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高考地理中的潮汐现象!何为大洋中脊?

从上题可以得出,大洋中脊处地壳向外扩张;结合文字材料对大洋地壳循环的描述可推测,大洋中脊处形成的岩层最…
【千问解读】
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专业高考地理备考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集合汇总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一、潮汐现象
潮汐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出现周期性涨落的现象,白天的涨落称潮,晚上的涨落称汐。
其形成主要源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
二、潮汐的形成原因
1. 月球引潮力:月球离地球较近,对地球海洋的引潮力作用显著。
它吸引地球海洋水体,使靠近月球一侧的海水凸起形成涨潮,而地球另一侧由于惯性离心力作用也会出现海水凸起涨潮,中间区域则为落潮带。
2. 太阳引潮力:太阳虽然距离地球远,但质量巨大,也对地球海洋有引潮力作用。
不过其引潮力约为月球引潮力的46%,通常在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时,月球、太阳和地球近乎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潮差较大;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时,月球与太阳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形成小潮,潮差相对较小。
三、潮汐的周期类型
1.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小时50分钟)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涨潮、落潮时间大致相等,潮高相差不大,如我国厦门港多为此种类型。
2.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里,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像我国南海北部湾部分地区是全日潮。
3. 混合潮:一个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些日子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国秦皇岛港属于混合潮型。
四、潮汐的影响
1. 对海岸地貌的影响 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长期的潮汐作用会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潮汐通道、潮滩、海蚀崖等。
潮水的涨落不断冲刷、搬运和堆积泥沙等物质,促使海岸地貌不断发生变化。
2.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潮汐的涨落会使海水在海岸带和近海区域不断交换,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也与潮汐密切相关,比如许多贝类会在涨潮时张开贝壳觅食,落潮时关闭贝壳。
3. 对航海的影响
掌握潮汐规律对于航海至关重要。
高潮时,港口、航道的水位较高,有利于船舶进出港口和在浅水区航行;相反,低潮时可能会使船舶搁浅,所以船舶进出港要根据潮汐时间表来安排。
4. 对沿海渔业和海水养殖的影响
渔民们常常根据潮汐规律出海捕鱼,因为涨潮时,海水会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近海和岸边,吸引鱼类聚集觅食。
在海水养殖方面,要考虑潮汐的水位变化,合理设置养殖设施的高度,防止在低潮时养殖生物暴露在空气中而受损。
5. 对沿海能源开发的影响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潮汐的涨落来发电。
在一些潮差较大的地区,如法国的朗斯河口,通过建设潮汐发电站,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大洋中脊简介】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洋中脊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连,总长约8万公里,为地球上最长最大的山系。
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单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构造单元之一。
【大洋中脊特点】
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广布。
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
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
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大洋中脊的分布】
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大洋洋脊在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与大西洋东西两岸大体平行,呈S形展布,称为大西洋中脊。
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连,北端则伸进大陆或岛屿,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过冰岛,与北冰洋中脊相连接。
【大洋中脊的特征】
纵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带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
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
大洋中脊体系环球绵延数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
其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3%,可与全球大陆面积相比。
大洋中脊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那里同时也是生成新的海洋洋壳的地方。
在洋中脊火山口,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
洋壳在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这样代谢不止。
【大洋中脊的成因】
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
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
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
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
【学以致用】
大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八万千米的火山山脉。
地慢的岩浆在大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大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下图示意大洋中脊扩张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大洋中脊处
A.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 B.热液区多花岗岩
C.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 D.洋壳不断向外扩张
5.图中大洋中脊处地壳岩层的新老关系表现为
A.从〇到P先变老再变新 B.从O到P由新到老
C.从〇到P先变新再变老 D.从〇到P由老到新
【参考答案】
D B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地幔的岩浆在大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大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
由此可推断,大洋中脊处两侧地壳向外扩张,为生长边界,A错误,D正确;热液区岩石多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在远离大洋中脊的地方,大洋地壳逐渐变冷变重,俯冲进人地幔,B、C错误。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从上题可以得出,大洋中脊处地壳向外扩张;结合文字材料对大洋地壳循环的描述可推测,大洋中脊处形成的岩层最新,越往两侧岩层越老,最终在海沟处消失,形成大洋地壳循环。
所以图中从〇到P岩层的新老关系表现为由新到老,B正确,A、C、D错误。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10所大学名单汇总
其中包含4所本科、6所专科;9所公办、1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有哪些学校1.新余学院(江西新余)2.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河北承德)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余)5.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6.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7.酒泉职业技术大学(甘肃酒泉)8.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茂名)9.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10.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根据上文可知,江西省开设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大学有:新余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甘肃省开设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大学有:武威职业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大学青海省开设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大学有: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
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及前景:大专毕业能去干什么
此外,也可以在太阳能光伏、节能减排等相关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转型,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就业前景广阔。
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都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选择此专业的学生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发挥专业技能,迎接绿色能源的未来。
一、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热工学、发电系统原理、新能源发电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光热发电及应用系统设计选型、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太阳能利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及专科生的出路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专科毕业生面向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太阳能利用工等职业,光热发电及应用系统设计选型、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岗位(群)。
由此可见,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科生的出路还是挺好的。
(2)、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就业前景只要你具备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对口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那么你从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后就能有一个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工资。
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职业能力要求如下:1. 具有整合和综合运用热工学、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光热发电系统技术等知识的能力,能编制光热发电站建设可行性报告;2. 具有塔式、槽式、蝶式等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电力、热力系统测试,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3. 具有进行电路分析、光热输变电站系统设计,实施设备选型、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电工操作及电气设备调试的能力;4. 具有运用直接热利用技术,开展光热转换系统分析、热力设备选型、负荷计算等的能力;5. 具有设计传热、集热、存储、控制系统,进行建筑节能应用、太阳能供热施工、集热器和热水器维修的能力;6. 具有应用适应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利用领域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工程分析、计算、设计等的能力;7. 具有太阳能光热生产领域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等职业素养,具有质量意识与创新思维;8. 具有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能力;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掌握好以上这些与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紧密相关的技能,那么即便是高职专科毕业,你也能在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领域有一个较好的出路和就业前景。
二、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难学吗?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不难学,接下来我将为专科同学介绍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内容。
1、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什么课程?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习的课程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太阳能测试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太阳能采暖技术、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技术、太阳能供热工程、供配电技术。
2、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是干什么的?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在实习实训的时候,需要干这些事情: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安装与检测、太阳能集热器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组装等实训。
在光热发电场建设运营企业、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器)生产使用企业、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施工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三、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适合女生吗?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的男女比例是,男生占比85%,女生占比15%。
根据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历年的报考与就读情况来看,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适合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