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不同命我便改命:上海跨区中考,代价有几分优势有几分

跨区中考的原因在中考系统中,考分就像货币,各地区间实际存在着某种汇率差。
【千问解读】
在上海的中考招生政策下,由于各区的教育规模,教育水平和所持有的高中资源不同,同分不同命的现象必然存在,也时有发生。
跨区中考的原因
在中考系统中,考分就像货币,各地区间实际存在着某种汇率差。
以四校平行分为例,下表中选取了特异性较强的四区,可以清楚看到区位间有明显兑换关系:假如拿分708,在青浦可以四校任选,在松江则没有任何机会。
因此有不少家长会考虑跨区考的可能性,试图在策略上为孩子完成跃迁。
利用两区间的区位差异,以更小的代价进入更优质的市重点。
但跨区参考意味着直接放弃到校机会,本质上是原属区和跨考区之间的博弈。
跨区中考的“溢价”
因此我们先整体看一下优质市重在各区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优质高中分类见挤干水分的各区市重率,闵行最受头部高中青睐。
下表数据选取全市综合排位前50左右的优质高中,校内中位数成绩基本保底上师、上理;已剔除尾部的名义市重)
下表的<极值参考>,记录了这批优质高中的平行志愿和到区计划,在该区的最低收分情况。
统计学意义较小,仅作填报参考。
需要注意此类极端情况有可能引发不理性的涨退潮,比如由于23年建平在黄浦收分极高,导致今年填报人数骤减,最终到区分仅687。
上表中的跨考溢价,基本反映该区和外区分值的汇率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跨到这个区参考,需要比原地考生多支付多少分值,属于某种“跨区税”。
以对原地考生保护最好的长宁为例,如果外区考生在长宁中考,平均需要多拿6.2分,才能和原地考生进入同一梯队的高中。
所以,跨考溢价越小的区,对原地考生的保护越小,也就对跨区考生越友好。
本质上,跨考溢价是在用分数换资源。
当然,只看溢价是不够的。
有些区即使没有征收“跨区税”,但本身区内教育水平较高,市重分数线一直水涨船高,溢价再低也是高分考区。
跨区中考的溢价分数线分析
所以我们引入溢价分数线的四象限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这样就很清楚了, 四个象限中的各区特征一目了然。
分高,且跨入难度大:落在第一象限的区,浦东、静安、宝山。
不建议流向这三区跨考。
像浦东,原地考生的优质市重线都要683分,再额外征收5分的“跨区税”,外区要拿到688才行。
什么概念呢,假如原属地在卷区徐汇的考生拿分684,不跨区能上松二,但如果跨区浦东,进不去大同。
分低,但跨入溢价高:落在第二象限的区,长宁、金山、黄浦。
部分原区分数线高的区可考虑。
这三区对原地考生的保护相当友好,有较大区内红利。
对于原区考分就很高的区来说,除非有明确的意向高中,否则没有太大必要支付这笔溢价。
跨入溢价低,但分高:落在第四象限的区,松江、普陀、闵行、杨浦、嘉定。
没什么必要考虑去以上几区。
这个象限里的基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卷区,市重分居高不下,没有必要再去掺和。
分低,而且“跨区税”少:落在第三象限的区,徐汇、虹口、青浦、奉贤、崇明。
建议重点考虑去这几个区跨考。
性价比较高的流向区,不仅分数线合理,而且溢价也不高,对跨区考生友好。
(徐汇区很有意思,是唯一溢价为负的考区,下文我们会详细解释一下该现象的成因。
)
以上是流向区的大致情况。
但为了通盘考虑,需要把原区数据一并纳入考量。
重点区分析
为了方便对照,我们先把各区跨考溢价交叉表附上,再重点讲解部分区情况:
松江:原地考生分数线最高的区,几乎跨到任何区都有机会。
松江对原地考生保护力度很小(如果有人铁了心跨到松江中考,几乎不用支付溢价)。
意味着本区考生在区内几乎没有区内红利。
松江的卷是一视同仁的卷,“来了都是松江人”。
假如分数在本区中上段,除非在到区环节直接打一手稳牌,否则很有可能掉档区重。
松二的平行志愿收分691,假如拿分690.5,只能去市重守门员松一,但哪怕是跨考浦东这个人口逃离大区,也能刚好够到进才。
徐汇:如果要争四校,建议跨到其他区;如果考虑八大五虎,留在本区也可。
刚才说过,徐汇是唯一外区跨入的溢价为负的区,何以如此?主要是被本区交附和华二考生的到校分拉高了数值。
所有优质高中的数据里,异常波动值就是四校的分数。
交附和华二的到校分都比到区分高出6分左右,这个情况在16区里绝无仅有。
即最头部的考生虽然卷值高,但都在卷上中。
这批高分考生,都在到区猛猛冲了上中,无奈徐汇的金字塔尖竞争激烈,最后在到校环节被其他四校招走。
徐汇考生的“上中情结”、“只卷塔尖”给第二梯队的考生留下了机会:其余市重的录取线水平均值回归。
比如行知在徐汇收分仅616.5,创下16区所有优质市重之最。
但我们之前分析过各区市重质量,徐汇的优势是梯度极好,几乎每个分段都有对应的市重。
假如想利用区位分差,考进比自己高半档的学校,可以考虑跨考,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考生的分数焦虑。
从溢价对照表里看,徐汇考生外考的选择区不算少。
比如跨考崇明等于自动加分7.2。
黄浦:没什么跨考机会,但建议不用一直盯着南模。
黄浦本区就有相当不错的高中资源,原区分不高,跨考并不划算。
不过黄浦有个特点,高分考生除四校以外,偏爱南模,导致该校在黄浦的到区分涨到703.5。
永昌作为黄浦第一班,主力走中考路线(自招只录走2人),所以都要拼到区,但是心态上却比较保守。
已知永昌至少有706、713、716.5的三位考生都填了南模。
主要是地缘优势,可以走读。
