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都有着怎么样的境界?每个境界分别代表着什么

等觉:就是成佛的预备阶段,即是
【千问解读】
等觉:就是成佛的预备阶段,即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的地位,也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地位,所谓等觉,就是等同于佛果,但是觉行还未圆。
妙觉:等觉以后是第七妙觉,就是佛位,此时圆证菩提,证得无漏的智果和涅槃果。
智果就是菩提,涅槃就是真如,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量功德。
修学 菩萨的境界,都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度众生出生死苦海,不再,得大快乐。
菩萨自利利他,自利者自身以是圣人境界,利他者也能度凡夫得证菩萨境界。
菩萨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学六波罗蜜。
一:布施波罗蜜。
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
以体力、劳力利益众生的为内财布施;以钱财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外财布施。
法布施,凡以佛法真理教给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叫做法布施。
无畏布施,保护众生使他们没有惊怕,使众生安定的叫做无畏布施。
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
二:持戒波罗蜜。
菩萨能修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更有功德很大的菩萨戒有三:所有一切善的事都去做,所有一切恶的事都了断不去做,所有的众生都去度他们脱离烦恼。
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三:忍辱波罗蜜。
为利益大众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四:精进波罗蜜。
不懈息地努力,不断的进步。
菩萨由修精进,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五:禅定波罗蜜。
修习禅定,心有定力,不会被外界而动摇。
菩萨由修禅定,能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
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六:般若波罗蜜。
即智慧,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妙法都通达叫做智慧。
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
菩萨由修般若,能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和无明。
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习菩萨道,我们今生能得人身,就说明过去有福报,只不过福报多少不同而已,但不修学菩萨道积福善,就不能继续未来的福报。
所以,世间一切善事我们要行,敬双亲爱妻儿、救济贫苦、救济病人和护理、修路桥填平除崎岖、急难相助等善而广学之,我们就会得大福报,大功德,无烦恼而快乐无比,从而进入欢乐的菩萨愿海。
供养方法:做到七布施。
七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
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
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
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
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
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