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楼兰古城为什么消失在茫茫沙漠中?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1900年3月27日,傍晚,塔克拉玛干沙漠。

一个白人老头和几名向导、几头骆驼在缓慢地行走着,夕阳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沿着古塔里木河的河道,他们想寻找行

【千问解读】

1900年3月27日,傍晚,塔克拉玛干沙漠。

一个白人老头和几名向导、几头骆驼在缓慢地行走着,夕阳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沿着古塔里木河的河道,他们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在太阳落下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土岗上。

这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白人老头发现骆驼身上的水袋在漏水,所剩的用水已经寥寥无几。

祸不单行,向导发现他们落脚必须用的铁铲也丢失了。

老头决定,所有人员立刻就地休整,向导独自返回寻找铁铲。

行进中,独行的向导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城的城墙、街道、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

向导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使劲揉了揉眼睛,才敢确定这一切并不是幻觉。

他立刻返回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头。

老头异常兴奋,他们循着向导的指引,再次来到了那一片古城。

由于没有了水,匆匆查看后他们就离开了,第二年他们又按照原路回到了这里,进行了大量发掘。

网络配图 老头根据当地出土的佉卢文简牍“kroa”一词,推定古城名为楼兰。

此后,楼兰这个名字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世界。

而最早发现楼兰古城的向导,名叫艾尔迪克,那位白人老头,就是赫赫有名的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

这个被斯文·赫定称为“沙漠中的庞贝城”的古城震惊了整个世界。

随后,许多国家的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探险队接踵而至…… 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险队;1910—1911年日本的大谷光瑞第二次探险队…… 各国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出的文物数量之丰富、价值之大,震惊了全世界。

这里出土了各个时代的石器、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品种极其繁多,历史久远。

在各种出土文物中,楼兰古城出土的汉锦和手抄《战国策》最为珍贵。

汉锦大约制作于公元1—2世纪,做工精细,色彩绚丽,并绣有文字,如“延年益寿”、“昌乐光明”、“延年益寿宜子孙”等吉祥字样。

这里发掘出的晋代手抄字纸,比欧洲人最早的纸张都要早六百余年。

在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西晋时期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件,即“李柏文书”。

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探险家们,盛赞楼兰是一个湮没在“沙漠中的宝地”,是遗落在历史角落的“博物馆”,是“东方的庞贝城”。

延续了数千年的文明,湮没了数千年的记忆,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楼兰古城,在风沙和荒烟中渐渐显露出来。

考古专家根据楼兰古城附近遗址出土的古墓干尸推论,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间,楼兰地区生活着一群以游牧为生的人,他们金发碧眼,与古欧罗巴人种同宗。

或许是因为逐水草而猎,他们仅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消失了。

其后2000余年,这一地区的历史出现断层,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中均找不到楼兰一丝痕迹。

当时,楼兰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像今天一样恶劣,而是非常适合游牧或农业,但这一段历史成了不解之谜。

西汉时,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要道。

《·大宛列传》记载:“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南河则河源出焉。

多玉石,河注中国。

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时代,“楼兰”一名已为汉人所知,这些记录就是依据的所见所闻而来。

魏晋时期,中央政府设置西域长史一职,治所就在楼兰,楼兰也因此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从长安出发,古一路西延,到达楼兰时开始分为南北两道。

楼兰作为亚欧大陆心脏位置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处在强大的汉帝国、匈奴和周围许多游牧民族国家夹缝中的楼兰,时常面临生存危机,各国也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晋代之后,楼兰突然再次消失,一个曾经繁华一时的西域重镇,在此后的1500多年里再次销声匿迹。

从公元前176年始见记录,至公元前77年更名为“鄯善”,再到四世纪左右突然消失,楼兰留在文献中的历史十分短暂,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楼兰什么时候建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生活,信仰什么宗教,是什么样的民族等等,都已无从考证。

