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视人品的八个标准

其实这些标准放到现代依然能判断人们的人品,只是现在的人不会那么刻意的去强调这些,而是通过日常上的因为观察你。
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帮助你寻找人品较好的人,毕竟我们吃亏吃的最多
【千问解读】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因为当时的人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厚,所以对人的品德方面非常看重,对于个人人品的判断也是出现了八个标准,专门用来评判你是否是个品行良好的人。
其实这些标准放到现代依然能判断人们的人品,只是现在的人不会那么刻意的去强调这些,而是通过日常上的因为观察你。
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帮助你寻找人品较好的人,毕竟我们吃亏吃的最多的还是人亏。
“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可见,人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而好的人品,更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好的人品有八个标准,看看你符合几个?
1、厚道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
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
厚道之人,人人都愿意与之交往,因为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放心,打心底里尊重、信赖,于是就能积累人缘、积聚人气。
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善良
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都会伤害到你自己。
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
坦坦然然做人,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3、守信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
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
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便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肯定也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
4、宽容
常言道:“有容乃大”。
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心灵加压,受累的还是自己。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
”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5、诚实
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
人之无诚,不可为交。
“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做人只有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我们对待工作也一样,不管是汇报工作,还是反映问题,都要实事求是,绝不可弄虚作假,失信于人。
6、谦虚
泰戈尔曾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谦虚,是好人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无论什么时候把自己看低一些,总是好事,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利于与人相处。
古人云:“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
干任何事情,不要总认为自己贤能,不可少之,这样不好,容易让人讨厌。
谦恭之人,人皆爱之。
7、正直
一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凭良心办事。
干事都能从良心出发,那绝对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
人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要坚持真理,不能因为关系好就把错说成对,也不能因关系不好而把对说成错。
8、执著
人贵有恒。
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谓“滴水穿石,铁棒磨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不妨做个傻子,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踏踏实实做事,持之以恒。
日常工作中,只要是我们认准的事,就应该想尽千方百计把它完成,把它干好,奋力追求成功的乐趣。
这种恒心和勇气,就是执著追求的具体体现。
古人没冰箱怎么给食品防腐 食物变质受哪些因素影响
古人没冰箱怎么给食品防腐古人没冰箱,也没食品添加剂法规。
但他们想出了几个防止食物腐败、延长保质期的办法,有效抑制住了微生物的繁殖。
一是干制。
高水分天然食物可以用晒干或烤干的方法来去除水分。
没有足够的水分,细菌就不能繁殖,霉菌就不能产毒。
古人学会了制作肉干、鱼干、虾干、水果干……让一次收获的食物不会因为腐败而浪费,能够储存起来全年食用。
二是加盐。
盐是古老的防腐剂,只是因为人们太熟悉它了,没把它算成法律意义上的添加剂。
只要加的盐足够多,大部分水分会被盐“绑定”而不能自由移动,渗透压高了,留给微生物繁殖的水分就微乎其微。
古人学会了制作咸鱼、咸肉、咸蛋、咸豆干、咸菜……只要加足盐,食物就能在室温下保存几个月甚至更久。
三是加糖。
加糖与加盐防腐原理相同,但糖结合水分、提升渗透压的效果不如盐强大,这就需要提升糖浓度到60%以上,才能让食物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例如果酱、果脯、蜜饯、蜂蜜和糖桂花等,都是靠大量糖来保存的。
四是加酒。
高浓度酒精本身有抑菌甚至杀菌作用,同时还能结合水分子。
例如酒渍杨梅等食物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几个月。
五是熏制。
熏烟中含有能够抑菌的酚、醛、醇、酸等挥发性有机物,它们附在食物表面,利于抑制细菌增殖。
同时,熏制的高温也会让食物表面脱水变干,从而降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
例如熏肉、熏鱼、熏肠等,都利用了熏制抑菌的方法。
但是,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苯并芘等,但古人平均寿命本来较短,而且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熏肉,健康水平更多地取决于能不能吃饱饭,偶尔食用熏制食物,对健康影响不大。
六是发酵。
发酵,就是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来抑制有害微生物。
比如腐乳、奶酪、豆酱、酸菜等,都是发酵制成的美食。
