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考研暴跌50万,国考人数暴涨40万!不考研的都去考公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28 点击数:
简介:原创 大学岛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较2024年的438万减少了50万,已连续两年下降。

图源:中国政府网图源:环球时报而与考研人数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考公热继续升温。

【千问解读】

原创 大学岛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较的438万减少了50万,已连续两年下降。

图源:中国政府网

图源:环球时报

而与考研人数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考公热继续升温。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超过340万,较的303.3万进一步增长,涨幅约12.6%。

录用难度同样增大,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约86:1,较去年的77:1大幅度提升。

图源: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这两组数据反差的背后,隐藏的不仅是考生个人选择的变化,更是经济环境、高等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之间复杂关系的投射。

1考研遇冷与考公升温背后的原因

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定职业成为“避风港”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就业市场压力加剧,企业裁员和应届生失业的现象愈发严重。

社交软件上随手一搜就是xx企业裁员的新闻,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就业市场形势日益严峻。

图源:微博

图源:澎湃新闻

图源:央视新闻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开始寻求更稳妥的职业路径,以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公务员作为一种典型的“铁饭碗”职业,凭借其收入稳定、福利保障良好、晋升路径清晰等特点,成为了不少应届生的首选。

尤其在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下,公务员岗位的抗风险能力尤为突出,稳定性和安全感成为其最具吸引力的优势。

研究生扩招削弱学历分层,性价比不再

整体上看,近二十来硕士研究生呈稳步扩招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已从2004年的32.63万增长到2023年的130.17万,涨幅接近300%。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性价比”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在扩招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学历的附加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扩招结构看,新增名额主要集中于“双非”院校(此处“双非”包含一本和二本)。

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明确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此次有新增硕士点的学校中,“双非”院校共489所,其中114所新增授权点个数在5个及以上,包含23所10个及以上。

淮阴师范学院新增硕士点最多,达到15个;大连民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和台州学院新增各14个;绍兴文理学院新增也达到了12个。

图源:国务院官网

然而,这些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未见明显提升,导致“双非硕士”的就业竞争力逐渐被市场边缘化,读了双非硕士出来拿的工资未见得比92本科要高。

此外,“名校研究生”录取竞争却日益激烈,985、211高校考研录取率不断压缩,导致大多数考生面临更高的“上岸”门槛。

扩招效应未能消解高学历的内卷化,反而加剧了“双非硕士”性价比低、就业选择受限的问题。

这一背景下,部分“双非硕士”的就业回报与投入的时间成本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

考研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伴随着不小的经济负担和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

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选择考研所带来的回报与风险似乎不再成正比,导致其吸引力开始减弱。

相比之下,公务员作为更具稳定性的职业,提供了相对更明确可靠的职业前景,因此考公成为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首选目标。

学历价值观念转变,高学历不再等同于高回报

学历贬值成为影响考研热度的重要因素。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高学历逐渐呈现出“过剩”状态。

前文提到,研究生已连续二十年扩招,同时,根据教育部今年3月的发布会,未来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图源:教育部官网

全社会“被迫”提升学历,硕士不再是求职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反而成为了许多岗位的最低门槛。

图源:北京大学人事部

现实中的“学历过剩”与“就业困难”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单纯的学历提升未必能带来预期的职业回报。

过去,读研被视为升职加薪的必要途径,但现在,许多行业更看重的是实践经验、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不是单一的学历水平。

这种职场需求的转变,使得“读研未必是成功的唯一道路”的观念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考研的热度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学历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转而选择更为实用的技能培训、职业证书或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理性选择回归,尽早就业是上策

尽管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在公务员考试中,对本科学历的岗位需求占比依然很高。

尤其是在地方和基层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并不苛刻,更多的是对工作能力和实际经验的考察。

以国考为例,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2025年国考招考人数总计39721人,其中本科可报考岗位的招考人数为34555人,占比约87%,仅限本科可报考的招考人数为5213,占比13.12%。

*注:本科可报考指的是学历要求为大专或本科、大专及以上、仅限本科、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本科及以上的岗位。

图源:2025年公务员招考简章

因此,在本科学历已经能满足招聘要求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开始重新审视,是否有必要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

尤其是在高学历并不总能带来相应回报的情况下,与其投入两到三年时间和金钱攻读硕士,不如直接选择“本科考公”,实现时间与机会成本的最大化。

更高的性价比进一步推动了“考公热”。

不过,尽管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减少50万,但是否意味着“考研冷”的趋势已成定局仍需进一步观察。

一方面,专硕比例升高,其逐年上涨的学费正在劝退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

另一方面,推免比例的持续扩大降低了实际考试的名额。

因此,报名人数的下降虽然明显,但其背后包含政策调整与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一现象的长期性,还需通过接下来一到两年的情况进一步验证。

2新趋势下的应对策略

考研人数下降与考公人数攀升背后,反映了求职者对个人发展路径的重新审视。

在这一新趋势下,大学生应如何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做好规划?

