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存在一个男皇后 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一般来说,帝王都是男性,皇后都是女性。
现在的人们基本没听说过男皇后。
然而,古代上有位艳丽如美女的男性,他从
【千问解读】
今天趣古代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男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很多风俗、规矩,封建王朝时人们尊崇三纲五常,男女的地位、职责有巨大不同。
一般来说,帝王都是男性,皇后都是女性。
现在的人们基本没听说过男皇后。
然而,古代上有位艳丽如美女的男性,他从少年时陪伴在陈文帝陈蒨身边。
陈蒨独宠他一人,不理其他宫中美貌嫔妃,陈朝民众视他为真正的当朝皇后。
这位美男子是哪位?与陈文帝之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韩子高和陈文帝相识
韩子高,南北朝人,538年出生,他家境贫寒,祖辈世代以修鞋为生。
普通人家出名时,韩子高面容美丽、皮肤白皙、身材健壮,是历史十大美男子之一。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对韩子高出众的外貌进行过这样高度称赞的描写:“边幅美丽、纤妍雪白、螓首膏发、天然蛾眉,见者靡不啧啧。
”
南北朝时,时局混乱,天下不太平,士兵到处强抢民女。
据说,几个士兵误把韩子高当成女子抓住,正想轻薄结果发现他是男人身,又见他美貌异常不忍动手杀害,于是将他放走。
南朝共有四个朝代,宋、齐、梁、陈。
548年,梁朝将领侯景起兵造反,一度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害死梁武帝。
他与平叛者激烈交战时,纵容士兵枉杀百姓,抢掠富豪,欺辱妇女儿童,给人民带来深痛苦难。
韩子高和陈蒨二人与这次动乱颇有渊源。
彼时,韩子高为谋生寄居在建康,陈蒨的叔叔陈霸先与王僧辩联合剿伐候景。
552年,候景被杀,战乱平息,韩子高趁机返回家乡,在淮渚遇到带着一队护卫人马前往吴兴出任太守的陈蒨。
韩子高意图搭车马而行,便向拦下陈蒨一行人说明请求。
陈蒨看到年龄刚满16岁的韩子高,不禁被他的倾世容颜打动,心里非常爱慕,爽快地同意他乘车。
史料记载,陈蒨少年时已长得俊美,具胆略气度,熟读经典。
他认识韩子高时,,正值青年,情思萌动,韩子高外表惹人垂怜,脾气秉性温和,并行一段时日后,陈蒨产生了把韩子高留在身边的想法,随即向韩子高询问是否乐意。
韩子高也很倾慕陈蒨,应允下来。
韩子高出身卑微,他感激陈蒨的恩惠,尽力侍奉,常常带着刀剑护卫在左右,还亲自递送美食美酒。
陈蒨性子较急,手下人有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韩子高如妇人般思维细腻,知晓陈蒨的每个意图,让陈蒨减少了不少烦恼。
陈蒨对他宠爱日盛。
韩子高虽然五官、脾性似女子,却没有丧失男儿本性,他成年后研习武功,练就一身本领,成长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
唯一的男皇后
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势力逐渐壮大,557年,建立陈朝。
559年,陈蒨继位,称陈文帝,他勤政爱民,开创了“天嘉之治”。
陈蒨继位前辅佐陈霸先征战,继位后平定内部叛乱,历经风险,韩子高横刀立马帮他征讨张彪、刘异等人建立丰功伟业,564年晋爵为伯,次年获封右卫将军。
陈蒨曾经梦见自己攀登高山,途中道路艰险、崎岖,他差点跌落山崖,多亏韩子高救援才得以继续前行。
陈蒨在梦中尚且依靠韩子高辅佑,他对韩子高相依相偎的真挚感情不言而喻。
陈蒨立的正牌皇后为沈妙容,《陈书·韩子高传》记载陈蒨因与韩子高耳鬓厮磨、亲切万分冷漠待她。
时间久了,陈朝举国上下皆知陈蒨和韩子高之间的亲密关系,现代断袖之癖尚不能被人们理解、接受,封建社会时更惹人非议。
一次,陈蒨温婉地和韩子高说:“你陪伴我这么多年了,怕不怕别人说闲话?如果你怕受人嘲笑,我们可以退成普通君臣关系。
”
韩子高听后不假思索地回复:“以前有女皇,今朝当有男后。
”陈蒨得到韩子高果断地回答,再未起断绝他们亲密关系的想法,而且越发把韩子高当成实质性的皇后对待。
陈蒨的有位公主妹妹,比陈蒨还喜欢韩子高。
她不十分了解韩子高温柔的性格和超凡的军队统帅能力,只是听侍女说韩子高比自己丈夫俊朗,好奇的偷偷见了韩子高一次就相思得不能自拔,竟然咳血辞世。
结局令人惋惜
陈蒨是南朝少有的贤明君主,可惜他45岁时患重疾驾崩。
临死前一段时光,他只让韩子高进出宫廷,不见其他嫔妃、大臣,与心爱之人单独度过人生最终阶段是他能为自己做的。
那些日子里,韩子高悲切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挺着哀伤侍奉、陪伴陈蒨,比往日尽心百倍却什么都做不好。
陈蒨驾崩后,韩子高迎来危机,新帝陈伯宗忧惧他手握重兵,在朝中地位显赫,有心除掉他。
韩子高感受到自己身处险境,心中不安,想卸甲归隐却下不了决心,毕竟大多数人都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离开都城的话离陈蒨就远了,赫赫战功也会过早地湮没为记忆。
