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谈苏教版国标本“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

”为落实这一目标,苏教版国
【千问解读】
”为落实这一目标,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从一年级下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里安排了“读读背背”的板块。
这个板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
每首成语歌含成语4条。
全册安排成语歌8首。
一部分是格言警句、古诗、儿歌等。
现就其中成语歌的教学谈点看法,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
有的老师问:“成语歌里的成语,为什么有的在成语词典里查不到呢?” 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向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
目前看得到的成语词典,收得少的只有几千条,收得多的可达两万多条。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取从宽的一说。
除了大家都公认的成语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谚俗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
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是重在给他们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的系统,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
我们选收成语,编写成语歌,着眼点是常用不常用,有无积累价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在低年级就安排儿童学习成语,是不是为时过早?成语多来自书面语,有的还是典故,儿童能理解得了吗?” 诚然,我们编写教材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这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我们却不可形而上学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
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
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
”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一些树叶,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三秋树”上未凋的树叶吗?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好好抓住的东西。
好几年前,朱家珑同志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安排食谱,以便让孩子科学地进食,健康地发育成长。
但是给孩子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
蛋糕香甜可口,孩子大都爱吃。
稀饭易于消化,在中国的家庭里大致也是要常吃的。
而牛肉之类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缺点是消化起来慢一些。
如果要使你的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光靠蛋糕、稀饭的营养毕竟不够,还必须补充牛肉这类的高蛋白。
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牛肉之类比较难消化就从孩子的食谱中将其取消,那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我以为这是颇有见地的。
多年来,我们一味强调要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却忽略了开发儿童的潜能,忽略了当今时代儿童知识面扩大、感悟力提高的一面,其结果是造成了我们的孩子语文功底浅薄,文化积淀甚少。
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为了克服这一流弊,我们应当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像“二月花”那样领导标新,敢为人先,大胆冲破这一人为的禁区。
可不可以等学生进了中学,理解力强了,再去背成语歌呢?我以为这是不可以的。
国外学术界有一种“文化剥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某一方面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定特征在生命的较后的各个阶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这种思想在动物和婴儿的行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
如果在他们的记忆高峰阶段被剥夺了必要的记忆刺激,是不是也会产生某些无法补救的损失呢?这就正像《金缕曲》中所说的那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低年级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识的字很少,没法查成语词典,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成语歌里的成语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然而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办法总是有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差。
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
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
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相关的表象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
儿童理解成语的过程就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
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
