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一下清朝的龙袍和官服?

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是明黄色,但皇帝衣服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材料也各不同,颜色也并不是只有明黄色一种,如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的是蓝色,日坛朝用的
【千问解读】
我对清朝服饰特别好奇,不知清朝的那些官服补子花纹怪兽到底有什么寓意?于是,为了搞清楚我还查了不少资料,望斧正。
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是明黄色,但皇帝衣服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材料也各不同,颜色也并不是只有明黄色一种,如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的是蓝色,日坛朝用的是红色,月坛夕月时用的是浅蓝色。
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要与不同的冠帽如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相应,腰间都具有相应的腰带。
皇帝龙袍: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但龙数一般为九条:前后身各三条,左右肩各一条,襟里藏一条,正背五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
清朝龙袍还绣“水脚”(水浪山石图案),象征着江山一统。
清朝一件龙袍的制作成本是1000两白银,按照现在的价格好像10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18~25万元人民币)吧?龙袍的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章纹历经数千年,每一个章纹都有取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譐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情玉洁…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譐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炎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着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
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着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辩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籍以辨别官位。
而清代文官的补子,只用单只立禽,武官用单兽,基本沿袭了明朝。
清朝文官用的是禽鸟图案,代表儒雅贤德。
武官,以猛兽为官服图案,代表勇武彪悍。
清朝(文官)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在古代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
《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官员的补之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清朝(武官)一品:麒麟。
麒麟在古代传说中是神兽。
麒麟为官服一品武官的形象,象征着“武备而不为害的”的王道人君形象。
清朝(文)二品: 锦鸡,也称金鸡,玉鸡是吉祥的象征。
代表威仪和显贵。
清朝(武官)二品:狻猊,像狮子的一种神兽,可伏虎豹。
传说是龙王的儿子,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之上。
能伏虎豹,当然是取其勇猛之意。
清朝(文官)三品:孔雀,不仅美丽,而且有品性。
《增益经》从孔雀有“九德”……孔雀在古人眼里,是吉祥,文明、富贵、象征。
清朝(武官)三品,豹,《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意是取其勇猛之意。
清朝(文官)四品,云雁。
《仪礼·士相见礼》规定:“下大夫相见以雁”,也指官吏的排班。
象征飞行有序,舂去秋来佐天子四时之序。
清朝(武官)虎,《说文》曰:“山兽之君,以喻威猛。
”《宋书·符瑞志》白虎。
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
所以,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仁,智、信”之范,所以颇受将帅崇拜。
清朝(文官)五品:白鹇,它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
白鹇鸟展翅,象征了抛弃尘秽,迎新纳福;它还是一只忠诚的义鸟。
所以,取其行止娴雅,为官不急不躁,无为而治,并且吉祥忠诚。
清朝(武官)五品熊罴。
据《国语·晋语》记载:“黄能入于寝门”。
“黄能”即“黄熊”,比狗熊体型大而且勇猛。
《诗经·小雅》“唯熊唯罴男子之样”。
取其阳刚之意。
清朝(文官)六品:鹭鸶,是吉祥之鸟。
《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观,取其延颈远望”因鹭鸶飞行有序,比喻百官班。
清朝(武官)六品:彪。
《癸辛杂识》记述:“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可见,彪最凶猛。
作为官服,是取其对敌残暴凶狠之意。
清朝(文官)七品 ,鸂鶒。
形大于鸳鸯,多紫色俗称紫鸳鸯。
