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主要事迹有哪些?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29 点击数:
简介:吴用的性格特点: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3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宋江尽忠。

人物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计鸩邬梨、智赚玉麒麟、巧用双掌连环计等。

吴用主要事迹介绍 1、说三阮撞筹。

刘唐和公孙胜先后告知晁盖,将有十万不义之财路过,晁盖、吴用等人即开始密谋打劫。

为了壮大力量,吴用决定拉三阮入

【千问解读】

吴用的性格特点: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3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宋江尽忠。

人物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计鸩邬梨、智赚玉麒麟、巧用双掌连环计等。

吴用主要事迹有哪些 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吴用主要事迹介绍

1、说三阮撞筹。

刘唐和公孙胜先后告知晁盖,将有十万不义之财路过,晁盖、吴用等人即开始密谋打劫。

为了壮大力量,吴用决定拉三阮入伙,因为他们都是能干、直爽和痛恨官府的汉子。

吴用先梁山泊好刺激他们的兴趣,后又说有十万搜刮的民脂民膏等他们去打劫敢不敢加入。

三阮听后,觉得一个教书先生都有打劫的胆量,自己当不输了豪气,就立马应声入伙。

2、智取生辰纲。

这是吴用出场的一个杰作,也是水浒传中第一次有着周密策划和连环计谋的事件。

从头到尾,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妙计连环、丝丝相扣,不露丝毫破绽,一步步把杨志的人进入了他们设计的陷阱里,骗他们喝了下蒙汗药的酒,不费吹灰之力,智取了十万生辰纲。

他们先自己喝了一桶酒给官差看证明是安全的,再故意去喝另外一桶酒的时候,激发官差来抢夺时,趁机在瓢上下了药。

3、双掌连环计。

祝家庄久攻不下时,吴用巧妙安排新投梁山的孙立一伙,作为内应打入祝家庄内部。

孙立是祝家庄教师栾廷玉的师弟,进去后深得信任。

之后,孙立和梁山大军,里应外合打破了祝家庄,这是“三打祝家庄”最后一战。

同时,吴用还令萧让等人,赚了对梁山有一定好感的大财主李应入了伙。

吴用的性格特点分析

狡猾与智慧:吴用以其狡猾和心思沉密的特质著称,能够在面对敌人时从容应对,表现出卓越的智慧。

他的计策和战略中偶尔会伤害旁人,这影响了他在人际关系中的真诚度。

复杂的行为表现:吴用的行为举止复杂多变,让人难以揣测。

他给人一种神秘的距离感,同时在别人面前又能展现出豁达和宽厚的形象。

智谋出众:吴用在智谋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如在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等多个事件中展现了其高超的智谋。

他的智多星称号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丰富上,还体现在军事策略上的运用。

善于识人和用人:作为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擅长识别和使用人才。

他能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使得梁山泊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

忠诚与重义气:尽管吴用的性格中有一些懦弱的成分,但他对宋江的忠诚是无可置疑的。

他的重义气和宽仁的性格特征也是他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2014年十大主要考古发现 巨石阵曾是完整圆形

2014年里考古界有很多重大发现,下面是盘点的2014年最主要的十大考古发现,一起来看看吧。

1. 揭开广东旧石器早期文化的面纱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幼平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第一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发现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掘区揭露的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亦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分别。

南江盆地目前已发现的60余处旧石器地点,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

同时,由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三期文化遗存,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进展脉络提供主要参考依据。

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展,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古代,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十分主要的新契机。

  2. 跨越千年的文明变迁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发掘领队:顾万发  2012年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东赵遗址进行了近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考古收获。

  发现了一座新砦期城址,这是目前嵩山以北区域发现的第一座新砦期城址。

发现了一座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这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

发现了二里头时期单个遗迹出土卜骨最多的单位;首见二里头时期城墙基槽内奠基现象。

这些发现均具有主要研究价值。

  发现大型“回”字形二里岗期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规模仅次于偃师商城的早商建筑基址,由此可彰显该建筑等级之高、聚落性质之主要。

  发现一座东周时期大型城址及丰富的西周、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有助于文献中两周时期该区域诸多封国的探索。

  总之,东赵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长、文化序列连续完整,尤其是三座先秦时期城址集中发现,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将进一步完善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有助于解决中原地区夏商分界、商周分界等学术难题。

3. 钟鸣鼎食 射御不违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方 勤  郭家庙墓地的发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文物千余件,其中青铜鼎、盘等有“曾子”铭文。

墓地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一处以曾国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的曾国公墓地。

  从年代序列上,郭家庙墓地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对曾国古代的研究及其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至关主要。

进一步厘清了郭家庙墓地与其东南约1~2公里的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的关系,基本确定了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为当时曾国都城。

  M1陪葬车坑和马坑均为迄今发现的曾国最大的车坑、马坑,并第一次在车坑沿边发现了柱洞遗迹;M1出土较多钟、磬、瑟、鼓等乐器,其中瑟、建鼓、彩漆木雕编钟架、编磬架,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实物;M1出土了弓、矰矢、缴线轴组合,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成套弋射用具;出土的墨色块状物,经检测可书写,为迄今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可能是墨的早期形态。

#p#分页标题#e#  墓地出土金属制品材质多样,金、银、铜、铁、锡等均有,采纳了多种制作工艺,如捶锻、模锻、冲孔、鎏金等,技术成熟,部分器物为迄今发现的这些工艺制作的最早实物,对研究历史金属器制作加工技术的进展具有主要意义。