韩子高犹豫不定,反复思考,最终为了能幸免杀身之祸决心找借口到外地任职,这没能帮助他从危机中脱身。
陈蒨死后次年,某县令陆昉和韩子高属下联合诬陷韩子高谋反。
陈伯宗与辅政者陈顼借题发挥,趁韩子高进宫参议立太子事项的时候,将他抓拿,不由他分辩,当晚处死。
韩子高时年仅30岁。
纵观韩子高一生,他以颜值摆脱贫困境地,性格、德行是加分项,军队才干让他跻身古代正面人物行列,流芳后世。
他和陈蒨的感情非常唯美。
如果向现代人询问,能否接受断袖之癖,大多数人的答案一定是不能接受,少数人会把有这种习性的人看成怪物
从生理、心理、风俗方面考虑,人们不能接受很正常,不过,没必要歧视、侮辱他们,他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没有妨碍、损害别人。
尊重、包容是非常好的现代美德。
话说回来,如果韩子高、陈蒨生活在如今,凭他们的外表、才能、权势不仅不会被人们厌恶,还很可能受到疯狂追捧。
长翅膀的人类真的存在吗?至今未解的20个世界谜团!
1. 柬埔寨高棉王国消失 高棉王国曾是东南亚最强大的一个帝国,它从现在的柬埔寨一直延伸到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
可以上溯到公元802年。
它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对它的了解是通过考古学研究等一点点拼凑在一起的。
会是什么导致这个文明社会最重走向没落? 柬埔寨高棉王国消失 2. 世界第一大峡谷悬疑 上世纪20年代,英国探险者曾经短暂进入过雅鲁藏布大峡谷,他发现了大峡谷内有一条十分壮观的瀑布。
因为瀑布的周围有一道彩虹,所以他将此瀑布定名为“彩虹瀑布”。
10年后,菜叶网,美国人贝利再次证实了这条瀑布的存在。
然而,自此之后将近70年的时间里人们再也没有找到它。
世界第一大峡谷悬疑 3. 奥兹诅咒 1991年9月德国旅行者在奥地利西部的奥兹山谷一处融化冰川时,发现一具面朝下的尸体,这就是震惊考古界的冰人奥兹,他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至少有5300多年历史。
冰人奥兹也留给世人奇怪离奇的“冰人诅咒”。
在发现这具尸体后,已前后死亡7人,他们均参与了奥兹的研究。
奥兹诅咒 4. 古墓长明灯不熄秘密 古墓灯光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例如印度、中国、埃及、希腊、南美、北美等许多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
如此奥秘的长明灯为何没有保留到今天?可是很神秘,上述这些灯一旦现身,就会以某种方式很快毁坏掉,难道古人在利用某种魔咒来保守他们的技术秘密? 古墓长明灯不熄秘密 5. 秦始皇嬴政嬴政陵兵马俑 秦始皇嬴政嬴政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中国陕西西安临潼以东30多千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嬴政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秦朝丞相秦国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秦朝名将秦国名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嬴政嬴政陵兵马俑
史前小矮人存在的证据,个子矮因患病的原因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遗传学上的证据比较多地支持单地起源说(起源非洲),但多地起源说也不乏证据,而且证据越来越多。
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提出,北京人和现代亚洲人有很多相似特征。
人类的种族是由各地的古代直立人独自演化为今天的智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卡尔顿·库恩提出,现代人是由5种不同的人类平行演化而来(高加索人种、刚果人种、开普人种、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一些种族比其他种族更早演化进入现代人阶段,导致一些人类的文明要进步于其他文明。
如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要优于其他人种。
20世纪90年代,中国遗传学者陈竺和金力指出,现代中国人是约5万年前由非洲迁徙而来的人类后代(单地起源说)。
但另一些古人类学家,如吴新智等提出了中国人独立起源于中国的假说(多地起源说),属于“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这个假说背后有时间和实物的大量证据。
