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文

因为是小学生,再加上是落后的生产力,没有电视、手机、互联网,能有一个收音机,能听到广播,就是获取外部信息最大的渠道了。
【千问解读】
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来的,具体是哪一年级,我想不清楚了,有了作文课。
因为是小学生,再加上是落后的生产力,没有电视、手机、互联网,能有一个收音机,能听到广播,就是获取外部信息最大的渠道了。
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几乎没有的。
写作文呢,都是记叙文,写人写事写物。
初中后,每周都有两节作文课的,一般是在周四的下午,前两节课,作文,老师命题,两节课后上交作文本。
我总是有些拖拉的,最后一个上交,有时候还是晚上上交。
但是,我的每篇作文,几乎都是范文,老师会在作文点评课上朗读。
我现在仍然记得,我写的作文《我的哥哥》、《我的姐姐》里的“经典”。
大哥大我七岁,二哥大我一岁,对于哥哥的认知,就是大哥。
二哥呢,在初中之前是直呼其名的。
后来,二哥有点生气了,直接告状到了父亲那里,“大一岁也是哥哥呀,永秋为什么从来不叫呢”,父亲给予了纠正,父亲的命令,需要立即执行的,若反对,就得家法伺候了。
父亲说,“以后呢,永春是小哥哥,记住了吗”,这个是必须记住的,不能抗拒,所以说,在我们家,只要是说哥哥,肯定是大哥的,说二哥的时候,是小哥哥。
大哥在1977年的冬天,就已经考上山东纺织工业学校了。
大哥考上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学校不予录取。
后来父亲跑到了公社派出所,把大哥的年龄加了一岁,大哥也就在78年的2月顺利上学了。
村里的人呀,是嫉妒吧,“考上了也不一定让他去的,还需要政审”,因为家里是上中农,吃尽了苦头。
2000年大哥入党的时候,才知道父亲给他改了年龄,退休呢,也提前了一年。
邓公英明,让成分不好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知道了前途,还有光明,感恩邓公。
二哥的优秀,骨子里就有。
浓眉大眼,冷峻的长相,竖着长的浓密黑发。
我曾经写过的打油诗呀,“大哥飞黄腾达去,二哥鹏程万里路,唯留名落孙山我,我欲扭转乾坤乎”。
二哥曾经是滨州地区的文科状元,英年早逝了。
姐姐因为二哥和我上学,家庭困难,劳力少,也就辍学了,在家帮着父母种地。
写姐姐的时候,“村里人都说,姐姐是个好闺女”,穿越了春夏秋冬,姐姐春天帮着父亲耕地;夏天背着喷雾器在棉花地里打药;秋天是收获的,也是最为忙碌的,姐姐需要拾棉花、收玉米、还得种麦子;冬天,姐姐则跟着母亲纺棉花、织布,跟着父亲推土垫地基……农村的这些活呀,我基本都干过,哪一件是你喜欢的呢。
高中,师从于吴斌老师,喜欢吴老师的语文课。
《荷塘月色》,在吴老师的世界里,我们仿佛在清华的校园里,走到了荷塘,看到了月色…
1997年5月,儿子出生,为儿子写成长笔记,厚厚的笔记本,坚持每周两到三篇,时间久远,本子的质量问题,加上后来工作的忙碌,坚持了不到两年吧。
母亲去世二十周年,写《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母亲在世的话,应该也步履蹒跚了”……
疫情期间,封闭在家,也是失业在家。
除了遛狗,别无它事,职业遛狗,每天累的米饭回家后倒头就睡。
偶做打油诗,写二哥,“四十六年兄弟情,戛然而止天地间”;写曹港,“曹港当年二十三,篮球场上跑的欢”…
前几天阿卓姥爷老家亲人团来山东探亲,我也作了几首打油诗的,“两千公里联姻,五十八年亲情,今日欢聚山东,共颂天下太平,”“千里迢迢把亲探,急切心情高铁站,未曾谋的亲人面,迫不及待快相见,”“把酒言欢相聚,血浓于水亲情,神采奕奕显露,欢聚一堂幸福,”就此打住吧,连绵不断的思绪,会飘落在世界的何方。
其实写作文没那么困难的,真的。
第一、你的脑子里得有东西吧,强大的记忆力吧,进入血液、融入骨髓、成为生命里的一部分;
第二、你得会做结构吧,逻辑能力强,前因后果,不能辩证法,辩证法里,诡辩的成分居多;
第三、你得多思考,思路打开,不能局限于你自己的世界,世界很大,你的世界很小;
第四、你得善于把写出来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说,你写的东西,要经得起推敲,不能照搬照抄,会灵活应用;
第五、你得善于总结,这就是我平常讲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1月17日
看了高考701分学霸的分享,我发现了孩子学好小学数学的诀窍
一旦有不同意见者,就会被怼“等高考难过的时候后悔就晚了!” 刚好看到一位学霸分享的数学学习方法,她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学好数学,岂能只用刷题一言以蔽之! 浙江舟山女孩林愉涵,高考701分,数学143分。
她认为自己是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是又不服输,于是尽最大努力学习数学,进行过大量的限时训练,也对错题复盘。
不过她认识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果仅仅靠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回归课本,抓住基础才是王道,另外还要学会建模思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她的分享,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原来好的方法都有同样的底层逻辑,小学生到底怎么学好数学?这3个诀窍很重要。
相信自己有无限潜能 有很多人认为学好数学需要天赋,但林愉涵并非天赋型选手,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所以不要误入天赋的怪圈。
她说:数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别人能行,我就不行呢?正是这样的信念,才支撑她去努力学好数学。
《学习力》中提到,要想提升学习力,最重要的前提是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告诉自己,我有无穷的潜能。
只有相信“我能行”,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才有可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坚定地在看似困难的路上走下去。
很多孩子可能自己无法鼓励自己,就需要家长、老师推一把,让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
有一位在数学界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极差。
有一次考试,他一道题也没有答对,老师非常生气,就在他的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
后来又觉得这样会打击孩子,于是又改写成:“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取知识和智慧。
” 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尊和自信,他下定决心好好学数学,成绩扶摇直上,最终成了专门研究数学的人才。
重视课本知识积累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考试命题的规律都是中:易:难=5:3:2,其中基础知识占50%左右。