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如本册第8单元有《司马光》一课,该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便是:“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我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
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就可以了。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
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立即行动,这就叫“多谋善断”。
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气,这就叫“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乱”是说他遇事心里不乱,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练习7”的成语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
《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
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
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
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成语歌,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说一说,让学生大体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
如“练习1”的成语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
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
“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仍记忆犹新。
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成语,解说意思。
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是什么情景?(生答:广场上沸腾了,人们伸出两个指头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把鲜花抛向空中。
)这就叫“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还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做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
)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
如教学“练习2”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
)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
(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色满园”。
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
)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
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
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
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
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
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3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
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
(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
)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
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
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们将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就是为了便于儿童记忆。
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经过多年对记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块”的新概念:“人们的记快具有块状结构。
人记忆某件事物,总是跟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以整块形式来记忆的。
”(见张光鉴《相似论》100页)以韵语的形式来记忆成语是符合“块”的记忆机制的。
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每一首成语歌都要让儿童熟读成诵,烂熟于胸。
因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积累。
有的老师教成语歌,不要求儿童读,也不要求儿童背,只是要求他们查查成语词典,把定义记在书上,这就难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
它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
待卧到树阴下休息的时候,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
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也跟这情形差不多。
学习成语歌,只是初步的了解。
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
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
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
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
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