中国出土和发现了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200万年前早期直立人巫山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和郧县人,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人和南京汤山人,距今20万~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如辽宁金牛山人、陕西大荔人、内蒙古河套人、安徽含银山人、山西许家窑人和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距今4万~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如广西柳江人、北京山顶洞人、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贵州穿洞人、陕西黄洞人等。
2008年,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距今10万~8万年前的古人类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填补了中国没有距今10万~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的空白。
小矮人与多地区起源学说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与印尼的研究人员在2004年10月2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篇论文称,他们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到一具史前小矮人化石,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
研究人员是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梁布亚洞穴里发现这具女性化石的,身高仅1.06米。
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头颅只有柚子般大小,大脑只有380毫升,只及现代人1350毫升的1/4,因此科学家将这具化石取名为“小矮人”,编号LB1,并将这个新人种命名为“弗洛勒斯人”。
中國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等人也认为,人类的起源是多地区起源,不过人类进化的模式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即各大陆人种之间既存在基因交流,又拥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如果基因交流太强,就没有现在黄种人、白种人的差异。
但如果只有连续进化,没有大地区间的基因交流,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又将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
所以,正是两者恰到好处的综合,才促成了当今世界不同人种并存的格局。
那么,小矮人是不是一个新的人种并由此可以成为人类是多地区起源的一个有力证据呢?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是,小矮人不是一个新的人种,也与人类的多地区起源无关。
这名弗洛勒斯人可能是因为疾病,如患唐氏综合征、缺碘、小头畸形症等原因而成为小矮人的。
但是,2016年6月8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又称,在弗洛勒斯岛上新发现了比弗洛勒斯人年代更久远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70万年前。
这些古人类的体型甚至比弗洛勒斯人还要矮小,可能是弗洛勒斯人的祖先,称为马塔门格人。
因此,弗洛勒斯人是一个新的人种,并且这个发现也支持人类的多地区起源学说。
唐氏综合征的解释 在关于小矮人是因为患病而形成的解释中,唐氏综合征目前证据比较多一些。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展遗传学和进化学教授罗伯特·埃克哈特、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解剖学家马切伊·汉纳伯格和中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气象学家肯尼思·徐等人在2014年8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两篇文章称,过去对小矮人LB1化石的头骨容量和身高的原始数值极大地低估了,现在埃克哈特等人发现,这一头骨容量大约为430毫升,而非380毫升。
#p#分页标题#e# 现在的研究表明,小矮人LB1其实并不代表一个新的物种。
相反,她只是一个发育异常的人类的骨骼,这种发育异常与唐氏综合征的特点相一致。
此外,新的研究有好几个证据都证明小矮人很可能是唐氏综合征患者。