浦东:除了长宁、普陀、松江等部分区不要去,外跨到其他区都有红利。
跨到黄浦、虹口、徐汇几乎都等于自动加了4分左右。
以家门口的老大哥建平为例,原地考生即使是到校也要689分(何况这个机会相当看手气),但如果跨到黄浦区,到区687就能走掉,688分考生表示美滋滋回家。
闵行:除了松江、普陀和浦东,跨考任何区都有优势。
闵行和松江的情况非常近似,原地分数线高,且对区内考生保护力度小。
除非目标是家门口的七宝和交闵,平行志愿收分仅690。
如果目标是下一梯队的市重,完全可以考虑跨考。
静安:外跨机会不多,集中在郊区。
静安的区内保护力度较大,外区想进来的话需要支付5.8分溢价。
所以如果原区考生有到校机会的话,完全可以试图争取一下。
静安的问题是区内市重梯度差,假如到区四校没走掉,会直接掉档进市西。
但跨考奉贤可以去奉中,至少后者近年都属于低进高出的选手。
杨浦:原地分高,跨考机会多。
杨浦头部考生分数线不低,假如拿到的分数在一个可以冲击四校四分的位置,可以考虑跨考弱势区抢机会,即使掉档平行志愿也有托底。
比如拿分683,在原区是够不上控江的,但跨考长宁则刚好可以去延安。
原地考分比较低的区,如果还有较大区内保护力度,建议不要跨区考了,比如金山、宝山、奉贤等地考生。
除非自身水平极高,可以到外区博弈一下,但很有可能拿着高分,反而进了比自己水平低半档的学校。
最后要说明的是,所有分析来源于24年的中考数据。
但“中考移民”是近几年比较多见的现象,自然也会有分数大小年,市场最终仍会回到动态均衡的水平。
2025年山西多少分能上海洋大学?高考文科类最低200分录取
一、海洋大学在山西文科生的最低分答案是:对文科类高考生来讲,山西200分能上海洋大学。
山西高考文科类收分最低的海洋大学是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下文将根据圆梦志愿提供的数据,为大家展示2024年高考文科类,在山西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海洋大学(5所)。
1、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00、位次为179332名2、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00、位次为179332名3、山东海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26、位次为175927名4、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27、位次为86016名5、山东海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33、位次为84811名6、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247、位次为81712名7、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302、位次为65509名8、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304、位次为64828名9、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305、位次为156209名10、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文科类最低分是315、位次为152555名
2025年内蒙古多少分能上海洋大学?高考理科类最低179分录取
一、海洋大学在内蒙古理科生的最低分答案是:对理科类高考生来讲,内蒙古179分能上海洋大学。
内蒙古高考理科类收分最低的海洋大学是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下文将根据圆梦志愿提供的数据,为大家展示2024年高考理科类,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海洋大学(5所)。
1、泉州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179、位次为84176名2、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180、位次为84163名3、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187、位次为29504名4、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227、位次为29019名5、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243、位次为82058名6、泉州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266、位次为28111名7、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279、位次为27589名8、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311、位次为73911名9、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319、位次为25168名10、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理科类最低分是356、位次为62960名