 

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郑阿春的生平事迹简介

郑阿春(?-326年),河南荥阳人 ,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长女,的妃子,晋简文帝的生母。

郑阿春少时父母双方,先嫁渤海人,田氏死后守寡。

建兴三年(315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担任丞相时纳郑阿春为妾。

太兴元年(318年),晋元帝称帝,封郑阿春为夫人。

永昌元年(323年),晋元帝去世,晋明帝继位,郑阿春称建平园夫人。

咸和元年(326年),郑阿春去世,追封为会稽太妃。

太元十九年(394年),晋孝武帝追尊郑阿春为简文,宣。

在太庙路西立庙,陵墓称嘉平。

郑阿春家族历代是当地的豪门世族,郑阿春的祖父郑合是临济县令,父亲郑恺是安丰太守。

郑阿春年少时父母双亡,便成为孤儿。

郑阿春没有兄弟,仅姐妹四人,她排行最大。

郑阿春先嫁给渤海人田氏,生下一个男孩。

田氏死后,郑阿春投奔舅舅濮阳人。

建兴三年(315年),琅琊王司马睿担任丞相,他的妻子虞孟母已经去世,司马睿打算纳郑阿春舅舅吴氏的女儿作夫人。

郑阿春与吴氏的女儿一起游后园,有人看见郑阿春后,对司马睿说:"女虽是寡妇,但比吴氏的女儿贤惠多了。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纳郑阿春为夫人,对她很是宠爱。

同年,郑阿春生下一子司马焕,因为郑阿春的缘故,司马睿很钟爱这个儿子。

郑阿春虽然显贵受宠,然而常有忧虑之色。

司马睿问她缘故,回答说:"我三个妹妹,次妹已嫁给长沙人,还有两个妹妹尚未出嫁,怕是因我这个姐姐成了妾,影响到妹妹们嫁个好人家。

"司马睿于是从容地对御史中丞刘隗说:"郑氏两个妹妹,你可以为她们寻求好配偶,使她们不失去旧日的显赫。

"刘隗推举他的侄子刘佣娶了郑阿春三妹,把郑阿春四妹嫁给汉中人,都嫁到世族之家。

司马睿又任命王褒为尚书郎,以此取悦郑阿春的心意。

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称帝,是为晋元帝。

追封原妻子虞孟母为元敬皇后,不再另立皇后,册封郑阿春为夫人。

郑阿春虽然是夫人,但晋元帝令太子、东海王司马冲、武陵王都按母亲之礼事奉她。

同年,郑阿春的儿子司马焕病重,司马睿为此撤减膳食,封司马焕为琅邪王。

不久,司马焕夭折,年仅两岁,司马睿十分悲痛,用成人之礼下葬,建起陵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琅邪国右常侍孙霄劝谏,晋元帝不听。

太兴三年(320年),郑阿春又生下一子司马昱,受封琅邪王。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日(323年1月3日),晋元帝去世,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由于司马昱出继琅邪王系,为晋元帝之父琅邪恭王司马觐的嗣孙,所以郑阿春不能称太妃,改称建平园(晋元帝的陵园)夫人(《·后妃传》误作建平国夫人)。

咸和元年(326年),郑阿春去世。

其子司马昱服大丧,有关官吏认为司马昱已经过继,对生母的丧礼应降格,国中大臣不能匡正,奏请罢免国相诸葛颐。

司马昱上疏说:"亡母在世时在我的国家,去世时留国家的宅第,我虽出继,也没有丧服降等的道理,这样母子之情能表达。

过去敬皇后去世,孝王已经过继,也还是服大丧。

这是清楚的先例,我应效法。

"皇太后庾文君不强迫他改变主意,于咸和二年(327年)改封司马昱为会稽王,追封郑阿春为会稽太妃。

后来司马昱以宗亲身份辅政,兼领琅邪、会稽两国。

咸安元年(371年),权臣桓温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晋简文帝在桓温的逼迫下,身陷困境。

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来不及追尊生母。

他临终前封少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祭祀太妃郑阿春。

晋简文帝死后,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

太元十九年(394年),晋孝武帝下诏书说:"会稽太妃是文德之母,德音融融,满载圣明,光照大晋。

先帝给圣明善良的会稽太妃追加尊号,朝廷的议论不一致,道被怀疑歪曲。

我陈述遵循先帝的志向,常常在心中告诫。

今天恭奉遣旨,依照《春秋》、两汉及过去的做法,加太妃尊号为简文太后,谥号宣。

"于是在太庙路西立庙,陵墓称嘉平。

当时群臣为迎合晋孝武帝旨意,多认为郑阿春应配祭于晋元帝。

晋孝武帝以此询问太子前率徐邈,徐邈说:"我认为《春秋》的义理,是母亲因为儿子而显贵。

鲁隐公尊重的母亲,另建仲子之宫而不在惠庙配享。

而且在以往,郑太后不是先帝的夫人,到了子孙怎么能为祖辈立元配呢?尊崇已经至极,由于臣子,才得以称太后,陵庙礼典完备。

假如合葬拊祭,那是义礼所不允许的。

"晋孝武帝听从徐邈的建议,没有这样做。

随机文章霍金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看不起搞理论研究的揭秘印度2018登月计划,阿三开挂仅靠960万美元登月(牛飞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埃及人发现的神奇数据改变认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前者是认知世界/后者是有目的技术发明详解朱常洛怎么精流不止,十天临幸百名美女精尽人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吴用主要事迹有哪些?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