首先,小矮人的颅面不对称,头骨左右不匹配是唐氏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埃克哈特和同事早在2006年就注意到这种不对称性,但以前的发掘小组并未报告这一特征,并且以头骨被长时间埋葬为由反驳了埃克哈特等人的观点,即头骨的不平衡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埋葬的原因。
其次,埃克哈特等人之前对小矮人枕骨-额骨周长的测量,使得埃克哈特等人可以对比小矮人和患有发育障碍的病人身上获得的临床数据,据此,研究人员估计小矮人的大脑与患有唐氏综合征的病人的大脑大小相符合。
此外,小矮人较短的大腿骨与唐氏综合征导致的身高降低相符合,经统计学修正后估算出的小矮人正常身高为1.26米,这一数值并不同于之前的1.06米,而是与某些现在生活在弗洛勒斯岛及周围地区的人类相匹配。
根据这些证据,埃克哈特等人认为,在印尼梁布亚洞穴里发现的LB1骨骼并不足以证明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而是一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病人,该病的发病率在全球为1/1000。
马塔门格人的证明 然而,埃克哈特等人关于弗洛勒斯人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假说很快就被新的研究所反驳。
两个国际研究团队在2016年6月8日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分别发表论文称,在弗洛勒斯岛上新发现了比弗洛勒斯人年代更久远的古人类骨骼化石。
从考古证据推测,这些古人类的体型甚至比弗洛勒斯人还要矮小,他们可能是弗洛勒斯人的祖先,因此,弗洛勒斯人是在人类进程中存在过的一个人类分支,因而是人类多地区起源的一种证明。
第一篇论文的标题是“弗洛勒斯中更新世早期的类弗洛勒斯人化石”,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尼的研究人员在这篇论文中说,他们2014年从距梁布亚岩洞东侧70千米处的苏阿盆地中一处名为马塔门格(Mata Menge)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古人类化石。
这些化石包含颌骨碎片和6颗牙齿,它们至少来自3个小型古人类个体。
其中下颌骨碎片来自一名成年人,经分析发现,他比此前发现的最小的弗洛勒斯人下颌骨还要小20%。
牙齿化石则是两名古人类幼童的乳牙。
因此,这些人可以称为马塔门格人,可推论是弗洛勒斯人的祖先。
该文的作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马塔门格人比弗洛勒斯人有更小的下颌骨和臼齿。
与南方古猿和能人相比,马塔门格人化石更加接近能人,因此倾向于支持弗洛勒斯人是早期亚洲直立人的一个矮小的祖先,弗洛勒斯人并非是因为患唐氏综合征才成为矮小的身材。
而且,弗洛勒斯島的古人类在较早的时期已经具备了弗洛勒斯人特有的极小体型和其他形态特征。
第二篇论文的题目是“已知的弗洛勒斯最古老的古人类化石的年龄和背景”,在这篇论文中,菜叶网,澳大利亚学者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对马塔门格人化石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们认为,这些马塔门格人当时生活在炎热干燥、类似稀树草原的地区,但也拥有一些湿地环境,与弗洛勒斯人的生活环境类似。
此外,在马塔门格人化石旁边还发现了一些动物和简单的石器,这些石器与晚更新世的弗洛勒斯人所制造的石器十分相似。
从现有证据来看,该研究团队认为,目前收集的考古学证据还不足以说明这次新发现的古人类是一个新的人种,但基于化石的大小和形状,推测这些古老的比弗洛勒斯人更矮小的马塔门格人或许是弗洛勒斯人的祖先。
研究人员推测,马塔门格人和弗洛勒斯人或许是直立人抵达这座岛屿后为了适应岛上资源稀缺的环境,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缩小”体型。
不过,最大的疑问是这些最早的直立人是如何抵达这座岛屿的?直立人没有建造船只的能力,也不可能游泳游到岛上。
对此,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可能是被巨浪冲到岛上的。
当然,马塔门格人和弗洛勒斯人是不是人类演化中一个多地区起源的人种,还不会有终极结论,但是,这两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至少挑战了弗洛勒斯人是由于疾病导致体型逐渐缩小的说法,尤其是弗洛勒斯人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假说。
灭绝的苏门答腊小矮人#p#分页标题#e# 几百年来,东南亚南部的苏门答腊一直流传着一些奇怪恐怖的故事,讲的是一种毛茸茸的两足动物,名叫“苏门答腊小矮人”,或“丛林小矮人”。
近来科学家发现,一种矮小的史前人类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座岛上居住,有人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霍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