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
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复习重点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儿童( )( )( )( )( ),( )( )东风放纸鸢。
2、《咏柳》作者( ),( )( )( )( )一树高,( )( )( )( )绿丝绦。
不知( )( )( )( )( ),二月春风( )( )( )。
3、我们几个孩子( )( )棉袄,( )( )家门,奔向( )( ),去( )( )春天。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 )( )( ),( )( )( )( )。
我们( )( )地找哇。
5、小草从地下( )( )( )( ),那是春天的( )( )吧?早开的( )( )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 )( )吧?树木( )( )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 )( )吧?解冻的小溪( )( )( )( ),那是春天的( )( )吧? 6、春天来了!我们( )( )了她,我们( )( )了她,我们( )( )了她,我们( )( )了她。
她在柳枝上( )( )( ),在风筝( )( )( )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 ),在桃花、杏花( )( )( )…… 7、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 )( )( )( )的鲜花,她( )( )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8、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 )( )( )( )的鲜花,她( )( )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9、1987年4月5日,是个( )( )( )( )的日子。
10、这一天,( )( )( )( ),( )( )( )( )。
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 )( )( )( )。
只见他手握铁锹,( )( )( )( )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 )( )( )( ),仍不肯( )(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2) 1、一个树坑挖好了。
邓爷爷( )( )地( )( )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 )( )( )移入树坑,又挥楸填了几楸土。
他站到几步之外( )( )看看,( )( )不很( ),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 )( )。
2、一棵( )( )( )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 )( )( )( )( )( )地站在那里。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 )( )( )( )( )。
3、今天,邓小平爷爷( )( )栽种的柏树( )( )( )( )了,成了天坛公园( )( )( )( )( )( )()。
4、《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 ),离离( )( )( ),一岁( )( )( )。
野火( )( )( ),( )( )( )( )( )。
5、( )( )长长的小溪,( )( )雷锋的( )( )。
6、小溪说:昨天,他曾经路过这里,( )( )( )( )的孩子,( )( )蒙蒙的( )( )。
瞧,那( )( )路上的脚窝,就是他( )( )( )( )( )。
7、乘着( )( )的春风,我们( )( )( )( )。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 )( )( )( ),雷锋叔叔就( )( )( )( )( )。
8、你看,一块( )( )( )( )的糕,经过( )( )( )( )人的( )( ),才能( )( )我们面前。
9、河水( )( )( )( )的,微风( )( ),泛起( )( )( )( )。
河岸上( )下来的柳叶,( )( )妈妈和爸爸的头发。
10、路的一边是( )( ),( )( )( )( ),非常可爱,像一片( )( )的绿毯。
11、春天的郊外,景色( )( )( )( )。
我们一边( ),一边( ),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 )( )( )(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3)1、爸爸不作声,他( )( )我的手,从( )( )一株柳树下,( )( )一根( )( )( )( )的枝条,把它( )( )了妹妹,说:"这是一匹( )( )的马…… 2、予人玫瑰,( )( )( )( )。
平时( )( )( ),急时( )( )( )。
( )( )锦上添花,不如( )( )( )( )。
3、我( )( ),称( )( ),( )( )( ),( )( )( )。
( )( )奔,( )( )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 )( ),( )( )( ),是( )( )。
各( )( ),( )( )( ),( )( )( ),共繁荣。
4、春节到,人( )( ),( )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 )( )( ),( )( )( )( )人如潮。
清明节,( )( )( ),( )( )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 )( )( ),粽子艾香( )( )( )。
七月七,来乞巧,( )( )( )( )会鹊桥。
( )( )( ),吃月饼,十五圆月( )( )( )。
重阳节,要( )( ),踏秋赏菊去登高。
( )( )又是( )( )( ),全家( )( )真( )( )。
5、一些生活在水里的( )( ),用( )( )( )( )自己的( )( )。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 )( )的两扇( )( )( )的样子。
6、古时候,人们( )( )贝壳很( )( ),很( )( ),( )( )把它们( )( )饰品( )在身上。
( )(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 )( )( )损坏,( )( )古人还把贝壳( )( )( )( )。
7、十二生肖:( )( )( )( )( )( )( )( )( )( )( )( )。
8、我有一大把( )( )( )( ),有点( ),有的( ),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 )(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4)1、脚尖滑过的地方,( )( )( )( )( ),绿了;( )( )( )( )( ),红了;( )( )( )( )( ),蓝了。