文献中记载最多的,只是简单说公元前1世纪时,在汉帝国与匈奴的激烈斗争中,楼兰“小国在大国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努力维护自己的生存。

西域史名家冯承钧感慨:“考证西域古国今地,往往一件简单问题,变成极复杂的问题,楼兰就是一例。

楼兰疆域有多大?都城在何处?现在假定虽有几说,尚无定谳。

” 楼兰虽然迅速而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却留下了“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

1700年后的今天,荒漠古道中的楼兰依然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残垣断壁揭示出尘封的记忆,令人恍然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

诵读《塞下曲》中的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仍能感受到历史的猎猎风尘。

楼兰为什么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网络配图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全球气候的变化。

大约从一万年前起,地球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

三大阶段性变化决定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

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了尼雅、米兰城、喀拉墩、可汗城、统万城、尼壤城等国家和城市的消亡。

楼兰古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处在干旱内陆,在地球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消亡不可避免。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青藏高原的隆起。

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对亚欧大陆中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再也无法到达这里,整个中亚地区都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

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建立在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但水源依然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城市也就无法存续下去。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战争。

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

楼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早期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

后来,经过哈密、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通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网络配图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瘟疫疾病。

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楼兰因此而亡。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生物入侵。

据有关专家考证,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昆虫蝼蛄,给楼兰带来了致命的灾难。

这种蝼蛄生活在土中,它们以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的土地、房屋,在楼兰没有任何天敌,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无论如何,楼兰的消亡足以说明,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楼兰曾有挟制要道、左右东西交通的辉煌;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四邻诸国的壮举,然而,自然环境的演变、水系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由绿洲变成了荒漠,由盛世走向了荒芜。

昔日塞外绿洲,今日黄沙乱冢,兴衰成败之间的落差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闻:慈禧太后身边居然有如此貌美如花的“女秘书”

原本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显赫的门第,但她有美色。

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然而后宫佳丽,个个优秀,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身处其中,移情别恋、见异思迁是常有的事。

对于慈禧来说,维护与巩固皇帝的专宠,还需要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潜质。

其中,慈禧有一项后宫嫔妃们无人能抵的能力,就是能读写汉文,这在当时的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

因此,与晚年慈禧有过近距离接触并得宠的最美女人就是德龄。

慈禧当然很美,毋庸置疑。

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

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

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的第一女侍官。

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网络配图 ,笔名德龄公主,旅美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国。

1903年春,随父回到北京,不久被诏进宫中作“御前女官”。

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宫赴沪。

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龄以“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

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美国。

·慈禧太后太与隆裕皇后、、荣寿公主、德龄,以及李莲英、崔玉贵等人合影。

裕德龄父亲裕庚,1895年,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1903年春天,驻法国大使裕庚卸任回国。

他和妻子、儿女及众多随员在海上航行多日后,于上海港靠岸。

裕庚的一对千金德龄、容龄,正值青春年华,光彩照人。

经过东洋和西洋文明的洗礼,这对姐妹成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女性,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海归。

德龄回国的时间正好占了“天时”,恰逢慈禧在推行“五年新政”。

德龄姐妹俩在回国后,就被慈禧招进了宫。

从时尚之都归来的德龄姐妹,身穿鲜艳时髦的巴黎时装,脚踏红色高跟鞋,她们的到来,给闷锅似的皇宫带来了生气和异国风情。

慈禧一下就喜欢上了这对洋派姐妹花,便把她们留在宫中做了秘书,姐姐德龄更是成了首席秘书。

作为“海归”派,德龄首先具有的优势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所以慈禧接见外国使臣和使臣夫人时,德龄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翻译助手。

而且德龄本是外交官之女,深谙西方各国的礼仪与社交技巧,在外交活动中,自是。

这点,正好弥补了慈禧的严重不足。

除了担任外交公关外,为慈禧讲讲洋人的八卦,也是德龄的日常工作,比如巴黎人那荒唐的化装舞会。

说到跳舞,海归的优势又显出来了,脚踩花盆底鞋的清宫女人走路都晃晃悠悠,站不稳,更别提跳舞了。

而容龄却是中国的现代舞第一人。

在法国,她师从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学习了3年舞蹈,在巴黎的舞台上表演过舞剧,后来又进入巴黎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

