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奇怪的唐僧故居:塔克西拉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导读:“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

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

”《大唐西域记》中,如此描写塔克西拉(Taxila)。

塔克西拉,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

【千问解读】

导读:“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

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

”《大唐西域记》中,如此描写塔克西拉(Taxila)。

塔克西拉,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正是唐玄奘西游取经的最后一站,《》中“西天”的原型。

在塔克西拉,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古城曾历经波斯,希腊,三种文明的冲刷。

塔克西拉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约50公里处,是巴基斯坦著名的历史古城和犍陀螺艺术发祥地。

塔克西拉原名塔克西哈拉,梵文意为“石雕之城”。

公元前6世纪,塔克西拉为犍陀罗王国的首都。

公元前5世纪,古城所在地区成为波斯大流士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3世纪,印度君主将塔克西拉归至麾下,因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东征至此,古希腊文化也开始在此扎根,古城名字也改成了希腊文“塔克西拉”。

如今,轮廓鲜明的塔克西拉古城遗址依稀可辩,城垣、佛塔、寺院庙宇和人物浮雕,分布的错落有致,显示了这座城市的昔日盛况。

塔克西拉博物馆珍藏有出土的大量碑文、佛像、陶器、钱币、器皿等文物。

1980年,学者在这里挖掘出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陶器,有人推测此地可能就是南亚地区人们最早聚居的地方。

如今,历史的风雨早已消磨了古城身上的光彩,但那多年繁华所酝酿出的神韵却仍然散发着光芒。

步入方圆12公里的塔克西拉遗址区,只见一片半米多高的墙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座小丘之侧,宽达10米的主干路、街巷中纵横的排水沟、城脚深深的水井仍然清晰可辨,恍惚中那些高大的城垣、精致的神庙仿佛再现在眼前。

塔克西拉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见证者。

公元前4世纪,希腊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进驻塔克西拉,希腊人不但没有将塔克西拉毁灭于战火之中,反而将希腊的雕像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至今,在一座佛塔的壁基上仍可看见一座双头鹰雕像,这就是希腊文明的典型表征。

从美丽的伊斯兰堡向西北驱车35公里就来到了塔克西拉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在一个花园中,主体建筑为希腊风格,是由Punjab省的建筑顾问Sullivan先生设计,Sullivan先生设计的塔克西拉博物馆包括一个大厅,两个L型的展示厅和一个开放式的门廊,中间还有一个庭院,博物馆历经10年建成。

1928年4月5日,塔克西拉博物馆正式开放,不过今天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只是当年全部设计方案的四分之一,Sullivan先生设计的门廊和中心庭院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建成,不过巴基斯坦在独立后的1965年到1969年间,对博物馆的设施和展台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护。

博物馆的外墙是由塔克西拉当地产的灰色片岩建成,两千多年前,同样的石头用来建造了一个佛教文化的繁荣城市——塔克西拉,如今这些石头依然是当地人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材料,博物馆外部的屋顶由红色的瓦块砌成,内部屋顶则是用柚木制成,传说波斯人曾经用相同的木材建造他们在塔克西拉的宫殿。

博物馆的花园中遍植着印度黄檀和柏树,草坪经过了精心的修剪,美丽的金盏花盛开着,交错弯曲的小路两边是桔树和琵琶树,饱满的果实坠在枝头,博物馆的后面还有一株珍贵的菩提树,增加了这里的佛教气氛。

周末的时候,这里就热闹起来,烹制菜包肉末饭和制作抛饼的声音在花园的空地上响起来,身穿蓝色和白色kameez-shalwar(长衫和长裤)的女学生,头戴Duppata(头巾),在博物馆里度过快乐的一天,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和周围的犍陀罗文化遗址,写生绘画,学习有关佛教文化的各种知识,然后在花园中吃一顿露天午餐。

塔克西拉博物馆是巴基斯坦最精美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展示了塔克西拉古城不同时期的艺术杰作和生活风貌。