2、在葱郁的( )( )( ),雪松们( )( )( ),请小鸟( )( )( )( )。
小屋的烟囱上,( )一个苹果般的( )( ),又大——又红! 3、我的( )( )的铅笔,是大森林的( )( )。
我的( )( )梦境,有( )( )( ),有( )( )( ),还有紫葡萄的( )( ),在溪水里( )( )…… 4、我们村口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 )( )它。
它( )( )一把( )( )又( )( )的绿色( )( )( ),( )( )打开着。
5、是的,我( )( )站在枫树下,( )( )看喜鹊的窝。
我( )( )( )( )喜鹊会跟我( )( ),我像( )( )书里那样,在心中( )( )她喜鹊阿姨。
6、从那天起,我一有空,( )来到渡口边,( )( )枫树下( )( )我的喜鹊弟弟。
喜鹊弟弟长得( )( ),好极了。
我看见喜鹊阿姨( )( )窝边,一会儿( )喜鹊弟弟( )( ),一会儿( )他们( )( )( ),一会儿( )他们学自己( )( )的拼音字母…… 7、( )( )( ),我们( )( )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 )( )魔窟的( )( )。
8、我的办法( )( )了大家的赞赏。
( )( )我们趴在沙滩上,从( )( )( )( )挖着( )( )。
9、我们( )( )( )( )时候,( )( )要看准地方,不然( )( )会被苍耳刺痛的。
( )( )( )( ),我们会蹦进( )( )( )( )的水里,被淹得( )( )( )( )。
10、早上醒来,我在( )( )( )( )的草叶上( )懒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5)1、我( )( )当一只小虫子。
当我( )( )( )( )( )( ),会( )( )叫哇叫,( )( ),如果你在( )( )听见草地里的( )( )——你就( )( )能找到我。
2、( )( )必寡信。
( )( )不立。
小信成则( )( )( )。
3、( )( )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 )( )( ),把羊( )走了。
4、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 )( ),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 )( )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 )( )( )( )。
5、他在田边焦急地( )( )( )( ),( )( )( )( )地说:"我得想个办法( )他们长。
" 6、他( )( )想出了办法,就( )( )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 )( )( )( )。
7、我的( )( )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 )( )着我。
我看到的杨桃( )( )不像( )( )看到的那样,而像是( )( )( )( )( )( )( )( )。
我( )( )( )( )地看,( )( )( )( )地画,自己( )( )画得很( )( )。
8、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 )( )上,然后( )( )( )( )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 )( )( )( ),杨桃的样子( )( )( )( )( )。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 )( )( )( )( )( )( )的时候,不要( )( )( )( ),要看看人家是( )( )( )( )( )( )( )。
老师的( )( )让我( )( )( )(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6)1、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 )( )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 )( )( )( )地说:"怎么不能?我很( )( )帮您做事。
" 2、小马听了老牛的话,( )( )跑到河边,( )( )蹚过去。
( )( ),从树上调下一只松鼠,( )( )他大叫。
3、孩子,( )( )别人说,自己( )( )( )( ),不去( )( ),是不行的。
河水是( )是( ),你去( )( )( )就知道了。
3、原来河水( )( )( )老牛说的那样( ),( )( )( )松鼠说的那样( )。
4、冠必( ),纽必(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 ),有( )( ),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 ),唯( )( ),不( )( ),( )( )砺。
若( )( ),若( )( ),不( )( ),勿生戚。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 ),毕竟( )( )( )( )( ),风光( )( )( )( )( )。
( )( )( )( )( )( )( ),( )( )( )( )( )( )( )。
6、《绝句》作者( ),两个黄鹂( )( )( ),一行白鹭( )( )( )。
( )( )( )( )千秋雪,( )( )( )( )万里船。
7、满天的( )( ),( )( )( )地( )( )( )。
树上的叶子( )( )( )( ),蝉一声( )( )( )。
8、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 )( )。
一只蜘蛛从网上( )( )( ),( )( )( )。
闪电( )( )( )( ),雷声( )( )( )( )。
9、雨( )( )( )( )。
往( )( )望去,( )啊,( )( )啊,都( )( )( )了。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7)1、天亮起来了。
打开( )( ),( )( )的孔雀( )( )( )( )。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 )( )( )( )。
蝉( )( )。
蜘蛛又( )( )( )( )。
池塘里水( )( ),青蛙也( )( )( )( )。
2、要是你在( )( )迷了路,可( )( )别( )( )。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 )( )( ),会( )( )你辨别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 )( ),他在天空给你( )( )( )( )。
中午的时候它在( )( ),地上的树影( )( )( )( )( )。
北极星是盏( )( )( ),它( )( )( )( )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 )( )( )( )( )。
