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瑕有害!中国顶楼未解之谜:中国四大未解之谜

西安虽一向不缺历史古迹,但其实现存完好的地面文物建筑并不多,像钟楼金顶这种数百年来位居城市C位中的C位的金疙瘩,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1溯源 在世界文明的中轴线上敲响钟声修钟楼是为了镇着一条龙脉,只要你是西安人,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
钟楼的位置,始于唐长安城。
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
【千问解读】
前几日,西安钟楼金顶的金箔出现损坏,看上去像破了一个黑洞。
西安虽一向不缺历史古迹,但其实现存完好的地面文物建筑并不多,像钟楼金顶这种数百年来位居城市C位中的C位的金疙瘩,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1溯源 在世界文明的中轴线上敲响钟声修钟楼是为了镇着一条龙脉,只要你是西安人,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
钟楼的位置,始于唐长安城。
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从朱雀门向南延伸出去,直抵秦岭石砭峪,街东为万年县,街西为长安县。
唐朝末年(904年),万年县改称咸宁县,600年后直接参与了钟楼东移的施工。
那时的盛唐,朱雀大街不仅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也是唐朝乃至世界文明的中轴线。
▲唐长安城模型,红框内为朱雀大街也许是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影响,朱元璋对修城墙特别感兴趣,明初筑城风气一时盛行,至今在关中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
明代的西安城,是在原唐皇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西墙和南墙利用的是原唐皇城的城墙,北面与东面则是用元朝留下的城墙和护城河。
西安城初建之时,钟楼占据了广济街口这个C位,这是朱雀大街中轴线最北端的位置,也是唐皇城的中心,而秦藩王府则定位于城区东北隅。
这个选址决定了城市此后数百年的拓展方向,也为钟楼的东迁埋下伏笔。
在随后的两百年里,围绕秦藩王府,西安城市发展方向逐渐东移,钟楼的位置就显得偏了。
万历十年(1582年),陕西巡抚龚懋贤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钟楼向东迁建于现址。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必是一项大工程,但在龚大官人的眼里,so easy,就是在新址上重盖个基座,然后把楼体全部原样原件搬过来(楼唯筑基处,一无改创),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轻松到什么程度?龚懋贤在其所作《钟楼东迁歌》中轻松赞到:不废县官而工易就。
这个易字,你品,你细品。
2镇压一口比金箍棒还猛的钟现在一说起来,钟楼都有636岁的高龄了,但实际上,跟西安其他现存的地面古建筑相比,钟楼是个名副其实的碎怂。
隋宝庆寺华塔(今书院门街口),建于601年唐大雁塔,建于652年唐小雁塔,建于707年明鼓楼,建于1380年明钟楼,建于1384年也许是钟小楼实在太年轻了,东迁之后恐怕镇不住那条传说中的龙脉,龚懋贤还曾一度请出一件唐朝神器——景云钟。
这口钟在唐朝时一直为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所用,古籍记载其声音钟鸣声扬数十里,后因安史之乱,道观化为灰烬,景云钟被弃之不用。
但钟挂上去了,不知为什么敲不响,于是只能仿照景云再造一口铁钟,史料记载,此钟重一万三千六百斤。
▲西安钟楼的景云钟,其实是个仿制品一万三千六百斤,什么概念?《西游记》中给如意金箍棒设定的装备属性是大禹治水时遗下的天河定底神珍铁,为太上老君所制,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东海龙王对其威力有过评价: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猴子的棒棒连老龙王都能镇住,一口比棒棒还重100斤的大钟,就问你区区一条龙脉怕不怕?3悬案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钟楼金顶,一直流传着一个金顶被盗的传闻。
钟楼金顶原本看上去金光闪闪,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黄金所制,也就有了金顶一说。
1928年,人们发现钟楼金顶突然变得死气沉沉、黯淡无光,于是民间就有人怀疑是当时主政陕西的宋哲元借整修钟楼的机会,盗换了金顶,或是偷了金顶上的金子。
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的召开,西安市档案馆特意公布了一份1953年钟楼金顶拆卸的报告,就这一悬案给出了答案。
这份档案记载着,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澄清传闻,委托有关单位对金顶作了拆卸,并于1953年10月15日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同时呈上一份详细的拆卸钟楼金顶的报告。
从讨论情况看,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均认为金顶系原物,未被盗换。
▲西安钟楼首先澄清的是金顶并不是由黄金所制,就好像老婆饼里面并不会有老婆,鱼香肉丝里不会出现鱼一样。
钟楼金顶的基本结构是木头内芯外裹上一层紫铜皮,再以鱼骨钉固定。
中国古代建筑这种紫铜包裹的形式,是从印度习俗传来,每迎太阳,色更美观,从前看到发亮光,实由于此。
其次,从时间和难度上讲,盗换也不具备条件,因为钟楼金顶的结构实在太复杂了。
我们把当时的档案内容用口语化的形式翻译一下:钟楼金顶高1.90米,上粗1.42米,下粗1.12米,金顶底座高2.20米。
第一天,用了四个工人,用二十根建材搭出一座高4米,占地3平米的架子。
第二天,用了三个工人,把金顶外部包裹的铜页拆除,共拆下紫铜页54页,紫铜钉7斤4两(1008个),并拆除木心外铁箍二条。
第三天,用了六个工人,接好滑车,把金顶的大小木块及铁箍全部拆除,放到大架上。
金顶中心是一根粗32厘米的木柱,柱子外面用20厘米厚的半圆形松木包裹,结合处有榫卯两个,外面又包裹了三道铁箍,以长钉固定,铁箍厚4厘米,宽7.5厘米。
松木外又用三道铁箍固定了19块扇形木,扇形高25厘米(上大下小)。
最后在该木外面用厚1厘米的紫铜页分三节包上,每节用铜页18页,最顶部用圆形紫铜页一张盖上,四周均用紫铜钉钉实。
铜页内面已呈淡黑色,铜页下的木头表面除钉眼外,再无其他痕迹可查,木质多数已朽,铁箍及铁钉也已生锈,铜页和铜钉的构造并不像近代所造,顶座是用大城砧与净白灰砌实,在外圈的砧系一扇面形,各砧相结的均用铁扒连结。
在金顶底座的正南面拆出一个小木匣,里面放着五谷、丝线若干,均变为黑黄色,还有马蹄银一个,重三钱八分,正面中有昌字一个,拆除底座总计用了十个工人。
专家讨论认为,这样一个36米高的楼顶,放到现在光明正大的施工,都得数天才能拆卸完毕,在当时决非少数人一夜间能盗换的。
更何况,底座里的马蹄银不拿,却拿走了废旧的铜皮,买椟还珠吗?那么,既然未遭盗换,那为什么那个已经金光灿灿了600多年的大金顶,在1928年突然不亮了呢?难道是宋哲元的苛政引发了天怒人怨?或者是钟楼年久失修渐渐镇不住那条龙脉了?又或是当时发生了什么奇异的超自然现象,使得紫铜页突然失去了原本的光芒?工人在拆除时发现,紫铜页外面有一层绿油油的东西,经鉴定是绿铅漆,后来跟钟楼附近的居民问询,得知这层绿漆是1928年宋哲元修葺钟楼时刷的。
随后调查组在西大街夏家十字找到了当时油漆楼顶的牛师傅,他表示未曾换过金顶。
原来,1928年金顶突然变暗,是因为一层厚厚的油漆遮住了金顶所致。