大学期间明确发展方向,做好规划

在校期间,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社会需求,尽早确定未来方向。

如果倾向科研学术,应尽早积累科研能力,积极争取推免资格;如果目标是就业,应关注公务员考试、职业技能证书等实际需求,尽早准备,避免临近毕业再盲目选择。

关注政策与市场变化,抓住趋势中的机遇

国家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导向性非常重要。

近年来,各类政策频出,无论是研究生扩招趋势还是公务员的岗位设置,都与当前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例如,近年来公务员岗位逐步向基层倾斜,一些专项招录计划进一步降低门槛,但有的附加了服务年限要求,有的则直接表明工作强度较大。

学生应关注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图源:中共山东省纪律监察委员会

注重能力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

无论考研还是考公,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职业发展。

学生应注重专业技能、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沟通协调等核心能力,同时利用实习或社会实践机会积累实际经验。

这不仅有助于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也能让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高效,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写在最后

“考研遇冷”与“考公过热”的背后,反映了经济、就业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研究生扩招虽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深造机会,但学历红利的边际递减以及经济下行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使得考研与考公的分流趋势愈加明显。

面对这一趋势,大学生需要摒弃盲目从众心理,根据自身实际与未来发展方向,理性规划学业与职业路径,以实际能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理性选择与社会的大趋势相辅相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长远发展。

END

物化生能进国家电网吗?新高考物化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物化生考生在大学毕业后是能进入国家电网的,并且新高考物化生考生也可以报考相关单位的公务员岗位。

一、物化生能进国家电网吗?物化生选科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是能进入国家电网的。

根据国家电网2023年发布的各地区招聘需求:1.国电总部、华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华中分公司、西南分公司只招收硕士学历及以上。

2.国电的东北分公司只招收硕士学历及以上,但隶属于国网子公司的云峰发电厂、太平湾发电厂以及检修公司,这部分公司会招收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的本科毕业生以及少量的金融类本科毕业生。

3.北京、湖南、四川等各省份的国家电网子公司均招收电工类和电子信息工程的本科毕业生;少量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土木工程、法学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以浙江省国网子公司招聘要求可知:想要报考国电的岗位,最好是电工类专业的毕业生。

根据选科指引可知:所有本科高校的电工工程专业均要求报考考生的选科为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

物化生选科的考生作为纯理科科目考生,是完全符合专业报考要求的。

二、新高考物化生可以考公务员吗?新高考物化生选科的考生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

公务员的岗位很多样化,物化生考生在毕业后能够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也非常多。

因为物化生是典型的理科科目,所以很多有专业要求的岗位,物化生考生都能够报考。

除此之外,物化生考生还能够报考没有专业要求的公务员岗位。

以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招录本科学历的岗位为标准:可以得知,除了不限制专业的岗位,大部分岗位都是要求考生是工学类、理学类的应届毕业生。

而物化生选科的考生作为纯理科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能报考的专业也大多属于理工类专业,刚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

综上所述,物化生选科的考生,在大学填报专业时的选择就非常多样化。

如果考生想要在未来进入国家电网工作,那么填报电气工程类的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在未来公司招录时最有优势。

如果选择填报理学类和工学类的专业,在毕业后也可以报考相关专业的公务员岗位。

如果不想填报理工类专业,同学们在毕业后,也可以选择报考不限制专业的公务员岗位。

六种专业不建议考公务员!附公务员最吃香的五大专业

不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有天文学、土木工程、艺术类专业等,最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有财会、金融、经济类等。

以下内容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六种专业不建议考公务员,并提供上最容易上岸的公务员专业,供参考。

一、六种专业不建议考公务员1、机械类机械类专业学习的是机械方面的东西,毕业后可从事技术研发型企业工作,要是考公务员的话还是非常难的,岗位少,而且方向还不对口,学了这门专业是很难考上公务员的。

2、天文学学习天文学专业的想必都是想象力很丰富的学生,他们大胆开发脑洞,逻辑思维还要缜密,但是对于考公务员确实是不太适合,很多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报考公务员都很难被录取。

3、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类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并不多,而且每年本专业报考公务员的学生非常多,竞争很激烈,要考上还是特别难的,有的人考了好几年也没考上,所以这类专业也是不建议考公务员的。

4、农业教育类农业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面临的都是一些乡镇地区,工资待遇也很低,职位晋升空间更小,想要考公务员编制,难度也会更高,这个职业也比较冷门。

5、英语专业英语是除汉语之外用途最广泛的语言,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专业日后可以做英语老师,也可以当英语翻译用到的地方极多,社会需求量较大。

现如今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考编制都需要,考生必须拥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否则将无法报考。

而且当你真正步入社会后,才发现原来会英语的人如此多,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多,也让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大,若英语能力不强的话,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

6、艺术类专业这个专业无论你学习的是哪一个方向,都不太适合考公务员,对口岗位比较少,因为在公务员里面,是没有合适于艺术类专业的岗位的,因此这个专业可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即可。

二、公务员最吃香的五大专业1、法学类我国法治建设和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一点从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就可以看出来,越来越多的岗位是为法律行业设置的,所以这个专业很适合考公务员。

2、财会类会计学涵盖专业广,可以考的公务员职位比较多,而且会计专业考公务员有优势,因为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考核、财会知识考核等科目是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有重叠。

3、金融类金融专业可以考经济学类公务员职位,主要岗位集中在国税,金融专业考生也可报不限专业的公务员岗位,此类岗位省考较多。

4、经济类经济类专业是公务员人数最多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经济类专业将获得更多的专业优势和录取机会,而且经济学专业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非常多,例如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局以及各个单位的会计、政府等。

5、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业毕业生文字功底普遍很好,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有明显专业优势,在申论写作方面比较容易考出高分,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合考公务员职位,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省考公务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需求量都很大。

加入收藏
               

2025考研暴跌50万,国考人数暴涨40万!不考研的都去考公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