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年薪65W,选择考研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03 点击数:
简介:“28岁,我选择放弃20w年薪去读研”“我34岁65w都放弃了,年底考研冲一把”“为了读研,辞去体制的工作,我换了另外一种活法”……这是几位大龄考研人近期在社交媒体发表的自述帖子和评论。

不得不承认,大龄考研是…

【千问解读】

“28岁,我选择放弃20w年薪去读研”“我34岁65w都放弃了,年底考研冲一把”“为了读研,辞去体制的工作,我换了另外一种活法”……这是几位大龄考研人近期在社交媒体发表的自述帖子和评论。

截图自小红书

类似这样的大龄考研青年,在现实中不在少数。

据报道,一位52岁的肖大爷,曾是贵州正安县高考理科状元,今年一战考研398分;还有今年已58岁的张大爷,两次考研失利,选择继续冲刺他的“北大梦”。

他们或对职场的激烈内卷心生倦意,或欲想和18岁的自己和解,故而加入考研的泱泱大军中,期待通过“二次考试”重返校园,积攒新能力,寻找新跳板,开启人生的新起点。

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年龄是22岁左右。

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认为,年龄相差4年,其思维方式、阅读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另一个年龄段的人群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超过27岁读研便可称为“大龄”

对绝大多数大龄青年来说,辞去工作考研,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逆社会时钟而行,挣扎

自2014年起,教育部取消了考研不得超过40周岁的年龄限制,大龄青年的考研热不断升温。

数据统计,大龄研究生在一些地区高校的比例有19%左右

今年,各高校公布了2024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数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28岁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新生比例达到13.7%,广西大学27岁以上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占比达15.9%。

另外,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中,35岁及以上(70后、80后)群体的占比均逼近7%。

可见,大龄读研已成普遍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成为普遍被认可的观点。

但对于大龄研究生来说,他们就像按下了人生“变轨”键,“逆社会时钟”而行。

不得不承认,大龄考研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不仅要承受来自外界和自我的诸多压力——比如来自父母和配偶的质疑:“都已经工作5年了,这时候读研,有什么用”,还将耗费大额的金钱成本。

为了在考研备考期间提高学习效率,他们不惜在辅导报班等方面“花重金”。

某考研机构称,单科学费为8800元,各科统一价格;有网友透露,他花了15000元报了一个1对1保过的辅导班;还有人在家附近包了一个考研自习室,6个月便花掉了10800元。

当然,最直接的金钱压力,来自读研的高昂学费

网友普遍认为,适合上班族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旅游管理(MTA)、工程管理(MEM)、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专硕往往学费不低。

以工商管理(MBA)全日制硕士为例,不少顶尖名校的学费在20万-30万左右,最高近37万。

此外,读研期间(全日制)所损失的正常经济收入,亦是隐形的代价。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0698元和68340元。

按照研究生学制普遍为2年或3年计算,读研期间失去的工资收入最低超过13万,最高达36万。

把这些零零种种加起来,大龄读研的净成本,估摸在40万。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由奢入俭难,我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过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越努力,越焦虑”是大龄读研青年的真实心理写照。

作为离开学校多年的人,学习能力不如以前,记忆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还要被生活打断学习进度,大龄研究生们求学的焦虑与不自信时常伴随,他们完成自身的学业任务需要付出超越普通人的努力。

再加上身边的同学都是00后年轻大学生,作为他人口中的“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与之同处一间教室,尴尬总是难以避免的。

在旁人的目光注视下,大龄读研人就像一个无视教育规律序列的存在,重新投入知识的海洋。

他们勇敢而脆弱,励志而特立独行,哪怕前方是未知的泥泞,也毅然决然地踏进。

年龄,是跨不去的槛

许多人都曾被一句“我年纪比你们都小,我还有很多机会,我的人生还有希望”而狠狠戳到,似乎社会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周围环境对年龄过分重视,在包裹着自己。

据统计,在120篇大龄考研的相关帖子中,疑虑年龄过大的帖子便占了19.5%。

他们最担忧的一点,是大龄毕业的未来就业问题。

在网上,时常会刷到大龄毕业生抱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读研找的工作还不如先前”等帖子,这或许和整个就业环境高度强调年龄的重要性有关。

一项调查发现,87.6%的大龄研究生认为部分单位存在隐性的年龄偏见

有些时候,这一偏见还会以显性的条件限制表现出来——部分国企体制内的招聘公告设置了硕士应届毕业生的“年龄门槛”

比如今年,某知名国企总部在2025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到,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

某民航公司也指出,2025届人员招聘中,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 27 周岁。

除了国企校招,编制岗位也有同样的情况。

湖南某市辖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计划,几乎全部限制为30周岁以下的人报考。

国考许多公安局和海事局的岗位也规定,报考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

截图自小红书

在越来越多的年龄“标识牌”面前,大龄读研的性价比是否在下降?