3、要是( )( )阴雨天,大树也会来( )( )。
枝叶( )的一面是( )( ),枝叶( )的一面是( )( )。
4、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 )( )( ),需要你( )( )( )( ),( )( )( )( )。
5、喝水的时候,如果用( )( )的杯子,( )( )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 )( )( )。
( )( )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 )( )。
6、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一件( )( )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 )( )( )( )在空中。
为了( )( )这个难题,科学家把淋浴室做成一个( )( )浴桶,或是一个( )( )浴罩,在淋浴室下边( )( )吸管,它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 )一个方向( )。
( )( ),航天员还需要把双脚( )( )起来,( )( )水一冲,就得翻跟头。
7、《悯农》作者( ),( )( )一粒粟,( )( )( )( )( )。
四海( )( )( ),( )( )犹饿死 8、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 )( )( )( )( )( )( ) 9、大象也( )( )起来,他( )( )( )( )地说:"他们都这样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 )( )( )啦?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8)1、大象耳朵眼儿里,( )( )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 )( ),吵得他又( )( ),又( )( )。
2、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 )( )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 )( ),换一些钱( )( )城里住。
3、于是青蛙就( )( )他们的话去做,( )( )( ),( )( )( ),( )( )( ),还在泥塘( )( )盖了房子。
4、你可以看蝴蝶在( )( )( )( )( ),听小鸟在树上( )( )。
你可以在水里( )( )( )( ),躺在草地上( )( )( )。
5、一条小毛虫( )( )一片叶子上,用( )( )的目光大量着( )( )( )( )( ):大大小小的昆虫( )( )( ),( )( )( ),( )( )( ),飞的飞……到处( )( )( )( )。
6、小毛虫费了( )( )( )( )( )( ),才挪动了一点点。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 )( )( )叶子上时,它( )( )自己仿佛周游了( )( )( )( )。
7、每个人都有自己( )( )( )( )( )。
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 )( )( )的是学会( )( )( )( ),为自己( )( )一间牢固的茧屋。
8、以后会怎么样呢?它在( )( )( )( )的茧屋里问。
9、( )( )( )( )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 )( ),"你要( )( )等待,以后会( )()的 10、时辰到了,它( )( )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 )( )( )( )的小毛虫。
它( )( )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 )( )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 )( )的翅膀,上面布满( )( )( )( )的花纹。
它愉快地( )( )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 )( )( )(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填空(9)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爷爷说:那( )( )( )( ),是我们( )( )的摇篮。
真有( )(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 )( )( )( ),遮住了( )( )。
3、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 )( ),多么( )( ),又那么( )( )……啊!( )( )( )( )的( )( )( )( ),我们( )( )的摇篮。
4、当( )( )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 )( )学习( )( )( )( )。
5、白天它( )( )这( )( )不好,晚上它又( )( )这( )( )不错。
它一直( )( )( )( ),只好( )( )( )( )。
6、世界在( )( )( )( ),万物在( )( )( )( ) 7、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 )( )一片( )( )。
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 )( )和( )( ),庄稼不能( )( ),( )( )和( )( )也没法活下去。
8、从此,太阳每天从( )( )( )( ),到( )( )( )( )。
土地渐渐( )( )起来,( )( )( )( )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 )( ),大地上( )( )现出了( )( )( )( )。
9、《周夜书所见》作者( ),月黑( )( )( ),( )( )( )( )( )。
( )( )风( )( ),( )( )( )( )( )。
10、开始从东往西( )( )天空。
十个太阳每天( )( ),给( )( )( )( )带来( )( )和( )( )。
古诗大全 《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悯农》(其一)[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看图写话 第一章 绚丽多姿的春天 01 春天来了 春姑娘向大地轻轻吹来一阵风,河水姐姐脱掉了厚棉袄,唱起欢快的歌:"哗啦啦,哗啦啦……" 大家被欢快的歌声吸引过来了。
优雅的白鹅轻轻地落在小河里,扑腾着翅膀,好像在跳舞。
鸭妈妈在河岸上指挥着小鸭嘎嘎地叫,好像在唱:"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河岸上的柳树姐姐,听到欢快的歌声,也情不自禁地摇摆着美丽的绿裙子。