之所以盗换传闻盛行,可能是因为宋哲元主政陕西时,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曾向全省各县摊牌数千石到2万余石的军粮,并声称:宁令民死,不使兵饿,从而激起了民怨。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盗换金顶,这只是个钟楼被绿的故事。
4变迁一朝金顶终成真千年以来,大小雁塔静立于佛门清净之地,深藏功名,而地处世俗红尘十字路口的钟楼,则看尽世事变迁。
▲钟楼(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西安市钟楼博物馆 馆藏▲钟楼(南),1940年左右 西安市钟楼博物馆 馆藏清末时清军曾长期在驻扎钟楼,辛亥革命时,这里成为清军的阵地;1927年,钟楼成为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1928年宋哲元给钟楼刷漆时,这里又变成了天文馆(现在的钟楼上空还能看到星星吗?);抗战年间是气象台和报警台;解放前当过监狱;建国后这里是国庆检阅游行或召开大会的观礼台。
相比于大雁塔的塔歪歪和小雁塔的塔裂裂,钟楼的主体结构在600余年的时间里,并未有大的损害,这与其数百年来不断被保养修葺有关。
据史料记载,明朝之后,清廷先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分别对钟楼进行了大范围以及大规模的整修。
辛亥革命后,当局分别于1925年整修钟楼,也就是所谓宋哲元盗金顶事件,1931年修理楼下擎柱,1935年和1942年分别翻修加铺四周路面、铺垫楼门洞路面,1939年修理被炸损的外墙体,1944年修筑旧坑道。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分别在1953年、1958年、1984年、1995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对钟楼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修葺。
▲钟楼金顶这其中,1995年重点对金顶做了维修,据《中国文物报》1995年报道,当时的金顶雷公柱糟朽,铜皮氧化,表面凹凸不平,整体变形,底座磨损严重,失去可靠性。
为此维修,换掉了老顶里面已经腐朽的木芯,安装上仿制的新顶,并在其最外层用金箔贴敷,共耗费黄金90多克。
从此,钟楼真的有了金顶。
参考资料:1.《西安市志》2.《解放初期关于钟楼金顶真假之谜的一场讨论》——西市档案馆 2005.53.《西安结合城市建设整治钟鼓楼环境风貌》——《中国文物报》 1996年12月08日作者:指纹 小耗子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作品,禁止转载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2025中国戏曲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中国戏曲学院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中国戏曲学院王牌专业中国戏曲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上榜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学科专业,都属于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中国戏曲学院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科评估结果B+戏剧与影视学C+音乐与舞蹈学2、中国戏曲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中国戏曲学院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管理、音乐表演、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中国戏曲学院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中国戏曲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2个专业,它们具体是:艺术管理、戏剧影视文学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2个专业属于中国戏曲学院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艺术管理(最低557分)第2名:戏剧影视文学(最低553分)三、中国戏曲学院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报考中国戏曲学院以下专业的高考生,请务必确认自己符合对应专业的招生要求!1.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学)专业:语文单科成绩达到110分(满分150分)。
2.艺术管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外语单科成绩达到110分(满分150分)。
3.艺术管理(戏曲教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计划省的相应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全国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2024录取分数线 2025考生参考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一、2024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深入探究汉语的奥妙与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系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研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价值。
该专业不仅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还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里以贵州、辽宁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贵州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贵州的招生院校共有2所,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3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05420名以内。
贵州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435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449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大学中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辽宁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辽宁的招生院校有1所。
数据显示,辽宁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0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4697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校分数为405分。
院校专业选科要求为: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