由于有益微生物会帮助分解食物中不利消化的成分,还会产生更多的B族维生素,所以发酵食物既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
不过单靠发酵方法还不够实现常温下长时间保存的目标,通常要配合加入大量盐等防腐措施。
七是利用其他防腐成分。
除了盐、糖和酒精之外,还有大量的酸、碱,以及亚硝酸盐。
例如,皮蛋就是添加大量火碱制作出来的;醋和酸泡菜中的醋酸、乳酸都能起到帮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几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来给肉类食物上色和防腐了,但那时因为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想加多少加多少。
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了食品安全法规之后,才发现一些地方名产肉制品的“传统制作工艺”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很普遍。
食物变质受哪些因素影响食物的变质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微生物繁殖过多。
生态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生物群,在温度适宜时,他们就会繁殖生长,破坏食物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使食物失去韧性,颜色发生改变,出现臭酸味。
2.温度改变细胞在37℃最适宜生长,温度越高,则减缓生长速度。
低温下并不能消灭细菌,只能抑制发育。
例如沙门氏细菌超过20℃会大量繁殖,而60℃就会死亡。
跟着美妙的古诗词看看有哪些野菜彼时触动了古人的味蕾
田间地头、路边树梢,一簇簇冒出头的嫩绿,便是很多人的心头好——野菜。
食用野菜的习俗古已有之,其身影也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
比如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便出现了数十种野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爰采葑矣,沬之东矣”“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本期,让我们跟着美妙的古诗词,看看有哪些野菜彼时触动了古人的味蕾,此刻又丰富着我们的餐桌。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 《鹧鸪天》荠菜是最常见的野菜之一,超市售卖的速冻饺子、馄饨、春卷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足以说明荠菜深受欢迎。
荠菜营养丰富,最突出的是它钙含量高达294毫克/100克,几乎是牛奶的三倍,是常见蔬菜中的佼佼者。
此外,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也很高,是很多常见绿叶菜的两倍以上。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有助护眼的维生素A,也许这正是荠菜在中医药理论中可以“明目”的原因之一。
荠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饱腹感,有助于肠道健康。
挑选荠菜时,优先选择颜色深绿、植株不那么粗大的,其营养更丰富,鲜味更浓郁。
炒、蒸、烧汤、做馅,都是难得的美味。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唐]杜甫《园官送菜》这两句诗提到了两种野菜——苦苣和马齿苋。
苦苣并不是我们常用来拌菜的苦菊,而是苦菜。
苦菜古称“荼”,生吃味道很苦,但带有野外的清香。
苦菜各种营养成分较为均衡,铁和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高。
其苦味来自植株中多种甙类化合物、槲皮素等成分。
苦菜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的功效,中医认为苦菜能够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
除了蘸酱生吃外,苦菜还可以焯水后切碎,与黄豆糊一起做成小豆腐,吃起来没那么苦,营养也均衡。
马齿苋是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菜,生命力极顽强,连根拔起3到5天再种下浇水还能活,所以又叫长命菜。
其叶片肥厚呈长圆形,与马齿相似,故得名“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其中钾、镁、铁含量高,各种维生素齐全,还有一些多糖、黄酮类、生物碱成分,能起到抗菌消炎、抗氧化的功效。
马齿苋还有一大优势,它的α亚麻酸含量比绝大多数绿叶菜都高,有助于降血脂、促进心血管健康。
马齿苋的嫩茎叶可以炒菜、烧汤,肥嫩滑润,滋味鲜美,还可以焯水后与肉一起做馅,拥有独特的风味。
马齿苋的草酸含量相对比较高,慢性肾病患者要限制食用。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
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金末元初]元好问 《溪童》椿芽即香椿,是香椿树在春天萌发的嫩芽,在超市按两卖,价格不菲。
这种香味独特的蔬菜不仅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的含量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
香椿还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起到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功效。
香椿的做法很简单,切碎与豆腐搭配,加几滴香油拌一下,便是一道鲜香的凉菜。
还可以切碎加鸡蛋烙熟,就是浓香四溢的香椿饼。
香椿有一个缺点,亚硝酸盐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很多。
特别是常温储存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会迅速上升。
所以,香椿采摘后要尽快焯水冷藏,能够大幅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食用更安全。
超市的香椿一直常温保存,而且不知道已经摘下来多久,所以买回家后一定要先焯后吃。
除了这些,可以吃的野菜还有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蓬蓬菜、蒌蒿、槐花、榆钱……各具风味,喜好随人。
几十年前的困难时期,这些野菜帮助人们度过青黄不接的岁月,如今作为时鲜丰富我们的餐桌。
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野菜因为生长环境比较“艰苦”,各种营养元素丰富的同时,也会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比如植酸、草酸、单宁等。
这些成分带有苦涩的口感,还会影响矿物质吸收。
过多的草酸盐甚至会诱发草酸盐肾病,有大量食用野菜后诱发急性肾衰竭的报道。
过多的粗纤维也会影响口感,给肠胃较弱的人带来不适。
而食用前用水焯烫,大量的抗营养因子溶在水中,同时软化纤维,可以提高野菜的营养价值,改善口感。
春季来临,很多人喜欢边踏青边挖野菜,但挖时记得做到“两不”:第一,公园、小区、路边绿化带的野菜不挖,有可能会喷洒除虫剂;第二,不认识的野菜不挖,误食有毒植物中毒就医的新闻每年都有,因此不认识的一定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