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罚单牵出4.76亿元假私募真非吸大案

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的两份罚单,就再次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个鲜活案例: 某大行员工杜泓艳、杜娟,因为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事项负有直接责任,被终身禁业。
昨日上午,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这两份禁业罚单的背后,牵扯了新疆当地一起
【千问解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金融行业的人更应该明白,若一味贪财而罔顾法律,后果则不堪设想。
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的两份罚单,就再次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个鲜活案例:某大行员工杜泓艳、杜娟,因为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事项负有直接责任,被终身禁业。
昨日上午,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这两份禁业罚单的背后,牵扯了新疆当地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76亿元、打着私募基金名号招摇撞骗的非吸大案。
其中,杜泓艳、杜娟均沦为帮凶,且利用银行员工身份参与其中,案发后已被判刑。
一纸罚单背后:一桩高息假私募理财大案
周三,监管文书披露,杜娟 时任某大行阿克苏兵团支行西大街支行主任、杜泓艳 时任某大行阿克苏兵团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对支行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事项负有直接责任,被予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行政处罚。
监管作出批复的具体日期为7月24日。
昨日,据权威文书显示,杜泓艳,女,1965年生,大专文化,原某大行兵团支行大堂经理。
杜鹃,女,1975年生于新疆阿克苏市,大专毕业,阿克苏大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而两人所涉及案情,正与阿克苏大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关。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2012年5月,王某在阿克苏市成立阿克苏大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阿克苏大望公司)。
该公司成立后,并未取得私募基金资格,但却以私募基金的名义,承诺给予客户每年8%-12%利息回报来吸收非特定投资人资金。
此外,2014年9月29日,王某又成立新疆大望资产投资管理中心(下称新疆大望公司,与阿克苏大望公司系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该公司直到2015年7月23日才取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证明。
但据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查明,根据账簿记录的收付款及投资合同,在取得私募基金资格之后,新疆大望公司没有按照私募基金投资人的要求吸收资金。
检察机关指出,阿克苏大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公司业务员及原某银行阿克苏兵团支行工作人员杜娟、杜泓艳等对外宣传公司能帮助投资人理财赚取高额收益,拉拢、介绍投资人到大望公司投资。
在对外宣传时,该公司和投资者签订合同保证投资者的年收益率在6%-10%之间。
涉案公司将资金投入股市试图获取暴利 检方认定涉案金额4.76亿元
据有关部门查明,阿克苏大望公司、新疆大望公司分为投资部、行政部、市场部、财务部。
具体运营模式是市场部的业务员到社会上找有投资意向的客户,并介绍公司的理财产品。
客户将钱投到公司之后,投资部将资金投入到股票、期货或者证券市场。
业务员的提成是公司给客户制定的年收益率与业务员制定的年收益率的差额。
据了解,杜娟、杜泓艳在银行工作期间对外宣传公司能帮助投资人理财赚取高额收益,拉拢、介绍投资人到大望公司投资,并签订合同保证书。
投资人资金大部分转入王某个人银行卡,少部分转入公司员工个人银行卡,极少部分转入公司对公账户。
而王某以个人名义开户炒股,将吸纳的资金投入股市和期货,试图从股市获取20%左右的投资收益率,再将其盈利部分的75%(投资收益率15%部分)返回给投资者,公司则留下盈利部分的25%(投资收益率5%部分)。
但2016年4月,由于股市下跌,王某投入股市的资金不但没有获得收益,反而导致本金亏损,王某遂将股市资金撤出用于归还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
此后,阿克苏大望公司、新疆大望公司又用新加入投资者的本金归还已到期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或往后拖延,直至资金链断裂。
后经新疆明镜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阿克苏大望公司、新疆大望公司2013年至2018年累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475607476元,截止2018年12月31日,尚未归还完本金的投资人达33人,本金为40625128元。
杜泓艳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为103555010.00元,业务提成7273135元,杜娟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89858850.00元,业务提成8632010元。
法院判定非吸罪名成立 两名涉案银行员工均获刑5年多
据有关部门披露,杜娟2016年3月30日从银行离职,杜泓艳于2016年8月4日从银行离职。
案发之后,2020年3月24日,杜鹃在四川省成都市向阿克苏市公安局投案,同年3月27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
2019年2月27日,杜泓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
法院一审指出,杜娟、杜泓艳作为具有金融业务背景的银行从业人员,明知从事金融业务须经主管部门许可,仍在工作期间,向前往银行咨询理财产品的不特定群众介绍、宣传大望公司非法理财产品,为王某非法集资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取巨额好处费、返点费、提成,在案发后无法退缴上述费用,且参与数额巨大,造成损失严重,其行为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法院认为,杜娟、杜泓艳在王某非法集资案件中起到辅助作用,系从犯;两人利用银行从业人员身份参与非法集资,社会危害更大,法院予以从重处罚。
最终,法院一审裁定,杜娟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杜泓艳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两人违法所得均予以追缴。
2020年11月上传的二审文书显示,法院依旧维持一审判决。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的《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思念友情唐诗三百首写景 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古诗翻译及注释韵译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注解⑴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⑵双鲤:指书信。
⑶梁园:梁孝王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
⑷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古诗鉴赏首句“嵩云秦树久离居”中,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所在的长安。
“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云、树是分居两地的朋友即目所见之景,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托。
“嵩云秦树”更能够同时唤起对他们相互思念情景的想象,呈现出一副两位朋友遥望云树、神驰天外的画面。
次句“双鲤迢迢一纸书”是说令狐从远方寄书问候自己。
