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成语

【千问解读】
描写月亮的成语 1
1、白兔赤乌: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2、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3、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
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4、回光反照: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
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
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5、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
比喻极其黑暗。
6、玉走金飞:谓日月如飞。
比喻时光易逝。
玉,玉兔,指月亮。
金,金乌,指太阳。
7、悬若日月: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
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8、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
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9、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10、月圆花好: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11、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
比喻科举及第。
12、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13、虚无飘渺: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14、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15、兔走乌飞: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16、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
月亮东升,太阳西落。
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17、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8、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19、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
高得手也攀不到。
形容难以达到。
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20、光明正大: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2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22、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3、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
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
借指月亮。
24、月坠花折:月亮落下,鲜花夭折。
比喻美女死亡。
25、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26、一团漆黑: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
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27、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
太阳月亮重放光芒。
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28、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
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29、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
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30、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
形容志向远大。
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 3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32、乌飞兔走: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33、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34、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35、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36、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
形容行动迅速。
37、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
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
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38、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
指天将亮时。
39、星月交辉: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
亦作“星月皎洁”。
40、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
比喻手艺极精巧。
41、月落参横:亦作“月没参横”。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
参,二十八宿之一。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宋秦观《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
” 42、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同“众星攒月”。
43、闭月羞花:闭:藏。
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4、广寒仙子: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
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45、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
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46、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47、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
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
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
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描写月亮的成语 2
1、争光日月:争:竞争。与太阳、月亮比光辉。
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2、玉走金飞:指日月如飞。
比喻时光易逝。
玉,玉兔,指月亮。
金,金乌,指太阳。
3、月晕主风: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
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4、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
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
借指月亮。
5、月闭花羞:闭:躲避;羞:害臊。
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
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
形容女子貌美。
6、一月三舟: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
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7、众口捧月:大家共同捧举月亮。
