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头脑一片空白怎么办?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05 点击数:
简介:【来源:扬子晚报】学生:小菲,15岁,初三在读学生。

进入初中以来,成绩一直处于年级中上水平,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成绩不断下降,现在发展到经常不交作业,上课时常走神,快要中考了,希望改善自己的状态。

【千问解读】

【来源:扬子晚报】

学生:小菲,15岁,初三在读学生。

进入初中以来,成绩一直处于年级中上水平,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成绩不断下降,现在发展到经常不交作业,上课时常走神,快要中考了,希望改善自己的状态。

老师:胡婉,南京市江宁区齐武路初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

想要保持优势,但成绩却跌得很惨

小菲: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还不错,也会担任干部,感觉很开心。

可是慢慢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很想保持以前的优势,但是现实好像一直和自己开玩笑,让我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跌得更惨,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劲头。

胡老师:越想保持,越想树立好的形象,跌得却越厉害,这样应该很受打击吧?

小菲:是的,现在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就不停走神,老师讲的也听不进去,考试做题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

有时候还会心慌,手心冒汗。

胡老师:这么不舒服,你还依然继续努力,并且积极地来老师这里寻求帮助,说明你是一个很会寻找资源的孩子。

要为你积极应对的心态点赞。

你现在每次考试时还是渴望恢复到刚进入初中时候的状态吗?

小菲:嗯,是的。

心里非常想,但总是事与愿违。

胡老师:你有没有想过,这就是考试焦虑带来的不良后果。

因为你一直背负着想要恢复原来优势的包袱,随着很多次考试后“回不去”“达不到”的失败体验,心理压力随之增大,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就会越来越差。

考场上的这种紧张感又会蔓延到平时的生活中,恶性循环就很容易让我们无法摆脱目前糟糕的感觉和状态了。

小菲:是的呢,以前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挺不错的,现在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

胡老师:嗯,现在有两种感受:一种是感觉自己正在慢慢地进步,一种是感觉自己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巅峰时期了,哪一种感受让你的感觉更好一些呢?

小菲:当然是前者,但我现在就是后者的心态。

嗯!老师,我是不是应该接受现在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肯定自己的进步呢?

胡老师:说的真好!看来你是一个很会反思的孩子,老师的一句点拨,你就能立即顿悟,相信你一定看到了你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智慧!

自我内耗,失眠严重

小菲: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内耗的人,晚上睡觉之前我总是会去想考试不理想、和同学之间的一些误会等等问题,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睡不着,睡着了也是迷迷糊糊的、噩梦连连,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的。

胡老师:想睡却睡不着确实让人很难受。

你睡不着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呢?

小菲:翻来覆去的,有时候抠手,有时候数羊,有时候偷偷看手机,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胡老师:嗯,看来你自己也想了一些办法。

其实失眠在青少年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你并不是个例,所以不用恐慌。

平时咱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首先需要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多进行有氧运动;作业尽早完成,不要做功课熬得太晚;不要躺在床上看小说、玩手机;其次注意饮食的选择,比如主食可以吃一些小麦、荞麦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吃一些苹果、香蕉等碱性水果等等;最后还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

状态反复,有些心慌

小菲:上一次聊完后有很大的改变,但最近又有了反复,感觉自己状态又变差了。

胡老师:状态反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事情发生呢?

小菲:上个礼拜老妈说周末放一天假,让我放松放松,带着我去紫金山爬山,可是我不喜欢爬山,也感觉这就是在浪费时间,把我原先的计划打乱了,那天之后状态就一直不好。

胡老师:你说的状态不好具体是什么呢?

小菲:爬山过程中,我一直觉得她打乱了我的复习计划,所以闷闷不乐,妈妈看到后也很生气,觉得我没事找茬,因此我和我妈吵了一架,之后心也静不下来,很着急,觉得自己什么都还没复习,其他同学在家认真复习,一定又进步了不少……

胡老师:看来,你是因为担心自己复习得比其他同学少了,再加上妈妈没有提前和你沟通出行计划,所以让你和她起了冲突,对吗?

