉家法度,本以王霸道杂之”重要观点思想源头所在,同样对后面唐宋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围绕为何“国”的核心问题,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认为“能群”是人类区别于万物最基本特性且“国”是人类社会群的最高层级组织,“国”能够为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乘数和级数推动效用创造巨大价值,这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对世界治国思想重大贡献,荀子借由“国”这个枢纽,发现了个体和个体之间能够通过组织产生较原单个个体大得多效用的奥秘所在,由此“国”通过发展组织能力创造巨大价值想象空间被彻底打开,荀子借“组织乘数”——这个解开人类发展价值创造奥秘钥匙的再发现,找到了能够合理解释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思考源头,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总结 围绕如何“国”的核心问题,荀子透过最宏观国家及最微观个体两个维度对社会进行深入考察,发现了人区别于万物“能思”、“能群”本质奥秘所在,进而深度发掘个体力量和国家力量两个推动社会发展最大动力源泉。

荀子以广义人性论为治国思想理论内核,以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国家治理展开主线,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对国家治理本质、原理、方法等国家治理重要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建构了一套以“一核双线”为总纲的先秦深刻系统完整国家治理运行理论体系,为中国建立统一国家运行体制机制尤其秦汉帝国创设提供了学术思想理论基础,同样为中国古家治理理论研究以及具体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4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4所大学排名

2024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录取分数线范围在516分~529分之间,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最好4所大学排名显示,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治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领域知识,并接受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等方面训练。

毕业生适合从事外交外事工作,可定位于政府对外部门、学术机构及国际组织等。

此专业对于推动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以内蒙古、重庆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内蒙古2024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在内蒙古的招生院校共有2所,考生想要就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至少要考到516分及以上,自治区排名位次需在3783名以内。

内蒙古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是天津外国语大学(516分)、北京语言大学(529分)。

2、重庆2024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在重庆的招生院校有3所。

数据显示,重庆考生想要就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至少要考到539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7698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校分数为539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分数为622分。

在重庆招生的院校中,有2所要求考生必选“历史+政”,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政”,如北京语言大学。

二、2024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最好4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院校有4所,其中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下面是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外交学院A+1北京外国语大学A+2哈尔滨工业大学B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2024年河北公费师范生院校录取分数线 含国家、地方

以国家公费师范生在河北物理的录取情况为例,其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最低分为604,西南大学的最低分为598,东北师范大学的最低分为609。

关于更多公费师范生院校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详见下文。

一、2024年河北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录取分数线关于国家公费师范生2024年在河北物理类和历史类的分数线,详情如下:(一)河北物理录取线最高的是华中师范大学10组化学,分数是639;录取线最低的是西南大学14组地理科学,分数是598。

1.华中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04分,11组(地理科学);2.西南大学最低投档线为598,14组(地理科学);3.东北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09分,6组(教育技术学);4.陕西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1分,10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院校名称 专业代号 专业名称 投档分 华中师范大学 10 化学 639 华中师范大学 10 化学 639 华中师范大学 10 化学 639 华中师范大学 12 生物科学 637 华中师范大学 12 生物科学 637 华中师范大学 12 生物科学 637 西南大学(重庆市) 8 思想政治教育 636 华中师范大学 7 英语 630 华中师范大学 7 英语 630 华中师范大学 7 英语 630 华中师范大学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627 华中师范大学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627 华中师范大学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627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12 生物科学 623 华中师范大学 9 物理学 622 华中师范大学 9 物理学 622 陕西师范大学 7 数学与应用数学 622 华中师范大学 9 物理学 622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8 数学与应用数 620 陕西师范大学 8 化学 620 西南大学(重庆市) 10 英语 619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9 物理学 618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10 化学 618 西南大学(重庆市) 11 数学与应用数学 616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7 英语 616 陕西师范大学 9 生物科学 616 西南大学(重庆市) 9 教育技术学 613 西南大学(重庆市) 15 生物科学 613 陕西师范大学 6 教育技术学 613 西南大学(重庆市) 13 化学 612 陕西师范大学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1 西南大学(重庆市)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0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11 地理科学 610 西南大学(重庆市) 12 物理学 609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6 教育技术学609 西南大学(重庆市) 16 心理学 608 华中师范大学 6 特殊教育 605 华中师范大学 6 特殊教育 605 华中师范大学 6 特殊教育 605 华中师范大学 11 地理科学 604 华中师范大学 11 地理科学 604 华中师范大学 11 地理科学 604 西南大学(重庆市) 14 地理科学 598 (二)河北历史录取线最高的是华中师范大学2组汉语言文学,分数是636;录取线最低的是西南大学3组特殊教育,分数是611。

1.华中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25分,5组(地理科学);2.东北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8分,2组(小学教育);3.西南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1分,3组(特殊教育);4.陕西师范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6分,2组(学前教育)。

院校名称 专业代号 专业名称 投档分 华中师范大学 2 汉语言文学 636 华中师范大学 3 英语 636 华中师范大学 1 思想政治教育 631 华中师范大学 4 历史学 631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3 汉语言文学 628 陕西师范大学 3 汉语言文学 628 陕西师范大学 4 历史学 628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4 英语 627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1 思想政治教育 625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5 历史学 625 华中师范大学 5 地理科学 625 陕西师范大学 1 思想政治教育 625 西南大学(重庆市) 1 思想政治教育 625 西南大学(重庆市) 7 地理科学 625 西南大学(重庆市) 5 英语 623 西南大学(重庆市) 4 汉语言文学 622 西南大学(重庆市) 6 历史学 621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 2 小学教育 618 陕西师范大学 2 学前教育 616 西南大学(重庆市) 2 学前教育 615 西南大学(重庆市) 3 特殊教育 611 二、2024年河北地方公费师范生院校录取分数线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小编在此整理了河北地方公费师范生最低分数线TOP100一览表。

1.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558分(V0组),历史类:最低投档线为574分(25组)。

物理类:F5组558分(小学教育)、U9组563分(地理科学)、G4组563分(小学教育)、F6组567分(小学教育)、U1组571分(地理科学)。

2.邯郸学院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554分(62组),历史类最低投档线为603分(8组)。

历史类:31组596分(英语)、24组596分(汉语言文学)、7组595分(思想政治教育)、23组594分(汉语言文学)、31组596分(英语)。

3.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542分(54组),历史类最低投档线为608分(25组)。

4.保定学院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546分(21组),历史类最低投线为584分(2组)。

5.沧州师范学院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545(14组),历史类最低投档线为589分(10组)。

加入收藏
               

国家治理必须以“率一道治万变”为原则,荀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