春姑娘看到这欢快的景象,又轻轻地吹来一阵风,香香的,甜甜的。
蝴蝶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姑娘看到大家欢快地在河边玩耍,高兴极了!春风一阵接着一阵地吹来,小河的歌声更加欢快了!02 植树 今天是植树节,我和小明拿着铁锹、小树苗来到公园。
"红艳艳的桃花真好看!"我开心地说,"我们在这棵大树旁种小树苗吧!"小明先用铁锹在这棵大树旁挖了一个坑,然后我将小树苗放进去,用两只手扶着,小明在一旁填土。
突然,天空下起了雨。
"哇,下雨啦!春雨姐姐肯定是来帮我们的,小树苗有了春雨的滋润,会长得更加茁壮!"我高兴地对小明说。
很快,树种好啦!我俩在小树旁许下愿望:小树苗快快长大,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变得更漂亮!03 放风筝 暖暖的春风吹过我的脸庞,好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小鸟的欢叫,柳树摇着细长的枝条,好像在对我说:"欢迎你来我们这游玩。
"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风筝,来到河边的绿草地。
一阵温暖的风吹来了,我马上背对着风,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拽着线,等待着风筝随风飞起。
不一会儿,风筝飞起来了,小鸟欢叫着从树上飞下来,好像在说:"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小河哗啦啦流得更欢了,小蝴蝶停在了风筝上面,好像将它当成了翻过青山的飞机。
风筝越飞越高,我开心极了!真希望每年春天都能到美丽的田野放风筝。
04 公园一角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公园里玩。
公园里可热闹了。
小朋友们有的在欣赏着鲜艳的花,还时不时弯下腰来闻一闻;有的在空地上拍皮球,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好像在唱:"今天真开心呀!真开心!"还有的在放风筝,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自由地飞着:有可爱的大眼睛金鱼,有剪刀尾巴的小燕子,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我们也拿出了自己的风筝加入其中。
我喜欢热闹的公园。
05 燕子做窝 合上作业本,我推开窗户,突然发现一只燕子正在屋檐下做窝。
我很好奇,小心翼翼地把头伸到窗外,生怕吓走小燕子。
只见小燕子不停地飞出去又飞回来,每次回来的时候,嘴里不是衔着枯树枝就是泥巴。
然后,将它们一点点地推上去,慢慢地做成一个跟碗一样的窝。
看着,看着,我的脖子都酸了,燕子还在不停地工作。
这真是一只勤劳的燕子啊!第二章 我们都是好孩子 01 互相帮助 今天是周五,我们又开始了大扫除。
我们有的负责扫地,有的负责拖地,还有的负责擦玻璃……小丽刚扫一会儿,就被灰尘迷得睁不开眼。
这时,小军拿出一个自制"水枪",瞄准灰尘大军一阵扫射,不一会儿扬起的灰尘全部败下阵来。
小丽对小军说:"你的'水枪'真管用,谢谢你!"大家互相帮助与合作,不一会儿,教室就变得干干净净的了。
02 我给奶奶捶背 "哎哟—"听见奶奶的声音,我赶紧跑到她的房间。
我看见奶奶正在很别扭地给自己捶背,我决定给奶奶捶背。
我像猴子一样快速爬上了床。
我让奶奶坐到床边,我跪坐在她身后,握着小拳头,一下一下轻轻地捶着,一边捶一边问:"奶奶,您觉得好点儿了吗?"奶奶慈爱地笑着说:"舒服多了,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听了奶奶的夸奖,我捶得更卖力了!03 我给妈妈倒杯茶 妈妈下班回到家,看上去特别累的样子。
我连忙上前给妈妈递上拖鞋说:"妈妈,赶紧坐沙发上歇歇吧!我去给您倒杯茶。
"妈妈高兴地说:"谢谢你,我的乖宝贝!"不一会儿,我双手端来一杯热茶,递给妈妈。
妈妈微笑着接过茶杯,还夸奖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听了心里开心极了。
04 给鸟儿做个家 手工课上,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校园的小树林。
她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为小鸟做个家。
同学们听到后,兴奋极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工合作。
其他组小朋友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树枝、树叶,我们这一小组负责做鸟窝。
我们首先用树枝搭出鸟窝的形状,接着用树叶把一些空的地方填满,最后用胶布把不结实的位置固定住。
不一会儿,一个又大又结实的鸟窝做好了。
大家都开心地笑了!05 帮助小乞丐 我手里拿着妈妈奖励的1元钱,准备下楼去超市买零食。
跑到楼下时,我突然看到马路边坐着一个小乞丐。
他长得很瘦小,脸上脏兮兮的,面前放着一个装钱的小碗。
我很同情他,想拿这1元钱去帮助他,可心里又有点舍不得。
想了一会儿,我还是微笑着把钱递给了小乞丐。
他感激地对我说:"谢谢姐姐!"路人也都赞赏地看着我,我心里开心极了!第三章 别有风情的乡野 01 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家乡的小路,路边有一片片麦田,像金色的海洋。
小路的另一边有一片苹果树,又红又大的苹果挂在树枝上,好像一盏盏小灯笼,在为回家的人照明。
沿着小路往前走,一幢幢小洋房整齐地排列着,像守卫家乡的小卫兵。
房子的另一头是什么呢?不要着急,快跟上我的脚步去看看吧! 哇!真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小河欢快地唱着歌,鱼儿在河里伴着乐曲快乐地做游戏,小鸟叽叽喳喳地飞来了,好像在说:"欢迎回家,欢迎回家!" 我爱家乡,爱这美丽的地方。
02 乡村的傍晚 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也放学了。
走在回家的乡村小路上,我看到伯伯们扛着农具、牵着水牛干完活从地里回来,看到阿姨提着菜篮正准备去菜园摘菜,还看到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开心地玩游戏…… 乡村的傍晚可真热闹呀!03 农忙时节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里忙着播种。
他们将一粒粒种子播洒在泥土里,等待着它们发芽、长大。
秋天到了,绿绿的稻田变成了一片金黄,农民伯伯又在田里忙着收割、搬运。
他们把所有的稻谷变成珍贵的粮食,他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04 这里的风景真好 放学后,我和小刚、小亮约好去屋后的大草地上玩捉迷藏。
不一会儿,我们已经满头大汗了,累得躺在草地上。
"哇!太舒服啦!跟我家毛毯一样,软软的、香香的。
"小刚开心地说。
"看,那朵云好像一只大白鹅!"小亮兴奋地叫道。
"不对,不对,明明是一只小白兔嘛!"我不服气地说道。
这时,小刚叼着一根小草,慢慢地说:"你们说得都对,就别争了。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一群鸟儿欢叫着从我们头顶飞过,好像在说:"这里风景真好!"微风吹来,小树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