小菲:是的。

胡老师:你是一个有规划的孩子,做事情很有自己的节奏,那么如果下一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咱们可以告诉妈妈自己不希望别人打乱自己的节奏的想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进行觉察:妈妈想带你出去散散心,她的出发点是什么?放松对于复习阶段是不是有意义?相信答案不言而喻,只是你感觉放松会影响学习,所以很内疚,很担心。

在初三的复习长程中,如果因为放松而没有学习,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呢?

小菲:好像就是影响一下作业的进度,所有的知识点之前都学过了,大概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胡老师:是的,所以适当地放松也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咱们可以和妈妈有效沟通,比如选择自己很想去的地方,或者争取妈妈的认同,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而不是先发生冲突,然后又烦恼、内疚,对吧?

小菲:是的。

胡老师:我们再想一想看,复习是不是只有面对书本这一种方式吗?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其他的,在行走坐卧中也可以使用的方式吗?

小菲:我有时候会将学过的知识点在脑海中默诵。

嗯,下次如果出门放松,我也可以顺带着做一些简单的背诵,这样也就不会太内疚了。

胡老师:是的,有时候在无法改变的环境中也可以调整心态,转换一下思路,心情也会不一样的。

孩子的话

在和胡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在耐心倾听的同时又能够给予方法上的点拨,几句提问就能够让我很好地看清自己内心的纠结,反思自己的不足:我开始直面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到考试焦虑主要来源于我对自我的认知不够,订立了不合理的目标,有了不合理的想法导致的,在几次和胡老师探讨后,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我也意识到争分夺秒是一种学习态度,但劳逸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会休息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整装待发。

胡老师的话

小菲是一个极具反思能力和自制力的孩子,也是一个好胜心很强并且很会寻找资源的孩子。

在和她的沟通中,我看到了她本身就具有的智慧:当我给到她足够的理解,她能够卸下包袱,安于当下的时候,稍一点拨,便能够激发出她内心学习生活的动力,自然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动态平衡,从而不念过往的成败,不惧未来的挑战。

在几次的辅导中,我也体会到了杨静平老师长善教育中发展观的真谛:发展前进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斜线式的,更多是波浪式的,螺旋式的,曲折的,因为调减的瞬间变动,出现进进退退的反复是十分正常的。

所以我们需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转化的眼光来看待所有个体。

小菲在辅导中就出现了状态的反复,但是在这个反复中我们敏锐觉察到了不合理的信念,进行了巧妙转化,变危机为转机,很好地实现了人的完善和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看了高考701分学霸的分享,我发现了孩子学好小学数学的诀窍

文|凝妈悟语 小学生数学要怎么才能学好?有很多朋友强调,必须要大量刷题,没有其他办法。

一旦有不同意见者,就会被怼“等高考难过的时候后悔就晚了!” 刚好看到一位学霸分享的数学学习方法,她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学好数学,岂能只用刷题一言以蔽之! 浙江舟山女孩林愉涵,高考701分,数学143分。

她认为自己是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是又不服输,于是尽最大努力学习数学,进行过大量的限时训练,也对错题复盘。

不过她认识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果仅仅靠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回归课本,抓住基础才是王道,另外还要学会建模思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她的分享,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原来好的方法都有同样的底层逻辑,小学生到底怎么学好数学?这3个诀窍很重要。

相信自己有无限潜能 有很多人认为学好数学需要天赋,但林愉涵并非天赋型选手,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所以不要误入天赋的怪圈。

她说:数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别人能行,我就不行呢?正是这样的信念,才支撑她去努力学好数学。

《学习力》中提到,要想提升学习力,最重要的前提是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告诉自己,我有无穷的潜能。

只有相信“我能行”,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才有可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坚定地在看似困难的路上走下去。

很多孩子可能自己无法鼓励自己,就需要家长、老师推一把,让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