塔克西拉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渊源。

据史料记载,公元405年高僧法显到达此地,并居住了长达6年之久,不过当年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

著名的高僧玄奘在公元650年来到塔克西拉,在此讲经、说法整整两年。

如今,玄奘的讲经堂遗址仍然保留着。

讲经堂分为上下两层,都是用泥砖打造出来的,首先进入的是较为拥挤的底层,四周是一个个小小的打坐间,中央大厅则是众多打坐台,打坐台上有许多当年的佛像雕刻,残破的外表似乎在讲述着当年香烟缭绕的盛景。

拾级上到第二层,中央是一个宽大的天井,一般的听讲者可在其中席地而坐,周围是一圈听讲的小间,属于层次较高的佛教徒。

天井的一角有一间露顶房舍,这是讲经者与听讲者用清水洗手的地方,另一端有一个高高的佛坛,这便是玄奘讲经所坐的莲花宝座。

在讲经堂的隔壁是当年僧人们的厨房和餐厅,地放一排方形的石墩便是僧人们吃饭时的椅子,而石墩旁有一个用深色石头制成的小磨盘,传说中唐僧曾用这个磨盘磨过豆腐,不知唐僧从中国带来的这种传统美食是否合乎当地僧人的口味。

随机文章木星和土星碰撞会怎样,会形成新的天体(人类可能会灭亡)学心理学可以找什么工作,心理学工作盘点(企业猎头/公务员)美女效应是什么意思,美女成为各行各业手中的利器(单生狗跪舔)霍金完美体现鲨鱼效应,与病魔斗争50年获得惊人成就(内心强大)为什么中国没有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之乡/每年会发生2000多起龙卷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奇闻:慈禧太后身边居然有如此貌美如花的“女秘书”

原本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显赫的门第,但她有美色。

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然而后宫佳丽,个个优秀,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身处其中,移情别恋、见异思迁是常有的事。

对于慈禧来说,维护与巩固皇帝的专宠,还需要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潜质。

其中,慈禧有一项后宫嫔妃们无人能抵的能力,就是能读写汉文,这在当时的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

因此,与晚年慈禧有过近距离接触并得宠的最美女人就是德龄。

慈禧当然很美,毋庸置疑。

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

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

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的第一女侍官。

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网络配图 ,笔名德龄公主,旅美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国。

1903年春,随父回到北京,不久被诏进宫中作“御前女官”。

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宫赴沪。

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龄以“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

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美国。

·慈禧太后太与隆裕皇后、、荣寿公主、德龄,以及李莲英、崔玉贵等人合影。

裕德龄父亲裕庚,1895年,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1903年春天,驻法国大使裕庚卸任回国。

他和妻子、儿女及众多随员在海上航行多日后,于上海港靠岸。

裕庚的一对千金德龄、容龄,正值青春年华,光彩照人。

经过东洋和西洋文明的洗礼,这对姐妹成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女性,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海归。

德龄回国的时间正好占了“天时”,恰逢慈禧在推行“五年新政”。

德龄姐妹俩在回国后,就被慈禧招进了宫。

从时尚之都归来的德龄姐妹,身穿鲜艳时髦的巴黎时装,脚踏红色高跟鞋,她们的到来,给闷锅似的皇宫带来了生气和异国风情。

慈禧一下就喜欢上了这对洋派姐妹花,便把她们留在宫中做了秘书,姐姐德龄更是成了首席秘书。

作为“海归”派,德龄首先具有的优势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所以慈禧接见外国使臣和使臣夫人时,德龄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翻译助手。