双鲤,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用作书信的代称。
久别远隔,两地思念,正当自己闲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际,忽得故交寄书殷勤问候自己,格外感到友谊的温暖。
“迢迢”、“一纸”显出对方情意的深长和自己接读来书时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念之情。
三、四两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加。
”转写自己目前的境况,对来书作答。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为梁孝王宾客。
梁园是梁孝王的宫苑,此喻指楚幕。
作者从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到837年(开成二年),曾三居绹父令狐楚幕,得到令狐楚的知遇;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应进士试时又曾得到令狐绹的推荐而登第,此处以“梁园旧宾客”自比。
司马相如晚年“尝称病闲居,.既病免,家居茂陵”,作者公元842年(会昌二年)因丁母忧而离秘书省正字之职,几年来一直闲居。
这段期间,他用世心切,常感闲居生活的寂寞无聊,心情悒郁,身弱多病,此以闲居病免的司马相如自况。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古诗思想感情这两句短短十四个字,写得凝炼含蓄,将自己过去和令狐父子的关系、当前的处境心情、对方来书的内容以及自己对故交情谊的感念融汇在一起,内涵极为丰富。
闲居多病,秋雨寂寥,故人致书问候,不但深感对方情意的殷勤,而且引起过去与令狐父子关系中一些美好事情的回忆。
但想到自己落寞的身世、凄寂的处境,却又深感有愧故人的问候,增添了无穷的喟慨。
第三句用“休问”领起,便含难以言尽、欲说还休的感怆情怀,末句又以貌似客观描述、实则寓情于景的诗句作结,不言感慨,而感慨愈深。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古诗创作背景该诗是作者于武宗会昌五年(845)秋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
令狐绹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称“《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古诗”。
李商隐名句推荐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作者:李商隐:出自《陈后宫》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作者:李商隐:出自《陈后宫》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作者:李商隐:出自《潭州》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作者:李商隐:出自《潭州》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作者:李商隐:出自《壬申七夕》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作者:李商隐:出自《茂陵》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作者:李商隐:出自《茂陵》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作者:李商隐:出自《富平少侯》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作者:李商隐:出自《富平少侯》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作者:李商隐:出自《楚宫》
山西银行新行长的考题:上任24天就收百万罚单,成本收入比过高怎么破
11月22日,因“关联方认定不准确导致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批准、未将部分集团客户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山西银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处以罚款190万元;与此同时,山西银行太原新建南路支行“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也被罚款25万元。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11月18日。
在 “双罚制”下,不仅是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银行机构会“吃”监管罚单,相关责任人也会面临相应处罚。
山西监管局对山西银行三名时任员工也给予了警告处分,显示了监管对违法违规乱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山西银行本身历史并不久远,2021年山西省政府推动地方金融改革,为了增强地方银行竞争力,牵头将大同、长治、晋城、晋中、阳泉五家城商行合并重组成为山西银行,2021年4月28日在太原举行揭牌开业仪式。
该行的首任行长任凯已前往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
任凯在任期间,山西银行资产规模由2021年的不足3000亿元,扩充至6月末的3580.57亿元;负债规模也稳步提升至同期内的3339.88亿元。
今年10月25日,山西金融监管局核准李颖耀的山西银行行长任职资格,成为该行的第二任行长。
山西银行官方公众号简介称其是“一家治理优良、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但李颖耀正式上任仅24天就收到百万级罚单,属实有些尴尬。
如何加强山西银行的公司治理,或是这位行长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李颖耀曾参与另一家合并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的筹建工作,此次调任山西银行面临的挑战较多。
自2021年成立以来,山西银行便踏上风险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之路。
成立当年因前瞻性消化风险主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交出亏损46.73亿元的首年“成绩单”。
直至次年,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93亿元。
2023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8.32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拨备覆盖率202.74%,各项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
截至今年上半年,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19.10%;实现利润总额4.75亿元,同比增长48.62%;实现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48.68%。
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3580.57亿元,净资产240.69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8%。
虽然山西银行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实现扭亏为盈,但仍面临着成本收入比过高的困境。
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指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
2021年-2023年,山西银行成本收入比分别为61.10%、81.53%和80.87%,远超45%的监管要求。
据原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成本收入比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
对于成本收入比过高的原因,山西银行曾在年报中解释称,成本收入比过高是由于该行成立时集中大规模转让、回收、核销不良资产,同时承接了原5家城商行的人员、网点、房产等,资产、收入、成本结构需要逐步调整、优化。
该指标有待随信贷资产营销投放、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等降低。
随着李颖耀就任,外界将非常关注其此前的工作经验如何推动山西银行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其中也包括了成本收入比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