有时,慈禧会突然兴起,对洋人那有伤风化的舞蹈产生兴趣,姐妹俩就拿出唱机,放上音乐,为她跳上一段华尔兹,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有多张照片留传于世,而所有她的照片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就是德龄的哥哥勋龄。

勋龄也是个海归,懂摄影,后来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

网络配图 可是,当新鲜劲儿过去后,皇宫又显现出闷锅的本性,这使从小浸淫于西方自由思想的德龄萌生去意。

慈禧又两次为德龄介绍对象,干预她的结婚自主,这更使她坚定了离去的决心。

两年后,德龄的父亲病重,她趁机离开了皇宫。

在上海,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萨迪厄斯·怀特并与怀特结婚。

在清末,对于德龄这样的海归女子来说,也许只有和怀特这样的西方男人才有共同语言。

之后,德龄随怀特前往美国,继续她的海外生活。

在美国,德龄开始写作,给慈禧当秘书的生活成为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1911年,德龄用英语写作的《清宫二年记》出版,署名德龄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辜鸿铭为之写了书评,并赐予新女性的美誉,从此,德龄跻身于当时美女作家之列。

1927至1928年间,德龄回国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

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

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

她的《御香缥缈录》在《申报》连载后,反响很大,短短几年间,此书再版七八次,发行量超过5万册,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而这些作品,日后也成为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资料。

期间,德龄曾追随宋庆龄在海外从事爱国救亡运动,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

网络配图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慈禧身边最漂亮“女秘书”的如花美照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

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罗斯维尔事件是真的吗? 奇怪飞行物

事件,罗斯,美国,讲解关罗斯维尔事件是真的吗? 奇怪飞行物。

主要内容讲解是:1947年,罗斯维尔空军基地附近发现一架坠毁的庞大圆形飞行器,当时基地司令签署发文称该飞行器为飞碟,菜叶网,直径约10米,分为内外舱,并在内舱中发现了疑似外星物种的尸体。

该新闻引起1947年,罗斯维尔空军基地附近发现一架坠毁的庞大圆形飞行器,当时基地司令签署发文称该飞行器为飞碟,直径约10米,分为内外舱,并在内舱中发现了疑似外星物种的尸体。

该新闻引起了大轰动,一时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然后几个小时之后,军队指挥官紧急召开了一个记者会澄清:军官犯了严重错误,根本没有飞碟。

短时间内的消息反复变化,使得事件更加扑所迷离,在人们口口相传中,事件也变得更加奇怪,有人说这是军方为了保护秘密而采取的措辞,也有人说只是为了掩盖军方在此次事件中犯的低级错误。

这个事件在30年后才真正火起来,众所周知那时候刚好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有分析人士就指出,这个事件其实就是为了迷惑俄罗斯当局,想要保持美国在冷战时期的领先地位。

直到2000年之后,相关文件才陆续解密,科学家在阅读考夫曼留下的笔记之后发现,“罗斯维尔”事件其实根本不存在。

俄罗斯方面认为这个事件只是美国为了掩盖其导弹坠落的真相,飞碟是虚构的,被解剖的外星物种也是伪造的。

根据息图演示,没有任何物体在地球物理定律之外以高速超过90度甚至180度进行转弯,而且在大气层以几千公里的速度飞行而不起火。

根据这个事件,美国则有人提出的论点是苏联的航天器,里面载有纳粹战犯通过人体实验制造出来长相怪异的小孩。

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外星物种及飞碟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迷恋追逐外星文明,期待地球文明有天能够向宇宙进发。

加入收藏
               

奇怪的楼兰古城为什么消失在茫茫沙漠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