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是哪位?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戊戌六君子?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3 点击数:
简介: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1898年9月28日,这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

【千问解读】

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1898年9月28日,这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当天下午戊戌六君子就在北平被斩首。

六君子死后,朝廷的内阁将6人的罪行公开化。

朱谕开篇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包藏祸心,潜图不轨。

” 这句话放在首位,意思很明显,“六君子”被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是康有为的帮凶,或者说时“康党”身份。

可是,仔细分析六君子生平经历,我们发现有一位死得特别冤枉,他不是“康党”。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人就谭嗣同。

谭嗣同名气很大,尤其遗言更是人尽皆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事实上,刘光第死得最冤,以至于当时天下人都认为错杀了。

刘光第家境贫寒,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卖掉房屋供他上学。

正因此,刘光第读书特别努力,24岁是考中了,后授予授广西司主事。

刘光第在京城为官长达15年,除了日常职位工作外,平时,埋头著作,“不与当时名士要人相往还……人罕知之者。

” 刘光第确实是去过保皇会,但是仅局限于听康有为、梁启超的演讲,他跟康、梁启二人没有过多交往。

“” 发生在二十年(1894年),在这前一年,刘光第就写出了影响深远的《甲午条陈》。

此时的刘光第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他把甲午惨败的矛头直指为首的守旧顽固派,并在《甲午条陈》向光绪提出四条建议:“请皇上乾纲独断,以一事权也”; “请皇上下诏罪己,固结人心也”; “请皇上严明赏罚,以操胜算也”; “请皇上隆重武备,以振积弱也。

” 即便放在今天来看,这些主张在当时依旧非常有价值,可是第一条就彻底得罪的慈禧太后。

当时很多官员都吸食鸦片、收受贿赂,刘光第则为官清廉,连省藩司对新入大臣要送“炭敬”、“别敬”的银子,他都从不收受。

举个例子,当时裕禄擢升为,大家闻风而动都去祝贺。

可刘光第断然拒绝前往,他跟侍卫说:“时事艰难,吾辈岂有暇奔走媚事权贵者哉!”正如此,当刘光第被抓捕后,大家大感惋惜。

刘光第被抓入狱时,只带着几本书,他在狱中读书照旧。

临死前,刘光第昂首挺胸,“身挺立不仆,观者惊叹,咸焚香罗拜,谓刘君不死矣。

”刘光第死后,清军查抄其家,发现一份尚未完稿的弹劾康有为奏疏。

刘光第被抓前夕,有人曾托人送来一封匿名信,让他赶紧离开京城,“山雨欲来,不待智者而已知,行矣裴君(刘光第字裴村),葆忠贞以济世,毋俟昆岗之焚,于义无取。

”对于他人的好意,刘光第微笑着对妻子说:“天祸中国,吾等岂惜一死以醒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戊戌六君子是哪位?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戊戌六君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