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记住并理解,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做题遇到困难时,回看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看看例题,就会做了,这就是开始课本掌握不扎实的表现。
写书哥的一个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数学还不及格,他采取了夯实基础的策略,保证选择、填空不丢分,策略性放弃难题,结果数学考了120分,顺利考上重点大学。
小学数学没有那么多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扎实学好课本,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当然,学习课本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记住并弄懂弄透背后原理。
像数学满分学霸张宝嘉所说:在知识点后面附上一两道应用知识点的题目,把知识点学得透透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系统,但是非常零散,很容易被忽视。
比如一位家长发现小学二年级课本,每一个书本logo都对应一个知识点,有长度单位、测量方法、线段等等,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知识点,被糊弄过去,能力不能提高,考试时抓瞎。
所以,要注意帮孩子或者提醒孩子提炼出知识点,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梳理到一张纸上,复习的时候能够更高效地做到活学活用。
有学习专家发现,学习能力强的人就胜在能将这些知识点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因此融会贯通。
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林愉涵提到的建模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标前言中就有描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中最难的就是应用题,很多孩子因为看不懂文字表达的意思,无法列出正确的表达式,得不到应有的分数,用数学模型思维就可以让问题变得简单。
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应用题的文字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图形列出表达式。
图形更直观、更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看起来更容易。
比如下面这道题,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故事主角特别多,先把孩子绕晕了,不知道从何答起,如果画图就让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关注数字部分,先画一个长的方框,代表小鹿采了5个蘑菇,再在下面画一个短的方框,代表小白兔采了3个蘑菇。
两个方框长度有差距,这就是小鹿和小白兔采蘑菇数量的差值。
根据这张图,孩子就能轻松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算式5-3=2,按要求回答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是非常基础的做法,数学应用题千变万幻,画图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需要逐个学习、练习才能掌握。
手头有一套很好的书《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可以帮孩子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这套书一共3本,分别是数字与图形——加法和减法应用训练课、乘法与除法应用训练课、多步计算应用训练课。
孩子可以学到画图的基本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多步计算画图法,包括部分-整体画图法、比较画图法、制作柱状图等等。
每个章节都分为3个板块,知识点学习、思维训练、英语小拓展,配有详细的图片、文字说明,便于孩子理解,让孩子亲手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从了解到应用、到拓展的学习目标。
设有特色steam板块,让孩子知道数学的实际妙用,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比如让孩子制作一张用电量的柱状图,比较每日用电量的多少。
了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计算不洗手产生的感染效果等等。
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套书还配套了16节动画视频课,以及一本《英语应用题练习册》电子版,让孩子理解更容易、拓展更多知识。
这是一套提升孩子数学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书,如果想训练孩子的建模思维,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套装3册培养孩子的图形化思维 憨爸 5~12岁 ¥29.5 购买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2023高考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老师整理了15页必备知识点,吃透期末满分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孩子才能不断地成长,从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因为性格、学习力、兴趣点的差异,在某些知识点上,有些孩子能够很快的掌握,而有些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吃透。
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培养时,不要一味的模仿他人的方法,要充分考虑自身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3.知识的连贯性:数学的学习有非常强的连贯性,因此要注意学习的节奏,很多基础的知识点,却是后面解答难题的基础,倘若基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解题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一定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点的利用至关重要。
下载完整电子版,请见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