有一位在数学界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极差。

有一次考试,他一道题也没有答对,老师非常生气,就在他的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

后来又觉得这样会打击孩子,于是又改写成:“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取知识和智慧。

” 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尊和自信,他下定决心好好学数学,成绩扶摇直上,最终成了专门研究数学的人才。

重视课本知识积累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考试命题的规律都是中:易:难=5:3:2,其中基础知识占50%左右。

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记住并理解,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做题遇到困难时,回看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看看例题,就会做了,这就是开始课本掌握不扎实的表现。

写书哥的一个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数学还不及格,他采取了夯实基础的策略,保证选择、填空不丢分,策略性放弃难题,结果数学考了120分,顺利考上重点大学。

小学数学没有那么多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扎实学好课本,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当然,学习课本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记住并弄懂弄透背后原理。

像数学满分学霸张宝嘉所说:在知识点后面附上一两道应用知识点的题目,把知识点学得透透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系统,但是非常零散,很容易被忽视。

比如一位家长发现小学二年级课本,每一个书本logo都对应一个知识点,有长度单位、测量方法、线段等等,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知识点,被糊弄过去,能力不能提高,考试时抓瞎。

所以,要注意帮孩子或者提醒孩子提炼出知识点,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梳理到一张纸上,复习的时候能够更高效地做到活学活用。

有学习专家发现,学习能力强的人就胜在能将这些知识点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因此融会贯通。

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林愉涵提到的建模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标前言中就有描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中最难的就是应用题,很多孩子因为看不懂文字表达的意思,无法列出正确的表达式,得不到应有的分数,用数学模型思维就可以让问题变得简单。

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应用题的文字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图形列出表达式。

图形更直观、更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看起来更容易。

比如下面这道题,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故事主角特别多,先把孩子绕晕了,不知道从何答起,如果画图就让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关注数字部分,先画一个长的方框,代表小鹿采了5个蘑菇,再在下面画一个短的方框,代表小白兔采了3个蘑菇。

两个方框长度有差距,这就是小鹿和小白兔采蘑菇数量的差值。

根据这张图,孩子就能轻松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算式5-3=2,按要求回答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是非常基础的做法,数学应用题千变万幻,画图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需要逐个学习、练习才能掌握。

手头有一套很好的书《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可以帮孩子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这套书一共3本,分别是数字与图形——加法和减法应用训练课、乘法与除法应用训练课、多步计算应用训练课。

孩子可以学到画图的基本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多步计算画图法,包括部分-整体画图法、比较画图法、制作柱状图等等。

每个章节都分为3个板块,知识点学习、思维训练、英语小拓展,配有详细的图片、文字说明,便于孩子理解,让孩子亲手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从了解到应用、到拓展的学习目标。

设有特色steam板块,让孩子知道数学的实际妙用,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比如让孩子制作一张用电量的柱状图,比较每日用电量的多少。

了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计算不洗手产生的感染效果等等。

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套书还配套了16节动画视频课,以及一本《英语应用题练习册》电子版,让孩子理解更容易、拓展更多知识。

这是一套提升孩子数学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书,如果想训练孩子的建模思维,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套装3册培养孩子的图形化思维 憨爸 5~12岁 ¥29.5 购买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2023高考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老师整理了15页必备知识点,吃透期末满分

小学阶段数学个体差异学习的重要性 1.培养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训练逻辑思维,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思路。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孩子才能不断地成长,从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因为性格、学习力、兴趣点的差异,在某些知识点上,有些孩子能够很快的掌握,而有些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吃透。

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培养时,不要一味的模仿他人的方法,要充分考虑自身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3.知识的连贯性:数学的学习有非常强的连贯性,因此要注意学习的节奏,很多基础的知识点,却是后面解答难题的基础,倘若基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解题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一定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点的利用至关重要。

下载完整电子版,请见文末

加入收藏
               

考试中头脑一片空白怎么办?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