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
8、月明如昼:月亮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
9、山高月小:形容夜景的气势:从山下望去,山高高耸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
10、月落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
形容天色将明。
11、玉兔银蟾:传说月亮中有广寒宫,宫中有玉兔和银蟾。
故以此比喻天上的明月。
12、星月皎洁:星星和月亮明亮洁净。
13、月晕础雨: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
月亮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
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14、月没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
形容夜深。
15、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
比喻手艺极精巧。
16、星月交辉: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17、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
比喻科举及第。
18、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
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19、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水满了就会溢出来。
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20、月过中秋:指错过时机。
中秋节时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21、坠兔收光:兔:月亮。
落月将光收回去了。
指月亮落下。
22、月衔半规:规:圆形。
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23、月盈则食:盈:满;食:通“蚀”,缺。
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
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24、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
指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描写月亮的成语 3
2025年5月10日广州开元学校高中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报名通知
自主选拔在线整理开放日详细信息,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2025年重点高中校园开放日安排汇总2025年广州开元学校高中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报名通知活动时间:2025年5月10日活动安排:一、参观校园9:00-10:00二、臻美教育文化系列展示活动9:30-10:30(1)“开元·国粹”科学馆揭牌仪式及特色活动展示(2)我与冠军面对面(3)开元顾问长老返校指导(4)社团活动展示三、校长讲座和名师见面会(学业指导和志愿填报咨询)10:40-12:0014:30-17:00活动预约:交通指引:1.自驾车:建议您选择绿色出行。
学校不提供车位,周边禾丰村卫生站、常春藤小区有大量停车位可供停车,请遵守交通规章,不要违停路边加剧拥堵。
2.公共交通路线一:地铁6号线香雪站F出口→转乘942路公交车→新丰路中站下车→步行约196米到达开元学校。
路线二:地铁6号线香雪站F出口→转乘365A路(366路、365路)公交车→永和大道站下车→步行约701米到达开元学校。
路线三:地铁21号线长平站A出口→转乘330A路公交车→红旗路下车→步行约196米到达开元学校。
温馨提示:高中升学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差,家长务必提前了解升学政策,做好升学备考策略调整。
欢迎加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与全国优秀考生家长一起讨论交流。
群里有一手新鲜升学政策、好题推荐,还有老师在线答疑。
扫码加群
苏味道与《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映盛唐气象
这首诗不仅以 的意象定义了盛唐气象,更成为研究唐代节日文化的重要标本,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至今仍为学界所珍视。
一、创作背景:武周时期的盛世狂欢 《正月十五夜》创作于神龙年间(705年前后),正值元宵灯会制度化的关键时期。
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期将原本三日的灯会延长至五日,并特许 金吾不禁夜 ,允许百姓彻夜游赏。
这种政策转变直接催生了长安城 端门灯火 的盛况——苏味道笔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的壮丽景象,正是对这一历史变革的文学注脚。
诗中的 星桥 暗指洛水上的天津桥,这座时期建造的浮桥在元宵夜会装饰华灯,与朱雀大街的灯树交相辉映。
而 金吾不禁夜 则体现了唐代独特的宵禁制度:平日里戌时(晚7点)即闭坊门的金吾卫,在元宵期间特许放宽管制,这种 破例 恰恰凸显了节日的特殊地位。
二、艺术解析:五律典范与意象革新 作为初唐成熟的五言律诗,《正月十五夜》在形式与内容上均达到高度统一。
首联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以工整对仗构建空间维度,将地面灯树与天上星桥连缀成璀璨画卷;颔联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时间流动,暗尘与明月的对比暗合《春江夜》的意境追求。
该诗最突出的创新在于意象组合: 火树银花 首次将金属工艺与自然花卉并置,这种超现实的美学表达,比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想象更早三十年;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则将人物描写融入声光场景,使视觉盛宴转化为通感体验。
这种创作手法直接影响了中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的元宵诗写作。
三、文化密码:灯会背后的政治隐喻 透过华美辞章,可窥见唐代统治者的深层政治考量。
诗中 金吾不禁夜 的特许,实则是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柔性策略:通过全民狂欢消解改朝换代的政治压力,正如《》记载 每见,必问其年貌,盖欲知其能否堪用也 。
灯会期间的 放免囚徒 制度,更将节日庆典转化为社会治理工具。
苏味道作为武周政权的 凤阁侍郎 ,其创作必然承载政治使命。
诗中 玉漏莫相催 的劝诫,既是对的留恋,更是对 永昌之治 的歌颂。
这种将政治宣传融入民俗书写的技巧,与后世帝 亲制灯词 的统治术形成跨时空呼应。
四、历史回响:从宫廷雅乐到民间记忆 该诗在唐代即获得极高评价,《浣花集》中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的赞誉,将其与沈佺期、并列为律诗典范。
其创造的 火树银花 ,历经千年演化仍活跃于现代汉语,2024年央视元宵晚会即以该意象设计舞台特效。
更值得关注的是诗歌的地域传播。
随着开元年间将灯会中心移至洛阳,苏味道笔下的长安盛景逐渐演变为两京共享的文化记忆。
在《玉盘盂二首》中 独出千朵之上 的牡丹描写,仍可窥见这种集体记忆的延续。
而 自称 赵郡 ,更暗示着苏味道文学基因的跨代传承。
五、现代示:传统节庆的当代重构 在文旅融合的今天,《正月十五夜》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西安大唐不夜城以 火树银花 为主题打造沉浸式夜游,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复原 星桥 光影秀,这些实践都在重构苏味道笔下的盛唐图景。
当游客手持电子花灯穿越3D投影的 星桥 时,他们体验的不仅是技术复现,更是对 金吾不禁夜 所象征的自由精神的现代诠释。
这种文化传承的深层逻辑,恰如苏味道在《咏井》中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的哲思——当现代人放下手机屏幕,抬头仰望人造星河时,或许正完成着对千年诗魂最本真的致敬。
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经典诗歌永恒魅力的最佳证明。
从武周宫廷的华灯初上,到现代都市的霓虹璀璨,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始终是解码中国节庆文化的密钥。
它既是一部凝固的盛唐美学史,更是一面映照民族集体记忆的魔镜——当我们吟诵 火树银花合 时,不仅是在追忆往昔繁华,更是在寻找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诗意纽带。
这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或许正是诗歌给予文明最珍贵的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