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2-15 点击数:
简介:在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而在历史上能活过100岁的人少之又少。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活了443岁,生于

【千问解读】

世界古代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古代活最长寿的人

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而在历史上能活过100岁的人少之又少。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活了443岁,生于唐朝时期在我国福建地区。

陈俊眼见了四个世纪的变化,民间传说是阎王爷弄丢了他的生死薄,所以才导致陈俊能活443岁,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u=1307891563,1992238852&fm=26&gp=0.jpg


陈俊享年443岁


长生不老是人类从古至今的追求,菜叶网,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命百岁,特别是在历代皇帝,每个朝代的皇帝毕生都在寻找可以延长寿命的秘方,可没人能如愿以偿。

在现在这个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能活到80岁的非常之少,但在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了443岁!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福建的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443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记录。

据清风流帝王风流皇帝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人,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终年443岁。


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当年,陈俊行医到永泰,看见汤泉村(今称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山青水秀,温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

陈俊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的敬重。

到了晚年,他无法自食其力,“子孙无有存者,乡人轮流供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此时已有一百来岁。


后来,老人年岁不断增高,肌体逐渐萎缩,身躯变得愈来愈小,“形如小孩”。

陈俊活到四百多岁的时候,整个体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

行动十分不便,于是众乡邻就用麻竹编制了一个特大的菜篮子装着老人,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家门,因此乡邻们都称他为“菜篮公”。


汤泉村人看到陈俊老人这样高寿,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当成世间宝贝来供养,甚至是当成神明附体来看待。

平时,乡亲们连到田间劳动,怕老人孤单,都喜欢把老人带到田边地头,一边劳动,一边与之聊天,饿时喂以人乳,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相传在菜篮公故居遗址处有一眼水质极好的温泉,水温高达73℃,把一只鸡宰杀浸入温泉几分钟后提出来,轻轻用手一撸,鸡毛便会褪得一干二净。

菜篮公长寿可能与他常年泡这口温泉有关,但人们却更愿意相信乡里的传说。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为什么能活这么大岁数,相传有个小鬼无意把穿生死簿的细绳弄断了,情急之下,就从生死薄上撕了张纸捻成细绳来代替,这撕下来的便是陈俊的生死时间表。

阎罗王的生死薄上没了陈俊的名字,陈俊自然就逍遥于死亡之外了。

(我们这儿有句话“阎王掉薄”就是意指长寿)。


可阎罗王到底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他为了找出这个“漏死”的人,就派了两个小鬼,变成小童,提着一筐的黑炭在温泉边洗濯。

陈俊见了好奇,便凑上去询问,小鬼回答:他们在“洗白炭”。

菜篮公哈哈大笑说:“我陈俊活了444岁,没见过能把黑炭洗成白炭的。

”当天中午陈俊就死了。


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陈俊去世后,乡邻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并誉称为“小彭祖”(传说彭祖活了800多岁)。

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菜篮公”的名字和传说至今仍在永泰县一带广为流传。

当然,陈俊活到443岁只是县志中的记载,至于科学性如何,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这个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你有何看法呢?

世界史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19所大学名单汇总

全国开设世界史专业的学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共计19所大学。

其中包含19所本科、0所专科;18所公办、1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世界史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世界史专业有哪些学校1.北京大学(北京)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3.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南开大学(天津)5.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6.山东大学(山东济南)7.兰州大学(甘肃兰州)8.西北大学(陕西西安)9.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河北大学(河北保定)1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12.上海师范大学(上海)13.天津师范大学(天津)14.河南大学(河南开封)15.郑州大学(河南郑州)16.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17.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18.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19.上海纽约大学(上海)根据上文可知,北京市开设世界史专业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南省开设世界史专业的大学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天津市开设世界史专业的大学有: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世界史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最后还要提醒2025年高考生:在新高考省份,世界史专业100%的大学都要求学生的选考科目为“不提科目要求”。

隋唐英雄侯君集简介 历史上侯君集是如何死的

,是豳[bīn]州三水人,在今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了的幕府之中。

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和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

侯君集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

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

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李靖征讨吐谷浑国。

以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部队到达鄯州,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

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军队已快到目的地。

而吐谷浑部队不去守住险要之地,实在是老天相助。

如果用精干的部队乘其不备,则有大胜可能。

等敌人逃到山谷里,攻克起来就难了。

” 李靖同意他的计策。

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

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

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

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侯君集平定高昌国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

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

侯君集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 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

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

连一向待人谦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惯他,认为他不是善类,早晚必为反贼。

侯君集如此狂傲,当然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高昌国是个与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国家,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

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

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

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

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直奔高昌而去。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到这个消息,笑道:“唐国离我国七千里地。

荒漠,盐碱地有二千里。

既无水草,而且冬天风吹裂肌肤,夏天风吹如火烧。

行族商人一百人不能有一人到达。

岂能大军攻到这里?即使能够到达,在城外一两十天就会因吃完粮食而溃败。

我将趁机俘虏他们。

” 侯君集刚渡过荒漠,到达高昌地界。

就听到麴文泰死去,其麴智盛刚继位。

而且高昌正在办丧事,无心作战。

侯部下请求快速奇袭。

侯说:“不可以,唐天子因高昌国君傲慢,让我执行上天的惩罚。

现在赶上人家办丧事,在坟墓上奇家,不是问罪的好方式。

”于是击鼓前行,等高昌国作好守城的准备,才砍树填塞护城河,牵引撞车,摧毁城墙。

于是攻破外城,俘七千人。

进围都城。

麴文泰外无援兵,于是投降,高昌平定。

侯君集刻石表功,才返回。

侯君集支持太子谋反 但因此役侯君集部队进攻中抢掠财物、妇女。

纪律很坏,在朝廷中引起非议。

有人攻击侯君集,但李世民念他的功劳,按下不理。

侯君集自恃有战功。

因一点小过被人非议,甚至被纪律部门审查,心中不平。

这时太子李承乾有过错,害怕被废。

知道侯心有怨恨,因此找人招侯来出主意。

问稳住太子位置的方略。

侯暗示愿助李承乾一臂一力。

又说:“魏王正得势,皇上如果有诏见,不要去。

”李承乾都听从了。

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然而侯君集害怕有人告密,心中不安。

李承乾谋反的事终于泄露,牵连侯君集下狱,很快牵出了勋臣侯君集。

面对人证、物证,唐太宗确定侯君集参与了李承乾的阴谋。

唐太宗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群臣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应该用国法处置他”。

唐太宗无法否决众臣的意见,只能与侯君集最后诀别,此时,大唐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泣不成声,血雨腥风中走出的生死战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李世民亲自审问侯,说:“我不愿刀笔吏欺辰公侯。

”侯君集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世民对群臣说:“侯君集于国家有功劳,我不忍心处置他。

为他向大家讨一条命,王公大臣们允许这样吗?”大臣们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请将他按法律处罚。

” 李世民于是说:“与侯公诀别了,从今后,只有看到侯公的遗像了。

”因而流泪。

于是斩杀了侯,将其家属没入官府。

侯临上刑场,面色不变,对监斩官说:“我要造反?只是运气不好,蹉跎成这样罢了。

然而我曾为将,攻下两个国家。

你可告诉陛下,留一个儿子给我祭祀。

”李世民听了,将他妻子及一个儿子流放五岭之外。

一代将星陨落了,结束了他的荣辱一生,也许是他成功得太快?也许是他过于执着?他的不甘,让人动容,而李世民的眼泪,则让人心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