而且德龄本是外交官之女,深谙西方各国的礼仪与社交技巧,在外交活动中,自是。

这点,正好弥补了慈禧的严重不足。

除了担任外交公关外,为慈禧讲讲洋人的八卦,也是德龄的日常工作,比如巴黎人那荒唐的化装舞会。

说到跳舞,海归的优势又显出来了,脚踩花盆底鞋的清宫女人走路都晃晃悠悠,站不稳,更别提跳舞了。

而容龄却是中国的现代舞第一人。

在法国,她师从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学习了3年舞蹈,在巴黎的舞台上表演过舞剧,后来又进入巴黎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

有时,慈禧会突然兴起,对洋人那有伤风化的舞蹈产生兴趣,姐妹俩就拿出唱机,放上音乐,为她跳上一段华尔兹,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有多张照片留传于世,而所有她的照片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就是德龄的哥哥勋龄。

勋龄也是个海归,懂摄影,后来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

网络配图 可是,当新鲜劲儿过去后,皇宫又显现出闷锅的本性,这使从小浸淫于西方自由思想的德龄萌生去意。

慈禧又两次为德龄介绍对象,干预她的结婚自主,这更使她坚定了离去的决心。

两年后,德龄的父亲病重,她趁机离开了皇宫。

在上海,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萨迪厄斯·怀特并与怀特结婚。

在清末,对于德龄这样的海归女子来说,也许只有和怀特这样的西方男人才有共同语言。

之后,德龄随怀特前往美国,继续她的海外生活。

在美国,德龄开始写作,给慈禧当秘书的生活成为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1911年,德龄用英语写作的《清宫二年记》出版,署名德龄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辜鸿铭为之写了书评,并赐予新女性的美誉,从此,德龄跻身于当时美女作家之列。

1927至1928年间,德龄回国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

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

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

她的《御香缥缈录》在《申报》连载后,反响很大,短短几年间,此书再版七八次,发行量超过5万册,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而这些作品,日后也成为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资料。

期间,德龄曾追随宋庆龄在海外从事爱国救亡运动,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

网络配图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罗斯维尔事件是真的吗? 奇怪飞行物

事件,罗斯,美国,讲解关罗斯维尔事件是真的吗? 奇怪飞行物。

主要内容讲解是:1947年,罗斯维尔空军基地附近发现一架坠毁的庞大圆形飞行器,当时基地司令签署发文称该飞行器为飞碟,菜叶网,直径约10米,分为内外舱,并在内舱中发现了疑似外星物种的尸体。

该新闻引起1947年,罗斯维尔空军基地附近发现一架坠毁的庞大圆形飞行器,当时基地司令签署发文称该飞行器为飞碟,直径约10米,分为内外舱,并在内舱中发现了疑似外星物种的尸体。

该新闻引起了大轰动,一时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然后几个小时之后,军队指挥官紧急召开了一个记者会澄清:军官犯了严重错误,根本没有飞碟。

短时间内的消息反复变化,使得事件更加扑所迷离,在人们口口相传中,事件也变得更加奇怪,有人说这是军方为了保护秘密而采取的措辞,也有人说只是为了掩盖军方在此次事件中犯的低级错误。

这个事件在30年后才真正火起来,众所周知那时候刚好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有分析人士就指出,这个事件其实就是为了迷惑俄罗斯当局,想要保持美国在冷战时期的领先地位。

直到2000年之后,相关文件才陆续解密,科学家在阅读考夫曼留下的笔记之后发现,“罗斯维尔”事件其实根本不存在。

俄罗斯方面认为这个事件只是美国为了掩盖其导弹坠落的真相,飞碟是虚构的,被解剖的外星物种也是伪造的。

根据息图演示,没有任何物体在地球物理定律之外以高速超过90度甚至180度进行转弯,而且在大气层以几千公里的速度飞行而不起火。

根据这个事件,美国则有人提出的论点是苏联的航天器,里面载有纳粹战犯通过人体实验制造出来长相怪异的小孩。

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外星物种及飞碟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迷恋追逐外星文明,期待地球文明有天能够向宇宙进发。

加入收藏
               

探访奇怪的唐僧故居:塔克西拉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