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权宦童贯,领兵打仗却立下举世战功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8 点击数:
简介: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般来讲,宦官是不可以出皇城的,宦官不能生育,便会把皇宫当做家,唯皇权马首是瞻。

元丰年间,活跃在西北战场

【千问解读】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般来讲,宦官是不可以出皇城的,宦官不能生育,便会把皇宫当做家,唯皇权马首是瞻。

元丰年间,活跃在西北战场的宦官李宪,就可以做到攻城拔寨,令敌人闻之胆寒。

在五路伐夏之战中,李宪率兵攻到了腹地天都山,烧毁了西夏的宫殿。

可见北宋的宦官有多么威猛,很多名将都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童贯,他是李宪的徒弟,同样继承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史书里,童贯被评为“六贼”之一,是恶名昭著的奸臣。

事实上,在西北战场,童贯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为国家恪尽职守。

宋徽宗继位后,蔡京和童贯成为朝廷两大重臣,蔡京为首相,童贯被称为“媪相”,他们联手确定了进攻河湟的计划。

早在王韶的时候,河湟地区早已成为北宋的领土,之后朝廷党争不断,新旧党轮番登台,河湟地区也就,再次落入敌手。

河湟地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被宋军占领,西夏则可能腹背受敌,接着便可以达到攻灭西夏的目的。

熙宁年间,王韶先后收复了宕、岷、河、临、叠、洮六州,开疆2000多里,假若不是给养和天气原因,神宗五路伐夏之时,西夏早已亡国灭种。

史料记载“合兵十万,命王厚专阃寄,而贯用李宪故事监其军。

” 宋军整合西北十万兵力,王厚为统帅,童贯为监军,这大体就是常规的作战部署,一般宦官都为监军,可以节制各路将领,掌控全局。

王厚是王韶的儿子,常年随军征战,对西北地区非常熟悉,经验丰富,此次派他作为统帅,也是。

熙河军是西北战力最强部队,童贯、王厚所率领的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哪怕朝廷斗得再欢,暂时没有影响到熙河军的实力。

大军出发,征旗猎猎,残阳如火,而他们面对的不只有敌人刀枪,还有背后的刀子。

(宋徽宗) 宋徽宗实在不是个明智的君主,他、沉浸文玩字画,以全国资源一人,整个北宋帝国就是亡在他的玩世不恭上。

宋徽宗还崇奉,对神仙之道,如此君主在任,国家衰亡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大军行进到了湟州,一封从京城的圣旨传到了军中,当然,能打开圣旨的也只有童贯,因为童贯是监军,所有命令都由他来接收。

大军停止前进,很多人直愣愣得看着童贯,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

很多时候出兵在外的部队,也许并不惧怕敌人的进攻,而是忌惮朝廷的指令,一个胡乱指挥的命令,可能就让部队沦入的境地。

童贯从容地打开圣旨,看完之后,把圣旨放入了靴子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之后他命令部下继续开拔。

看似平常,实在凶险异常,全军只有童贯一人知道圣旨的内容。

王厚看监军没说圣旨内容,便问:“有什么指示吗?”童贯回答:“陛下只是祝我们!”大军继续前进,最终成功攻克河湟四州,凯旋而归。

史料记载“贯发视,遽纳鞾中。

厚问故,贯曰:「上趣成功耳。

」师竟出,复四州。

” 事实上,童贯收到的圣旨是命令撤退,在熙河军出兵的时候,皇宫突然着起大火,徽宗认为出兵是不吉利的,于是下令撤军。

是童贯以一人之力,承担下抗旨不遵的罪名,战役胜了还好说,有个将功补过的说法。

假如战役失败,那可能会有杀头的风险,权衡利弊之后,童贯决定隐瞒圣旨内容。

事后,童贯才把圣旨展示给众人看,众人嘘唏之后皆对童贯敬佩至极。

童贯虽是一代宦官,却有着一副铮铮铁骨,他在西北统兵几十年,威信极高。

说他狡诈阴险也好,也罢,收复河湟四州的军功却是事实,可以说童贯是个毁誉参半、功过兼有的宦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北宋权宦童贯,领兵打仗却立下举世战功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