是一种彩色羽毛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
其作为官服,象征坚定的忠心,夫妻恩爱,对国兢兢业业。
清朝(武官)七八品,犀牛。
《说文》解释,犀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
似豕,从牛,尾声。
《国语·越语》“水犀之甲”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
犀牛可做武官的官服的,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清朝(文官)八品: 鹌鹑,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山海经》《本草纲目》记载,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无斑者为鹑也。
后经语言演化将二者合称为一物。
官服鹌鹑,安是谐音,是安全,事事平安安居乐业意思。
(文官)九品,练雀,又称练鹊,绶带鸟。
绶带是古代帝王百官礼服的配饰,而练雀的尾羽与之相似,故名,“绶带鸟”。
作为基层官员补服,《韵会》云:“谓之性喜”。
喻绶带鸟能报喜。
清朝(武官)九品,海马。
此海马非彼海马,并不是指大海里面的海马,而是神话中的神兽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海中穿行。
官服寓意,古代对下级军官的要求非常高,就能指挥步兵陆战又可指挥海军水战,所以军队的战斗力极强。
江山就一定会稳固。
清朝官服礼帽,夏天戴的凉帽和冬天带的暖帽。
帽上的顶珠随晶级不同,颜色和质料各异,有军功的人,皇帝还赏于孔雀毛作为花翎,戴在帽顶上垂向后方。
蟒袍,也因品级不同。
一,二、三品九蟒;四,五、六品八蟒;七,八、九品五蟒比明朝官服略小,文武官员的夫人,服饰多以其丈夫的品级而异。
总之,清朝在服饰上保留了不少明朝服饰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少数民族满族的服饰特色。
真空玉米用热水烫一下能吃吗
真空玉米有生的也有熟的,大多数情况下,真空包装的熟玉米用热水烫一下是可以吃的,但是真空包装的生玉米用热水烫一下不能吃。
真空玉米用热水烫一下能吃吗真空包装的生玉米用热水烫一下不能吃,真空包装的熟玉米用热水烫一下可以吃。
生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质以及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和粗脂肪等成分,只是用热水烫一下是不能将其变熟的,而玉米生吃的话,不仅食用的口感不好,还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后反而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的情况发生,所以生玉米用热水烫一下是不能吃的。
玉米可以用微波炉加热的,,微波炉其实就是用来帮助人们加热食物的,一般将玉米进行微波炉加热,那么只需要加热12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时间太长容易将玉米加热老,影响其口感。
真空玉米怎么吃好1、准备好一袋真空包装的玉米。
2、去除掉外面的塑封包装,摘掉没处理干净的玉米须。
3、煮锅加清水烧开,放入玉米。
4、盖上锅盖,保持中火煮1015分钟左右。
5、关火后取出,晾凉即可食用。
吃玉米的注意事项1、煮熟或蒸熟的玉米营养更易吸收。
2、吃玉米时,应把玉米粒的胚尖一起吃掉,因为许多营养都集中在这里。
3、玉米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因其膳食纤维丰富,吃下血糖不会迅速升高。
4、但肠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可用玉米粒做道玉米羹,也可“粗粮细做”,用玉米面蒸锅窝头、做几个贴饼子,或熬锅棒子面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5、玉米受潮霉坏变质产生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应当禁忌食用。
3v3篮球比赛全部规则篮球赛3v3比赛规则
2、?介绍一下3v3篮球比赛的规则和规则。
3、?介绍一下3v3篮球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4、正规3v3篮球比赛规则。
以下内容关于《介绍一下3V3篮球比赛的规则?》的解答。
1.规则:常规比赛时间为:10分钟比赛时间。
2.比赛时间在每次罚篮和死球状态下停表。
3.每次检查球后球由防守方传给进攻方后计时器应立刻开始计时。
4.在常规比赛时间前第一获得21或更多分数的球队胜出比赛。
5.此规则仅适用于常规比赛时间不适用于加时赛如果常规比赛时间结束时双方打平,两队将进入加时赛。
6.加时赛前两队应由1分钟的休息时间。
7.加时赛中第一获得2分的球队胜出。
8.在规定的开赛时间参赛队可参赛的3名球员未出现在比赛场地,该队被视为弃权。
9.如有弃权情况出现该长比赛应被标记为W-0或0-WW表示胜出队若参赛队在比赛结束前离开场地或该队所有队员都受伤和/或被罚下场无法参赛,该参赛队被视为缺席比赛。
10.一旦出现缺席比赛情况,胜出的球队可选择保留其原始比分或者记对手弃权,同时缺席比赛的球队的比分计为零分。
11.若参赛队出现缺席比赛或弃权情况,该参赛队将无权参加其他比赛。
12.扩展资料:3V3篮球比赛犯规:全队犯规累积达6次后该队进入罚球状态。
13.当全队犯规数达到9次时,随后的每一次犯规都将被视为技术犯规。
14.为幸免疑问,特此说明球员不会因为个人犯规数到达特定次数而被罚下场.圆弧内的投篮犯规将被判罚一次罚篮,圆弧外的投篮犯规将被判罚两次罚篮。
15.投篮得分时被侵犯,得分有效并执行一次罚篮.全队犯规次数到达8和9次时,每次犯规将被判罚2次罚篮。
16.第10全队次犯规及以上,技术犯规和非体育道德犯规将被判罚2次罚球并享有随后的球权。
17.此条款也适用于投篮犯规在此情况下条款2和3将不在适用执行完违反体育道德或技术犯规的第三一次罚篮后,罚球球队继续保持球权并在场地正上方的弧顶后重新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