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2025年浙江高考地理赋分制真太能选拔人才了,这样的题目出得太好啦,各省学起、2025年高考命题可能发生这些变化!

试卷信息量的设定需要在模拟测试和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高考命题既科学又合理,能够有…
【千问解读】
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2025年高考命题可能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旨在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高考命题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变化,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PART.01
试卷结构的变化
题量调整:高考试卷题量减少已经成为一个显著趋势,旨在给学生更充足的思考时间,更深入地思考和解答问题。
这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创新:新课标卷可能会增加创新题型,题目的灵活度和开放性将有所提高。
例如,在数学和英语等科目中,可能会增加新定义、新情境试题和知识融合试题,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PART.02
考查内容的深化
基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强调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跨学科融合:高考命题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试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语文试卷中可能会融入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点,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
PART.03
评价体系的优化
多选题的赋分方式: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答题情况,高考试卷中的多选题赋分方式可能会进行优化。
例如,可能会采用部分赋分或层次赋分的方式,以鼓励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答案的开放性: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答案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真实见解。
在评分时,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而非单纯追求答案的正确性。
PART.04
文化自信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弘扬: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中国文化的弘扬和输出,通过试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语文和英语等科目中可能会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试题内容。
时代精神的融入:高考命题还将积极融入时代精神和社会热点话题,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大局。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测评学的角度来看,上述高考命题的可能变化体现了几项测评原理和策略的应用:
1.标准参照评价:等级赋分制的完善体现了标准参照评价的原理。
它通过事先确定的等级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以确保不同科目之间评分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2.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成长。
3.真实性评价:增加应用题和实践题的比重,强调了真实性评价。
这类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展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多元化评价: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体现了多元化评价的理念。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5.发展性评价:高考命题的变化也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潜力,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通过设计各种题型,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公平性原则:通过采用计算机考试、优化题型设置等方式,命题改革追求考试结果的公平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主观性和偶然性对测评结果的影响。
7.科学性原则: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辅助命题,提高了测评的科学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2025年高考命题试卷的信息量设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1.考试时长与题目数量
高考命题需要根据考试时长合理设定题目数量,确保考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信息量不宜过大,以免考生在阅读和理解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影响答题效率。
2.考查目标的覆盖
试卷信息量需要充分覆盖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查目标,确保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进行全面评价。
信息量应与考查的知识点、能力层级和学科核心概念的数量和深度相匹配。
3.题目的难度与区分度
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需要通过信息量的控制来实现。
适当的信息量能够帮助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信息量过大可能导致题目难度提升,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和选拔功能。
4.情境创设与信息处理
题目中情境创设的信息量要适中,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又不能过于复杂,使学生难以把握问题的核心。
需要考虑学生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避免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题目。
5.试卷的阅读负荷
试卷整体的阅读负荷要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
信息量过大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作答质量。
应该通过合理排版、清晰表述等方式减轻阅读负担。
6.考试的心理压力
考虑到考试对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信息量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具体到试卷信息量的设定建议:
基础题与提高题的比例:基础题信息量相对较小,提高题信息量适当增加,以此区分学生的基础能力和高阶能力。
文本类题目:文本类题目的信息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确保学生能够快速把握主旨,进行有效答题。
数据处理类题目:对于需要处理数据或图表的题目,信息量应足够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但又不能过于复杂。
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应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信息量不应超过学生的处理能力。
试卷信息量的设定需要在模拟测试和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高考命题既科学又合理,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公布!附赋分对比表 河南、陕西等参考
下面将带来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以及高考赋分对照表,以供第五批新高考省份考生参考。
一、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发布目前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已经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的试卷结构,与传统高考试卷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选考科目的题型、数值、分数等的设置,下面对这些科目试卷结构进行简单列举:1、河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7道,每道4分,共24-28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2-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2、陕西试卷结构(陕西、青海、宁夏、山西均可参考)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7-8道,每道4分,共28-32分;多项选择题:3道,每道6分,共18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4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6道,每道3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道:共52分。