一阵阵花香飘到了我们的鼻子里,真香呀! "这里的风景真好!让我忘记了学习的烦恼!"我小声地说道。
他们听了,哈哈笑了起来。
伴着微风,我们一边看着风景,一边说笑。
05 菜园小景 我家屋后有一块菜园,菜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
红彤彤的番茄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咬一口,又酸又甜。
又鲜又嫩的韭菜绿得发亮,好像能滴出水来。
笔直的大葱像一位神气的小士兵站在那一动也不动,白白胖胖的萝卜顶着绿绿的帽子十分可爱……一只蜻蜓在菜园里飞来飞去,好像想尝尝这些美味的蔬菜。
啊,这真是一个可爱的菜园!第四章 我与动物交朋友 01 大花猫 我家有只大花猫,它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外衣。
它的本领可大了!一天,它发现墙角有只老鼠,便悄悄躲在沙发边,瞪大眼睛,竖起尾巴,一动不动地盯着洞口,准备随时冲过去捉住老鼠。
胆小的老鼠向洞口瞄了瞄,以为没有危险就跑了出来。
大花猫像箭一样冲过去,抓住了它。
你们说,我家的大花猫厉害吗?02 小鸭子 爸爸送给我一只小鸭子,十分可爱!它身穿一件毛茸茸的黄衣服,红红的小嘴巴一张一合,显得十分机灵。
我把一个不用的鞋盒打扫干净,放上新鲜的菜叶和水。
看,小鸭子的家就做好了。
有一次,我看见小鸭子闭着眼睛,把头侧向一边一动也不动,好像在睡觉。
"要不吓吓它?"我坏笑着,突然大叫一声,吓得它扑扇着翅膀四处乱跑,连水都打翻了,还不停地"嘎嘎"叫着。
那惊慌的样子太可爱了,逗得我哈哈大笑。
03 我和小黑狗 春雨沙沙地下着,地上的小草纷纷抬起头来,想把自己的小脸洗得更干净。
我撑着一把漂亮的小花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黑狗在我身边跑前跑后。
突然,我加快了脚步,小黑狗也加快了脚步。
它一边欢快地跑着,一边"哈哈"地喘着粗气,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慢点,我快跟不上啦!"于是,我停了下来,摸摸它的头。
它用力地摇着尾巴说:"还是小主人喜欢我!"我们俩又蹦蹦跳跳地继续往家走。
我喜欢我的小黑狗,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
04 保护青蛙 今天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在卖青蛙。
他一边抽着烟,一边招呼来买青蛙的叔叔阿姨们。
我鼓起勇气走过去,对老爷爷说:"爷爷,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吃掉害虫保护庄稼,我们都应该保护它。
"那些大人听了,都低下了头,放下袋子。
老爷爷也不好意思地抓抓头说:"谢谢你,我们一起把青蛙送回它们的家吧!"我开开心心地和老爷爷一起把青蛙放回了田野里。
05 可爱的小蜗牛 我家养了几只小蜗牛,可爱极了!它们头上都有一对细长的触角。
每次它发现新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程(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辅导资料汇总)
《自相矛盾》: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只有靠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画龙点睛》:在说话或作文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能使内容更生动。
《狐狸和葡萄》: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第六单元:只要有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2.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5.观察对于 儿童 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志者,事竟成。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陆游 五、俗语、谚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萧,小小胡琴拉断腰。
六、诗句 1.含“月”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含“风”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描写 儿童 活动: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描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送别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本册书上诗歌:《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所见》(清 袁枚) 《题秋江独钓图》(清 王士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清平乐 村居》(宋 辛弃疾) 六、歇后语,并说一句话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轮到我上台表演了,我的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 八仙过海—— 铁杵磨成针—— 周瑜打黄盖—— 扁担挑水—— 姜太公钓鱼—— 韩信点兵—— 千里送鹅毛—— 猪八戒照镜子—— 竹篮打水—— 哑巴吃黄连—— 七、谚语 台上三分钟—— 师傅领进门—— 要练惊人艺—— 若要戏路通—— 艺多不压身—— 百日笛子千日箫—— 八、课文 1、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
_________的蝉尾_____,伸着。
蝉儿把已经_______,又敏捷地______,再用前脚抓住__________, _______的蝉尾就______.整个动作___________。
2、刚出壳的蝉儿_______,全身都是_______,________也只有一点点。
但是____________。
3、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
_______ 无不_______ 张僧繇________。
4、一蓑一笠一扁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寻隐者不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九、给加点字选正确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 娓娓动听(wéi wěi) 温馨(xīn xīng) 鸟栖虫居(xī qī) 可恶(è wù) 满载而归(zǎi zài) 几乎(jǐ jī) 金蝉脱壳(qiào ké) 贪婪(nán lán) 翻箱倒柜(dǎo d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