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将卢象升:多次击败皇太极、张献忠,如果他不死明朝还有救吗?

他们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千问解读】
他们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除此之外,或许人们还会想到、,他们在对外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除了这些,明朝还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秀将领。
如指挥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的于谦;平定,在军事和思想领域都十分出色的;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大破敌军的李如松等。
在明朝末年,有一位四处奔走拯救倾颓江山的名将,他就是卢象升。
二十八年(1600),卢象升出生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的张渚镇锁前桥(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部)。
据《》记载: 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
也就是说,卢象升皮肤白皙,身材很瘦,在他的胳膊上,有着一根很粗壮的骨头。
他力气大得惊人,是练武从军的好材料。
天二年(1622),卢象升考中,先担任户部主事,这是各部司官中最小的一级,官居从六品。
此后,卢象升又升任为员外郎,成为了副司长一级的官吏,官居从五品。
不久,卢象升因其政绩受封大名知府。
大名府的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部,距离都城北京很近。
所以大名知府虽然官居从四品,重要性要高于其它地方的知府。
二年(1629), 己巳之变 爆发。
十月,“后金”领袖率领号称十万的大军南下,避开明将镇守的宁州、锦州,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三路攻入关内,直逼京师。
卢象升立刻招募了万余人前往京师协防。
第二年,皇太极在遵化、滦州、永平、迁安等地后班师回沈阳,明朝迎来喘息之机。
不久,卢象升因为防御京师的功劳被封右参政兼副布政使,官居从三品。
朝廷派出卢象升整顿京师附近兵马,他 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 天雄军 。
又过了一年,卢象升再度因功晋升正三品按察使,依旧是操练各地兵马。
崇祯四年至六年(1631-1633),农民起义军流窜到京师附近后,卢象升 力战却贼 。
关于卢象升破贼的经过,《明史》中有着 象升设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龙冈,又破之武安。
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收还男女二万。
三郡之民,安堵者数岁 的记录。
据记载,卢象升作战非常勇猛, 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
一次,卢象升被箭矢射中额头,他身边的仆夫也被击毙于马下,卢象升反而更加勇猛。
于是匪徒们口口相传道: 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第二年,贼军在湖北肆虐,卢象升受封右佥都御史,前去平乱。
平定州郡后,卢象升再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一带。
同年,朝廷 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
总督办西北,象升办东南。
又过了不久, 进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能够拥有尚方宝剑,体现了君王对臣子的极高信任,也说明了卢象升在朝中的地位。
他善待士卒,与之,于是士兵们都为之而竭尽全力,卢象升也就得以屡战屡胜,功绩累累。
面对明末动乱的社会局势,卢象升毫无惧色,先是击溃了以狠辣著称的,又战胜兵力强大的高迎祥、,将农民起义军的步伐大大牵制。
崇祯九年(1636),卢象升平乱取得成果后, 京师戒严,有诏入卫,再赐尚方剑。
第二年,携清军南下, 三赐象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然而,卢象升虽然被授予重任,但在战与和之间犹豫,再加上朝中主和派的阻挠,他根本无法调动前线兵马。
崇祯十一年(1638)冬,孤立无援的卢象升被清军包围。
据《明史》记载: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掌牧杨陆凯惧众之 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
卢象升的死讯传来, 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
卢象升骁勇善战,堪称明末第一猛将,但年仅三十九岁便受排挤而死,怎能不让天下为之震动和悲伤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