(3)生物、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生物5道,政治4-5道,地理3-4道;共52-55分。
(4)化学单项选择题:14-15道,每道3分,共42-45分;非选择题4道:共55-58分。
3、云南试卷结构选考科目卷面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1)物理单项选择题:6-8道,每道4分,共24-32分;多项选择题:3-4道,每道6分,共18-24分;非选择题5道:共50-58分。
(2)历史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3-4道:共52-55分。
(3)政治、地理单项选择题:15-16道,每道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政治4-5道,地理3道;共52-55分。
(4)化学、生物单项选择题:14-16道,每道3分,共42-48分;非选择题:化学4道,生物4-5道;共52-58分。
二、2025新高考赋分对照表及计算方法这里仅列举第五批新高考省份使用的赋分对照表:等级比例赋分区间A15%100 - 86B35%85 - 71C35%70 - 56D13%55 - 41E2%40 - 301、赋分规则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 共 5 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2%。
在对应科目中查找其所在等级,然后根据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确定其等级分。
2、计算方法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即可:(原始分区间最大值-原始分)/(原始分-原始分区间最小值)=(赋分区间最大值-转换分)/(转换分-赋分区间最小值)以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分为 80 分,在全省排名处于前 15%(A 等级)为例。
A 等级赋分区间为 100 - 86,假设该考生化学原始分对应的赋分分数为 X,可通过公式计算:(化学原始分最大值 - 80)/(80 - 化学原始分最小值)/=(100-X)/(X - 86),通过此公式可算出赋分后的成绩。
注:原始分最大值和最小值为考生所在等级中的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
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及招生简章 部分重点高校
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报名相关事宜,以及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有哪些等问题,高考100网将同步更新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一、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有哪些?1、面向山东省招生的综合评价院校包含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山东大学 5.1-5.10 中国海洋大学 5.3-5.10 浙江大学 4.29-5.10 山东财经大学 5.5-5.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1-5.10 青岛大学 5.6-5.1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截止:5月8日17:00 华南理工大学 5月10日截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5.6-5.10 青岛科技大学 5.6-5.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预计4月中下旬 山东师范大学 预计5月初 山东科技大学 预计5月初 北京外国语大学 3月15日-4月15日(已结束) 南方科技大学 4月30日截止 2、面向广东省招生的综合评价院校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 截止5月7日18:00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5月20日23:59前 北师港浸大 3月7日-5月25日 南方科技大学 截止4月30日 西交利物浦大学 预计3月末 浙江大学 预计5月初 中山大学 预计5月初 3、面向江苏省招生的综合评价院校A类院校: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南京大学 4.30-5.15 上海科技大学 5月6日截止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12月31日-5月20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截止:5月8日17:00 华南理工大学 截止:5月10日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预计4月中下旬 东南大学 预计4月下旬-5月初 上海纽约大学 已结束 昆山杜克大学 已结束 北京外国语大学 3月15日-4月15日(已结束) 南方科技大学 4月30日截止 B类院校: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南京林业大学 4月29日-5月9日 南通大学 5月1日-5月10日 南京邮电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江苏师范大学 4月30日-5月10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南京医科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扬州大学 4月30日9时-5月10日18时 南京中医药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江苏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南京师范大学 4月30日-5月10日 南京工业大学 4月29日-5月10日 西交利物浦大学 预计4月下旬-5月初 4、面向浙江招生的综合评价院校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 预计5月中旬 复旦大学 预计5月中旬 浙江大学 预计5月中旬 中国科学院大学 预计5月上旬 5、面向上海招生的综合评价院校 院校名称 报名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 截止5月7日18:00前 南方科技大学 报名5.20截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截止:5月8日17:00 上海交通大学 预计5.12-5.30 复旦大学 预计5.12-5.30 同济大学 预计5.12-5.30 华东师范大学 预计5.12-5.30 浙江大学 预计5.12-5.30 上海财经大学 预计5.12-5.30 上海外国语大学 预计5.12-5.30 上海大学 预计5.12-5.30 东华大学 预计5.12-5.30 上海中医药大学 预计5.12-5.30 华东理工大学 预计5.12-5.30 二、重点高校2025综合评价招生简章1、上海纽约大学2025年,上海纽约大学面向全国招收251名学生,招生计划不做分省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名额不设上下限,在所有申请学生中择优录取。
所有申请报考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都必须登录“上海纽约大学本科申请系统”进行实名注册,根据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个人基本信息、上传相应资料并完成一篇文书,于2025年1月1日前在线提交,并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校园日活动申请表》。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申请系统网址:https://apply.shanghai.nyu.edu/点击查看:上海纽约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简章(大陆学生)2、昆山杜克大学2025年学校综合评价设有两个申请轮次,截止日期分别是2025年1月3日和2月10日。
昆山杜克大学2025年面向22个省市招生,招生专业包括化学、经济学、数字媒体艺术、心理学、英语等14个。
下面是学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包括报名时间、报名条件以及报名入口等。
3、南方科技大学报名时间:12.20-4.30(上海5.20截止)招生简章:2025年南方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4、上海科技大学报名时间:1月8日-5月6日点击查看:2025年上海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5、华南理工大学报名时间:1月21日10:00开启点击查看: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6、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报名时间:5月8日17:00截止点击查看:2025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评招生简章7、北京外国语大学报名时间:3月15日0点至4月15日24点点击查看: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8、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报名时间:5月6日9:00-5月10日18:00点击查看: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综合评价招生简章9、江苏大学报名时间:即日起至5月10日12:00点击查看:江苏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名时间:即日起至5月10日(5月10日23:50报名系统关闭)点击查看:202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