很多人之所以冒险选择辞职考研,是因为职业技能遭遇瓶颈、社会资本不足、升迁的天花板过低,他们不计机会成本加入读研行列,期望未来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在就业招聘被卡年龄bug的现实处境下,本着追求“高学历”目的所带来的高收益便无法直观体验到,一些人不禁怀疑当初大龄读研的选择是否正确。

“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的古言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一件有巨大意义的事,读研所获取的新知带给自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毋庸置疑的,且无法量化。

但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大龄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避不开的难题,亟需妥善解决。

当前,打破年龄门槛呈现出加速之势,这一改革风向是有现实依据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已达38.8岁。

同时,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即将实施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继续设置年龄门槛愈发不合适宜。

在社会的呼声下,国家大力推动年龄放宽的政策,为这些大龄群体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更大可能。

2025年公务员考试中,不仅是国考,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省考也明确,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可见,体制内研究生年龄放宽已成大趋势。

鉴于公务员招录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这一改革将有助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年龄歧视。

此外,在人才引进政策和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同样倾向放宽年龄限制。

11月18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全面支持高层次人才入户,博士、硕士、本科入户年龄条件均放宽5岁。

此前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也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将女性申请人的年龄要求放宽至40周岁,为女性科研者提供更大便利。

改革之路,漫长而艰难。

“改变”社会固有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达成的,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能够做的,是给政策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相信曙光终有一日到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与社会时钟相顺,或相逆,并不重要。

每个人的时钟都是不同的,学习再晚也不迟。

真正的远见是看清自己的方向,勇敢地上路,不徘徊在许多假设性的框框中,尝试、再尝试、不害怕所有的新鲜事。

距离考研已不足30天。

勇敢的人,率先享受世界。

大龄考研人,加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分数线、学费及招生简章 2025参考

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项目在高考统招中的分数线为542分-573分,招生专业是木材科学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专业,合作院校是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费为每年6.5万元人民币,更多详细信息请看文章。

一、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分数线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专业的分数线为542分-573分,具体分数线如下: 省份 科目 专业组 2024分数 广东 物理 253组(中外合作) 542 湖南 物理 第204组(中外合作) 546 福建 物理 专业组:500 567 湖北 物理 第03组(中外合作) 573 二、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学费学费:每年6.5万元人民币住宿费:每年1500元人民币三、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招生简章参考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的招生简章,本文就整理出华南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合作项目的合作院校、招生方式、招生计划、培养方式、报考条件,供2025年考生参考。

1.合作院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2.招生专业: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3.招生计划:每专业每年招收60人,合计180人。

4.招生方式:高考统招5.培养方式:4+06.学位证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双学位)7.申请条件:(1)中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2)高中毕业,参加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高考总分不低于当地本科线,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8.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立白集团有限公司、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综合评价招生学费和普通有分别吗?高三走综评好还是参加高考?

一般而言,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学费与普通招生专业学费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而高三生选择走综评还是参加高考,具体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本文将对综评招生的相关信息进行简析,并说明综评适合的考生类型有哪些。

一、综合评价和普通招生的学费差异综合评价招生作为一种特殊招生方式,其学费与普通招生专业的学费在一般情况下并无显著区别。

学生入学后,无论是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还是普通招生方式入学,通常都会统一编班上课,学费标准也保持一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报考的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通常会相对较高,这一点在各类招生简章中会有详细说明。

以山东地区的部分高校为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在山东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其学费标准通常由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合计大约每年6000元,住宿费另计。

但具体到各个专业,学费会有所不同,如英语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4500元,而艺术类专业和国际教育专业的学费则更高。

这些费用标准会根据山东省发改委、教育厅的批复以及学生实际修读学分来确定。

普通本科大学的学费一年大约在3800至6800元之间,艺术类专业由于实践性较强,需要的额外费用较多,因此学费会相对较高。

同时,学费的多少还取决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报考的学校类型。

一般来说,公办学校的学费较低,而重点大学的学费往往有补贴,如北大、清华等学校的学费一般在5000至5500元之间。

二、高三走综评好还是参加高考好?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选择走综评还是参加高考,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走综评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考进名校的机会,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综评招生结合了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多种评价因素,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录取机会。

同时,部分专业只能通过综评报考,且综评招生通常会给予考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录取分数线、优先录取等。

因此,对于平时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来说,走综评是一个提前锁定名校的好机会。

然而,走综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综评招生并未大面积面向全国,且报名和审核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

其次,综评招生的竞争异常激烈,许多考生虽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时间,但最终可能还是无法被录取。

此外,过于关注综评可能会忽视高考的准备,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

相比之下,参加高考则更加直接和简单。

考生只需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即可有机会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的竞争也同样激烈,且录取结果完全取决于考生的高考成绩。

因此,选择走综评还是参加高考,需要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如果平时成绩优秀且综合素质较高,可以尝试走综评以增加录取机会;如果更加擅长应试且希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则可以选择参加高考。

三、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适合的考生类型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适合的考生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高中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在报名中占有绝对优势,部分高校综评招生简章中也对考生综合成绩排名做出明确要求。

2、全面发展的学生:除了综合成绩要求以外,高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要求。

通常要求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全部合格且综合素质评价获得A、B等级。

这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课外阅历。

3、有竞赛奖项或特长的学生:部分高校在综评招生中会对竞赛奖项或特长给予一定的优惠。

因此,拥有竞赛奖项或特长的考生在报考综评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4、对特定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部分专业只能通过综评报考,因此对于那些对特定专业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来说,综评招生提供了报考特定专业的机会。

综上所述,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适合综合成绩优秀、全面发展、有竞赛奖项或特长以及对特定专业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报考。

加入收藏
               

放弃年薪65W,选择考研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